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延髓和脊髓背角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 (PKCγ)样阳性神经元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投射。 方法 荧光金 (FG)逆行追踪与PKCγ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 结果 PKCγ样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 ;将FG注入PAG后 ,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内可见FG标记神经元 ;部分FG标记神经元呈PKCγ样阳性 ,FG PKCγ双标神经元也主要见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 结论 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将伤害性刺激信息向PAG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陶元祥  李云庆 《解剖学报》1997,28(4):346-349,I002
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大鼠脊髓前角内Fos阳性神经元和SP受体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相互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一侧后肢跖部皮下注射2%福尔马林后,同侧脊髓背角内可见大量的Fos阳性神经元,而对侧背角内未见或偶见少量Fos阳性神经元。Fos阳性元主要集中分布于背角Ⅰ层和Ⅱ层背侧的内侧部。SP受体阳性的胞体和树突最密集分布区为背角的Ⅰ支,少量分布于Ⅱ层的背侧部和Ⅲ-Ⅳ层。Ⅱ层的腹侧部仅见来自Ⅰ层、Ⅱ层的背侧部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在多种慢性痛大鼠脊髓背角(spinaldorsal horn,SDH)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内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以及免疫荧光多重染色技术在多种慢性痛模型大鼠观察PAP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正常大鼠,PAP阳性反应产物主要位于DRG的中、小型的非肽能神经元,PAP阳性神经元约占DRG神经元总数的64±4.3%;在脊髓背角,PAP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位于Ⅱ层。在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术侧脊髓背角Ⅱ层的PAP阳性初级传入终末较对侧减少甚至消失,DRG内PAP阳性神经元较对侧明显减少。在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双侧脊髓背角和DRG内PAP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PAP特异地定位于DRG神经元以及脊髓背角Ⅱ层,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痛信号的传递和加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丘脑胶状核投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 (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丘脑胶状核的投射。方法 :荧光金 (FG)逆行追踪与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结果 :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的II层内侧部及II、III层交界处 :将FG注入丘脑胶状核后 ,在延髓背角的I、III层和脊髓背角的I、III、V层及外侧脊核内可见FG标记神经元 ;延髓和脊髓背角I层的部分FG标记神经元呈PKCγ阳性。结论 :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丘脑胶状核投射 ,它们可能参与将伤害性刺激信息向丘脑的传递。  相似文献   

5.
吴乐  李辉  李云庆 《解剖学报》2002,33(4):337-341
目的 观察大鼠延髓背角 (MDH)Ⅲ层深部内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重组病毒标记神经元的形态学特点。 方法 将GFP基因重组病毒注入Ⅲ层深部后感染并标记神经元 ,标记结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重塑后观察神经元形态。 结果 在远离注射区的MDHⅢ层深部可见少量单个GFP标记的神经元。根据GFP标记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 ,尤其是其轴突及其分支的特点 ,可将标记神经元分为投射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投射神经元的轴突分支向Ⅲ层浅部、Ⅱ层和 或延髓网状结构延伸。中间神经元的轴突分支较密集且主要集中于Ⅲ层。 结论 根据GFP标记神经元的轴突及其分支特点 ,可将MDHⅢ层深部的神经元分为投射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GFP基因重组病毒标记技术是研究神经元形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结合神经降压素(N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双标记技术,观察了大鼠脊髓背角向丘脑(TH)和外侧臂旁核(LPb)的NT能投射。将FG注入一侧TH或LPb后,FG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脊髓背角的I层;NT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I层、II层外侧部及II层内侧部与III层交界处;脊髓背角I层内可观察到FG逆标记并呈NT阳性的双标记神经元。上述结果表明脊髓背角I层的NT阳性神经元向TH和LPb投射,提示脊髓背角I层内的NT阳性神经元可能向TH和LPb传递伤害性信息。  相似文献   

7.
