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根据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胃内残留量探索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将80例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按所抽出胃液量3个方案分别给予持续喂养(<50 ml);间隔2~4 h(50~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继续喂养;暂停4~8 h(>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喂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禁食、禁水,并给予抑酸剂治疗.观察2组消化道出血24~48 h控制效果、胃肠道耐受及预后.采用SPSS 10.00分析结果.结果 实验组24~48 h出血控制率明显增加(P<0.01),胃肠道耐受率明显提高(P<0.01),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重症脑功能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可根据胃残留量,给予不同的方案营养.  相似文献   

2.
梁云 《护士进修杂志》2014,(23):2194-2196
目的 探讨三腔喂养管应用于重度烧伤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烧伤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重度烧伤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1)。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休克、创面处理及给予抑制胃酸、禁食、胃肠减压治疗。对照组患者休克期过后行肠外营养治疗;实验组给予留置三腔喂养管,胃肠减压的同时行肠内营养。观察血性胃液恢复至正常胃液所需时间,入院时及伤后20 d进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检测。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过胃肠减压引流血性胃液恢复正常时间为(16.8±3.2)d ,实验组为(13.46±2.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20天时,实验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氮平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腔喂养管能够在持续胃肠减压的同时行空肠营养,有利于重症烧伤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胃液 pH 值与喂养不耐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 VLBWI 80例。参照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将入选患儿分为喂养耐受组36例,喂养不耐受组4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胃液 pH 值、喂养耐受情况(胃残留量、腹胀、呕吐、大便异常)。【结果】喂养不耐受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00%,高于喂养耐受组的8.33%(P <0.05),同时其平均胃液 pH 值高于喂养不耐受组(P <0.05);VLBWI 胃液 pH 值与胃残留量呈正相关,r =0.77,P =0.00。【结论】VLBWI 胃液 pH 值与喂养不耐受存在显著相关,对 VLBWI 胃液 pH 值的有效监控能帮助临床医生及护士监测新生儿胃肠功能,为促进新生儿疾病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留置胃管护理干预对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入院后即留置胃管,监测胃液pH值、胃液隐血试验、及早行鼻饲流质、有胃潴留者行胃肠减压。对照组入院后24 h常规留置胃管。结果:实验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并对其给予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液间歇泵入对颅脑创伤患者胃肠功能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2016年1~12月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采用持续泵入输注,观察组采用间歇泵入输注,即输注90 min暂停150 min,每天4次,比较两组胃肠功能及喂养耐受性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胃液残留量少于对照组(P0.05),而胃液p H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耐受、7 d营养达标高于对照组(P0.05),而胃肠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液间歇泵入能有效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胃液pH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住院的8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诊断标准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分为耐受组(Feeding tolerance,FT组)与不耐受组(Feeding intolerance,FI组),对两组分娩方式、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及母体身体状况、管饲喂养时间、静脉营养天数、住院天数、胃肠营养喂养耐受情况(奶量、喂养容量、胃液pH值、胃残留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FT组的胃液pH值为2~5,FI组胃液pH值为3~7。极低出生体重儿胃酸酸度较正常新生儿低(P=0.00),FI组比FT组胃液pH值高,均数分别是3.05和4.98。结论喂养不耐受组较耐受组胃液pH值水平增高,极低出生体重儿胃酸度较正常新生儿低,不耐受组胃酸度较耐受组低。  相似文献   

7.
将270例脑卒中或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各90例,中药组采用泻胃化瘀止血糊剂,2次/d;西药组给予法莫替丁注射液20 mg静脉推注,2次/d;空白组不给予任何预防药物.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率、胃液pH值变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P<0.01).认为中药泻胃化瘀止血糊剂有防止胃黏膜应激损伤和促进受损黏膜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在静脉营养基础上加早期微量喂养(早期微量喂养组),于出生后6~12h开奶,按微量喂养从0.5~4.0ml·kg-1·d-1开始;常规喂养组44例采用在静脉营养基础上,于生后48~72h或病情稳定后开奶,奶量从10~20ml·kg-1·d-1开始,并对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微量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刺激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并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减少可能发生的喂养问题,改变单一静脉营养的依赖性,较快地达到全胃肠道喂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危重新生儿30例随机分为早期微量喂养组(早喂组)和晚喂组各15例.早喂组于出生后6~12 h开奶,奶量从0.4~4.0 mL/(kg·d)开始,晚喂组于生后48~72 h或病情稳定后开奶,奶量从10b20 mL/(kg·d)开始.比较2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足量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及住院天数、安静睡眠、烦躁时间.结果:早喂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晚喂组(P<0.05);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足量经口喂养时间、肠外静脉营养时间、住院天数均较晚喂组缩短(P<0.01);2组安静睡眠、烦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的成熟,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缩短全胃肠道内喂养的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留置胃管进行胃液pH值监测对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将1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内留置胃管,实验组动态监测胃液pH值的变化,当胃液pH<4时,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推注.对照组在抽吸胃液时发现为咖啡色或鲜红色液体或解黑便时,同样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推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置管后第1~14 d的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监测胃液pH值能显著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