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性瘫痪由于中枢运动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和口唇闭合不良。25%~30%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涎。流涎影响了语言功能的发育,同时也影响自身的社会形象,严重流涎极大地限制他们的职业选择和社会交往活动。在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外科手术、物理治疗和行为治...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涎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的社会心理、教育及身体都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采取综合性康复措施,控制流涎是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的各种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综合康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功能训练、中药敷穴、高压低频电穴位刺激、行为疗法和口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100例。结果 总有效率81%,疗效与病型无相关关系。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的有效方法,疗效与病型无关,与疗程相关。  相似文献   

4.
脑性瘫痪流涎症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宫本宏  李林  金国威 《现代康复》1997,1(2):118-119
小儿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其中25%-35%患儿存在流涎症。流涎对脑瘫儿童造成的不良后果包括社会排斥,衣服长期潮湿和恶臭,頦部皮肤刺激症状,以及总体液和营养摄入少。由于不卫生流涎还可感染和传播传染病,此外尚可影响患儿的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5.
吞咽协调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采用吞咽协调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并发吞咽协调障碍及流涎的效果。方法:对住院的30例脑瘫合并吞咽协调障碍和流涎的患儿进行吞咽协调训练、语言训练、针灸等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吞咽协调障碍恢复情况,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27/30);有9例流涎儿无效,21例Ⅱ-Ⅴ级流涎经训练后转为Ⅰ~Ⅲ级,流涎控制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吞咽协调训练对脑瘫惠儿吞咽协调障碍及流涎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当前外科手术治疗脑性瘫痪的方法多为针对肢体的功能的治疗,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切除术对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的障碍和流涎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予以评估。方法:实验于1996—02/2002—05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和黑龙江省社会康复医院骨科完成。对88例(男62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8.6岁(3岁-21岁)的脑性瘫痪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切除术,术后行系统康复训练。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比较分析术前与术后1周的血流变化。随访2年-8年,平均4.6年,采用李德炎疗效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术后1周,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增加,脑血流量增加,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显效58例(66%),有效18例(21%),好转11例(33%)、无效1例(1%)。62例流涎者中,32例(52%)治愈,24例(39%)减轻,6例(10%)无效;71例合并有发音障碍者,治疗后49例(69%)发音功能改善。结论: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切除术可增加脑血流量,减轻上肢痉挛和流涎症状,改善患儿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7.
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且预后较好,但目前对其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却较少,从而影响其康复治疗效果,进而影响患儿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在站立与步行时,常由于一侧肢体肌张力异常、肌肉力量不协调和肌肉控制能力差而出现患侧髋关节后伸、内旋,膝关节过伸,踝、足趾跖屈;在步行周期摆动期时,患侧膝关节不能自主屈曲,使患侧下肢长度相对变长,以髋外展、骨盆上提代偿而出现异常步态;支撑期,足不能用力蹬地,推动身体向前运动困难。我科近年来对利用肌肉控制能力训练辅以Bobath、Vojta和Rood等神经生理学疗法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站立与步行功能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偏瘫肩是脑血管意外(也包括其它脑疾病)后瘫痪侧的肩关周围肌肉、肌腱、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和老年退行性组织变性造成肩关节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它是偏瘫患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国外撤告其发病率约为脑血管意外患中的25%~70%.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偏瘫的康复。为了探讨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我科于1996年5月~1997年8月对收治的住院和门诊50例偏瘫肩患.通过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针灸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传统医学疗法与现代康复医学疗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结果46例脑性瘫痪患儿治疗3~6个月,显效24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1.3%,显效率52.2%。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是治疗脑性瘫痪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10.
脑性瘫痪的手术治疗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吴同申  孟茜 《中国康复》1996,1(2):82-83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在胎儿期及婴幼儿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损害性疾病,以四肢持续性痉挛性瘫痪为主要表现,常合并语言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智力低下和流涎等。世界各地的发病率为1‰~6‰(美国1.33‰,英国1.2‰~2.5‰,中国1.8‰~6‰)。在儿童肢体伤残疾病中,脑性瘫痪占32.5%,明显高于儿麻的25.4%,是目前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最主要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对其家庭及社会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所以对于脑性瘫痪的治疗研究也就日益显示出其紧迫性和必要性。为此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于1992年5月在河北邢台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脑瘫学术研讨会,此后不久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脑瘫外科学术研讨会。综合国内外的外科治疗现状可以发现:除传统的肌腱与骨性手术仍受到一定的重视之外,近年来PVS手术和SPR手术因其具有手术效果确切、巩固及不易复发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