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梨状肌综合征与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都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解剖学结构相距较近,临床表现有时不能明确区分,其治疗方法相似,故有的学认为三均属梨状肌综合征一个病。但是有些学对此持有分歧意见。虽有相似之处,但严格区分三解剖结构、鉴别诊断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髋关节手术损伤臀上血管后并发臀内侧上部坏死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标本,解剖观察梨状肌上孔、臀上血管神经走行及分支分布,髂内动脉造影观察吻合情况。结果:梨状肌上孔为半圆形,中点高(11.6±2,4)mm,下界宽(22.3±4.2)mm;梨状肌上孔内侧缘骨壁厚(7.5±1.2)mm;臀上动脉外径厚(2.3±1.3、)mm;外径宽(4.8±1.0)mm;臀上动脉深支分布臀中小肌;浅支外径厚(0.9 0.6)mm;外径宽(2.7±0.8)mm,分布臀大肌内侧上部。臀上静脉1支型占30.0%,2支型占70.0%;臀上静脉浅支外径厚(0.6±0.2)mm,外径宽(0.9±0.6)mm。结论:术中将臀大肌向内推臀上动、静脉挤压至梨状肌上孔内侧缘骨壁上,致臀上血管断裂,并发臀内侧上部软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00例成年尸体的坐骨神经和臀上、下神经进行观测,并采用臀部25格自身比例定位法对它们进行体表投影定位,以供护理教学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研究进展彭峰①综述陈德松①审校肘部尺神经卡压,又称创伤性尺神经炎、迟发性尺神经炎、肘管综合征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尺神经卡压病变,也是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症之一。早在1878年,Panas就对本病作了描述。但直到Feindel(1...  相似文献   

5.
椎间孔外颈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肩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患,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既往多将其归于“颈椎病”范畴,认为多因椎管内因素如:颈椎退变、颈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而刺激或压迫颈髓和颈神经根所致,然而相当一部分患者按此对症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而反复发作.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认识到非椎间盘源性病变即椎间孔外的颈神经卡压亦是引起颈肩痛的重要原因.现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其病变的解剖基础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臀上皮神经及其入臀点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痛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对25具(50侧)成年尸体的臀上皮神经的支数及其入臀点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臀上皮神经支数可有1~6支,以4支为多见,占48%±7%;穿经竖脊肌外缘,行于竖脊肌与髂嵴附着点处的骨纤维管内进入臀部;入臀点与髂嵴纤维束关系密切,31.18%经其浅面走过,43.01%穿过纤维束,25.81%行于纤维束的深面。结论:臀上皮神经多为4支,在经过髂嵴纤维束时易被固定卡压,引起腰、臀区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解剖学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22具(男13具,女9具)44侧成尸标本,解剖观测肩胛上切迹,冈盂切迹的形态特点以及肩胛上神经走行、分支及分布的解剖学特点,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 结果 肩胛上切迹类型:U型占40.91%(18侧),浅U型占22.73%(10侧),大弧型占27.27%(12侧),方形占9.01%(4侧)四种。肩胛上切迹的厚度为(1.55±0.36)mm。肩胛上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所成角为(86.04±1.28)°。冈下肌支的入肌点,有22.73%在该肌的起点处,77.27%在中或外1/3处。冈盂切迹的厚度在(6.82±1.21)mm 。肩胛上神经自肩胛上孔穿出点至肩胛冈基底部的高度为(11.13±0.21)mm;至冈盂切迹的水平距离为(14.03±0.64)mm 。肩胛上神经转折角为(49.65±1.63)°。 结论 肩胛上切迹的类型、肩胛上切迹和冈盂切迹的厚度,肩胛上神经转折角的大小、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的角度以及冈下肌支的入肌点等均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腓总神经的走行及分支位置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腓总神经从坐骨神经分出至小腿之前,走行在致密的胭窝外侧沟和腓管内。胭窝外侧沟的长度为82.5±2.3mm。在腓管内,神经与腓骨颈处的骨膜紧紧相贴,腓管的长度为26.5±1.5mm,腓总神经在腓管内的长度为23.5±1.7mm。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位置,在进入腓管之前者占42%,在腓管内者占58%。结论致密的胭窝外侧沟,以及腓总神经在狭窄的腓管内与腓骨颈处的骨膜紧密相贴,是腓总神经容易受卡压的两处解剖学位置。  相似文献   

9.
