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建立医、护、药合作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为门诊输液用药安全提供有利条件。方法:以输液室护士为监测员,急诊内科和儿科医生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置,药学服务部药师进行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形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结果:2008、2009年开展医、护、药合作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量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3.3和10.6倍,药学服务部应用该资料在门诊调节药物使用方法分别为2次、5次,根据该资料停止使用药品批次分别为1次、3次。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建立医、护、药合作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为门诊输液安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发挥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建立了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让各临床科室的护士长担任网络的终端责任人.实施3年以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年增长倍数分别为4.1倍和1.3倍:反映不良反应报告质量的指标年增长倍数分别为5.3倍和18倍.护士在及时发现、报告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士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的认知、态度,为加强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提出合理意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6年7月—8月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报告相关知识得分为(9.87±1.27)分。不同年龄、职称护士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报告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职称越高的护士得分越高。护士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接受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培训持肯定态度,但对承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相关责任持否定态度。[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转变护士观念、提升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水平、加强护士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责任心,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蒋琴  林珊珊  金虹   《护理与康复》2017,16(12):1262-1263
目的了解临床药学服务中护士的认知及用药行为特征。方法对153名在职护士进行医院临床药学服务中护士认知及用药行为特征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临床药学服务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占73.20%,护士认为临床药师是临床药学服务的主体占60.13%,认为需要临床药师介入临床治疗占81.05%。护士了解药物信息的渠道主要为药品使用说明书、临床药师、药理学书籍,获取药学信息的内容排序依次为药品请领、药品不良反应、药物间配伍禁忌等。护士对临床药师服务的感受主要集中在一般满意和比较满意,分别占42.48%和25.49%。在对临床药学服务的需求方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占41.83%,提供药物使用咨询占24.18%,提供药物知识培训占16.34%。结论护士对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尚不够重视,满意程度还不高,需要临床药师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并提供药物使用咨询和药物知识培训等。  相似文献   

5.
提高护士监测药品不良反应能力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蕾 《护理管理杂志》2007,7(2):40-41,44
目的为了充分发挥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ADR监测流程,加强护士药品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与药师合作指导患者用药,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护士ADR监测意识等。结果2005年较2004年住院患者对用药指导满意度、护士ADR监测报表数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护士在ADR监测中可以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士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认识程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维虹 《护理研究》2002,16(9):518-519
为了解我市临床护士对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监测认识的程度,采用自拟“临床护士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认识程度调查表”,对本市ADR重点监测医院及非重点监测医院的25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ADR概念的理解,ADR观察的认识,ADR监测报告的意识等,结果 我市各级临床护士对ADR概念认识不足,ADR监测报告意识淡薄,提示:有必要在护理人员中进行ADR监测有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对ADR危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的作用.方法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明确输液室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职责,落实评估后采取的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品应用分类和症状.结果 干预后药品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中成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血糖和呕吐发生率均降低(P<0.01或...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86-4687
探讨医院药学干预管理对规范门诊处方和合理用药的影响。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12月期间800张未实施药学干预管理措施的门诊处方作为对照组,另外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800张实施药学干预管理措施的门诊处方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相关标准对门诊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不合理处方用药,比较两组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类情况及发生率。结果不合理用药原因主要与书写不规范、药物与适应证不相符、药物剂型书写错误、药物规格数量书写错误、书写字迹不清楚、没有使用专用处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相关,且对照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学干预管理措施实施后显著提高了处方合理率,是促进药物合理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利于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督促临床合理用药,杜绝不合理用药,现对我院2005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5年1~12月我院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1.2方法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用Excel进行处理,分别对患者的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药  相似文献   

10.
护士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在医院护士管理中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的实施经验,认为必须遵循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以及按需适时激励等基本原则,设法了解并满足护士的个人心理需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充分激发护士潜能,确保激励机制的合理性和实效性,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效果。方法: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2010年3~12月以及2011年1~10月的药物不良反应报表进行数量和质量(完整率)统计。结果:实施CQI后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完整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依从性,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杜绝了药物不良反应中潜在的护理纠纷和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病区用药安全水平,护士长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定期检查病区药品、加强与药学部静脉配置中心的协作与交流、监测输液全过程、指导口服用药、对出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与用药指导、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6个方面来指导护理人员正确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对策,旨在减少门诊退药。方法:抽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572例门诊患者退药审核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退药的主要原因有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绝使用、临床医师因素、患者病情变化、药品管理原因5个方面。结论:应提高医师、药师业务素质,加强医患沟通,完善医院相关管理制度,以减少退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现状,为开展针对性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该医院512名护士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进行测试。结果护士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有待提高,高年资护士和管理者药物不良反应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年轻护士。结论护士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培训要有针对性,充分发挥护士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用药风险防范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加强用药风险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用药风险防范认知度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13.04%的护理人员没有认识到防范用药风险的责任;对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三个基本概念的总体认知率分别为39.13%,30.43%和58.69%;对药物不良事件的报告意愿率为67.39%。结论:以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为用药风险的主要来源,采用教育、制度和督查并重的方法,不断强化防范用药风险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口服药发放模式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药师、护士及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临床发错药的原因.药房的调剂模式为有人调剂,无人核对,100%药房受访人员在工作中有发错药的情况,药房调剂错误率为5%.80.3%的护士在核对药物时只是核对药物数量,无法凭药物的外形确认药品,62%发药错误为药房发错药物护士没有核对出来造成.本文分析现有发药模式错误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更好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风险因素的识别,探讨干预措施规避中药注射剂使用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发生的7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的情况。结果:患者年龄大、药物配置时间长、给药30 min内、溶酶使用不当、配置药物操作方法不当、输液器的选择是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应提高护理人员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对于ADR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护理人员使用药物知识的培训,制定监管措施及标准化药物配置流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药师、护士及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临床发错药的原因.药房的调剂模式为有人调剂,无人核对,100%药房受访人员在工作中有发错药的情况,药房调剂错误率为5%.80.3%的护士在核对药物时只是核对药物数量,无法凭药物的外形确认药品,62%发药错误为药房发错药物护士没有核对出来造成.本文分析现有发药模式错误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更好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沈琴红 《全科护理》2012,10(8):753-755
[目的]了解老年科病房住院病人疾病状况及口服用药情况,提高临床护士对老年病人口服用药健康宣教的重视。[方法]随机选择老年科146例住院病人,从中心药房抽取其口服用药摆药单,对其进行口服药物种类和数量的统计,通过电子病历对146例老年病人进行疾病种类统计。[结果]老年病人诊断有多种疾病,排在前3位的疾病为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口服用药种类和数量多,每日口服药物种类在5种及以上占68.49%,10种及以上占8.22%,每日口服药物数量在10片及以上占79.45%,20片及以上占37.67%。[结论]老年病人需要长期服用口服药物,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老年人各脏器功能特点使老年病人成为药源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重视老年住院病人口服用药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