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磁共振T1成像的帕金森病相关脑结构体积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3.0T磁共振T1成像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脑结构如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中脑、背侧丘脑、海马、杏仁核体积的变化,探讨MRI体积测量在PD引起形态学改变的应用及在早期诊断上的意义。 方法 采用3.0T MRI对40例早中期PD患者和年龄匹配的32名正常人进行扫描,分别测量出全脑体积、双侧尾状核、双侧壳核、双侧苍白球、中脑、双侧背侧丘脑、双侧海马、双侧杏仁核的体积,对体积值标准化处理后,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比较早中期P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发现, PD患者的全脑、双侧尾状核、双侧海马、双侧杏仁核的标准化体积和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侧壳核、双侧苍白球、双侧背侧丘脑、中脑标准化体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基于MRI测量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中脑、背侧丘脑、海马与杏仁核的体积的变化能为PD的辅助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定量磁化率成像(QSM)方法观察多发性硬化(MS)患者病灶性质以及正常表现白质区域(NAWM)、灰质核团区域磁化率改变情况。方法:分别采集23例MS患者与9名正常志愿者的QSM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灰质核团、NAWM磁化率的差异分析,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患者组的灰质核团、病灶平均磁化率、病灶总负荷及各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灶主要表现为结节状高信号、环形高信号及等信号。MS患者组与对照组在NAWM区域的磁化率平均值的差值存在差异(P0.05),而在各灰质核团的磁化率平均值的差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患者组的病灶平均磁化率与壳核、齿状核的磁化率存在正相关(P0.05),患者组的病灶总负荷及病程与苍白球、丘脑、红核的磁化率存在正相关(P0.05)。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与病灶平均磁化率及各灰质核团的磁化率均没有相关性。结论:QSM可用于MS患者颅内铁含量的定量检测,同时能为无强化病灶的活动性判断提供较宽的时间窗。MS患者颅内的NAWM存在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深部核团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帕金森病(PD)不同运动亚型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47例PD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按照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 Ⅲ)运动功能评分,将47例PD患者分为震颤为主型(TD)组30例和非震颤为主型(NTD)组17例;另外选择同期受检且无认知障碍者24例为正常对照(NC)组。对两组PD患者及NC组进行常规MR平扫及DTI检查,测量各受试者双侧黑质、红核、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壳核的DTI参数,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轴向扩散系数(DA)和径向扩散系数(DR)。比较各核团DTI参数在三组间的差异。分析存在TD和NTD组间差异的DTI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TD和NTD的鉴别诊断效能,以及这些参数与PD病程、Hoehn-Yahr(H-Y)分级、UPDRS评分、震颤评分和非震颤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TD、NTD两组黑质、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及壳核的FA值均低于NC组(P值均<0.05),其中黑质和尾状核头FA值在TD和NTD组分别为0.49±0.08、0.56±0.08和0.22±0.04、0.19±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TD组尾状核头MD、DA和DR值分别为(0.72±0.04)×10-3 mm2/s、(0.90±0.05)×10-3 mm2/s和(0.65±0.02) ×10-3 mm2/s,均高于NC组的(0.67±0.04)×10-3 mm2/s、(0.84±0.05)×10-3 mm2/s和(0.60 ± 0.03 )×10-3 mm2/s,且MD和DA值高于TD组的(0.69±0.05)×10-3 mm2/s和(0.85±0.05) ×10-3 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黑质FA值和尾状核头FA、MD、DA值联合应用鉴别TD和NTD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896、88.2%、80.0%和0.682,其中AUC值明显高于各参数的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黑质FA值与病程、UPDRS Ⅲ评分和震颤评分呈负相关(r=-0.484、-0.343和-0.618,P值均<0.05),尾状核头FA值仅与UPDRS Ⅲ评分和非震颤评分呈负相关(r=-0.359和-0.384, P值均<0.05),尾状核头MD和DA值与H-Y分级、UPDRS Ⅲ评分、非震颤评分呈正相关(r=0.392、0.444、0.486和0.371、0.404、0.467, P值均<0.05)。结论 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脑深部核团DTI参数存在差异,并与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联合应用黑质和尾状核头多个DTI参数鉴别TD和NTD比单独应用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在老龄化社会的发病率很高,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毁损过度兴奋的内侧苍白球和底丘脑是外科定位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解剖学基础,单侧苍白球毁损术对控制进展性的帕金森病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有作用,术后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尽管底丘脑核团深部刺激术的解剖学基础仍需进一步研究并存有争议,但Krack等采用“联合PD分级标准”(UPDRS)临床评价量表对49例行底丘脑深部刺激术患者术后5年的长期观察发现,术后运动总评分提高54%(P<0.001)。