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手术治疗后诱发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采取PHA联合IOL手术治疗后发生低视力的100例白内障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采取PHA联合IOL手术治疗后视力正常的100例白内障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并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白内障患者PHA联合IOL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高度近视、术中PCR、晶状体核硬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高度近视、术中发生PCR、晶状体核硬度≥Ⅲ级可能是白内障患者PHA联合IOL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高度近视、术中PCR、晶状体核硬度等因素可能是白内障患者PHA联合IOL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治疗原则,观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 观察组(A组)57例(59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B组)58例(59眼)血糖正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白内障患者中术中出现角膜上皮层水肿、角膜水肿程度A组明显高于B组,术后角膜水肿混浊程度、前房纤维渗出、前房出血、虹膜粘连、玻璃体混浊连后囊混浊等并发症A组高于B组,但经治疗后随访恢复后无明显差异,存在眼底增殖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复明效果较差.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适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手术复明效果受眼底病变程度的影响,围手术期应控制血糖在8 mmol/L以下,术后应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明工程中两种不同白内障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 对461例(485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后1d及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d角膜水肿及前房反应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Phaco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ECCE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d时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616,P=0.000),但术后2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75,P=0.018).结论 在批量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应根据患者晶状体核硬度、经济情况选择手术方式,以确保每一例复明手术安全有效的完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各大医院的不断发展,很多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满意.虽然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逐渐减少,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并发症的发生而影响视力的恢复[1].青光眼白内障术后(PHACO)角膜后弹力层部分脱离偶有报道,但同时又并发恶性青光眼报道极少.我科于2011年6月1日收治1例PHACO术后角膜后弹力层重度脱离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病例,经一次后弹力层脱离复位手术(角膜板层放液联合前房注气术)及一次恶性青光眼玻璃体积液抽吸术(玻璃体液抽吸、前房角分离联合前房重建术)配以有效的护理措施,于 6月 22日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联合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141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 d后,2组患者的眼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散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2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观察组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观察组患者眼部浅前房形成发生率为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术后60 d,观察组3例出现角膜水肿,前房炎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出现角膜水肿5例,前房炎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采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降低眼压,控制散光,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行白内障手术的方法.方法 对36例(42 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眼压无升高,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水肿、虹膜损伤、前房出血、前段葡萄膜反应等.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有效,同时保护了原有滤过泡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双路角膜微切口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与普通手术方法的区别.方法:将先天性白内障40例婴幼儿分为A、B两组.A组20例采用玻切头双路角膜微切口方法进行手术,B组20例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然后从手术时间、术后前房反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较两者的差别.结果:手术时间:A组(13.30±3.25)min,B组(16.26±2.81)min,P<0.01;术后前房反应:A组2例瞳孔领出现渗出,B组3例瞳孔领出现渗出,P>0.05;并发症的发生:A组1 a时无一例出现瞳孔上移,B组1 a时4例出现瞳孔上移,P<0.01.结论:双路角膜微切口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省时,简便.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陈彩容  陈映红  张桂莲 《全科护理》2021,19(25):3595-3598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60例(72只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及术后高眼压情况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术后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根据术后高眼压评定标准,在60例(72只眼)病人中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病人5例(7只眼),高眼压发生率为8.33%;其中6只眼在降压治疗及局部抗感染后1周内恢复至正常眼压,1只眼于治疗后1个月内恢复至正常眼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使用、高度近视、术中并发症、眼部炎性反应、术后眼压波动均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眼部炎性反应、术中并发症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基础疾病、眼部炎性反应、术中并发症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需结合以上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旨在降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提升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赖小玲 《护理研究》2005,19(5):874-875
前房出血是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做好前房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促进术后视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03年1月-2003年12月对414例(505眼)白内障病人施行白内障手术,其中前房出血44例(45眼),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4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围术期实施系统性护理,观察患者手术指标与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平均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程度等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成功实施手术。术后眼压显著低于术前,前房深度、房角开放程度显著高于术前(P 0. 05)。术后出现轻度角膜水肿37眼(6. 60%),给予激素局部治疗均于1~2 d消退;切口渗漏8眼(1. 43%),眼底出血15眼(2. 67%),未影响人工晶体植入;高眼压17眼(3. 03%),采用贝他根滴眼后于1~3 d消退,未发生晶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围术期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白内障患者术中配合能力,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手术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6-2010-06于沧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跟合并白内障患者33例(39眼),男15例(18眼),女18例(21眼),年龄59~83(75.63±3.05)岁.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于术前术后观察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角、周边前房深度变化,并分析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术眼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周边前房深度明显增加,29只眼(74%)房角完全开放,36只眼(92.31%)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减低眼压,提高视力,开放房角,是安全按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意外、错误的发生原因和手术干预方法。方法 回顾白内障摘除手术无并发症发生、人工晶体植入过程中出现意外的 14例 (14只眼 )患者的临床资料 ,归纳进一步手术干预的方法 ,并观察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屈光度选择错误 (3 5 . 7% )、人工晶体意外反向植入 (5 0 . 0 % )是需要进一步手术干预的主要原因。手术干预方法包括 :人工晶体置换术、翻转术、前囊周边造孔术等。术后视力 0 . 5~ 1.2。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正确测算人工晶体屈光度、熟练掌握植入技术可减少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术后人工晶体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人工晶体翻转术、置换术等是安全、有效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3.
