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效益,便于根据不同疫情而采取不同的防制对策,我们对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与疫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污染强度分级模型和感染强度分级模型,并应用模型对疫区流行强度进行了综合分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1 资料来源与建模方法1.1 收集洞庭湖区化疗纵向观察村1987年疫情调查资料.计:洲滩宽度(m),活螺密度,洲滩上每平方公里范围内日均本地牛、外来牛、牲猪和人的数量,当地居民接触疫水频率(调查对象中接触疫水次/调查次×100%),居民粪检阳性率,年易感水位的天数(即易感地带受水淹深度>0~0.5m时的平均天数/年)。将以上资料数据输入计算机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区垸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主要沿防洪大堤外侧呈带状分布,一般宽约500m,是人群和家畜遭受感染的主要疫源地。以往一般采用纯消耗性的药物灭螺方法以降低春季的水体感染性,但收效甚微,且花费多,还严重污染环境。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洞庭湖区消除易感地带感染威胁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3种主要类型易感地带通过水利建设和生产措施,改变其环境,建立预防血吸虫感染的安全隔离带,显著地降低了试区血吸虫病流行程度。1 试区概况1.1 弓管子矮埂蓄水拦网养鱼试区.湘阴县弓管子位于南洞庭湖南岸,地势低洼平坦,为大面积湖泊草滩易感地带。垸内为洞庭乡酬圹村。1988年冬起,  相似文献   

3.
1985~1986年,对我省沿湖(江)15个疫区县(区、农场)进行了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抽样调查,所得资料经初步整理后,输入IBM微机处理。现就当前的疫情特点,易感地带的分级及分型等方面论述如下: 当前的疫情特点 一、概况 我省现有湖(江)洲钉螺分布面积约230万亩。有螺湖洲沿堤线长度为1120km,其中感染威胁较大的有螺湖洲沿堤线长度为970km。距大堤500  相似文献   

4.
我省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洲滩,洲垸两类亚型地区,存在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其阳性钉螺分布集中在距堤脚(包括矮堤)、山脚或居民点一定范围内,本观察以100m或300m内居多。此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乃是传染源的活动在这些范围内居多之故。洞庭湖涨水季节水上流动渔、船民,血吸虫病感染率高达40%以上,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湖沼地区洲垸型疫区血吸虫病的防制对策,1985~1992年在安福乡南阳村采用单一人畜同步化疗进行了8年纵向观察,结果如下。1 试点概况.该点位于安乡县西北部,淞滋河中支中下游以东,属湖沼型洲垸型封闭型疫区,临村堤长2km,全村6个村民小组,共249户,1028人,呈线型沿大堤100m内居住,有耕地面积157万m~2,其中旱地74万m~2,水田83万m~2。1970年基本消灭境内钉螺。1984年发现垸内2条抗旱渠有钉螺分布,面积3.33万m~2,活螺平均密度0.003只/0.11m~2,无阳性钉螺。垸外湖洲面积39.73万m~2,由宽5m深2m常年积水打挖带与大堤自然隔开,洲面高程33~36m(吴淞),受一级水位影响,全洲水淹日数8年在31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湖沼地带血吸虫病抗体检出率及其水平的特点,1985~1987年我们用间接血凝(IHA)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对4个不同类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连续3年纵向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调查现场 君山公园(Ⅰ组),属洲滩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1984年居民患病率为26.4%,在距居民点或山脚200m范围内的易感地带进行药浸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湖沼型洲垸亚型血吸虫病的流行规律和防制对策,我们自1987年4月起,在岳阳县广兴洲镇黄安村进行了人畜同步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效果3年观察。该村位于岳阳县西北,南与建新农场毗邻,堤外为长江洲滩叫茯子洲。总面积约256.7万m~2,洲滩高程为29.11~32.50m(吴淞),生长芦苇。全村315户,1453人,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院内有钉螺面积7.0万m~2,1986年曾发现阳性钉螺。居民生产、生活接触疫水。全村有耕牛172头,常年在堤外放牧。1983~1985年该村定为湖南省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纵向观察点,居民粪检阳性率由16.47%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湖沼型疫区防制血吸虫病的对策,1983~1991年我们在五一村进行了以人畜同步化疗为主,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试点研究,结果如下。1 概况五一村位于汉寿县东北部,沅、澧水汇合处的目平湖西岸。该村与钉螺面积4900亩的牧牛坪及安福障湖洲仅一堤之隔。堤外淤洲均有钉螺分布,高程29.0~32.0m(吴淞)。全村6个村民小组,1,2,5,6组沿江堤100m内居住,3组、4组距江堤800m以外。总人口1149人,耕地面积227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部分村民经常下湖捕鱼、捞虾、打湖草。该村化疗前村民患病率为33.29%,耕牛感染率为22.45%,垸外感染性钉螺密度为0.0113只/0.11m~2,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洲垸型混合开放型  相似文献   

