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动态血压有效监测的因素,以期为正确监测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在我科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798例,分析影响有效监测的原因,找出相应对策。结果:未达有效监测的86例,其中男45例,女41例;45岁以下22例,45~65岁19例,65岁以上45例。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达有效监测的主要原因中以体位不正确、过度活动、袖带佩戴不正确、心理因素占的比例较高。结论:未达有效监测的病例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有明显关系。未达有效监测的主要原因是体位不正确、过度活动、袖带佩戴不正确、心理因素,而这些通过护理上耐心、细心地宣教可以提高动态血压的有效监测率。  相似文献   

2.
谢勇琼  严悦颜  陈莉 《护理学报》2017,24(17):56-5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伤口处理依从性情况,研究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伤口处理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根据伤口处理依从性情况分依从性好、依从性差2组,采用家庭关怀度量表及自制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在本院外科门诊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且有伤口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对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伤口处理依从性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伤口处理依从性好的患者49例(40.8%),依从性差的患者71例(59.2%),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有家庭关怀度(OR=0.726,P=0.014);住院与否(OR=0.263,P=0.003);以病程>5年为参考,病程≤2年(OR=4.344,P=0.006)、病程>2~5年(OR=3.577,P=0.022);以大专及以上为参考,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3.476,P=0.028).结论 家庭关怀度和住院治疗是2型糖尿病患者伤口处理依从性好的保护因素;病程越短,文化程度越低,2型糖尿病患者伤口处理依从性越差;伤口处理依从性好的患者,其血糖达标及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伤口处理依从性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体系的原理,探讨其对住院肺结核患者佩戴口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确诊的126例住院肺结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在临床护理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宣教方式,而观察组则利用"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原理和方法实行关键环节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佩戴口罩依从性及正确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佩戴口罩依从性及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原理对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管控与行为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佩戴口罩的依从性及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56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住院治疗分为住院组(29例)和非住院组(27例),观察住院患者的住院原因,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糖、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血钾、血浆白蛋白、透析前血钙、透析前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透析充分性(KT/V值)等临床指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4个月中,56例患者中29例有住院记录;共计住院56例次;每次住院时间(29.62±14.30)d;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35.7%)、血管通路狭窄(30.4%)和肺部感染(17.8%).住院及非住院患者的年龄、血浆白蛋白和KT/V等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6.97±9.94)岁与(57.42±11.77)岁,t=2.917,P=0.02;血浆白蛋白:(34.02±4.76) g/L与(38.93±3.82) g/L,t=-4.573,P=0.000;KT/V:(1.16±0.09)与(1.39±0.18),t =6.503,P=0.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浆白蛋白和KT/V是影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β=-1.724,P=0.00;β=-0.040,P=0.02).结论 心血管疾病、血管通路狭窄和肺部感染是导致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主要原因;低蛋白血症、透析充分性不足是影响其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住院患者佩戴腕带的不依从性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佩戴腕带的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佩戴的依从性提供科学管理改进措施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200例患者,于2009年10—12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住院治疗,分析影响佩戴腕带的因素。结果住院患者关于佩戴腕带不依从性占23.5%,不依从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认为佩戴此带无作用、影响日常活动、佩戴不舒适等原因而有过自行取下的经历。结论加强对医护人员、患者开展积极有效针对的患者安全教育知识宣传与普及是提高佩戴腕带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阶段性目标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8例,干预组实行阶段性目标管理模式,对照组仅在住院或就诊时进行血压控制及知识宣传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服药依从性、饮食、锻炼依从性、高血压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及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1年后,干预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服药测血压依从性及饮食、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高血压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及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目标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水平、血压达标率及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免疫治疗过程中依从性的临床特征.方法:367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均接受为期2年的舌下免疫治疗,治疗期间定期进行随访,对未完成疗程的患者电话问卷调查分析其不依从的原因.结果:舌下免疫治疗2年的整体依从率为62.12%;治疗第1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的依从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234,P=0.000;x2=18.624,P=0.000;x2=4.381,P=0.028),而第18个月与第12个月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25,P=0.087).