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与其造血前体细胞(CD34+细胞)过度凋亡有关,AA患者的细胞免疫异常、体液免疫异常以及造血基质的异常,均可导致CD34+细胞过度凋亡,这可能是各种因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进而导致AA的一个重要发病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二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中国AA年发病率约0.73/10万,病毒感染等危险因素与AA发病明显相关.AA已由"骨髓衰竭综合征"逐步被认知为自身免疫性T细胞功能异常相关的骨髓衰竭症.诊断AA关键依据骨髓造血功能低下、T细胞功能亢进及除外检查.治疗AA以强化免疫抑制和促造血为主且疗程必须充分.AA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3.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功能紊乱所致罕见性骨髓功能衰竭性疾病,以血管内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和血栓为表现。PNH虽是良性疾病,但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其中最常见严重并发症是血栓。  相似文献   

4.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AA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对AA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提高AA的诊疗水平。本文就近年来AA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下降和功能异常,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病症,是骨髓衰竭综合征的一种。AA可以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的,获得性AA又分为原发性AA和继发性AA两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异常免疫机制在AA的发病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AA患者体内Th1细胞功能亢进,Th1/Th2细胞比例出现失衡,CD8~+T淋巴细胞比例增高,mDC细胞增多,M1/M2型巨噬细胞比例失调,并且NK细胞数量也有一定程度下降。Tim3在AA等疾病中可以通过下游因子Gal9对机体适应性免疫反应进行保护,并在固有免疫系统的各个细胞中也起到调节作用。而BAT3抑制了Tim3在T淋巴细胞中的活性,同时也增强了AA疾病中DC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摄取提呈作用,以及NK细胞杀伤抗原的功能。进一步了解Tim3和BAT3两种因子在AA疾病过程中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AA等相关免疫疾病的治疗开拓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峰  张晓 《现代免疫学》2006,26(5):438-441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并最终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并以病因不明、治疗棘手而著称。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医学领域不懈的追求。自从有人提出自身免疫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疾病以来,干细胞移植疗法方兴未艾,并且随着近几年间充质干细胞新功能的发现,尤其是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功能的进一步阐释,更为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因其理想的疗效而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小儿常见贫血性疾病,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是一种多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征,主要表现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及所致的贫血、出血和感染~([1])。西方国家发病率(1~2)/百万,东方国家发病率约为西方国家的3倍左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从,简称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系统紊乱与再障的发生密切相关,某些药物、化学毒物、病毒感染等都是再障的病因,但不管再障的初始病因如何,免疫系统对造血系统的损伤在再障的发病过程中起核心作用。CD45抗原是白细胞分化抗原,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功能活化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IM5RA、CIM5RO是CIM5分子的两类亚型,分别代表初始/活化T细胞,有关CD45表达与AA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未见于国内外报道。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 ,AA)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1 6例AA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对象 AA患者1 6例(男4 ,女1 2 ) ,年龄(1 0 5 4 2 5  相似文献   

11.
免疫功能紊乱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密切相关。它不便宜接参与造血于细胞的损伤,促进造血于细胞的凋亡,而且可引发骨髓造血微环境的缺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再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免疫衰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研究认为,免疫衰老并非不可避免的逐进性退化过程,而是一个漫长的重塑结果.其中大部分免疫功能发生了退行性下降,但是少部分改变不显著,甚至略有加强.免疫衰老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改变,累及非常复杂的机制,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和细胞以及免疫分子的各个部分,从免疫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生成至造血干细胞到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移、成熟以及增殖、分化、活化的各个阶段.免疫衰老引起的淋巴系统和细胞的功能紊乱,明显地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疾病和死亡.对免疫衰老随龄性改变进行研究,旨在更好地预防老年随龄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而改善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相似文献   

