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状况,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从三所高校抽取在校大学生500人,以自编信、效度较高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问卷为工具.结果:(1)理科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情况好于文科大学生,态度也更宽容.不同性别、不同成长环境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其态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根据其认知情况可以较好地正向预测其态度.(3)第一次接触"同性恋"一词的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存在差异显著.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正确认知有助于他们对同性恋采取更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性少数群体的认知、态度和接纳程度,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了解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性倾向扭转治疗的态度,以及扭转治疗的实施现状;为中国同性恋完全去病理化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自编问卷,结合电话访谈进行线上和线下调查。自编问卷包括基本信息、性少数群体认知、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同性恋来访者接待态度量表和扭转治疗的操作。线下调查采用配额抽样,各地合作机构和个人经过测试培训后完成各地的问卷发放和回收,线上调查由某医学类专业网站发放问卷。有效样本996个,来自全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结果:(1)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得分为3.05,"接待感受"因子平均分为3.11,"接待意愿"因子平均分为3.02。(2)对同性恋的态度在性别认同、职业领域、海外经历、学历、培训程度、是否接待过同性恋、是否支持扭转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3)调查对象中从未接受过和很少接受过同性恋相关培训的分别为33.6%和36.1%,对性倾向能否改变最主要的看法是"部分人可以改变",对同性恋的定性最主要的看法是"正常行为"。(4)62.1%的调查对象反对扭转治疗。(5)扭转治疗个案持续时间从1个月以下到6个月以上不等,费用高于普通治疗或咨询。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最主要的治疗结果为"未改变性倾向"。(6)"是否接受过有关培训"和"对同性恋认识程度"对调查对象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以及是否支持扭转治疗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总体来说,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同性恋者的接待感受和接待意愿较好,但仍有部分受访者对同性恋者有潜在歧视。性倾向扭转治疗在中国仍然被使用。影响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性少数群体态度的关键因素是他们对性少数群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对是否支持扭转治疗有显著影响。开展多元性别培训是加强认知与改善态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卫媛 《中国性科学》2013,22(8):86-91,104
目的: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有关同性恋内容进行调查,主要是分析讲课老师有无正确传达同性恋知识,以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方法:本文通过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采用方便取样,对北京市10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了关于同性恋内容的调查及老师、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问卷调查;通过旁听10所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分析授课老师对同性恋的态度以及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不仅受到年级、性别、出生地和专业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传播途径的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差异性;接受了专门开设同性恋内容课堂教学的学生,相比没有接受专门的同性恋内容教学的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友好;部分教师仍把同性恋视为病态.结论:本文显示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加强同性恋的内容,教师应该接受新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张月  熊建萍 《中国性科学》2017,(11):157-160
目的:本研究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研究同性恋的宣传教育是否对被试的态度产生了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眼动分析技术分析被试的内隐态度,采用《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量表》调查被试的外显态度。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是中性的,但对消极词汇的总注视时间要显著多于积极词汇(P0.05);通过干预,问卷总分均值有所降低,但达不到显著水平(P=0.060.05),眼动数据前后测差异不显著。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外显态度比较宽容,但内隐态度相对消极;宣传教育可以改善大学生的外显态度,内隐态度改变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8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观念的调查。结果:在对性的看法、做法,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贞操的态度,对同性恋的看法,以及性观念的形成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学科差异。结论:在校大学生的性观念既传统又开放,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现状,为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问卷"对6所高校一~四年级6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因素分析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行为价值观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的性行为价值观在各个维度上的重视程度的排列顺序依次是:家庭爱情成长愉悦名利同伴。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各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专业方面,部分维度存在差异;生长环境方面不存在差异。结论:大学生的性行为价值观总体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性别、专业、城乡差异等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和认知,并了解同性恋的社会地位,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材料,并为同性恋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通过网络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了560名大学生。结果: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行为的接受程度较高,并以越来越宽容的态度对待同性恋。对同性恋反感的只占18.2%,有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他们的正常情感选择,超过80%的学生认为同性恋应与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应受到尊重与关注,持以上观点的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对同性恋的求爱,女生拒绝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结论:应当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看法,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性观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卢凤 《中国性科学》2016,(2):136-139
目的:了解泰州市专科大学生的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的现况,为性教育的开展提供方向。方法:采用自编《泰州市高职高专学生性态度调查问卷》对泰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学院等3所高校50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知识、性行为和性态度调查。结果:泰州市专科学生性教育缺乏,性知识掌握程度偏低,性行为发生率中等,性态度较开放。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地大学生在学校性教育态度、性知识掌握、性行为发生率以及性态度各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性知识、性行为及性态度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高校在实施性教育时应考虑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性教育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对3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问卷、性认识、性价值观和性适应分问卷平均得分分别为(3.48±0.40)、(3.38±0.49)、(3.63±0.65)、(3.55±0.48)分。大学生性认识低于性价值观(t=-8.065,P0.001),性认识也低于性适应(t=-10.6,P0.001)。2、女生的性态度、性价值观、性控制力得分均比男生高(P0.05)。3、大一学生的性知识和性认识比其它年级低(P0.01),而大一学生的性态度和性控制力较其它年级高(P0.05)。4、文科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理工科学生(P0.05),理工科学生高于艺体生(P0.05),文科生高于艺体生(P0.001)。5、性别、专业和年级对性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中等偏上,专业、年级和性别等是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高校应针对不同的专业、年级和性别加以宣传和组织性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艾滋病健康教育能否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痛的意识、促进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改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探讨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态度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展板宣传的形式,在北京15所大学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抽取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800人,运用自编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定,收回有效问卷776份,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艾滋病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每个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评分,大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和参与艾滋病预防宣教活动的态度评分也有明显改变;②消极应对方式、专业等因素与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评分有明显相关.