不依从的原因调查表明,效果不明显或无效占27.3%,无时间接受治疗占22.3%,症状改善或好转占17.3%.结论: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依从性下降主要发生在治疗后第12个月以内,不依从的主要原因是“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无时间接受治疗”和“症状改善后自行停止”.治疗前期需要针对不依从的原因进行临床干预,提高工作成效,确保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0年欧洲心房颤动(房颤)指南颁布以来,临床实践中非瓣膜病房颤住院抗栓治疗的现状,评估华法令应用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据住院记录收集一般资料、疾病特点、临床并发症及抗栓治疗,并按CHA2DS2-VASc积分评估抗栓治疗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535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7.15±10.52)岁,女性68.04%。其中5.23%的患者接受华法令抗凝治疗,而71.40%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CHA2DS2-VASc≥1分的患者,118(22.26%)例未应用任何抗栓药物。2011年,2012年及2013年3个年度比较,华法令的依从性缓慢提高。年龄≥65岁患者464例,接受华法令的26例(5.6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χ2=4.21,P=0.04)、中风史(χ2=4.77,P=0.03)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χ2=4.38,P=0.04)是华法令抗栓治疗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仅中风史(OR=4.67,P=0.04)是华法令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实践中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令抗凝治疗依从性与指南要求差距甚远,而抗血小板治疗广为临床接受。年龄、中风史等出血危险因素是华法令非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入院1 h后进行1次CGA评估、服药依从性调查及入院后1 d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心理状况、服药依从性等,对服药依从性尚可和不好患者进行统计,查找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干预后,患者出院前再次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CGA评估可以更加有效地全面了解,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减少因用药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及非计划住院,减少患者的住院花费,同时也为社会节约了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互动式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作用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300例,统计并分析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基本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互动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血压控制,并分析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均为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护理后观察组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护理前,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通过互动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病预防知识认知及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高血压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策略对肺结核患者口罩佩戴依从性及正确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收治的63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收治的61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口罩佩戴依从性、佩戴正确率及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组口罩佩戴依从性、佩戴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策略,能提高患者佩戴口罩的依从性和使用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秦皇岛市7~12岁学龄儿童血压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测量654名7~12岁学龄儿童,身高、体重及血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儿童男女性别间收缩压(SBP)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男性舒张压(DBP)高于女性( P <0.01).汉族与少数民族SBP和D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超重组SBP高于对照组( P <0.05),肥胖组SBP和DBP高于对照组和超重组( P <0.01).SBP与年龄(r=0.188,P =0.000)和体重指数(BMI)(r=0.430,P =0.000)存在单变量相关.DBP与年龄(r=0.121,P =0.002)和BMI(r=0.262,P =0.000)存在单变量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是SBP(β=0.995,P =0.000)和DBP(β=0.458,P =0.000)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是儿童期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结核病住院患者口服抗结核药物的依从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117例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当天采用服药依从性(MMAS)量表、领悟社会支持(PSSS)量表调查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家庭支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1周的服药提醒,在患者住院第14天或出院时再次调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依从性提高(P=0.000);60~74岁患者的依从性较其他年龄组高(P=0.008);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比文化程度低的患者依从性高(P=0.002)。结论:健康教育及服药提醒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持续血压监测所致压力性紫癜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150例血压监测患者对其进行持续血压监测8h,分析年龄、血压高低、持续血压监测时间、皮下脂肪厚度、体温等因素与压力性紫癜的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患者持续血压监测出现紫癜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64,P<0.01),年龄越大,出现紫癜的几率越大,其中80岁及以上的患者出现紫癜占80%,40~ 49岁患者未出现紫癜占75%.不同测量时间间隔患者持续血压监测出现紫癜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83,P<0.01),其中间隔5min监测1次的患者100.0%出现紫癜,间隔30 min监测的患者出现紫癜几率最小仅有4.1%.