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双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3年7月至2005年11月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取同期非出血患者的DBE检查作为对照.对出血和非出血性小肠病灶的阳性诊断率进行统计.结果 出血组38例,经口入镜22例,经肛入镜6例,分别从两端入镜10例,发现出血灶35例(92.1%),其中小肠出血31例(81.6%).8例经手术切除并证实诊断,2例经镜下治疗后止血.对照组50例,病灶发现37例(74%),病灶诊出率低于出血组(P<0.05) .结论 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检查手段,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称之为下消化道出血.出血的原因很多,内窥镜及钡餐检查不易发现,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小肠.所以,如何及时找出出血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自 1996年以来我们用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造影的方法诊断了 35例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共发现 28例阳性病变,其中 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3年7月至2005年11月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取同期非出血患者的DBE检查作为对照.对出血和非出血性小肠病灶的阳性诊断率进行统计.结果 出血组38例,经口入镜22例,经肛入镜6例,分别从两端入镜10例,发现出血灶35例(92.1%),其中小肠出血31例(81.6%).8例经手术切除并证实诊断,2例经镜下治疗后止血.对照组50例,病灶发现37例(74%),病灶诊出率低于出血组(P<0.05) .结论 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检查手段,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小肠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小肠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21例(46.6%),以良性肿瘤多见;炎性疾病7例(15.5%);憩室9例(20.0%);血管畸形6例(13.3%);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4.4%)。各种检查的阳性率:核素扫描23.0%,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64.3%,小肠气钡双重造影31.8%。术后再出血3例,短肠综合征1例。结论小肠出血以肿瘤最常见,憩室也是常见的发病因素;选择性血管造影对血管病变及富含血管的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核素扫描对有明显出血但循环平稳的病人是理想的诊断方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对实质性病变及憩室的诊断率较高;包括病变在内的小肠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小肠出血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美克尔憩室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成人美克尔憩室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46例美克尔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19例(41%),急性憩室炎12例(28%),肠梗阻9例(20%),慢性腹痛4例(10%),无临床症状2例(5%).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憩室切除加小肠部分切除29例,憩室切除加小肠楔形切除11例.腹腔镜辅助下包括美克尔憩室在内的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6例.病理检查表明21例(46%)美克尔憩室内有异位胃组织,2例(4%)有异位胰腺组织,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10年,临床症状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美克尔憩室常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急性阑尾炎或粘连性肠梗阻;无论有无临床症状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腹腔镜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美克尔氏憩室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成人美克尔憩室的诊断及治疗——46例临床经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成人美克尔憩室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成人美克尔憩室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46例美克尔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19例(41%),急性憩室炎12例(28%),肠梗阻9例(20%),慢性腹痛4例(10%),无临床症状2例(5%),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憩室切除加小肠部分切除29例,憩室切除加小肠楔形切除11例.腹腔镜辅助下包括美克尔憩室在内的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6例.病理检查表明21例(46%)美克尔憩室内有异位胃组织,2例(4%)有异位胰腺组织,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10年,临床症状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 美克尔憩室常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急性阑尾炎或粘连性肠梗阻;无论有无临床症状-经确诊应手术治疗,腹腔镜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美克尔氏憩室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红跃  周晓丽  高宗跃 《医学信息》2010,23(5):1296-1297
目的 探讨术中内镜在治疗血管畸形致小肠出血诊断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对于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或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止血,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外科剖腹探查,在术中进行内镜检查,寻找出血部位.结果 15例患者中全部成功的检出了出血部位.结论 术中内镜检查对于治疗血管畸形致小肠出血是一种操作较简便、出血检出率高、定位准确、易于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使用情况。方法选择223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其中男性115例,女性108例;年龄12~84岁,中位年龄47岁。胶囊内镜检查前均行胃肠镜检查;口服胶囊,开启实时监控仪。观察胶囊在消化道内运行时间、排出体外时间、检查成功率及病变检出情况。结果 218例患者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检查成功率为97.76%。胶囊在食管内运行平均时间为76.5 s,在胃内运行平均时间为22.9 min,在小肠内运行平均时间为352 min,排出体外平均时间45.7 h。5例嵌顿在体内。检查有阳性病灶132例,阳性率59.19%,包括小肠炎/小肠溃疡37例(28.03%),小肠活动性出血11例(8.33%),小肠可疑肿物12例(9.09%),小肠可疑血管瘤/静脉扩张/血管畸形5例(3.79%),小肠淋巴滤泡增生7例(5.30%),胃炎/十二指肠炎/溃疡共32例(24.24%),消化道息肉7例(5.30%),寄生虫18例(13.64%),先天性短小肠1例(0.76%),小肠狭窄1例(0.76%),小肠异物1例(0.76%)。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炎183例(82.06%),消化性溃疡15例(6.73%),寄生虫病4例(1.79%),胃潴留2例(0.90%)。肠镜检查提示,未见异常134例(60.09%),回肠末端炎或溃疡8例(3.59%),大肠息肉34例(15.25%),直肠-结肠炎13例(5.83%),小肠出血6例(2.69%),大肠出血2例(0.90%),回盲部肿物2例(0.90%),直肠肿物1例(0.45%),大肠黑变病1例(0.4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有效,对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小肠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彭东浩  马波 《医学信息》2008,21(2):237-238
