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633-4634
探讨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两者复合吸入异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比。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2例,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麻醉,B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麻醉,C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丙泊酚联合吸入异氟烷麻醉。观察三组患者麻醉苏醒后早期、中期及后期的认知功能。恢复早期,A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中期1h,A、B两组患认知评分均有所上升,C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后期,仅A组患者认知功能水平低于术前,其余两组均恢复术前水平。三种麻醉方式均会影响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但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和两种复合麻醉联合吸入异氟烷麻醉影响较小,持续时间短,患者恢复最快。  相似文献   

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发生POCD受多种因素影响,高龄、术前基础疾病、术前用药、手术类型、麻醉因素等均可能与POCD的发生有关。麻醉因素的影响目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充分认识麻醉因素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促进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本文就麻醉因素对老年患者POCD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认知主要包括记忆、思维、学习、语言、精神及情感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患者经过手术、麻醉等因素影响后,其集中力、记忆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等大脑高级皮质能力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1,2]。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疾病,有时需要神经介入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术后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认知功能障碍较常见[3,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胺能神经元是否参与异氟烷麻醉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采用抑制性回避记忆模型研究成年雄性SD大鼠异氟烷麻醉后记忆功能变化,通过下丘脑结节乳头核(TMN)微量注射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MI)研究组胺能核团参与异氟烷麻醉后记忆受损的神经环路机制,免疫印迹法观察组胺能神经通路对海马BDNF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异氟烷麻醉导致大鼠抑制性回避测试期的步入潜伏期缩短、海马BNDF表达降低;抑制性回避训练期前给予BMI,可增加麻醉大鼠在测试期的步入潜伏期及海马BNDF的表达。结论:中枢组胺能神经环路以及受该环路支配的BDNF信号通路可能为吸入麻醉后记忆受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72例入选本研究,均符合肺癌诊断标准及手术指征。72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并均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7 d采取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全身麻醉前及切皮时、手术30 min的HR及全身麻醉前、切皮时的MA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点同一指标的水平(P<0.05),与其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皮时、手术30 min的HR及全身麻醉前、切皮时的MAP指标,均高于其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 d及术后7 d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静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8):4102-4104
目的探讨全麻合并腰硬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方法,研究组给予全身麻醉合并腰硬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 MMSE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有明显回升,但研究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d、3d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麻合并腰硬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低,更适合老年人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80-2281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评价,采取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ES)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测评,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 MMSE评估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老年骨科手术时,虽然采用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恢复效果较为理想,但具体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麻醉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自Bedford首次报告老年患者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后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以来,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有相当比例的老年患者全麻后出现记忆力、定向力、抽象思维和社会活动能力障碍,这种神经心理改变被定义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Morrison等认为,全麻药物的应用可能是导致POCD的主要原因.全麻药物还可能影响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导致其成年后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79-4680
分析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应用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麻醉中对其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效果及术前、术后12h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应答时间、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认知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均比术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能使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大大降低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时对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8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接受全身麻醉,后者行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后24小时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实施手术麻醉的过程中,选择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具备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538-4539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骨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58例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两组患者手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术后7d,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OCD例数观察组6例(10.3%),对照组14例(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影响,而硬膜外麻醉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也低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58-2359
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行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对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临床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几率,研究组经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在药物用量、术后睁眼时间、术后语言恢复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治疗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择期行骨科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住院时间以及麻醉前后MMSE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患者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麻醉药用量较对照组更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5%,观察组临床满意度为97.7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拟行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2组异丙酚、芬太尼使用量、术后疾病恢复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情况,并对2组麻醉前及术后6、24和72 h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24和72 h MMSE得分、异丙酚使用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芬太尼使用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和术后疾病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硬脊膜外阻滞麻醉较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且不增加麻醉药量,对老年患者实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波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157-159
[目的]观察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方法]92例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按术中麻醉深度指数(CSI)值分为高CSI值组和低CSI值组.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 d、1周分别进行神经精神功能的3个量表的测验.[结果]两组患者中有80例患者(高CSI值组38例,低CSI值组42例)完成了本研究的全部测验.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术后2个时间点出现认知功能明显改变的病例数及功能改变程度均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麻醉深浅程度不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POCD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麻醉深度并不能对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早期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骨科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本院86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麻醉方式将其分为A组(喉罩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与B组(气管插管静吸全身麻醉)、C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三组的HR、MAP、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A组T1、T2、T3、T4、T5时的HR、MAP均低于B、C组(P<0.05);A组的苏醒时间短于B、C组(P<0.05);A组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谵妄发生率均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联用喉罩全身麻醉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吸入不同时间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案分为半程组和全程组,每组40例.半程组于麻醉诱导60 min后停用七氟烷,并单一使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全程组术中全程使用七氟烷维持麻醉.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8 h的认知功能.比较2组患者人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及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术中脑电双频指数值、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结果 术后48 h,半程组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低于全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2组ICAM-1及S100-β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半程组高于全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半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全程给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七氟烷维持麻醉更有利于恢复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降低ICAM-1及S100-β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中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中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同期中年健康志愿者50名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1 d(T1),术后3 d(T2)和术后1个月(T3)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定,并采用Z计分法评定术后认知功能受损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 A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5例(10%).认知受损17例(34%);B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2例(4%),认知受损13例(2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例(8%),认知受损15例(30%);B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例(2%),认知受损6例(12%),2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患者应用椎管内麻醉,可减少认知功能受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刘志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790-1791,1793
目的研究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重大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未服用影响神经精神系统功能的药物且行择期骨科大手术的老年(≥65岁)患者150例,按所采用的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组)和全身麻醉组(全麻组)。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BP)和心率(HR),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法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最大评分为30分,≤23分即可认为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30min时、主要手术步骤操作时、手术结束时的B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的24h,硬膜外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CD发生率在麻醉后6h和12h硬膜外组发生率低于全麻组,分别为13.3%与6.7%、24.0%与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中,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均可发生POCD,而全身麻醉在术后24h内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比硬膜外麻醉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老年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率密切相关。设定相同麻醉条件下硬膜外镇痛比静脉镇痛对老年患者下肢关节置换及内固定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择期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接受椎管内麻醉继以术后静脉镇痛或以硬膜外镇痛。结果与结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静脉镇痛组为47%(14/30),硬膜外镇痛组为30%(9/30例),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短和髋关节置换术是发生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表明,老年患者在下肢关节置换及内固定后早期有38%的患者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且硬膜外镇痛较静脉镇痛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明显降低。受教育年限短和髋关节置换本身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