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效的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方法,确保输液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成立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小组,对影响静脉输液安全的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完善输液管理制度,规范输液流程,进行静脉输液专业化管理.结果 病人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提高,相关护理投诉事件降低.结论 实施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西安市静脉输液专业化现状.方法 对西安市45所医院的静脉药物配制情况、静脉输液治疗情况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静脉药物配制:6所(13.33%)医院成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仅2所医院肠外营养液由配液中心配制;31所(68.89%)医院对护士进行包括化疗药物配制及防护等内容的液体配制专题培训.②静脉输液治疗情况:10所(22.22%)医院建立了静脉治疗小组,静脉输液方式以静脉输液泵(88.89%)和静脉留置针(86.67%)多见;45所医院均开展了静脉输液相关培训.③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情况:5所(11.11%)医院实行化疗药物的集中配制,2所(4.44%)医院为配制化疗药物的护士进行健康检查;45所医院全部建立了针刺伤事件上报制度,并进行了针刺伤事件处理培训.结论 西安市静脉输液专业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提示卫生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推动本地区静脉输液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刘光碧  张洪敬  陈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06-1707,1709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的安全流程,促进专业化发展,最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委员会,致力于建立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标准,制订安全操作流程,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培训,培养静脉输液专业护士,进行静脉输液的专业化管理。结果护士的认同率和依从性达95%以上,可操作性强,有效提高了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结论程序化、规范化的静脉输液安全流程,易于护士掌握与应用、便于管理者进行督导检查,有效防范发生医疗差错事故,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单项突击检查质控法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护理安全单项突击检查组,每月不定期对全院正在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安全质量突击检查,包括输液滴速、输液巡视情况、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结果实施5个月后,静脉输液治疗安全质量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单项突击检查质控法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完善管理与监控工作,提升护理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5.
前馈控制在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运用前馈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成立专业化管理组织,建立和完善输液制度,规范输液操作流程,实施专业化培训。结果培训后护士考核成绩提高,护士能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输液护理,输液质量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前馈控制是静脉输液管理的有效手段,能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手术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的方法及管理措施。方法取2004年1~6月在普外科择期手术行全麻的108例成人患者作为非评估组,由护士不作评估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将2005年同期的152患者作为评估组,护士综合评估、决策后再选择留置针头开放静脉,并采用分步法静脉输液和输液安全管理。结果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后,一次穿刺成功率从85.2%提高到96.7%(P<0.05),未发生输液并发症。结论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临床静脉输液的用药安全,预防和减少因静脉输液引起的不良事件,成立静脉管理小组,通过对小组成员培训,制定小组职责,实施会诊和信息化管理,加强化疗患者的静脉管理,提高了临床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建立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组织,完善静脉输液相关制度,规范各环节的管理,每月检查静脉输液质量,对已发生的相关风险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评价与质量改进,并对全院护士进行强化预防输液风险的意识与能力的培训.结果 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给药错误、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投诉、药物渗出、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以减少或避免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方法:应用前馈控制理论和方法,建立静脉输液质控小组;构建输液安全工作模式;健全输液管理制度及规范流程;培训静脉输液知识与技能;建立输液评估及预警机制,实施输液全程健康教育等方法进行综合管理,并通过护士考核、输液质量各项指标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效果。结果:护士理论及技能考核优秀率、输液质量各项指标及患者对静脉输液护理的满意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但应注意与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护理学报》2014,(12):54-54
<正>静脉治疗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目前我国许多医院成立静脉输液小组,设立静脉输液门诊,培养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使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走向专业化。为了促进静脉治疗学科发展,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护理学报》设立了"静疗护理"专栏,欢迎踊跃投稿。征稿内容:静疗护士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如资质界定、实践标准、职业培训等;静疗专科护士门诊及静脉输液小组的运作及管理;长期静脉置管患者的随访,静脉治疗的社区干预及  相似文献   

11.
