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状况,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从三所高校抽取在校大学生500人,以自编信、效度较高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问卷为工具.结果:(1)理科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情况好于文科大学生,态度也更宽容.不同性别、不同成长环境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其态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根据其认知情况可以较好地正向预测其态度.(3)第一次接触"同性恋"一词的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存在差异显著.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正确认知有助于他们对同性恋采取更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性少数群体的认知、态度和接纳程度,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了解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性倾向扭转治疗的态度,以及扭转治疗的实施现状;为中国同性恋完全去病理化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自编问卷,结合电话访谈进行线上和线下调查。自编问卷包括基本信息、性少数群体认知、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同性恋来访者接待态度量表和扭转治疗的操作。线下调查采用配额抽样,各地合作机构和个人经过测试培训后完成各地的问卷发放和回收,线上调查由某医学类专业网站发放问卷。有效样本996个,来自全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结果:(1)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得分为3.05,"接待感受"因子平均分为3.11,"接待意愿"因子平均分为3.02。(2)对同性恋的态度在性别认同、职业领域、海外经历、学历、培训程度、是否接待过同性恋、是否支持扭转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3)调查对象中从未接受过和很少接受过同性恋相关培训的分别为33.6%和36.1%,对性倾向能否改变最主要的看法是"部分人可以改变",对同性恋的定性最主要的看法是"正常行为"。(4)62.1%的调查对象反对扭转治疗。(5)扭转治疗个案持续时间从1个月以下到6个月以上不等,费用高于普通治疗或咨询。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最主要的治疗结果为"未改变性倾向"。(6)"是否接受过有关培训"和"对同性恋认识程度"对调查对象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以及是否支持扭转治疗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总体来说,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同性恋者的接待感受和接待意愿较好,但仍有部分受访者对同性恋者有潜在歧视。性倾向扭转治疗在中国仍然被使用。影响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性少数群体态度的关键因素是他们对性少数群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对是否支持扭转治疗有显著影响。开展多元性别培训是加强认知与改善态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卫媛 《中国性科学》2013,22(8):86-91,104
目的: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有关同性恋内容进行调查,主要是分析讲课老师有无正确传达同性恋知识,以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方法:本文通过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采用方便取样,对北京市10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了关于同性恋内容的调查及老师、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问卷调查;通过旁听10所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分析授课老师对同性恋的态度以及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不仅受到年级、性别、出生地和专业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传播途径的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差异性;接受了专门开设同性恋内容课堂教学的学生,相比没有接受专门的同性恋内容教学的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友好;部分教师仍把同性恋视为病态.结论:本文显示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加强同性恋的内容,教师应该接受新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张月  熊建萍 《中国性科学》2017,(11):157-160
目的:本研究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研究同性恋的宣传教育是否对被试的态度产生了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眼动分析技术分析被试的内隐态度,采用《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量表》调查被试的外显态度。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是中性的,但对消极词汇的总注视时间要显著多于积极词汇(P0.05);通过干预,问卷总分均值有所降低,但达不到显著水平(P=0.060.05),眼动数据前后测差异不显著。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外显态度比较宽容,但内隐态度相对消极;宣传教育可以改善大学生的外显态度,内隐态度改变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8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观念的调查。结果:在对性的看法、做法,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贞操的态度,对同性恋的看法,以及性观念的形成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学科差异。结论:在校大学生的性观念既传统又开放,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现状,为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问卷"对6所高校一~四年级6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因素分析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行为价值观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的性行为价值观在各个维度上的重视程度的排列顺序依次是:家庭爱情成长愉悦名利同伴。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各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专业方面,部分维度存在差异;生长环境方面不存在差异。结论:大学生的性行为价值观总体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性别、专业、城乡差异等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和认知,并了解同性恋的社会地位,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材料,并为同性恋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通过网络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了560名大学生。结果: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行为的接受程度较高,并以越来越宽容的态度对待同性恋。对同性恋反感的只占18.2%,有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他们的正常情感选择,超过80%的学生认为同性恋应与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应受到尊重与关注,持以上观点的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对同性恋的求爱,女生拒绝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结论:应当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看法,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性观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卢凤 《中国性科学》2016,(2):136-139
目的:了解泰州市专科大学生的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的现况,为性教育的开展提供方向。方法:采用自编《泰州市高职高专学生性态度调查问卷》对泰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学院等3所高校50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知识、性行为和性态度调查。结果:泰州市专科学生性教育缺乏,性知识掌握程度偏低,性行为发生率中等,性态度较开放。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地大学生在学校性教育态度、性知识掌握、性行为发生率以及性态度各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性知识、性行为及性态度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高校在实施性教育时应考虑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性教育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对3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问卷、性认识、性价值观和性适应分问卷平均得分分别为(3.48±0.40)、(3.38±0.49)、(3.63±0.65)、(3.55±0.48)分。大学生性认识低于性价值观(t=-8.065,P0.001),性认识也低于性适应(t=-10.6,P0.001)。2、女生的性态度、性价值观、性控制力得分均比男生高(P0.05)。3、大一学生的性知识和性认识比其它年级低(P0.01),而大一学生的性态度和性控制力较其它年级高(P0.05)。4、文科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理工科学生(P0.05),理工科学生高于艺体生(P0.05),文科生高于艺体生(P0.001)。