13.
临床研究已表明许多病毒感染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其作用机制尚不明.近年随着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研究病毒对造血祖细胞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本文概括介绍近年研究的新进展. 一、人巨细胞病毒 ( 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 ) HCMV是一种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的感染因子,在正常人群中HCMV感染可超过50%,是引起小儿各种畸形和病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又发现HCMV感染还可导致患儿严重的造血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异常淋巴细胞增多、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及贫血等[2-3].用造血祖细胞体外研究表明,该病毒可显著损伤造血祖细胞,从而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造血功能紊乱,有些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儿的临床唯一症状就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迄今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Flt3配体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向TH1表型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Flt3配体 (FL)对再生障碍性贫血 (AA)辅助性T细胞 (TH)分化的影响及与造血功能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A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TH 亚群 ,并观察植物血凝素 (PHA)和白细胞介素 2 (IL 2 )对AA患者TH 亚群影响 ;体外培养研究FL对骨髓和外周血T细胞分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结果 AA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TH1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且以急性AA更为显著 (P <0 .0 1) ,TH1与TH2细胞比例失衡 ,TH1 TH2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2 .1± 0 .8和 1.4± 0 .7,P <0 .0 5) ;AA及正常人淋巴细胞经PHA和IL 2激发后TH1比例并无明显变化 ,而正常人骨髓细胞经与FL共同孵育 10d后 ,培养上清中IFN γ含量增高 ,表型分析提示 ,除TH1细胞比例增加外 ,树突状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阳性率也有明显增加。结论 FL通过树突状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向TH1表型分化 ,是AA造血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及免疫分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致病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分析AA骨髓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ELISA测定骨髓和外周血白介素-2及其可溶性受体(IL-2,sIL-2R)、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Flt3配体(FL)的水平。结果(1)AA病人骨髓和外周血CD8+细胞百分率增加,CD4/CD8比例下降;骨髓血CD25+和HLA-DR+细胞百分率增多,急性AA增加尤为显著(P<0.01);骨髓血中CD16+或CD56+细胞百分率也明显增多(P<0.05)。(2)所有AA患者骨髓及外周血IL-2含量均显著升高,绝大部分患者的sFas-L含量增加,FL水平升高尤为显著,高达正常水平的20倍。IL-2、sFas-L和FL的含量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经治疗有效的患者骨髓和外周血的IL-2、sFas-L和FL水平明显下降,但FL仍不能降至正常水平。结论T细胞的异常活化,多种免疫分子表达的异常升高,以及产生针对自身造血干/祖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是AA造血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背景:再生障碍性贫血是T淋巴细胞免疫亢进破坏造血干祖细胞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性疾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支持造血功能同时具有免疫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骨髓衰竭模型小鼠体内的归巢情况。 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骨髓衰竭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于第6天将已标记氯甲基苯甲酰氨的BALB/c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途径移植给骨髓衰竭模型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学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细胞在不同组织的动态分布。造模第14 天,观察各组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外周血血象和骨髓形态学特征。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输注后24 h在受体小鼠骨髓中可发现氯甲基苯甲酰氨阳性标记细胞,72 h时阳性标记细胞数量增多(P < 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小鼠濒死或处死前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单个核细胞数与模型组小鼠濒死时相比显著升高(P < 0.01)。骨髓衰竭模型组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平均生存时间短(P < 0.05)。结果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入骨髓衰竭模型体内能归巢至骨髓,促进造血恢复,减轻骨髓衰竭程度,显著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组织损害的病理变化。一般情况下,人类对自身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但当身体抗原变性、损伤、移位及免疫功能失调,免疫耐受破坏,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或障碍和免疫识别紊乱时,会对自身抗原产生抗体,即自身抗体,从而造成免疫性病理损伤或功能障碍,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表型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BM)及外周血(PB)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相关分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色和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仪分析AA患者的BM和PB中淋巴细胞膜分子的表达。结果:AA患者BM和BP中CD8^ 细胞增加,CD4/CD8比例下降,BM在CD25^ 细胞和HLA-DR^ 细胞增多,急性AA增加尤为显著(P<0.01),BM中CD16^ 或CD56^ 细胞也明显增多(P<0.05),双标记分析提示T细胞主要为CD8^ 细胞:急性AA患者CD8^ -CD25^ 细胞显著增多(P<0.01),AA患者BM中淋巴细胞活化相关分子表达增多,尤其4-1BB^ ,CD95L^ 和CD40L+细胞显著增多(P<0.01),结论:AA患者BM中淋巴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增多,是AA免疫功能异常及最终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GVHD 和GVL 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成败的关键因素。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更是免疫器官,骨髓中的免疫微环境关乎移植后造血重建、免疫功能重建、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本文将从骨髓微环境的病理生理特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骨髓免疫微环境与移植后造血恢复及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等角度,综述近年来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与造血重建和白血病复发相关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