男女不同皮下脂肪厚度患者持续血压监测出现紫癜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862,10.981;P <0.01).其中男性皮下脂肪厚度≥17.5 mm的患者占81.3%,女性皮下脂肪厚度≥10.4 mm的患者出现紫癜的占67.7%.不同袖带质地患者持续血压监测出现紫癜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96,P<0.05),其中质地为合成纤维的患者出现紫癜的占60.4%.不同体温患者持续血压监测出现紫癜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12,P<0.05).其中高热 (39.1~40.0C)、超高热(>40.0℃)患者出现紫癜的分别占87.5%,100.0%,正常体温(<37.1℃)患者出现紫癜的占44.6%.不同血压患者持续血压监测出现紫癜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65,P<0.01).其中高血压病(>140/90 mm Hg)的患者出现紫癜的占91.5%,理想血压(< 120/80 mm Hg)的患者出现紫癜的占65.6%.这些因素与持续性血压监测致压力性紫癜的发生均呈正相关关系,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测量时间间隔、年龄、体温、血压、皮下脂肪厚度、袖带质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2值分别为1.494,1.429,1.411,1.409,1.379,1.372;P <0.05或P<0.01).结论 持续血压监测可致压力性紫癜,护理人员应对年龄大、监测时间长、测量时间间隔短、皮下脂肪厚,以及体温、血压水平高的患者加强袖带部皮肤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量表,将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58例分为健康教育组(研究组)和对照组.58例患者住院期间在积极降压治疗的同时,详细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教育患者合理膳食、合理运动、减重、戒烟戒酒.研究组患者出院后每2 w随访1次,用自编量表对患者血压、体重、吸烟、饮酒、饮食、运动、对高血压的知识认识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变化进行评定;对照组患者只在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用自编量表对患者性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3个月后体重有所下降(P=0.057),吸烟、高盐、高脂饮食有所好转,P值均有显著意义.运动量增加、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也均有明显提高,且血压下降的幅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压惠者服药依从性增加,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模式,提高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晨峰血压及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的影响。方法将2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12例,2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对照组按高血压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压达标、动态血压参数及晨峰血压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动态血压参数及晨峰血压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压达标、动态血压参数及晨峰血压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的血压达标率较前明显升高,晨峰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而且可以降低患者的晨峰血压和改善患者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宣教,对观察组患者根据健康教育路径图实施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书面测试、自我护理操作考核、服药依从性、血压的控制等方面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书面测试、自我护理操作考核及护理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的控制率及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及服药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同时促进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服刑高血压患者人格特征、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状况的关系.方法 对180例服刑高血压患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服刑高血压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本组依从性佳者占28.1%,依从性不佳者占71.9%;依从性佳者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的神经质分显著低于依从性不佳者(P<0.01),服药6个月及12个月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依从性不佳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与神经质、精神质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就医频率、日服药种类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服刑高血压患者具有精神质高、性格较外向、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点,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服药依从性越好者,其血压控制状况就好.  相似文献   

19.
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情况和降压的影响.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306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影响因素.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比较"睡眠不良(PSQI≥7)"和"睡眠良好(PSQI<7)"患者的血压水平.对"睡眠不良"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和血压变化.结果 约42.5%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睡眠不良.焦虑和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睡眠不良"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明显高于"睡眠良好"患者(P<0.01).护理干预后,"睡眠不良"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PSQI评分及舒张压降低幅度明显大于无护理干预患者(P<0.01).结论 焦虑和医院环境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通过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住院患者的睡眠情况,并提高降压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自编问卷对280例住院患者进行腕带佩戴认知、态度及不愿意佩戴原因调查。结果患者对佩戴腕带态度,愿意47.14%,勉强愿意24.29%,不愿意27.14%,强烈排斥1.43%。不愿意佩戴的主要原因为不了解佩戴腕带的作用,临床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医生护士忽视查对腕带,感佩戴不舒服且影响日常活动,影响治疗等。结论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率较低,应加强相关宣教、落实腕带核对制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及腕带监管等对策,以提高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