347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47例(486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0.5者379眼,占77.98%;0.3~0.5者58眼,占11.93%;0.1~0.3者34眼,占7.00%;0.1者15眼,占3.09%。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大于或大于0.5者392眼,占80.66%;0.3~0.5者52眼,占10.70%;0.1~0.3者28眼,占5.76%;0.1者14眼,占2.88%。并发症主要有术中撕囊失败、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前房渗出性炎症、黄斑囊样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及虹膜红变。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在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实施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但手术技巧的要求比普通白内障高,否则并发症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精确控制超声能量对提高乳化效率,减少角膜内皮损伤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50例53眼,对其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内皮细胞密度为每平方毫米15003400个,平均每平方毫米(2075.00±555.47)个,细胞形态均在正常范围内,六边形细胞百分率为(69.98±5.75)%。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为每平方毫米1300-3400个,平均每平方毫米(2500.00±500.05)个:内皮细胞丢失率为7.92%,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之间的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有轻、重度内皮细胞扩大及多形细胞的增多,并可见空穴。六边形细胞百分率为(53.76±8.26)%,丢失率为15.13%,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人工晶体的质量外,还与前房黏弹剂的应用、术中灌注液、手术器械的消毒等有关。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在多环节中发生,手术技巧的提高可明显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9眼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针对老年人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及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患者的89眼病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38眼,女性患者48例51眼,平均年龄69.8岁.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及其患眼的解剖特点选择不同术式,手术治疗方法分别为:小梁切除手术(12例)、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65例)、青光眼-白内障摘除联合手术(9例).[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11眼行小梁切除术恢复眼压.66眼通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压恢复正常,白内障摘除手术后前房深度及房角开放程度较术前有显著改善.9眼首选青光眼-白内障摘除联合手术后眼压均恢复正常,另有2眼为单纯白内障摘除术后眼压仍不能控制的病例又做了小梁切除手术,还有1眼小梁切除术后补充做白内障摘除术.[结论]单纯小梁切除术,容易出现滤过口关闭或过度滤过导致前房不形成.青-白联合手术需要白内障摘除及小梁切除两个手术同时进行,降眼压效果好.与这两者相比,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通过单纯摘除白内障解除了晶状体膨胀造成的瞳孔阻滞和浅前房,使得前房深度恢复,眼内房水行走正常循环通道,达到治疗青光眼的目的.该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散光小、不易出现过度滤过等优点,解决了许多其它手术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前房内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白内障病人190例203眼,120眼采用小切口前房内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小切口组);同期83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phaco组)。结果小切口组术后3 d视力≥0.5者74眼(61.7%),phaco组54眼(65.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4,P〉0.05);小切口组术后1月视力≥0.5者98眼(81.7%),phaco组72眼(8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48,P〉0.05)。两组术后散光均较小,小切口组主要并发症为可逆性角膜混浊、术中虹膜脱出、前房出血、前房炎症反应。结论小切口前房内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创伤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效果好、技术难度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眼底改变。随访时间为术后12月。结果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均较术前改善。并发症包括:术后一过性浅前房、角膜水肿、后发障。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354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视力为光感~0.2,出院视力为0.2-1.0。结论细致的护理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成功进行和顺利恢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例16眼,均伴有晶状体混浊,矫正视力<0.3,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6个月,对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6眼患者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伴有晶体混浊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后发性白内障处理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黄河中心医院31例无法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的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23G玻璃体切割器进行晶状体后囊膜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31例患者中28眼(82.35%)视力明显提高,6眼(17.65%)视力保持不变。视力无变化者中2眼术后检查发现存在眼底病变,其余4眼属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已形成弱视,视力提高欠佳;所有患者中除1例因手术切口位置选择不当造成人工晶状体损伤外,其余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恢复较快较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对于无法行Nd:YAG激光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透明角膜切口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