5、性别、专业和年级对性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中等偏上,专业、年级和性别等是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高校应针对不同的专业、年级和性别加以宣传和组织性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艾滋病健康教育能否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痛的意识、促进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改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探讨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态度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展板宣传的形式,在北京15所大学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抽取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800人,运用自编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定,收回有效问卷776份,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艾滋病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每个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评分,大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和参与艾滋病预防宣教活动的态度评分也有明显改变;②消极应对方式、专业等因素与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评分有明显相关.结论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积极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问题的态度,从而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能力,同时,对某些专业和某些习惯于消极应对的大学生应重点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军校学员对同性恋的态度,探讨军校学员对男、女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12月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5所军校的47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TLG量表对这472名军校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军医院校学员ATL得分和ATG得分均显著低于其他军校学员得分。影响军校学员对同性恋态度的因素包括第一次接触同性恋一词的时间,是否了解及有无意愿了解同性恋相关知识。结论军校学员对女同性恋的接纳程度较对男同性恋更高,医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非医学生包容度更高,针对军校学员对同性恋的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地普及同性恋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军校学员对同性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包养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包养现象的认知,探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便为包养现象研究工作提供依据,为在大学中开展相关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通过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了不同性别、专业、地区(城市和农村)的440名大学生对包养现象的认知,并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待包养现象的态度是自己不放纵,并对他人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宽容。对于包养现象,有30.7%的大学生持谴责和排斥的态度,但大部分学生对此持比较宽容态度;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被包养的超过76%,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对于包养现象的归因结构分析表明,大学生认为包养现象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等三个方面的综合因素造成的,其中个人为主要因素。结论:鉴于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故应通过适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对包养问题的态度及看法,并通过加强性道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高校辅导员对同性恋者的态度,并分析态度差异的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参与广东省普通高校某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培训班的56所高校194名辅导员进行调查,以改编后的ATLG(the Attitudes Toward Lesbians and Gay Men Scale)量表作为工具。结果:(1)男性对同性恋者的态度较女性更加严厉,辅导员对男同性恋者的态度比对女同性恋者的态度更加严厉;(2)来自城市的辅导员态度更为宽容,来自乡镇农村的态度更为严厉;(3)独生子女对同性恋者的态度较为严厉;(4)接触过同性恋者的辅导员态度更为宽容。结论:高校辅导员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存在误区,增加有关性学知识培训,有利于辅导员对同性恋者学生群体采取公正的态度和做好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4.
谢敏  赵淼 《中国性科学》2020,(2):139-14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无痛人流"广告的认知及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四川省成都市1所医学院和1所综合性大学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开展问卷调查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693份,获得有效问卷664份。问卷有效率95.8%。被调查者接触"无痛人流"广告的途径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街头宣传册、电视、流动广告。有500人从广告中获取了"无痛"信息,有370人从广告中获取了"安全"信息,有426人从广告中获取了"快捷"信息。年级对"术中无痛"、"手术风险"的判断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对"术后并发症""对生育的影响"的判断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对"留院观察时间""身体恢复时间"的判断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者对"无痛人流"广告的信任程度和态度都偏负面。结论大学生对"无痛人流"广告的认知存在不足。"无痛人流"广告对大学生的认知有不利影响。为了减轻并消除"无痛人流"广告的不良影响,高校需要做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工作,对"无痛人流"广告同时也需要通过协同治理、高效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当代高校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及性态度、性行为现状,为制订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本市几间高校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 656人,接受调查的高校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在6种性病中,平均能正确鉴别(2.86±1.65)种;性观念趋于开放化,性行为发生率较高(971/2 656,占36.56%),但安全套使用率低,部分大学生还存在多性伴、从事或接受商业性服务、饮酒或服用精神毒品类药物后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结论:应在高校中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普及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认识误区,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生态度及行为的改变,控制性病艾滋病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性知识来源与知晓度、性观念现状及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性教育的需求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匿名问卷调查《性与健康》课程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9.2%(129/130),对性知识的知晓度参差不齐,对如何推算女性安全期的知晓率仅为加.31%,男女生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获得性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国内外影视与上网,在医药卫生书籍、色情读物方面。男女生之间、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72.87%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取决于个人自由。68.9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丰富精神生活。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性知识相对缺乏,获取性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性观念过于开放,在非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性教育课程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度了解大学生对使用安全套的态度,以期为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定性研究方法依据合理行为理论对51名在校大学生使用安全套的态度进行深入访谈。结果:使用安全套排列前5位的好处包括:可以避病、避孕、增进感情、减轻心理负担、促进性行为的发生;使用安全套排列前5位的坏处包括:影响性交时的感受、引发信任危机、劣质产品影响健康、费钱、使用麻烦;调查对象态度平均得分为57.90±32.70,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结论:大学生对使用安全套的好处和坏处认识明确,态度积极,但具有性别差异,在相关健康教育时,应根据不同性别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