吴利平  陈涛  张华  黄晨  李辉  李云庆 《解剖学报》2006,37(3):241-244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背角内吗啡肽阳性终末与μ阿片受体阳性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方法包埋前内吗啡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包埋前μ阿片受体免疫金颗粒标记的免疫电镜双标技术.结果内吗啡肽阳性终末以及μ阿片受体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在电镜下可见二氨基联苯胺(DAB)反应产物标记的内吗啡肽阳性终末与免疫金颗粒标记的μ阿片受体阳性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之间形成以非对称性为主的突触联系,其中的轴-树突触明显多于轴-体突触. 结论脊髓背角浅层内内吗啡肽与μ阿片受体阳性结构在分布方式上互相匹配,这种分布方式为其在外周痛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发挥镇痛效应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HRP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研究和免疫电镜观察进一步证实了脊髓背角内5-羟色胺(5-HT)能末梢的来源及其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脊髓背角内5-HT能轴突末梢主要来自延髓中缝大核及腹侧网状结构。脊髓背角内5-HT免疫反应阳性结构见于Ⅰ层及Ⅱ层外带,为细的无髓纤维和有髓纤维。标记末梢与未标记末梢之间主要形成轴-轴突触(标记末梢可为突触前成分,也可是突触后成分),偶尔可见轴-树突触,未见非突触释放的形态学图象。根据其超微结构特征,我们推测脊髓背角内5-HT能系统不是以弥散的非突触方式影响有关结构,而是以突触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背角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直接抑制一级传入冲动而发挥其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发育期鸡胚脊髓背角提取液的神经营养活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在发育过程中鸡胚脊髓背角提取液的神经营养活性作用 ,分别取 Hamburger3 0期和 40期鸡胚的脊髓背角组织制成条件培养液 ,以 Hanks平衡盐溶液代替背角提取液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培养了两时相的脊神经节及其神经元。培养48h时测量各组每个脊神经节神经元的神经突起平均长度及神经元存活数。结果 :两时相实验组的神经元存活数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P<0 .0 5 ) ;而神经突起长度仅 40期组者大于对照组 (P<0 .0 5 )。另外 ,40期组脊神经节神经元的神经突起长度及神经元存活数量也明显高于 3 0期者。提示 ,两时相脊髓背角内均存在某些初级感觉神经元诱向因子。但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脊髓背角的神经营养活性却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分别注入大鼠一侧臂旁区、延髓尾侧腹外侧区和颈髓第四节段,观察到延髓背角浅层(Ⅰ、Ⅱ层)向上述部位均有投射,Ⅱ层外侧部的投射神经元多于Ⅱ层内侧部。臂旁区接受双侧延髓背角浅层的投射,但以同侧为主;延髓尾侧腹外侧区和第4颈髓接受同侧延髓前角浅层神经元的投射但延髓背角浅层向第4颈髓投射的神经元数量较少。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研究表明,Ⅱ层向臂旁区和延髓尾侧腹外侧区投射的神经元部分呈calb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s,HCN通道)4种亚型在大鼠脊髓背角浅层的表达与分布特点。方法:选取3~5周龄SD大鼠,雌雄不拘,制作L4~L5段脊髓横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观察HCN通道的4种亚型在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亚细胞结构中的分布。结果:HCN通道不同亚型在正常SD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和分布具有特异性:(1)HCN1主要与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i,NeuN)]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共存,HCN2和HCN3主要与NeuN共定位;(2)HCN2主要与肽能初级传入神经末梢标志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共存,HCN4主要与非肽能初级传入神经末梢标志物[异凝集素B4(isolectin B4,IB4)]共存;(3)HCN1和HCN4主要与神经元树突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共存;(4)HCN4主要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标志物[囊泡γ-氨基丁酸转运体(vesicularγ-aminobutyric acid transporter,VGAT)]共存。结论:HCN1~4主要分布在大鼠脊髓背角浅层,且在神经元、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亚细胞结构中呈特异性分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炎症损伤后诱致脊髓背角Ⅰ层神经元功能可塑性和结构可塑性改变的情况。方法:采用脊髓薄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和Golgi染色方法。