9.
汉寿县目坪湖西滨的洲垸型疫区五一村,1957年已基本消灭了垸内钉螺,但垸外洲滩冬陆夏水,仍为有螺地带。居民约2/3人口沿江堤居住,总人口1058人,以种植水稻为主,约85%的人口因生产生活与疫水接触。 1983年起,对该村实行以化疗为主防制血吸虫病,进行人畜同步治疗,连续观察了两年。 治疗对象及方法: 病人:对粪检阳性或血清免疫试验阳性、频繁接触疫水的船、渔、樵、牧民及护堤员;有疫水接触史,虽粪检阴性而有腹泻、血便或/及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疾病者。两年中分别采用吡 酮(按成人60mg/kg,儿童70m/kg二日疗法和成人40mg/kg儿童50mg/kg顿服)治疗,受治率各年分别为74.55%和43.08%。  相似文献   

10.
1988年起,南洞庭湖区的湘阴县弓管子外洲,在防洪大堤外侧约800m处修建低于防汛水位2.5m的矮埂、形成沿防洪大堤的、长条状的矮围蓄水区,使333.5万m~2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年连续水淹8个月以上,3年消灭了钉螺,形成了永久性安全隔离带,解除了沿线居民的感染威胁。围内精养水产,洪水期在埂上拦网防止鱼群散失。养鱼年纯收入由1989年的450元/万m~2上升至1992年的2700元/万m~2。矮埂还可防浪保护防洪大堤;蓄水可为垸内提供安全自流灌溉水源。  相似文献   

