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性病后微小和解脲脲原体检测后菌落情况及与临床相关性。方法:取临床女性性病后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58例,分别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选取培养为阳性的临床株在各传一代后进行液体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并取10μL液体培养基滴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固体培养基中微小脲原体、解脲尿原体的菌落大小。选取临床女性性病后女性58例为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58例比较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原体的感染率及在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判断其与临床相关性。结果: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到脲原体菌落36例,阳性率为62.1%,液体培养基阳性42例,阳性率72.4%。液体培养基的阳性率高于固体培养基;观察组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阳性率为68.9%,体检组20.6%,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2例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尿阳性的患者中,其中真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为23.8%,滴虫性阴道炎为11.9%,细菌性阴道炎为64.3%,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条件较好,容易生产,在固体培养基中容易形成菌落;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炎有一定联系,在临床上对相应病人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解脲脲原体中tetM基因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解脲脲原体(Uu)tetM基因,并与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方法以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tetM基因;用多西环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120株Uu分离株中,有32株Uu检测tetM基因阳性;tetM基因检测阳性患者及阴性患者用多西环素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11.1%和100%.结论 tetM基因检测能较准确地反应Uu对四环素类的耐药性,且与临床疗效有很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华  崔昭 《中国性科学》2007,16(7):11-11,15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IES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219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患者临床标本,其中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68例,阳性率为31·1%。药敏实验抗生素敏感性最高的依次为美满霉素(97·7%),强力霉素(94·1%),交沙霉素(92·6%)。耐药率最高为克林霉素(77·3%)。结论:对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患者应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和药敏检测,参考试验结果规范地选择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脲原体是最小和最简单的自我复制细胞之一。它们缺乏细胞壁,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万古霉素不敏感,并且不能合成叶酸,所以对磺胺类药物或甲氧苄啶也不敏感。该综述阐述了脲原体一些可能的耐药机制,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可能是主动外排(msrD、msrB基因)或23S rRNA突变或甲基化(erm基因);对喹诺酮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可能是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s)的突变;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可能是存在tetM基因。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脲原体耐药情况各不相同,所以临床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近几年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感染的流行趋势和特征。我们收集2001~2004年本院性病门诊病例,并对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检测者的人口学特征和检测结果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4年中共检测18727例,阳性7135例(38.10%),其中Ct阳性2066例(11.03%),Uu阳性4072例(21.74%),Ct Uu阳性576例(3.08%),Ct、Uu与NG混合感染506例(2.71%),Ct、Uu在19~40岁性活跃年龄段人群感染率较高,男性泌尿生殖道以Ct感染、女性泌尿生殖道以Uu感染较多,在性病防治及监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解脲脲原体可导致盆腔炎、不良妊娠结局、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附睾炎等多种疾病.解脲脲原体有2个生物群14个血清型,但目前各种血清型之间致病性差异尚未明确.国内外使用小鼠、黑猩猩、羊等多种动物建立了宫内感染及下生殖道的感染模型,发现各型别感染后可导致IL-1、IL-6等多种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子宫内膜及睾丸组织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炎症浸润和变性等,不同部位感染率、感染时间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微小脲原体(ureaplasma parvum,UP)的生长特性及其分离。方法从妇科门诊随机取26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通过固、液体培养后应用PCR,基因测序鉴别UU和UP,并筛选出与标准株(ATCC700970)序列相同的UP。取UU标准株T960(CX8=ATCC27618),分别进行培养,绘出生长曲线。结果标本中感染脲原体的有118例,其中UP阳性92例,UU阳性16例,混合阳性10例。固体培养可见大、中、小型的棕色菌落。UU生长周期为22h,UP为30h。液体培养基pH值达到7.5,UU需要13h,UP需要20h。结论临床分离发现UP阳性数高于UU,液体培养中UP的生长周期长于UU,pH值变化速度UP慢于UU,进一步证实了UP和UU是两个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8.