通过单侧苍白球毁损术及底丘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鱼藤酮对大鼠脑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大鼠帕金森病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mGluR1α在大鼠脑内的免疫反应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鱼藤酮组大鼠尾壳核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反应强度明显降低、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尾壳核、内侧苍白球、外侧苍白球以及黑质网状部的mGluR1α免疫反应强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弱,以黑质网状部降低最明显;内侧苍白球、外侧苍白球及黑质网状部mGluR1α免疫反应阳性突起减少;mGluR1α灰度值结果分析显示鱼藤酮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鱼藤酮降低大鼠脑内mGluR1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大白鼠黑质传入性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 HRP 逆行追踪法研究了大白鼠黑质的传入性联系。结果表明,黑质的传入性联系来自尾壳核、中缝背核、杏仁中央核、苍白球、大脑皮质(额区、顶区和岛区)、中缝正中核、蓝斑核、中央灰质腹外侧区和臂旁核等部位,其中以来自尾壳核、中缝背核和中央灰质腹外侧区的投射为主。自这些神经结构到黑质的投射都存在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从尾壳核的前背内至尾壳核的后腹外方向依次投射到黑质的内侧至外侧;中缝背核投射到黑质的内侧2/3;苍白球投射到黑质的内侧1/2;中缝正中核投射到黑质的内侧1/3;杏仁中央核、中央灰质腹外侧区和蓝斑核投射到黑质的外侧2/3;臂旁核投射到黑质的外侧1/2。从各神经结构到黑质的投射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即位于或靠近中枢神经系统中线部位的神经结构投射到黑质的内侧部分,而比较远离中线部位的神经结构投射到黑质的外侧部分。如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苍白球、尾壳核吻段背内侧区等其本身位于或靠近中线部位,投射到黑质的内侧份;而臂旁核、蓝斑核、杏仁中央核、尾壳核尾段等其本身位于比较远离中线的部位,投射到黑质的外侧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变化,并分析其在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机制。 方法 选择31例年龄17~47岁重度强迫症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被试者,获取脑结构磁共振T1图像,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比较强迫症组和对照组大脑灰质体积的差异,并将患者灰质体积差异区与其临床评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CD患者在左侧壳核、岛叶、运动前区、顶上小叶以及右侧角回处体积显著减小。左侧壳核和岛叶的体积与患者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成显著负相关。 结论 左侧壳核、岛叶、运动前区、顶上小叶以及右侧角回的灰质体积变化影响了该脑区功能,从而导致了OCD患者的部分症状。其中左侧壳核以及岛叶的损伤与患者焦虑情绪的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黑质凋亡诱导因子(AIF)的核移位情况及其与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2h、24h、72h后取中脑组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染色观察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害情况,AIF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IF的核移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数量随时间呈递减趋势,并出现AIF核移位,2h时达高峰,之后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结论AIF核移位是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损伤的早期指标,在P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同胞的磁共振成像脑结构分析,探讨遗传因素对脑结构改变的影响程度,为发现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内表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优化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对1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9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患病同胞及38名正常对照的大脑磁共振图像进行处理,采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双侧颢叶、双侧枕叶、左侧岛叶、左侧额叶额上回及右豆状核苍白球灰质有明显减少;在双侧顶叶及双侧边缘叶扣带回灰质增加;未患病同胞组在右侧颞叶、双侧枕叶、左侧岛叶及左侧额叶中央前回等区域灰质明显减少;在左侧顶叶及双侧小脑后叶灰质增加.患者较同胞左侧顶叶楔前叶灰质有增加,未发现两者其他区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同胞存在相似的脑结构异常,遗传因素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脑结构异常的重要因素,提示脑结构形态学改变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内表型.