11.
1985~1987年,在洞庭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用矮埂蓄水养蚌育珠生态灭螺方法,使矮围内连续蓄水11~22个月,钉螺100%死亡,活螺及螺卵密度下降到0;哨鼠感染率由100%下降到0,可消除易感地带的感染性。围内水域生物学状况及化学性质有利于珠蚌养殖,为开发利用湖洲找到了新的生产途径。灭螺与生产相结合,解决了矮埂蓄水灭螺工程的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垸内钉螺面积的不断增加,其重要原因是由于涵闸引水灌溉,使垸外钉螺随水流进入垸内孳生、扩散。为给防制涵闸进螺改造涵闸提供理论依据,1990年11月我们对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泊、河道(洪道)、江滩上的防洪大堤涵闸内外的螺情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 调查内容与方法1.1 资料收集.以县(市、区、农场)为单位,查阅和收集当地历年来防洪大堤上的涵闸类型等有关资料及涵闸内外螺情资料。1.2 现场查螺.涵闸外口周围300m范围内,涵闸内进水渠道两侧(在常年水位线上下1m处)500m范围内,采用环境抽样法查螺。1.3 涵闸分类.按功能分为3类:排水涵闸:即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湖沼型疫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最佳防制对策,我们选择了汉寿县五一村为试点,1983~1989年采取人畜同步扩大化疗的措施,压缩了病情。但居民感染率仍维持在6.64%~15.03%。为了进一步控制感染,1990~1992年在扩大化疗的基础上结合改水,居民感染率大幅度下降。1 试区概况五一村位于沅水尾闾目平湖西岸,垸外大片有螺湖洲与试区一堤之隔,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其中4个组沿江堤一线居住,另外2个组距江堤800m外(二线)居住。全村总人口1103人,耕地面积247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沿堤居民下湖从事捕鱼捞虾等副业和日常生活接触疫水频繁。扩大化疗前居民感染率33.29%,耕牛感染率22.45%,垸外感染性钉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2年湖北省疫情控制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状况。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09年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30个村开展人畜查病和钉螺调查。结果疫情控制地区监测村居民感染率为0.8%,耕牛感染率为0.57%,活螺平均密度为5.1只/m2,阳性螺平均密度为0.0002只/m2,钉螺感染率为0.01%。结论 2012年疫情控制地区人畜病情及螺情疫情指标较2011年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调整中心村血吸虫病防制对策后,打破了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连续5年徘徊在15%左右的局面。居民感染率下降了70%以上,已无新感染和急性感染发生。垸内已无活螺孳生。垸外水体感染性也明显降低。表明1992年实施的封闭涵闸扩大化疗等防制措施,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朱培华  徐惠庆 《疾病监测》2012,27(8):650-653
目的 了解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和流行现状,为制定浙江省水网型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每年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螺情、常住居民、流动人员和耕牛病情等情况进行监测,纵向观察、分析水网型地区疫情变化趋势。 结果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08-2011年累计查螺面积261 050 m2,2009年发现复现螺点,活螺密度0.44只/框,活螺率100%,有螺框出现率为8.8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本地居民血吸虫病间接血凝试验监测平均阳性率为2.27%。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079,P0.005)。全区开展输入性传染源监测,2009年查出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患者1例。 结论 监测区2008-2011年间有钉螺复现,外来输入传染源存在,警惕局部流行的危险存在。应重点做好螺情和外来疫区流动人员的监测工作,巩固已经取得的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7.
湖沼地区垸外钉螺可通过涵闸引水向垸内扩散已被公认,但对湖洲血吸虫尾蚴能否如此扩散的报告甚少。为此,我们于1990年4~8月,在我市鼎城区洞庭乡沙河口闸地段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了解涵闸类型、座落位置、闸底高程,记录气温、水位、水温、流速等。1.2 调查与涵闸连接的闸外湖洲和闸内沟渠的钉螺分布,垸外采用20m×20m机械抽样,垸内5m设框加环境抽样调查。垸内沟渠的有螺段面,用五氯酚钠铲草药浸加喷洒药杀2次,使之成为无螺区。1.3 水体感染性测定:在垸外闸口上游200m范围内和垸内沟渠距闸口100,1000,2000,4000m处各  相似文献   

18.
70年代末期,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吡喹酮的问世,国内外采用化疗方法阻断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研究报道不少。但就如何确定化疗覆盖面和化疗对象这一关键问题,至今却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即用复相关系数修正权重及Logistic判断方法建立病人模型,通过模型确定化疗对象和推算化疗覆盖面。经对我省洲垸型疫区某村1987年及1988年病情调查资料分析处理,发现只需几项一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指标,即可确定化疗的具体对象及化疗覆盖面,与粪检结果比较令人满意。1 基本情况血吸虫病疫区某村位於南洞庭湖万子湖畔。全村12个组,共有居民1284人。该村沿大堤长1500m,湖洲面积133.3万m~2,有螺面积99.9万m~2。1987  相似文献   

19.
在1985年6~9月洪水期,我们对东洞庭湖的华容县洪山、湘阴县青山及临湘县黄盖湖地区所辖有螺水城内渔民的活动范围、生产特点及生活习惯、血吸虫病情以及捕鱼水域的有螺江湖洲高程、水位变化及野粪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以阐明加强湖区渔民管理在防制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意义,并提供相应对策。 一、渔民患血吸虫病普遍且严重,而受查治情况差 东洞庭湖约有渔民1,700户7,260人,常年在外营捕捞作业者2,100人。  相似文献   

20.
从1979年我们对君山岛采取局部块状喷洒灭螺,治疗部份病人和处理病畜等措施,疫情下降不明显。在深入调查流行因素的基础上,1984年后采取消灭重点易感地带钉螺,建立安全圈为主的对策,辅以治疗当地病人,搞好防护等措施疫情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