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专科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对消化内科病人置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专科PICC护理小组成立之前136例置管病人为对照组,专科PICC护理小组成立后128例置管病人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穿刺时间、置管出血量、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置管穿刺时间、非计划拔管率、机械性静脉炎、置管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专科PICC护理小组模式可提高置管技术水平、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使消化内科病人PICC使用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将168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均采用抬高患肢、制动、热敷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预防性护理措施,给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七叶皂苷钠软膏于穿刺点上沿置管静脉走向均匀抹至肩关节,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置管后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后采用规范化护理措施及预防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可以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湿热敷联合使用握力器降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方便抽样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200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7-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置管后常规进行湿热敷,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电子握力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湿热敷联合使用握力器能有效降低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贵要静脉与头静脉行PICC置管的差别。方法将40例住院需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贵要静脉组22例和头静脉组18例,分别观察两组不同部位置管早期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部位置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头静脉PICC置管易致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酒湿敷防治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69例接受PICC穿刺患者按置管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46例,观察组于置管后4h开始中药酒局部湿敷,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gq对照组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又随机分成中药酒组和硫酸镁组,观察两组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3.25%低于对照组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P〈0.05);中药酒湿敷组治愈率高于硫酸镁组治愈率。结论中药酒湿敷可有效防治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进置管方法在降低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的患者导管异路率及其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并置PICC导管的患者231例。将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住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筛选适应证后在非超声下置管;实验组患者筛选适应证后在全程超声引导并配合相应按压手法按压住分支血管入口处协助导管按预定路线前行的方法进行置管。观察2 w,比较两组患者颈外静脉PICC置管的导管异路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相关性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栓、感染)的发生率及穿刺部位舒适度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导管异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置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患者穿刺部位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配合相应的按压手法,可降低患者颈外静脉PICC置管的异路率,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时间,降低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穿刺部位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热敷穿刺部位及温盐水配合送管对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4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早产儿按照PICC指南进行操作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热敷穿刺部位及温盐水配合送管的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炎程度。[结果]观察组早产儿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静脉炎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热敷穿刺部位及温盐水配合送管可以降低早产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发生程度,对早产儿发生PICC机械性静脉炎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硫酸镁湿热敷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穿刺置管后给予常规导管护理不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导管护理基础上,置管24h后以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敷硫酸镁.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发生率为4.0%;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9例,发生率为18.0%,两组比较,x2 =5.005,P<0.05.结论 硫酸镁湿热敷能有效预防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杜华 《全科护理》2014,(31):2893-2895
[目的]评价 Site-Rite 5型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肿瘤病人肘部血管条件良好者作为对照组(85例),差者为观察组(5 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盲穿式PICC置管法,观察组采用 Site-Rite 5型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 PICC 置管。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以及术后组织损伤、机械性静脉炎、血栓、误入动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损伤、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误入动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ite-Rite 5型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置管成功率高、术后总体并发症低于常规盲穿式PICC置管法,但存在误穿动脉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冰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桃月  翁媛英 《护理学报》2009,16(10):58-59
目的观察冰敷对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1例PICC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置管后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冰敷,方法为:置管后立即开始冰敷1 h、间歇1 h,交替进行2次冰敷后,改为每6 h冰敷1次,每次1 h,共3次。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后立即给予冰敷能有效减少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肺癌患者发生PICC置管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发生PICC置管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60例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出现静脉炎分为静脉炎组13例和非静脉炎组47例,对可能导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职业、置管时机、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静脉、置管后活动时机、置管后屈肘、体力劳动程度、SCL-90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一次穿刺成功、受教育年限长、置管后3 d内活动、体力劳动程度低是PICC静脉炎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化疗当天置管、职业为农民是PICC置管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置管时机、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后的活动、受教育年限、体力劳动程度等与肺癌PICC患者的静脉炎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选择合适的置管时机,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对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PICC置管者按穿刺次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穿刺前30 min给予涂擦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5d后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例数.结果 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水胶体敷料配合红豆热敷袋预防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水胶体敷料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水胶体敷料配合红豆热敷袋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Z=-3.115,P=0.002)。 结论 水胶体敷料配合红豆热敷袋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护理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塞丁格技术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8例需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肘部血管条件,良好者(即直视或可触及有弹性的肘部静脉)作为对照组(540例),差者﹙即直视或触摸不到肘部静脉﹚为实验组(46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在肘部静脉置入PICC导管,实验组患者通过贵要静脉或肱静脉在超声引导联合塞丁格技术下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术后机械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使用舒康博G水凝胶敷贴预防PICC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2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置管前后行心理疏导及活动指导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HCC置管后立即在穿刺点上方3—5cm处沿穿刺静脉走行应用10cm×10cm的舒康博G水凝胶7~10d。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8,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舒康博G水凝胶能明显的降低H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知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0例PICC置管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增加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PICC联用化疗泵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PICC联用化疗泵;对照组100例,化疗药物稀释后直接输入静脉.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PICC联用化疗泵能够减轻5-Fu导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18.
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PICC置管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常规固定PICC导管。比较两组PICC留置的时间及穿刺周围局部皮肤情况(包括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结果 观察组PICC留置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不仅能妥善固定PICC导管,而且还能保护局部皮肤,避免局部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及皮肤压疮等情况的发生,还可以预防或减轻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术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效果。方法 60例行PICC置管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肉眼直视下穿刺操作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经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导管脱出、出血和皮下淤血、静脉炎、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导管脱出、出血和皮下淤血、静脉炎、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刘荣华 《全科护理》2016,(35):3679-3681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妇科恶性肿瘤行紫杉醇化疗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化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即根据化疗方案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并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预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化疗知识知晓率、化疗依从率、化疗总有效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血流感染率、皮肤局部坏死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血小板减少毒副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依从性及化疗知识知晓率,降低病人化疗风险事件及化疗毒副反应,有利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的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