目的 探讨术中内镜在小肠出血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对于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止血,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外科行剖腹探查,并在术中进行内镜检查,寻找出血原因和部位.结果 8例患者中全部成功地检出了出血部位和原因.结论 术中内镜检查对于小肠出血是一种操作较简便、出血检出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肠道恶性肿瘤、肠息肉和炎症性肠病等。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首先要排除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出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然后才能考虑下消化道出血。基本检查包括直肠指诊、纤维结肠镜、全消化道造影及腹腔动脉选择性造影等,结肠镜检查是目前排查结直肠疾病最常用的手段。我院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结肠镜检查下消化道出血47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肠多发憩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症状体征无明显特异性,只是在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等时才会引起患者重视,常规检查又难以发现,因而易被误诊为其他外科急腹症,延误诊断和治疗[1]。近期我们收治1例小肠多发憩室致肠梗阻病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患者,女,81岁,因腹痛腹胀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13 d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回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经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13例空回肠间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头晕、乏力、黑便,发病至确诊时间2月~7年.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发现小肠出血2例、核素扫描发现小肠出血1例.剖腹探查确诊7例,腹腔镜探查确诊4例, 因其他疾病腹腔镜探查确诊1例,术前确诊仅1例.随访2月~9年,除1例患者死于其它疾患外,余12例患者均健在,未发现空回肠间质瘤复发.结论空回肠间质瘤预后甚好,但本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诊断手段,易致长期延误诊治;对长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是避免空回肠间质瘤长期延误诊治、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小肠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肠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病理诊断。方法对51例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过去30年中诊断的51例小肠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患者年龄1.4~75.0岁,平均年龄与中位年龄均为40岁;男女性别比无差异;病变部位主要为回肠(18例)和空肠(16例),共占66.7%;主要临床症状是下消化道出血及肠梗阻;大体类型有息肉型、浅溃疡型、血管曲张型、包块型、弥漫浸润型及隐匿型,多为单发;组织学表现以动一静脉血管瘤,又称动一静脉畸形居多,占86.3%(44/51例),其他类型还有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Dieulafoy病等。结论小肠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组织学诊断困难,必须结合临床及动脉造影结果。  相似文献   

14.
空回肠间质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空回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 对我经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 13例空回肠间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头晕、乏力、黑便 ,发病至确诊时间 2月~ 7年 .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发现小肠出血 2例、核素扫描发现小肠出血 1例 .剖腹探查确诊 7例 ,腹腔镜探查确诊 4例 ,因其他疾病腹腔镜探查确诊 1例 ,术前确诊仅 1例 .随访 2月~ 9年 ,除 1例患者死于其它疾患外 ,余 12例患者均健在 ,未发现空回肠间质瘤复发 .结论 空回肠间质瘤预后甚好 ,但本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诊断手段 ,易致长期延误诊治 ;对长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是避免空回肠间质瘤长期延误诊治、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造影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治疗.结果 28例明确了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4例未确定,2例造影阴性,5例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23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结论 介入性诊断可作为消化道出血诊断的首选方法,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6.
李健  朱洪连 《医学信息》1999,12(6):48-49
目的:为了寻找诊断小肠出血病因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6例原因不明的小肠出血进行了肠膜动脉造影检查。结果:35例发现了出血病灶,表现为造影剂外溢,病理血管。结论:肠系膜动脉造影是对小肠出血兼有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的敏感手段,但受出血灶血管分布多少的影响,与术中内镜检查配合可提高出血病因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比研究OMOM胶囊内镜与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常规胃肠镜检查对胃肠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以及胶囊内镜的检查成功率。重点阐述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顺利地完成检查,获得清晰的图像,以提高病变的诊断率。结果47例病人中45例检查成功,成功率为95.7%。疑为小肠病变的41例中检出23例,阳性检出率为56.1%,明显高于全消化道钡餐造影,但与胃肠镜的检查结果相比,OMOM胶囊内镜发现的病变数量皆少于前者。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同样安全、有效、可靠,是小肠疾病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但目前阶段胶囊内镜尚不能替代普通胃肠镜对胃及结肠病变的检查。检查前后恰当的护理及良好的肠道准备,可减少排出障碍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海平 《中国微循环》2006,10(5):367-368
目的了解新生儿消化道微血管损伤导致出血的病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96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血病因及防治方法。结果96例中新生儿出血症24例(2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例(5.2%),应激性溃疡67例(69.8%),除2例自动出院外,治愈率为93.62%(88/94)。结论应激性溃疡的原因主要有出生时窒息、早产、重症感染、硬肿症、休克。应激性溃疡导致微血管损伤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为新生儿危重病症的合并症。加强围产期保健,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处理,选择止血药物及特殊的护理可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绒毛膜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8例小肠原发性绒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病例的典型症状为黑便,5例病变部位位于空肠.所有病例血清β-hCG均异常升高.主要病理特点为细胞滋养细胞及合体滋养细胞呈片状分布,伴出血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肿瘤细胞β-hCG为阳性.结论:小肠原发性绒毛膜癌十分罕见,但仍应纳入鉴别诊断.通过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及检测血清β-hCG水平可确诊.  相似文献   

20.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而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导致失血性休克.本病是常见的临床急症,病情严重者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