结果:小鼠一侧后肢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可诱致显著的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CFA注射24 h后,对脊髓背角Ⅰ层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发现刺激伤害性初级传入纤维诱致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的幅值较对照组动物显著增加,平均增强幅度为85.7%。Golgi染色结果发现,在诱致功能可塑性增强的同时,CFA炎症后还可导致脊髓背角Ⅰ层神经元出现树突棘密度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增强186.7%。结论:CFA引发的外周炎症损伤可同时诱致脊髓背角Ⅰ层神经元呈现功能可塑性和结构可塑性增强,这些变化与疼痛的持续慢性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脊髓背角内FOS和ND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联系(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还原性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DP)组织化学和原癌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产物Fos免疫细 胞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脊髓背角内 NDP和 F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联系。一侧足跖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同侧背角内可见大量Fos阳性细胞,而对侧背角内未见或偶见Fos阳性细胞。在背角各层中,大多数Fos阳性细胞分布于Ⅰ层及Ⅱ层外带的内侧部.背角内也可见大量NDP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密集分布于Ⅱ层内带。双标结果说明部分背用内的Fos阳性细胞也是NDP阳性,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区层的内侧部。在Ⅱ层内,Fos阳性细胞周围常有NDP阳性纤维和终末分布,部分NDP阳性终未直接附着干Fos阳性细胞膜上。本文结果为NO参与脊髓内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过程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体外培养乳鼠海马神经元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的表面超微结构。方法:用扫描电镜对海马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具有梭形、锥体形、多角形等多种形态,细胞突起长短不一,粗细不匀,可见形态不同,大小不均的膨体样结构,树突上可见树突棘,突起末端可见生长锥,突起之间有连接。结论: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具有与在体细胞相似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用快速 Golgi 法研究了金黄地鼠外侧膝状体背侧核(LGd),观察了核内三种不同形态特征的神经元。第Ⅰ和Ⅲ型神经元分布在 LGd 各部分,第Ⅱ型则常见于 LGd 中份内侧。第Ⅰ型为多极神经元,胞体大,初级树突平滑但分支多,分支上布满了棘状和短柄的圆形树突突起。第Ⅱ型胞体较小,呈梨形。树突常从一主干分出,在树突分叉处分布有丛状树突突起。第Ⅲ型胞体最小。树突数目和分支也较少,但树突突起形态多样,包括如串珠样的树突突起。第Ⅰ和Ⅱ型神经元有轴突,大部分第Ⅲ型细胞则未发现有轴突。用逆行 HRP 法研究了 LGd 的三型神经元与视皮质的联系。视皮质注入 HRP,标记了第Ⅰ和Ⅱ型细胞,而第Ⅲ型神经元则不被标记,说明第Ⅰ和Ⅱ型为投射性神经元。第Ⅲ型为非投射性细胞,推论其可能为局部回路神经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应用识别大鼠阿片μ-受体(MOR)C末端30个氨基酸残基特异性位点的豚鼠抗体,本文对日本猴颈、胸、腰、骶段脊髓和背根节内MOR-样免疫反应物质的分布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如下:强染色MOR-Li密集分布于脊髓吻尾全长的背角浅层,主要以Rexed第二层内侧部为主。在脊髓背角深层和中央导水管周围区域内也可见中到低等数量的MOR-Li标记。在脊髓背角浅层,MOR-Li广泛分布于Ⅰ、Ⅱ层内神经毯和神经元突起,但似乎只分布于第Ⅱ层神经元胞体。背角深层(Ⅳ-Ⅵ层)有些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也有较强的MOR-Li染色。MOR-Li在背根入髓区和Lissauer's氏束中分布密集且染色强。在后根节,MOR-Li主要分布于中、小细胞,其中MOR-Li阳性小细胞约占65.71%(1018/1562),直径平均为29.50±0.11μm(17.31~34.88μm),中等细胞约占34.19%(534/1562),直径平均为39.04±0.14μm(24.01~49.86μm),而MOR-Li阳性的大细胞只占0.64%(10/1562),直径平均为59.00±2.35μm(51.09~71.39μm)。本结果揭示猴脊髓内阿片肽主要通过突触前和突触后两种方式发挥镇痛作用,除此之外,还可能通过作用于外周伤害性感受器部位的MOR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HRP追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和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了脊髓背角的GABA神经元的分布、GABA能末梢的来源及其超微结构联系。结果表明:在脊髓背角Ⅰ~Ⅵ层内均有GABA神经元胞体和纤维分布,其中Ⅰ~Ⅲ层较为密集,在后外侧束内也存在GABA能纤维及胞体。