林萍  孙天恩 《解剖学杂志》1995,18(6):496-498
根据54侧成人尸体肘部桡管,旋后肌管及桡神经深支在肘部行程的解剖学研究,特别观察到桡侧腕短伸肌纤维桥有90.6%为全腱性,其中有88.9%与旋后肌弓外侧半重叠直接紧邻桡神经深支,认为该纤维桥是桡神经深支在肘部卡压的主要因素。并注意到桡神经深支与桡骨头部位的关节囊等关系密切,提示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10.
臀上动脉和臀上神经是臀部的主要血管神经,出盆腔部位及分布较恒定.在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1例右侧臀上血管神经穿经臀小肌出盆腔,极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肘部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观察50侧上肢标本,结果 肱二头肌腱膜与正中神经的关系有非覆盖40例(80%),部分覆盖型6侧(12%)和完全覆盖型4侧(8%)。旋前圆肌纤维桥斜过正中神经前方32侧(64%)。旋前圆肌肱骨头肌内有腱束8例(成人,占18.6%),尺骨头汪岙较厚筋膜47侧(94%)。指浅屈肌起始结构有联合腱弓型44侧(88%),纤维情怀2侧型(4%)和腱束型(  相似文献   

12.
臀上神经行径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炜  杨永富 《解剖学杂志》1995,18(4):303-305
观测了31具(男15,女16)成人尸体62侧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的臀上神经.以股骨大转子上缘中点的垂直线作为标志,分内、外侧两组观察了臀上神经末梢分支数,两性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同性左、右侧除女性臀中肌外侧有显著性差异外,余均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测量了各末梢分支至股骨大转子上缘故中点的距离.所获结果提醒术者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手术中如何注意保护臀上神经的末梢分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常见压痛点的体表定位规律及临床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例骨间背神经综合征患者进行压痛点体表定位观测与统计分析,并针对压痛区域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常见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体表压痛处距髁间连线为(47.80±7.72)mm;与前臂正中线的垂直距离为(34.99±6.59)mm。围绕此痛点的解剖标本上可看到骨间背神经行至旋后肌处,穿过一弧形结构,即Frohse弓。前臂被动旋前时,旋后肌管变窄,骨间背神经被拉紧,在Frohse弓处被压;前臂被动旋后时,旋后肌管变宽,骨间背神经松弛,无Frohse弓卡压骨间背神经现象。结论明确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准确体表定位及临床解剖学特点,有利于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准确诊断及针对痛点的各种治疗手段的精确实施。  相似文献   

14.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基础和诊断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收治的12例肩胛上神经卡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及诊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6例中4例有效,有效率66.67%。手术治疗8例,随访2-3年,症状完全消失,肌力较术前恢复至Ⅳ-Ⅴ级,未发现有复发者,但肌肉萎缩无明显改善。结论:本征早期用保守疗法可使部分患者治愈,如治疗2个月无效或出现明显肌肉萎缩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测肩胛上横韧带,肩胛上动脉、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为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肩胛上横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观察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上神经以及它们的冈上肌支与肩胛上横韧带的位置关系,测量它们在肩胛切迹处的直径;以韧带内侧附着处下点的骨面为基点,确定体表穿刺点和穿刺深度。