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门诊护理工作的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效应。方法将门诊护理工作分值量化,护士按能级建立护士长-护理大组长-护理小组长-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量化考核护士工作,与奖金挂钩,按劳分配,将实施前(2011年4月~2012年3月)与实施后(2013年4月~2015年3月)的护理质量考评评分、患者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与量化绩效后,护理质量考评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护理不良事件降低,有效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与量化绩效能激励护士发挥自身潜力,提高工作能力,改善服务水平,有利于门诊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邹利平 《当代护士》2014,(2):173-175
目的探讨护理总值班服务模式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本院试行护理总值班服务模式,比较实施前后各科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平均满意度、护士对护士长和责任组长的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总值班服务模式后,医院24h护理管理不间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平均满意度、护士对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实施前,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护理总值班服务模式有利于全院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方沟通,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医院护理工作压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同时可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改善医院临床护理服务,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推动护理服务整体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杨丽洁  张文光 《全科护理》2014,(18):1707-1708
[目的]探讨护理晨会制度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质量控制标准为依据,以护士长日查房、责任组长护理质量管理记录为问题来源,采用讨论式护理质量反馈及持续改进的方法。[结果]通过每日护理晨会,平均每日发现并纠正护理问题2件或3件,通过责任组长纠偏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6起,修订护理工作流程3个,基础护理合格率提高到96.5%,护理文书合格率提高到95.9%,病人满意度达98.5%,全体护士对存在护理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结论]开展每日护理晨会可对科室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减少了护理问题重复发生,在护理质量控制各项指标、质量控制及时性以及护士对护理质量控制态度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面流程管理在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MECT)中的实践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2月MECT患者91例(501例次)予以常规护理方法,2014年3月~2014年7月101例(688例次)MECT患者予以全面流程管理。比较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前后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士MECT知识及护理能力达标率、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后,MECT治疗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护士MECT知识及护理能力达标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MECT治疗患者实行全面流程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士MECT知识及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向互动点评模式在护理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自2013年1月起,采用双向互动点评模式进行护理晨会交接班,量化护理交接班评价指标及考核方法,观察比较实施前6个月及实施后6个月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交接班质量、病人护理质量)、护士自我感受与满意程度、合作与服务对象对护士的满意程度等情况。结果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护理交接班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护士自我感受与满意程度、合作与服务对象对护士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晨会交接班流程再造,创新交接班模式,强化了护士交接班意识,给不同班次的护士提供了相互交流患者信息的制度保证,促进了各项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了护理质量,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培养,提升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提升了医患对护士的满意度,建立了和谐的沟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士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和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士层级管理后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低;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和护士层级管理对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再造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受流程再造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未实施流程再造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护理流程再造实施前后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基础护理、护理技术操作、专科护理、病房管理、血液透析知识及急救药品管理得分方面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流程再造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产科层级管理中的作用,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实施APN连续排班,实行护士长一护理组长一责任护士一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比较护理组长负责制模式下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区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后病人、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40%。[结论]护理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的实施能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的核心作用,更加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98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3年7月~2014年11月13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质量护理持续改进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50例;观察组及时上报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仅能够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风险意识,能够做到积极主动的上报,显著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方法]对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相关条款,持续改进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质量。强化骨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能,建立与实施骨科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实施检查监督,分析讨论护理质量数据,制定整改措施,追踪效果。以 PDCA 循环方法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现场管理,督导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落实,培养责任护士临床思维;抓住重点,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以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改进质量;实施岗位管理,开展护理组长竞聘与绩效考核。[结果]2012年7月—2013年6月,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由90%提高到97%,无非预期压疮、跌倒发生;护士职责审核评分由92分提高到95分;病人满意度由91.82%提高到98.85%;护士满意度由92.50%提高到97.65%。[结论]持续改进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作,能提高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使日常工作更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晨问床边查房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每天早交班后,由护士长主持,围绕病区患者的情况进行30—40min的床边查房。观察实施前后主要护士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神经内科晨间床边护理查房实施前总体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3.55%,实施后为97.4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X^2=6056,P〈0.05);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90.35%,实施后为95.58%,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P〈0.05);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的合格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病情知晓率较实施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45%比86.16%,x^2=6.56,P〈0.01),护士专科知识掌握率较实施前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士长晨间护理查房对提高护士业务水平、临床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构建科学有效的患者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储红梅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59-760