脊髓背角的GABA能神经末梢有3个来源:①延髓的大缝核、隐缝核、苍白缝核及腹侧网状结构的GABA能神经元;②脊髓固有的GABA能神经元;③脊神经节的GABA能神经元。GABA能末梢可作为突触前成分或突触后成分与未标记末梢形成轴-树突触,也可同时作为突触前、后成分而形成轴-树型自调节突触。结果提示突触前的GABA能末梢可能对脊髓背角内的其它神经元起抑制和脱抑制作用;同时背角内GABA能神经元还接受其它神经元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证实钙调蛋白Parvalbumin(PV)和Calbindin-28KD(CB)阳性神经元在大鼠脊髓不同节段不同区域内的形态及分布特征。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常规灌注固定,取第5~8颈髓、3~6胸髓和1~5腰髓节段;振动切片之后进行免疫组化PAP单标记;光镜观察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并进行计数和测量;用Excel软件对阳性神经元数量、胞体大小、突起数量进行统计处理。结果PV阳性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后角的Ⅱ层和胸核、中间带外侧、中间内侧核、前角的Ⅷ层;CB阳性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后角Ⅰ~Ⅱ层、中间带,前角的Ⅷ~Ⅸ层之间。后角细胞较中间带及前角细胞数量多,胞体小,突起少。在不同区域,两种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量,胞体大小,突起数目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不同节段同一区域的比较中,只有腰前角PV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比较大(P﹤0.05)。结论PV阳性神经元在胸核及中间内侧核的聚集以及阳性纤维在薄楔束和后角Ⅱ层胶状质内的密集分布提示其与机体痛觉传入﹑本体感觉及内脏感觉的联系;CB阳性神经元在前角Ⅷ~Ⅸ层之间的特征性分布说明其与闰绍细胞功能有关;两种钙调蛋白在脊髓不同节段之间的形态及分布基本无差别提示它们的功能并没有特异地对应于躯体或内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证实钙调蛋白Parvalbumin( PV)和Calbindin-28KD (CB)阳性神经元在大鼠脊髓不同节段不同区域内的形态及分布特征.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常规灌注固定,取第5~8颈髓、3~6胸髓和1~5腰髓节段;振动切片之后进行免疫组化PAP单标记;光镜观察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并进行计数和测量;用Excel软件对阳性神经元数量、胞体大小、突起数量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PV阳性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后角的Ⅱ层和胸核、中间带外侧、中间内侧核、前角的Ⅷ层;CB阳性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后角Ⅰ~Ⅱ层、中间带,前角的Ⅷ~Ⅸ层之间.后角细胞较中间带及前角细胞数量多,胞体小,突起少.在不同区域,两种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量,胞体大小,突起数目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不同节段同一区域的比较中,只有腰前角PV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比较大(P<0.05).结论 PV阳性神经元在胸核及中间内侧核的聚集以及阳性纤维在薄楔束和后角Ⅱ层胶状质内的密集分布提示其与机体痛觉传入、本体感觉及内脏感觉的联系;CB阳性神经元在前角Ⅷ~Ⅸ层之间的特征性分布说明其与闰绍细胞功能有关;两种钙调蛋白在脊髓不同节段之间的形态及分布基本无差别提示它们的功能并没有特异地对应于躯体或内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样阳性终末在L5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L5脊神经结扎模型(L5 spinal nerve ligation model,SNL),建模后分别在1、3、5、7 d和14 d不同时间点通过von Frey丝检测大鼠后爪的机械性痛敏,然后在大鼠分别存活7 d和14 d时灌注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平均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分析的方法以及免疫电镜标记技术检测脊髓背角浅层内CGRP样阳性物质的表达变化。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机械性痛敏的阈值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建模成功;(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大鼠脊髓背角浅层内存在大量密集分布的CGRP样阳性终末,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I层和II层。SNL模型大鼠在结扎7 d和14 d后脊髓背角浅层内CGRP样阳性产物的表达明显增多,其平均OD值分别为38.30±3.11和35.70±2.36,与正常对照组(25.10±2.3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电镜结果显示:CGRP样免疫活性物质只分布于轴突终末内,且主要与树突结构形成非对称性突触。结论:CGRP样免疫阳性物质在SNL模型大鼠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表达增加,提示CGRP样阳性终末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