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王燕  葛俊青 《护理学报》2001,8(1):38-39
3年的社区护理实践,发现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受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护理工作量日益增加;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护理工作超负荷运转;社区护理仪器设备不配套,护理整体水平与医疗发展不适应;工作量与奖金分配不成比例。采用相应的对策:护理人员角色转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时间管理;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政治觉悟,树立无私奉献的思想;加强护理业务技术及其质量管理;加强科室间协调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到位。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分析我国护理风险的成因和分类,根据我国护理风险管理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原则,对我国护理风险管理提出完善各项报告制度,建立护理风险预控体系和预警系统,注重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和效果评价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智能护理计划的开发和护理计划全程监控的方法。方法在以患者为中心思想的指导下,应用软件开发等信息技术,设计基于医疗诊断和护理评估相对应的护理项目,为护理计划提供参考,借助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记录护理计划的全过程。结果基于PDA实现护理计划的全程监控,实现无纸化护理记录,缩短数据汇总时间,分类展示护理过程。结论 PDA不仅是扫码身份核对及患者体征采集的有效工具,而且可以全程无缝隙地监控护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士创造力现状,为进一步开发、培养其创造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测问卷方式对不同层面护理人员的创造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年龄为19~24岁组创造力高于35~48岁组;学历越高创造力越强;创造力与工龄的关系为:在校护理学生的创造力最高,其次为工龄段15年~和10年~,再其次为工龄段5年~和20年~,创造力最低为工龄在25年以上者。结论:提高护士创造力应重视护理教育改革,加强继续教育,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15.
问题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问题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方法将问题管理模式引入护理质量管理,实施1年后评价患者满意度、护理纠纷、护理投诉发生率及12项护理质量综合得分。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投诉和护理纠纷减少,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P0.05)。结论运用问题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的实效性和预见性,值得在护理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总结了国内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身心状况的影响以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我国未来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设想,为今后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查房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护理疑难问题、重点问题实施护理查房,对问题进行分析及探讨。结果护理查房后,科室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以及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高(均P<0.05)。结论实施护理查房,强化了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了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管理的五要素浅析我国临床护理科研管理的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管理的五要素分析了目前临床护理科研管理的组织结构、科研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科研激励机制的建立、基金的来源、信息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各级护理管理者认识存在的问题,重视和支持护理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护理科研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临床常用基本护理技术风险等级,绘制临床基本护理技术风险-频次图,为护士分层管理和护理技术授权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20项临床常用基本护理技术风险半定量评价表》,对2012年10月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常用20项基本护理技术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威胁性和护理纠纷可能性进行评价,同期统计3所医院上述20项基本护理技术的操作次数,应用CHISS 2011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项临床常用的基本护理技术风险值和操作频次构成比的散点图显示:风险值R≥6为高风险操作,6R≥3为中风险操作,R3为低风险操作;操作频次的构成比≥10%为高频次操作。高风险高频次操作项目共计0项;高风险低频次操作项目共计3项,分别为PICC穿刺、PICC维护和动脉采血;中风险低频次操作项目共计11项,分别为留置导尿、吸痰、鼻饲、灌肠、卧位护理、静脉输液、静脉采血、特殊口腔护理、膀胱冲洗、静脉注射和吸氧;中风险高频次操作项目共计1项,为静脉续滴;低风险低频次操作项目共计3项,分别为肌内及皮下注射、雾化吸入和会阴护理;低风险高频次操作项目共计2项,分别为生命体征及出入量观察记录和床单元整理。结论基本护理技术风险-频次图可指导护士分层管理和分级培训,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预见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救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使用“五常法”质控标准,每季度不定期对全院所有护理单元的急救车进行检查。结果急救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是:药品过期和混放、物品放置区域划分不明确、物品基数与实际存放不相符、标识不清晰和交接班记录不规范。结论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可确保急救车的管理质量,进而提高急救车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