目的 探讨病区护士长一日五查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护士长于晨会交班前、晨间护理后、上午下班前、下午上班后和下午下班前分别进行护理质量查房.结果 病区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 0.01或P<0.05).结论 护士长一日五查房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加强病房管理、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护理专科小组的建立与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专科小组的工作模式及其对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以经过培训和资格认证的手术室、急诊、ICU、静脉置管专科护士和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师为主体建立了静脉置管护理、护理安全管理和糖尿病健康教育3个护理专科小组,应用于医院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会诊和护理门诊中。效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明显提高;静脉置管平均留置时间延长;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提高;促进了护理科研论文撰写和发表。结论护理专科小组在全院护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内涵,推动了护理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巡查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成立糖尿病、慢性伤口造口、静脉治疗、危重症护理4个专科护理小组,对全院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与指导,每月按计划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专科护理质量巡查并及时反馈。结果护士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专科护理巡查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提高透析护理质量。方法对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实行结构岗位职责分层,即在病区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的5级层级管理结构。根据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隔日上午或下午透析的治疗特点,按照区域设置8个层级责任制护理小组,每组各由1名责任护士、1名辅助护士、1名助理护士组成,其中责任护士的工作班次与本组透析患者的透析时间安排相同,固定为隔日早班及下午班。层级责任制护理小组中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班次固定3个月,辅助护士班次相对固定。对实施前(2005年)及实施后(2006年)的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护理质量结果及患者、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后,病区管理检查分数由实施前(2005年)的93分提高到了实施后(2006年)的97分;消毒隔离检查分数由实施前的96分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9分;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2%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2%,护士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0%提高到了90%。护理质量(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率、透析中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透析护理质量,实现了一体化、系统的透析护理服务,使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质量更加系统和深入,促进了血液净化护理队伍自身的健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在提升医院糖尿病专项护理水平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在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核心的护理团队共同努力下,该院成立了院内糖尿病护理小组,定期组织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开展糖尿病护理会诊,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开展护理科研,牵头组建了镇江市糖尿病健康教育者网络。结果:经培训后护理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均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院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教育总体满意度由培训前的56%上升到培训后的92%;非内分泌专科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的均分由基线71分上升为92分;2010年完成院内疑难护理会诊59次、院外护理会诊3次、健康教育门诊328人次;2位糖尿病专科护士申报的护理科研项目均获得了基金资助。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是提升医院专项护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其作用可提高全院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正萱  余静  李小玉  王诚 《全科护理》2011,(30):2787-2788
[目的]观察护士实施独立早交班对护理晨交班质量、夜间护理质量、交班时间的影响以及医生对护士独立早交班的满意度情况。[方法]选择本科室2009年3月—2010年3月采用传统的交班模式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实行护士独立早交班模式为实验组,对两组各269次晨会交班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在交班时间、效果、夜间护理质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独立交班得到医生认可。[结论]护士独立早交班,能有效地提高早交班的质量与效率,达到护理交班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科总值班护士长制度对护理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设立总值班护士长,负责内科各个护理单元晚夜班及节假日的护理质量管理,督导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协助科室进行危重患者的抢救并解决各类疑难护理问题,实现护理质量24h无缝隙管理。对总值班护士长制度实施前(2005年)和实施后(2010年)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总值班护士长制度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逐年提高,且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0%的标准,实施前后内科护理工作满意度达标率分别为81.25%、97.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5年来,共协助科室完成125次危重患者抢救,解决102例疑难护理问题。结论总值班护士长能够有效提高特殊时段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在我院各临床护理单元选配信息管理护士1名,对比选配前后护理质量管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后,护理质量管理指标较应用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用信息管理护士前每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8%;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95%上升到98%。结论 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并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依据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工作实践。方法对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由其负责培训联络护士,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及护理会诊制度,比较实施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及非糖尿病专科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等。结果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量增加,糖尿病专科护士及联络护士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提高等。结论依据临床需求进行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效果好,有利于提升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