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Vertex内固定系统植入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临床效果与植入物材料学性能的相关性。选择2004-01/2006-0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寰枢椎脱位与不稳26例患者,采用美国美敦力·枢法模·丹历公司生产的Vertex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对26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Vertex内固定及寰枢椎融合术,摄动力位X射线片及CT检查寰枢椎稳定程度,记录每一例患者的术中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及融合情况。结果:①22例患者术后3个月X射线片显示寰枢融合成功,3例患者术后6个月X射线片显示寰枢融合成功,1例患者1年后植骨吸收再手术植骨,在术后3个月融合成功。②无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前JOA17分法评定脊髓功能3~17分,平均6.8分,术后为5~17分,平均14.8分,改善率83%。③26例患者颈部伸屈运动正常,旋转功能均有部分丢失,18例患者旋转达120°,6例患者旋转达100°,1例患者旋转达60°。Vertex内固定系统是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因其具有万向螺钉和随意塑行的棒相连接,做到了固定可靠,节段长短随意和钉棒连接方便的临床应用优点。Vertex内固定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术后效果亦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背景:枕颈部后路融合能够解除脊髓压迫并能让失稳枕颈部重新早期获得稳定。解剖型设计的Cobra系统对失稳的枕颈区提供坚强的内固定,结合Halo-vest外固定,具有固定,复位,利于植骨融合的作用。目的:观察Cobra枕颈内固定系统结合Halo-vest在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行术前术中牵引复位固定,固定后依患者耐受情况决定保留或去除Halo-vest等针对性治疗。根据JOA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估;根据尹庆水等制定的方法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内固定后3,6,12,24个月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平片、CT及三维重建,以判断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情况,对部分患者同时行MRI检查以明确颈脊髓减压情况。结果与结论:3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9个月。内固定后未出现脊髓症状加重病例。内固定前JOA评分平均8.2分,内固定后平均14.8分;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为75%;1例并发脑梗死死亡。内固定后6个月复查,2例患者植骨块部分吸收骨不连,2例患者枕骨板螺钉出现松动,1例螺钉脱出,1例切口不愈合。10例患者术后继续Halo-vest外固定,并于内固定后三四个月拆除;其余患者佩戴颈托至植骨完全愈合。提示Cobra枕颈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配合Halo-vest便于术中固定和复位,适用于颅颈交界区畸形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其疗效。方法:对胸椎不稳定性骨折46例做短节段椎弓根复位固定,其中29例行部分或全椎板切除减压,关节突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6个月~2 a,椎体前高度由术前平均45%恢复至术后92%,cobb角由术前25°恢复至术后6.5;°合并脊髓损伤患者A S IA神经功能评分平均升高一级;无断钉、松动、椎弓根骨折及感染发生。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具有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及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靠内固定器材。  相似文献   

4.
背景:枕颈部后路融合能够解除脊髓压迫并能让失稳枕颈部重新早期获得稳定。解剖型设计的Cobra系统对失稳的枕颈区提供坚强的内固定,结合Halo-vest外固定,具有固定,复位,利于植骨融合的作用。目的:观察Cobra枕颈内固定系统结合Halo-vest在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行术前术中牵引复位固定,固定后依患者耐受情况决定保留或去除Halo-vest等针对性治疗。根据JOA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估;根据尹庆水等制定的方法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内固定后3,6,12,24个月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平片、CT及三维重建,以判断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情况,对部分患者同时行MRI检查以明确颈脊髓减压情况。结果与结论:3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9个月。内固定后未出现脊髓症状加重病例。内固定前JOA评分平均8.2分,内固定后平均14.8分;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为75%;1例并发脑梗死死亡。内固定后6个月复查,2例患者植骨块部分吸收骨不连,2例患者枕骨板螺钉出现松动,1例螺钉脱出,1例切口不愈合。10例患者术后继续Halo-vest外固定,并于内固定后三四个月拆除;其余患者佩戴颈托至植骨完全愈合。提示Cobra枕颈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配合Halo-vest便于术中固定和复位,适用于颅颈交界区畸形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MNSF)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5例MNSF患者行手术减压内固定,根据ASIA标准对手术前后的脊髓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5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37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MNSF应明确引起脊髓损伤的关键部位,针对性地进行及时充分的椎管减压和内固定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AXIS钉板侧块内固定系统在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探讨AXIS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1999年1月~2001年12月,对3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脱位复位、植骨、AXIS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脊柱复位、植骨融合及脊髓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证实3例脱位均完全纠正.术后进行6~13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术后症状明显恢复、脊髓功能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1例.术后6个月3例均植骨融合,融合率达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AXIS钉板侧块内固定系统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有以下优点:入路简单、操作较安全,克服了前路不易显露及椎弓根内固定操作困难易损伤脊髓的弊病;术中较容易纠正颈7胸1脱位;可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提高植骨融合率.准确的入钉点、入钉方向及足够的植骨量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长节段颈髓损伤的损伤机制以及后路广泛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无骨折脱位型长节段颈髓损伤的患者,其中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和继发性颈椎管狭窄的颈脊髓损伤共25例(80.65%);伴后纵韧带钙化3例(9.68%);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2例(6.45%),采用后路广泛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脊髓功’能的变化及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31例术后随访3~17个月,平均9个月,术静ASIA评分平均为96.63±6.4分,术后3周ASIA评分平均为158.53±12.4分,术后3个月ASIA评分平均为18i.68±12.6分,术前和术后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者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除2例术后脊髓功能无改善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颈椎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重要原因;作用因素有惯性作用和直接外力;后路广泛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能获得较理想的脊髓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椎管储备间隙减少的过伸性颈髓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椎管储备间隙减少的过伸性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Ⅰ组,23例)以及后路减压、植骨、Vertex内固定术(Ⅱ组。29例)共治疗52例过伸性颈髓损伤患者。所有病例均经MRI提示为原有椎管储备间隙减少。对其术前、术后X线、CT、MRI等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平均时间为26(3~49)个月,除了4例术后脊髓功能无改善外,其余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手术疗效判定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JOA评分改善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Ⅱ组JOA评分改善率为51.4%,Ⅰ组为48.1%;术后6个月Ⅱ组JOA评分改善率为55.6%,Ⅰ组为50.5%;术后9个月以上Ⅱ组58.7%。Ⅰ组为51.9%。【结论】后路减压,Vertex固定,可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具有前后方均减压彻底,可重建颈椎稳定性,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孙美芝  陈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42-8542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常用的办法,可以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清除椎管内血肿,融合率高。在围手术期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大大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加侧块螺钉内固定行枕颈融合术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3例经椎弓根螺钉加侧块螺钉内固定行枕颈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结果 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例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感觉运动功能均有恢复,生活可以自理。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变化,严格体位护理和呼吸道管理以及通过引导式教育训练等对于促进患者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