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历介绍患者男性,5 0岁,因“右侧胸痛,伴气短、发热4 d”,于2 0 0 3年12月2 7日入院。患者5年前出现右下肢静脉曲张,并曾发生右下肢肿胀、疼痛。入院后检查:心率112次/ m in,呼吸35次/ min,血压为12 0 / 90 m m Hg( 1m m Hg=0 .133k Pa) ;颜面及口唇发绀;左肺呼吸音清晰,右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无口罗音;心界叩诊向右侧略扩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低调舒张期杂音;左右下肢周径不等,右>左2 .0 cm,右侧腓肠肌有触痛,右下肢大隐静脉蛇状迂曲,有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 .8×10 9/ L,中性粒细胞0 .6 9,血红蛋白188g/ L,血沉…  相似文献   

2.
<正>肺栓塞(PE)是以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1]。由于栓子大小、数量、阻塞肺动脉的部位及范围不同,导致不同程度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中国目前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随着诊断意识和检查技术的提高,诊断例数已有显著增加。作者对我院  相似文献   

3.
肺血栓栓塞症第3讲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国内外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目前PTE的现状是发病率高、误诊率高、漏诊率高,这就使许多患者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了死亡率的居高不下。现将PTE常见的诊断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血栓栓塞症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及气促,其次是胸痛.补液对症治疗有效率为69.2%(9/13),而病死率为30.8%(4/13),而抗凝治疗的病死率仅为6.7%(3/45),但有效率高达93.3%(42/45).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抗凝治疗效果较好.熟悉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并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意识可明显减少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I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十年来确诊的36例PI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确诊。结果 本组误漏诊率52.8%,总死亡率33.3%。大多数患者具有PIE的危险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肺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最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其次为胸痛、咯血、心悸,缺乏特异性体征;多数患者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增高(〉0.5mg/L),血气分析显示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肌钙蛋白I阳性组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右心功能不全组的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肌钙蛋白I阴性组和右心功能正常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T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高,临床上要加强对该病的诊断意识,疑诊病例及时采取相关检查确诊;肌钙蛋白I阳性、超声心动图结果右心功能不全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6例肺血栓栓塞症行溶栓及抗凝治疗。结果:溶栓治疗效果好。结论:溶栓治疗是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早期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手段,提高对急性PTE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本院23例急性PTE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等资料。结果:呼吸困难(65%)、胸痛(36%)、晕厥(26%)、咯血(13%)等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最典型的早期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血浆D-二聚体、肺核素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为重要的诊断手段。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早期可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对排除了其它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后,特别是血气分析有明显低氧血症而临床无法解释时应高度重视,应及早进行肺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检查,提高早期确诊率,以防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8.
9.
努力提高我国肺血栓栓塞症的规范化诊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显声 《新医学》2002,33(7):392-392
1 引言 自从1819年Laennec首次报道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以来,已经过2个世纪,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肺栓塞领域仍未有新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无论在病因学、无创性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肺栓塞防治研究的局面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0.
陈瑞滔  罗亮  曾勉 《新医学》2014,(1):25-29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 )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185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PTE 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预后。同时,按年龄将患者分为两组,高龄组(年龄>40岁)139例和非高龄组(年龄≤40岁)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分布为年龄(>40岁,75.1%),其次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45.9%)和急性感染性疾病(33.0%)。PTE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68.1%),最常见的体征为呼吸频率加快(35.1%),动脉血气分析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合并低碳酸血症(36.6%)及低氧血症(33.8%),血浆D-二聚体>500μg/L者占70.9%,胸部X线片主要表现为片状浸润影(49.6%),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21.1%),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46.8%)。单纯抗凝治疗135例,溶栓治疗35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5例,肺动脉取栓术1例,放弃治疗出院9例。经治疗的176例患者中,病情好转164例(88.7%),恶化6例(3.2%),死亡6例(3.2%)。高龄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非高龄组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高龄组,P均<0.01;高龄组咯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高龄组,无明显体征者也高于非高龄组,P均<0.05。结论急性PTE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高水平D-二聚体、胸部片状影、肺动脉高压,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好转,高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如出现呼吸困难要警惕PTE 的可能,急性感染性疾病是引起急性PTE的高危因素之一。不同年龄患者临床表现可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PTE的临床表现特点、胸部CT平扫、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特点,并对胸部CT平扫和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导致PTE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慢性心肺疾患、外科手术、创伤及骨折和恶性肿瘤也是PTE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组病例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呈高度可疑(HP)者为87.5%。本组病死率15.7%。结论:PTE仍是一个易被临床忽视的疾病,应密切加强关注其临床特征并综合加以分析,其胸部CT平扫的影像学特点对PTE的诊断价值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接上期 )7 治疗7 1 急性PTE的治疗7 1 1 一般处理 对高度疑诊或确诊PTE的患者 ,应进行严密监护 ,监测呼吸、心率、血压、静脉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 ,对大面积PTE可收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ICU) ;为防止栓子再次脱落 ,要求绝对卧床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 ;对于有焦虑和惊恐症状的患者应予安慰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 ;胸痛者可予止痛剂 ;对于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7 1 2 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对有低氧血症的患者 ,采用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当合并严重的呼吸衰竭时 ,可使用经鼻 /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或经气…  相似文献   