结论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积极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问题的态度,从而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能力,同时,对某些专业和某些习惯于消极应对的大学生应重点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建和台湾在校大学生性观念情况,探析不同社会经济情况下性观念的差异.方法:自制性观念问卷,对福建325名、台湾1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按地区分组,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闽台大学生在自慰是否有负罪感(χ2=48.542,P=0.000)、是否渴望发生性行为(χ2=51.189,P=0.000)、未婚先孕的态度(χ2=10.988,P=0.004)、殉情的态度(χ2=57.342,P=0.000)、是否发生过性行为(χ2=89.509,P=0.000)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P<0.05),福建大学生更趋于保守;在第一次遗精或月经的时间(χ2=3.361,P=0.345)、第一次自慰的时间(χ2=5.867,P=0.209)等项目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闽台大学生性观念差异显著,台湾大学生开放程度高于福建大学生.台湾大学生更能接受无子婚姻,对同性恋态度更加包客.不同的成长环境对性观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专业大学生性道德价值取向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英  唐刚  杨斌 《中国性科学》2011,20(12):42-46
本研究以自编问卷,对1800名大学生进行性道德价值取向调查,揭示:体育专业大学生总体上对性道德持肯定态度,对自己的性形象表现出明显的自信,性行为层级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性知识道德观念很不稳定,性知识的缺乏普遍存在,对边缘性行为的认可程度较高,对独自性行为存在矛盾心态,认可度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同性恋倾向和殉情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性科学》2015,(7):102-107
目的:了解网络上的不良性信息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引起社会大众对净化网络环境急迫性的思考,为在大学生中开展有关性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通过无记名方式、采用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的形式,调查福州地区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350名大学生,统计分析网络上的不良性信息对其性观念的影响。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性的态度是自己不放纵,并对他人性行为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宽容。55.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上不良性信息使其性观念较以往开放、宽容和理解,但不接受一夜情等不负责任的性行为。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净化网络环境刻不容缓。结论:高校应从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上着手,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余丹 《中国性科学》2018,(2):143-147
目的:了解并掌握女大学生对性生理卫生知识的认识现状,为实施健康科学合理的性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方法:使用SPSS22.0对四川高校女大学生性生理卫生认知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分析。结果:女大学生的普遍认知分数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具有研究价值。"学校、年级、收入、民族"这四项最终方差分析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可见这些研究因素对认知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女大学生对性生理卫生知识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女性性生殖器官及相应疾病知识较匮乏,部分女大学生存在严重的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军校学员对同性恋的态度,探讨军校学员对男、女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12月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5所军校的47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TLG量表对这472名军校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军医院校学员ATL得分和ATG得分均显著低于其他军校学员得分。影响军校学员对同性恋态度的因素包括第一次接触同性恋一词的时间,是否了解及有无意愿了解同性恋相关知识。结论军校学员对女同性恋的接纳程度较对男同性恋更高,医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非医学生包容度更高,针对军校学员对同性恋的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地普及同性恋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军校学员对同性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了解本校学生性观念现状、特点并探究环境等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运用笔者自行编制的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师范大学19个专业的179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结果:从家庭环境、生源地、性别及专业性质几个角度对本校大学生性观念进行基本描述和分析,发现本校学生性科学知识普遍缺乏且性价值观偏传统。结论:生源地与性别因素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两高校女大学生交际中性别偏爱及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师范院校与女子院校女大学生在交际中的性别偏爱及对同性恋的态度,并探讨教育干预对其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2003年~2004年间在福建某师范大学女大学生中进行一次调查,同时利用在福建某女子学院开设性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机会,在教育前和教育后,对参加选修课的女大学生分别进行两次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女子院校的女大学生更渴望与异性交往,她们对同性恋持理解和宽容态度。教育后,女大学生在交际中的性别偏爱得到纠正。结论:性教育对改善女子院校女大学生交际过程中的性别偏爱有一定作用,这对男女相对隔绝的特殊群体的相关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国大学生对待同性恋者的偏见程度,以及大学生社会支配倾向与同性恋偏见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9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配倾向中文版量表以及同性恋态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对同性恋偏见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男生对同性恋的偏见程度显著高于女生.(2)社会支配倾向与同性恋偏见呈显著正相关,且支持群体基础的支配、反对平等、排外主义三个成分均与同性恋偏见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配倾向中的排外主义维度能显著预测同性恋偏见.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者态度较为宽容;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偏见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社会支配倾向与同性恋偏见关系密切;减少同性恋偏见可从降低社会支配倾向入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当代重庆市在校大学生对我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认知与态度,分析影响大学生情感倾向的内外因素,为开展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婚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爱观与婚恋观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重庆市大学城3所本科高校和3所专科高校(均为非医学院校,各50名)及2019年5月重庆市大学城1所本科医学院校(227名)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与线下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认知上,大学生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认知水平总体较低,互联网是主要了解途径,传统观念被认为是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最大阻力;态度上,总体偏向积极,支持程度存在感情距离差异,性别、院校和专业是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当提升大学生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认知水平,正确引导大学生审视自身对同性婚姻及性少数群体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相关行为和态度,为教育者和管理者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南京市两所医科大学和两所综合性大学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殖健康基本知识正确率最高的是"胎儿生长的器官是子宫"为92.7%,知道"皮下埋植是一项避孕措施"的仅为17.0%;88.4%的大学生赞成对未婚者讲授避孕知识,74.4%的大学生接受同性恋;52.0%的人正在恋爱和曾经恋爱,8.3%承认有过性生活。医学相关专业和非医学专业男女生在生殖健康知识、相关行为及态度上都有不同差异。结论: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不够系统、全面,性观念比较开放。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采用大学生喜欢的上网方式开展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