解脲脲原体检测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脲原体(Uu)是主要的性传播病原体之一,可引发尿道炎、宫颈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及输卵管炎等疾病,近年来不合理使用药物,致使其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导致多种抗生素对其治疗效果不佳.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愈率,2002年3月-2004年5月我科对35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别进行检测,其中检测出110例解脲脲原体患者,分别对其进行药敏试验,观察其耐药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解脲脲原体(Uu)培养方法的特异性,了解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性.方法用A7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分离鉴定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2 230例临床标本.结果 2230例临床标本,固体培养阳性448例,液体培养阳性593例.两者比较(χ2=128.8,P<0.001)差异有显著性.药敏试验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联合应用可提高解脲脲原体检验的特异性,并能了解其药物敏感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性病门诊女性尿道和宫颈解脲脲原体(UU)感染的发病情况,探讨同步检测尿道、宫颈UU的意义。方法患者分为三组,性病组(STD组)为2002年4月~2004年6月间257例性病门诊女性患者;尿道对照组为62例同期本院普通泌尿科门诊女性患者;宫颈对照组:155例同期本院普通妇科门诊女性患者。STD组患者均同时检测尿道、宫颈UU。结果STD组共检出UU阳性病例128例,其中75例为尿道和宫颈合并感染,单纯尿道和单纯宫颈感染UU的患者分别为26和27例。STD组总的尿道及宫颈UU阳性率分别为39.3%和39.7%,尿道对照组和宫颈对照组UU阳性率分别为25.8%和25.2%,两者比较差有显著性(P<0.05)。结论性病门诊女性尿道和宫颈UU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泌尿及妇科门诊女性患者,其中尿道、宫颈合并感染UU的比例相当高,还有一部分单纯尿道UU感染。提示在对STD高危女性人群检查或复查UU时,应同时取宫颈和尿道的标本进行检查,尤其不能忽视其UU尿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解脲脲原体感染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是解脲脲原体致病性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不少学者分别以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本文就解脲脲原体感染对精液质量的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总结东莞地区解脲脲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男性尿道拭子、女性宫颈拭子进行UU和MH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63例患者共检测到病原体303株,UU247株,MH56株,UU最敏感的是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最耐药的是司帕沙星;MH最敏感的也是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最耐药的是罗红霉素。UU和MH对9种抗菌素的总体耐药性有统计学意义(χ2=342.63,P=0.000),二者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耐药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其他7种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MH的耐药性高于UU。结论支原体对多种抗菌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MH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耐药性和UU相似,但对其他7种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高于UU,治疗MH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大环内酯类。  相似文献   

13.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体外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IST2支原体试剂盒做解脲脲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脲脲原体体外敏感药物前三位是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耐药前二位是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结论在医院周边地区解脲脲原体耐药普遍。治疗其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疾病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如条件不许可时,首选交沙霉素或强力霉素。  相似文献   

14.
支原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发现支原体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在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探索有效治疗NGU的方法,近年来笔者先后采用5种抗生素治疗由解脲脲原体(UU)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病例:207例患者来自笔者所在医院和广西南宁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男81例,女126例,年龄18~54岁,病期14d~3年。207例患者均有非婚性接触史、嫖娼史或配偶感染史。临床上有典型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不适、尿道灼热和微痒、下腹部胀痛感等。男性尿道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解脲脲原体(Uu)Parvo和T960两大生物群在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及生物膜形成后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以Uu标准株3和8血清型及从21个女性患者宫颈分离出的21株Uu临床株为研究对象。以多条带抗原(MB-Ag)基因为靶位设计分群引物进行Uu生物分群检测。体外培养生物膜后扫描电镜及共聚焦激光显微镜鉴定生物膜形成,结晶紫半定量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以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生物膜形成前后进行药敏测定(四环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结果 Uu两生物群均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在生物膜形态及形成量上无明显差异,生物膜形成后对3种药物的耐药性均增高(P<0.05),但Pavor生物群变化更大。结论 Uu两生物群在生物膜形态及形成量上无明显差异,但形成生物膜后耐药性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海口地区解脲脲原体(UU)感染情况及其与四种常见女性阴道炎、宫颈炎的关系.方法: 对606例女性就诊患者采样进行淋病、阴道念珠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病原体和UU进行检测.结果: UU总感染率为51.16%(310/606);606例患者中混合感染占210例,其中UU感染135例占混合感染检出率的64.29%;淋病、阴道念珠菌病、滴虫性阴道炎时宫颈UU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时宫颈UU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U检测≥104ccu/mL者,其单独感染率(67.1%)较UU检测菌最<104ccu/mL者(45.4%)高,混合感染率(32.9%)较UU检测菌量<104ccu/mL者(54.6%)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海口地区女性就诊患者UU感染及其与阴道炎、宫颈炎混合感染相当普遍;细菌性阴道病可能是女性UU感染的诱因和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117例UU阳性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局部微波治疗和敏感抗菌药物治疗。结果微波治疗组1周和1个月的痊愈分别为94.00%和95.52%,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的56.00%和58.00%(χ2=25.80,P<0.001;χ2=25.86,P<0.001)。结论局部微波治疗较药物治疗UU感染效果好,优点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解脲脲原体(UU)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9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进行支原体鉴定并做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结果296例样本中UU阳性287例,其中233例对9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耐药样本占81.18%,其中对红霉素、四环素、罗红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耐药率较高,对阿奇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曾用抗生素不规范治疗的病人耐药率显著高于未治组患者。结论因滥用抗生素和不规范治疗引起支原体严重耐药,建议临床开展药敏实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致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下生殖道常可分离出解脲脲原体。现有研究表明,解脲脲原体对女性下生殖道有一定致病作用,其致病可能与解脲脲原体特定的生物群和/或血清型、各种影响女性下生殖道局部微环境的因素如宿主的性行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遗传背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解脲脲原体124株对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解脲脲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结果UU对多西环素、四环素、红霉素、阿齐霉素、洛美沙星的M IC50值分别为0.25,2.00,4.00,4.00和64.00μg/mL;耐药率依次升高,分别是4.84%,16.13%,35.48%,45.16%和59.68%。结论UU对多西环素等5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下降,耐药性上升。本地区在治疗UU感染时,建议首选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中的多西环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