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脉冲磁场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脉冲磁场联合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给予脉冲磁场联合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18例给予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通过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和患肢肿胀程度变化评定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和患肢肿胀程度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脉冲磁场联合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组疗效改善较单纯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组更为显著.结论 脉冲磁场联合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优于单纯患肢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给药途径及其护理。方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为试验组,经患肢足背静脉穿刺,踝关节上阻断浅静脉后,用微泵注入中等量的尿激酶;B组为对照组,经上肢周围静脉途径给予同剂量尿激酶,用药1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愈28例,治愈率为90.3%。对照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6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平均住院时问为13.6d,后者为18.4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阻断浅静脉后的患肢给药作用更为迅速,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局部加压溶栓治疗老年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丽  吴秀英  吴庆昌 《护理研究》2005,19(5):418-419
[目的 ]观察局部加压溶栓治疗老年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其护理。 [方法 ]将 77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随机分组 ,治疗组采用尿激酶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经患肢远端足背静脉于半小时内注入 ,同时用血压计袖带包扎加压患肢大腿处 ,疗程 7d~ 2 1d ;对照组采用尿激酶经常规静脉输入 ,其余治疗同治疗组。 [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率达 90 .0 % ,无一例发生出血严重并发症。 [结论 ]局部加压溶栓治疗老年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护理时应重视患肢及并发症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局部加压溶栓治疗老年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  吴秀英  吴庆昌 《护理研究》2005,19(3):418-419
[目的]观察局部加压溶栓治疗老年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将77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尿激酶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经患肢远端足背静脉于半小时内注入,同时用血压计袖带包扎加压患肢大腿处.疗程7d~21d;对照组采用尿激酶经常规静脉输入,其余治疗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90.0%,无一例发生出血严重并发症。[结论]局部加压溶栓治疗老年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护理时应重视患肢及并发症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宫久玲  夏琛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3):801-803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给药途径及其护理.方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为试验组,经患肢足背静脉穿刺,踝关节上阻断浅静脉后,用微泵注入中等量的尿激酶;B组为对照组,经上肢周围静脉途径给予同剂量尿激酶,用药1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愈28例,治愈率为90.3%.对照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6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6d,后者为18.4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阻断浅静脉后的患肢给药作用更为迅速,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及尿激酶溶栓,其给药途径及方法相同。其中实验组患者从治疗开始同时使用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于治疗后7,21d观察2组患肢的肿胀程度、皮肤温度、颜色、疼痛、深静脉再通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后7,21d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肢水肿消退较快,皮肤温度及颜色恢复良好,疼痛症状较轻,深静脉再通率较高,并减少了栓塞后的后遗症、治疗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给药途径及其护理。方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为试验组,经患肢足背静脉穿刺,踝关节上阻断浅静脉后,用微泵注入中等量的尿激酶;B组为对照组,经上肢周围静脉途径给予同剂量尿激酶,用药1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愈28例,治愈率为90.3%。对照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6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6d,后者为18.4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阻断浅静脉后的患肢给药作用更为迅速,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40例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及尿激酶溶栓,其给药途径及方法相同.其中实验组患者从治疗开始同时使用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于治疗后7,21 d观察2组患肢的肿胀程度、皮肤温度、颜色、疼痛、深静脉再通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后7,21 d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压力袜辅助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肢水肿消退较快,皮肤温度及颜色恢复良好,疼痛症状较轻,深静脉再通率较高,并减少了栓塞后的后遗症、治疗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尿激酶患肢深静脉给药对人工全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方法.认为患肢深静脉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用药过程中,严密药物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联合水蛭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术后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水蛭、低分子肝素+水蛭+低频脉冲进行预防血栓治疗。比较各组术前、术后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彩超结果及下肢消肿时间。结果:对照组和水蛭组下肢肿胀开始消退时间分别为5.2±1.4d和5.4±1.3d,低频脉冲+水蛭组下肢肿胀开始消退时间为3.6±0.9d,低频脉冲+水蛭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P<0.05);低频脉冲+水蛭组下肢肿胀的消除速度要明显快于其他两组 (P<0.05); 低频脉冲+水蛭组术后7 d 股静脉血流速度要快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与水蛭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7天PT、APTT 均要短于术前(P<0.05),但均处于正常范围之内。结论:低频脉冲联合水蛭能够安全、有效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12.
13.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7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有好转,但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