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I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2例ISCI患者随机分为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组(n=22)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截瘫康复治疗。BWSTT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行减重步行训练1次,共计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步长、步速、功能性步行分级对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BWSTT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步长、步速和功能性步行分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步长、步速和功能性步行分级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BWSTT组患者的步长、步速和功能性步行分级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减重步行训练,能更大程度提高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ADL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减重步行训练组(63例)及对照组(69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减重步行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减重步行训练。2组患者于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评分(BI)评定患者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ADL水平;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每月均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A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减重步行训练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2,3个月时,发现减重步行训练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不仅有利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及ADL能力恢复,而且还有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尽早对其实施减重步行训练。  相似文献   

3.
改良式踝足矫形器对膝关节运动角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改良式踝足矫形器对膝关节运动角度的影响。方法:研究模型为10例健康大学生(22.6±1.6)岁,采用三维动作分析系统采集自由步行、穿戴标准AFO与穿戴改良式AFO步行时的动态运动数据。观察不同状态下膝、踝关节活动角度的变化。结果:(D在6种步行状态下(自由步行、普通AFO、AFO—1、AFO-2、AFO-3、AFO-4)。膝关节屈曲角度逐渐增加,且膝关节角度值在支撑相早期、支撑相中期及最大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支撑相晚期及最小值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膝关节角度值在支撑相中期时。自由步行时与穿戴普通AFO及改良式AFO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穿戴普通AFO步行与改良式AFO的后两种状态(AFO-3、AFO-4)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6种步行状态下踝关节背屈角度最大值逐渐增加,自由步行时与穿戴各种AFO步行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穿戴普通AFO步行与改良式AFO的最后一种状态(AFO-4)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AFO在改变正常人踝关节背伸角度的同时,还可以控制膝关节伸展角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学龄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5例脑瘫患几分为3组:①减重训练组(即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结合运动疗法,11例);②非减重训练组(即平板步行训练结合运动疗法,12例);③常规训练组(即常规步行训练,12例)。所有脑瘫患儿入选后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8周、12周时进行以下评定: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的站立和行走两项,步行能力(wA),步行效率(wE)和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结果3组脑瘫患儿的各项评定指标在康复训练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12周的训练后,康复疗效较训练前改善(P〈0.05)。GMFM、WA、WE和FAC均显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效果显著(P〈0.001)。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步行能力和步行效率,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中的站立与行走功能以及功能性步行分级。  相似文献   

5.
步态分析     
1 概述 人类的步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从一处安全有效地转移到另一处。步行(walking)是指通过双脚的交互动作移行机体的人类特征性活动。步行需要全身肌肉的参与,包括人体重心移位,骨盆倾斜旋转,髋、膝、踝关节伸屈及内外旋展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往复式步行矫形器对T6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和ADL能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C6—T6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装配往复式步行矫形器者)和对照组22例(未装配者)。对照组进行系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有氧训练、肌力训练、站立训练、平衡、转移训练、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心肺功能训练、ADL训练、膀胱功能等其他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系统综合康复治疗外还进行装配步行矫形器前训练、矫形器装配后训练及步态步行训练。结果:经过12周的训练后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8例患者装配矫形器及训练后患者10m步行时间平均87.27±39.57s, 6min步行距离为46.35±26.24m ,在装配往复式步行矫形器后7例可达到室内治疗性步行,11例可达到实用性步行,对照组无一例能步行。结论:往复式步行矫形器对改善T6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ADL能力及步行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胰岛素抵抗(IR)状态及运动训练对IR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观察组)随机分为训练组(n=65)和常规治疗组(n=55),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抗心衰药物治疗,训练组还接受每天2次6min步行运动训练,连续20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6min步行距离、心率(HR)及平均血压(MBP),并将观察组治疗前的HOMA-IR、ISI与对照组(n=32)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SI降低,HOMA-IR增加(P〈0.01)。治疗后,观察组LVEF值、LVFS、6min步行距离及ISI升高,而HR、MBP及HOMA-IR降低。相对于常规治疗组,训练组治疗后LVEF、LVFS、6min步行距离、ISI增高和HOMA-IR、HR、MBP降低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CHF患者存在IR,运动训练在改善其心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同时,也能改善其I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功率自行车运动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92例病程在1—3个月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功率车运动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步行能力(采用患者10m步行时间和6min内步行距离测定、Holden步行功能评定)、肌张力变化,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哺乳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通过脊髓步行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控制步行运动,而CPG网络的边界是灵活的,脊髓损伤后脊髓步行CPG可实现网络重组。研究显示,减重步行平板训练(BWSTT)可使脊髓横断猫完全恢复后肢步行能力;临床也发现,脊髓损伤患者可通过BWSTT提高步行能力,表明脊髓可能具有运动学习的能力。因此,如何利用脊髓步行CPG的神经可塑性,为脊髓损伤患者制定最佳的步行训练方案,是令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弹力悬带矫形器对脑损伤患者步行速度和耐力的影响,并与踝足矫形器(AFO)进行比较。 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脑损伤(脑卒中、脑外伤)患者45例,分别在3种状态下(不戴矫形器、佩戴弹力悬带矫形器、佩戴AFO)测定患者的步行速度及5 min的步行距离。 结果弹力绷带矫形器及AFO均可提高Ashworth≤1级患者的步行速度,佩戴AFO后更明显。而对Ashworth≥2级的患者,只有佩戴AFO可明显提高步行速度。弹力悬带矫形器与AFO均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步行距离。 结论弹力悬带矫形器可改善脑损伤患者的步行速度及耐力,不能佩戴AFO的脑损伤患者可以采用弹力悬带矫形器来矫正足下垂及足内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