结果肩胛上横韧带下缘长(0.901±0.234)cm,韧带中间窄厚,内、外侧附着点宽薄;肩胛上神经走行于肩胛切迹内,肩胛上横韧带的下方;肩胛上动脉有16.67%走行于切迹内神经的外侧,83.33%走行在切迹外韧带外上方;肩胛上神经的冈上肌支经肩胛切迹内上角走行入冈上肌;体表穿刺定位角为(24.102±3.681)°。穿刺定位距离计算的回归方程是:Y=2.560+0.615X,穿刺深度为(4.342±0.629)cm。结论针刀切断韧带的方向应从韧带内侧部下缘切向内上,可避免损伤韧带下方的肩胛上神经和韧带外上的肩胛上动脉,且可更有效地解除对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的卡压;直线回归方程使穿刺的体表定位因人而异,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6.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肩胛上神经卡压征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及诊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6例中4例有效,有效率66.67%;手术治疗8例,随访2~3年,症状完全消失,肌力较术前增加Ⅱ~Ⅲ级,未发现有复发,但肌肉萎缩无明显改善。结论:本病早期用保守疗法可使部分患治愈,如治疗2个月无效、或出现明显肌肉萎缩,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中神经返支卡压及易损伤部位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术后大鱼际功能恢复不良的原因与返支易损伤部位。方法:对20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正中神经返支走行中存在的卡压因素以及易损伤部位。结果:(1)拇短屈肌浅头尺侧存在腱弓及腱纤维束结构,对正中神经返支形成卡压;(2)住屈肌支持带远侧返支与掌腱膜关系密切,在此部位掌腱膜可对返支形成卡压或术中易误伤返支;(3)走行中返支与拇长屈肌腱和示指屈肌腱存在交叉走行关系。结论:(1)返支走行中存在易卡压因素,治疗腕管综合征时应常规探查松解返支;(2)涉及拇长屈肌腱,示指屈肌腱和掌腱膜手术时,应注意防止损伤返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电生理诊断方法。方法:对10例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人应用肌电图(EMG)观察自发电位,检测肩胛上神经支配肌冈上肌、冈下肌;腋神经支配肌三角肌;肩胛背神经支配肌提肩胛肌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观察指标为潜伏期、波幅的变化。结果:10例病人冈上肌均见自发电位,募集反应减弱,CMA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且波形离散。结论:电生理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为髋关节直接外侧入路确定臀上神经的体表投影和手术安全区 ,在 44侧的成人尸体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与该入路关系紧密的臀上神经最下支分支的分布。结果手术入路的安全区为①在经大转子尖分别作与髂后上棘连线、髂嵴垂直连线、髂前上棘上方 3cm和髂前上棘连线 ,在这些连线上 ,最下支距大转子尖的距离分别为 5 5± 0 6、 4 8± 0 6、 4 3± 0 6、 6 4± 0 8cm ;②在经大转子外侧最凸点分别作与髂后上棘连线、髂嵴垂直连线、髂前上棘上方 6cm和 3cm的髂嵴连线 ,最下支距大转子外侧最凸点的距离分别为 1 0 0± 0 8、 9 0± 0 8、 7 5± 0 6、 8 9± 0 7cm。上述两组数值所在点作连线即分别为最下支神经的体表投影。结果表明 :投影以下至大转子尖或大转子外侧最凸点之间无明显血管神经分布 ,在此区内撑开臀中、小肌肌纤维显露髋臼均不会损伤臀上神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3DCT-A)描述臀上动脉(superior gluteal artery,SGA)的位置及解剖形态。 方法 纳入114例(228髋)患者的3DCT-A数据做以下研究:(1)观察SGA的显影情况;(2)观察SGA的起始、分支及走行特点;(3)定义 SGA盆外部分主干为:出盆点到深支止点或折弯点(当深支为1支时)的一段SGA,测量其长度并进行不同性别间的比较;(4)测量SGA盆外部分主干到骨盆骨性标志(髂后上棘、坐骨大切迹起点、坐骨棘)、骨性标志间连线(坐骨棘与髂结节间)的距离,并进行不同性别间的比较。 结果 (1)94例患者的SGA显示清晰;(2)所有患者的SGA均来源于髂内动脉;(3)28髋的SGA在出盆前近出盆处发出分支;(4)SGA出盆点到坐骨大切迹起点的距离、到坐骨棘的距离在男女患者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5)SGA盆外部分主干与髂结节和坐骨棘间连线成近似平行关系。 结论 通过3DCT-A了解SGA的位置及解剖形态,能为预防 SGA的医源性损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