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提高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培养阳性率的作用。[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实施CQI前(2013年)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106例,分析18例次腹膜炎致病菌及特征,与采用CQI后(2014年)125例CAPD病人腹膜炎16例次致病菌培养阳性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我科实施CQI后我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培养阳性率明显提高,由2013年的50.00%提高至2014年的81.25%。[结论]我科实施CQI可以提高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中心提高腹膜透析液致病菌培养阳性率的改良策略。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肾病科2007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66例次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010年6月为界,以前为传统组采用传统的腹膜透析液细菌培养法,之后为改良组采用血培养方法进行腹膜透析液培养,比较2组近期抗生素使用史、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率、腹膜炎发生率、致病菌的分布情况。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率高(81.5%比65.8%,P0.01),培养前抗生素使用史的比率低(7.76%比21.36%,P0.01),在传统组中,未使用抗生素亚组病原菌检出率优于总体检出率(75.00%比65.81%,P0.05)。2组腹膜炎致病菌排前3位的细菌均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结论采用血培养方法进行腹膜透析液培养可以大幅提高致病菌阳性率,培养前抗生素使用史对培养阳性率的影响相当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该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透出液的病原菌培养鉴定结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耐药情况,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及实验室检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124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共162次透出液的病原菌分布、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耐药情况。结果 162例次透出液检测中,115例次透出液培养阳性,阳性率71.0%。培养出126株病原菌,其中83株革兰阳性球菌(65.9%),34株革兰阴性杆菌(27.0%),6株真菌(4.8%),2株革兰阴性球菌,1株革兰阳性杆菌。115例次透出液培养阳性的腹膜炎患者中有78例次同步送检涂片革兰染色,其中34例次阳性,阳性率43.6%。在病原菌耐药性方面,48.0%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4.8%链球菌耐青霉素,54.5%肠杆菌目细菌耐第3、4代头孢菌素。结论在该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在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治中,应重视透出液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应根据病原菌监测情况进行经验性抗菌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唐勇  刘婕 《华西医学》2009,(8):2150-215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的93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结果:34例培养阳性,透出液培养阳性率为36.6%,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4例,革兰阴性杆菌17例,真菌4例。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83.3%,亚胺培南耐药性最低,达20.0%。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1.8%、71.4%。结论:提高腹膜透析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有助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在经验用药基础上,应依据细菌培养、药敏,选择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敏感、有效抗菌素,真菌性腹膜炎治疗效果仍差,应尽早拔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临床资料尽可能相匹配的非腹膜炎的腹膜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按照不同透析龄分为透析1年、1~3年、3年者;按培训护士工龄分为5年、6~10年、≥11年。比较不同透析龄及培训护士工龄腹膜炎发生率。并将依据病原菌的不同,比较真菌性腹膜炎与细菌性腹膜炎易感因素及预后比较。结果共纳入180例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真菌性腹膜炎10例,细菌性腹膜炎80例。发生157例次腹膜炎,培养阳性率76.43%(120/157)。透析1~3年腹膜炎发生率最高,3年者最低;培训护士工龄≤5年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培训护士工龄≥11年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腹膜透析患者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低于对照组(P0.05)。真菌性腹膜炎HGB较细菌性腹膜炎低,近1个月抗生素使用率较细菌性腹膜炎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原菌:真菌性11例次(9.17%),细菌性109例次(90.83%)。真菌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以光滑念珠菌为主(27.27%),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69例次(63.30%)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多(53.62%)。细菌性腹膜炎治愈率较真菌性腹膜炎高,病死率较真菌性腹膜炎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病率与其透析时间以及ALB水平相关,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细菌性腹膜炎较真菌性腹膜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发生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腹膜透析中心2014年3月-2016年12月发生的71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透析液培养致病菌结果阳性60例次(84.5%),阴性11例次(15.5%),61例次治愈,退出10例次,总治愈率为85.9%,病死率为7.0%,因感染导致腹膜透析退出率为14.1%。结论患者操作不规范以及肠道疾病是腹膜炎发作的主要原因,因此腹膜透析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用餐方面应注意食品卫生以及营养均衡,同时应加强对病人的追踪随访、定期评估,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致病菌及转归预后情况,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3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并发生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腹膜炎的发病原因、致病菌、转归预后情况。结果共收治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患者96例次。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换液操作不规范35例(36.5%),肠道感染27例(28.1%)。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63例,阳性率65.6%。革兰阳性球菌38例(60.3%),革兰阴性杆菌18例(28.6%),真菌4例(6.3%),混合菌3例(4.8%)。培养阳性者行致病菌耐药分析,革兰阳性球菌中,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主要对红霉素(69.2%)和青霉素(68.4%)耐药率高。头孢西丁(46.7%)和头孢唑啉(45.9%)耐药率也较高。革兰阴性杆菌中,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对头孢唑林(53.8%)和头孢他啶(38.5%)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性腹膜炎治愈率较高,明显高于革兰阴性杆菌(χ~2=5.661,P=0.017)、真菌(χ~2=26.526,P0.001)、混合菌的腹膜炎(χ~2=11.907,P=0.001);真菌性腹膜炎的退出率较高,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χ~2=26.526,P0.001)、革兰阴性杆菌(χ~2=4.390,P=0.036)、培养阴性的腹膜炎(χ~2=11.485,P=0.010);真菌性腹膜炎的死亡率较高,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χ~2=26.526,P0.001)、革兰阴性杆菌(χ~2=6.016,P=0.010)、培养阴性的腹膜炎(χ~2=32.918,P0.001)。结论本中心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为换液操作不规范和肠道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培养阳性的致病菌对国际腹膜透析协会指南推荐的头孢唑林和头孢他啶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性腹膜炎治愈率较高,预后好;真菌性腹膜炎退出率及死亡率较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19-1321
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次腹膜透析患者为参考对象,对其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的种类、耐药性、药敏状况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腹透流出液培养结果显示,43例培养阳性,阳性率71.67%。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1.3%,革兰阴性杆菌占39.87%,真菌占25.12%。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中,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达到74%,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17.45%,对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中,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耐药率高达86%,其次是苯唑西林,耐药率达62.56%,再次是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达49.78%,对万古霉素敏感。随着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的显著上升,腹膜透析中心不仅要关注革兰阳性球菌也应重视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此两种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为腹膜炎的防治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53例次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肠道因素、其他部位感染、环境不符合要求、操作不规范、个人卫生等。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培养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重视患者肠道评估与调节以及再培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品管圈联合持续质量改进患者换液操作情况以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方法:定期对规律腹膜透析居家换液操作者进行操作考核及培训,并进行针对性宣教。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操作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腹膜炎发生率从9例次下降到4例次。结论:在腹膜透析护理工作中,应不断强化无菌操作培训,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换液操作者的依从性,才能有效控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