13.
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心中 《新医学》2002,33(7):396-397
1引言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主要取决于栓塞的肺段数、栓塞发生的速度及心肺的基础状态,可从临床上无症状到发生猝死,呈现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并且各种表现也缺乏特异性。肺栓塞的临床类型因分类方法不同而异,目的是便于临床医生对不同程度的肺栓塞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肺栓塞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有关筛选检查和确诊检查来确定。2临床类型肺栓塞可按血栓大小、发生时间、临床可诊断范围及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分类。按血栓大小可分为大块血栓性肺栓塞(血栓堵塞区域性肺动脉分支以上的动脉)和微小血…  相似文献   

14.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疾病。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约有50000至200000人死于PTE,居全部死因的第3位。约10%的急性PTE患者在发病后1h内死亡,未经治疗的PTE患者病死率为25%~30%,而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后,病死率可以降至2%~8%。PTE曾被认为是我国的少见病,以至长期以来,国内临床医学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该病的识别与诊断,致使PTE的检出率极低,实际上该病绝非少见。近年国内部分医院的统计资料显示PTE住院发病率、疾病构成比有显著增加的趋势。PTE的诊断问题也一直是学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院内外误、漏诊占5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占84.7%,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至(69.06±15.26)mmHg,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鄄a)O2]明显增大(37.53±19.47)mmHg,D鄄二聚体(D鄄dimer)≥0.5mg/L者占97.3%,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肺动脉压升高占58.8%,右心室增大占50.0%,右室壁增厚8例,提示存在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确诊手段不断完善,其中CT肺血管造影(CTPA)阳性率100%,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Q显像)阳性率96%。结论:误、漏诊率高仍是PTE诊断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血气分析、D-二聚体、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方便快捷的筛选指标,CTPA、V/Q显像等无创性检查对诊断PTE准确可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肺血栓栓塞症45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认识。方法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核素扫等方法,对45例确诊的PTE进行分析。结果近年PTE的发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老年人发生PTE的常见危险因素为:慢性心、肺疾病、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下肢创伤或外科手术等。误诊率60%,最易误诊为肺炎、冠心病心绞痛。结论老年人常有基础心肺疾病,PTE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更具难度,易造成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求提高临床医师对肺血栓栓塞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4月100例确诊为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血栓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或基础疾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曲张;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或气促;98.9%患者D-二聚体检测〉500μg/L;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是胸前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误诊率12%。结论肺栓塞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对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应尽早行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18.
<正>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来自深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学特征,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据美国统计,每年有30万至60万人发病,病死率高达30%,死亡人数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1]。PTE的病因复杂多样,以深静脉血栓形成、肿瘤、手术、骨折外伤等常见,本文就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肺血栓栓塞症是来自深静脉或右心的血栓堵塞了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当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若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栓塞.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漏诊、误诊较多,病死率较高.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现将我院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肺栓塞误诊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的水平。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计150例,对其中20例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68±10)岁,15例表现为原胸闷的气短呼吸困难症状短期加重,2例猝死,3例咯血胸痛,2例发热,15例肺动脉高压右心衰,3例出现低血压。18例接受溶栓及抗凝治疗,死亡12例,好转8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多表现为原呼吸困难加重,心衰难以纠正,病死率高,应引起重视,及早进行肺血管CT成像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治疗者无溶栓禁忌证无论有无血流动力学改变均应接受溶栓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