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诊断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帕金森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如能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应用保护性治疗,如应用保护黑质神经元药物等有可能减缓病程进展。结合最近几年国外对本病早期诊断技术的新进展做一综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PET)对多巴胺神经元末梢功能的检测是目前诊断帕金森病最敏感的指标。应用磁共振波谱(^3H-MRS)测定脑内代谢物的浓度,可以了解脑组织的代谢及神经元的功能改变。同时磁共振成像(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亦能对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帕金森病起一定的作用。经颅超声成像技术(TCS)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超声成像技术,发现PD患者的黑质(SN)区有回声增强,认为这些回声增强区的性质与SN区的铁含量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深度学习脑龄预测方法和FreeSurfer图像分析软件,探讨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GE)患者大脑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及寿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44例IGE患者。其中男84例、女60例,年龄10~70岁。基于公共脑成像数据库(人类连接组项目、中国人类连接组项目)建立正常人脑T1加权像(T1WI)MRI训练深度学习脑龄预测模型,并输入脑皮质及脑白质脑图。将IGE患者T1WI MRI输入脑龄预测模型,获取预测脑龄。将27例未经治疗的早期IGE患者设为观察组,男18例、女9例,年龄(16.1±3.2)岁;招募与观察组年龄、性别匹配的2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16.4±4.5)岁,均行MR检查。观察项目:(1)比较IGE患者不同年龄段(10~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大脑的预测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异。(2)利用FreeSurfer软件,分析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大脑皮质体积、厚度和表面积,以及局部形态的差异。结果 (1)IGE患者的不同年龄段中,除>30~40岁外(t=-1.58,P=0.138),脑龄预测值均大于实际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大脑左、右半球皮质厚度略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40,P值均<0.01);2组大脑半球皮质体积、表面积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脑区中右侧眶额皮质体积增大,无脑区皮质体积减小;右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沟附近中央后回、右侧舌回后部分、左侧舌回及楔叶的皮质厚度均增加,右侧中央前回、双侧额上回(背侧)、右侧内嗅皮质的皮质厚度均减小;右侧海马旁回的皮质表面积增大,无脑区的皮质表面积减小。观察组左、右侧苍白球及右侧丘脑体积较对照组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1、4.23、2.12,P值均<0.05)。2组左侧丘脑及双侧尾状核、壳核、海马及杏仁核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IGE患者在多个年龄段其脑结构都会发生异常改变。早期IGE患者的大脑皮质及皮质下核团仅发生细微结构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2.
侯中煜  刘树伟 《解剖学报》2004,35(6):668-670
随着神经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正常老化和帕金森病(PD)的脑成像改变有了进一步认识。由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神经成像方面有其独特的用途和优势,尤其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fMRI)具有很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力,能将解剖和功能图像融为一体,因此在老化与PD基底核研究中MRI的应用越来越多。为进一步开展老化与PD基底核的MRI研究,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健康中老年人脑内多部位T_2值的差异,探讨T_2值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分的相关性。方法使用3.0T磁共振T_2MAP序列对30例AD与30例NC进行扫描,利用T_2MAP软件包进行图像后处理,在T_2图上测得双侧齿状核、海马、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丘脑、尾状核头及延髓、脑桥、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的数值。应用统计学软件对各脑区T_2值进行组间分析,分析T_2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D组与NC组各对应脑区T_2值比较,双侧齿状核、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丘脑及左侧海马、右侧尾状核头、脑桥、延髓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左侧海马T_2值与MMSE评分有中度正相关性(r=0.519,P0.05)。结论 AD患者脑内多部位的T_2值出现改变。左侧海马的T_2值与MMSE评分存在相关性,可以用来评估AD患者病程变化。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显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 群与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D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和残存神经元细胞质及突 触中含有α- 突触核蛋白的路易小体。本文对PD患者肠道菌群改变及其在PD发病过程中的神经炎症及α- 突触核 蛋白的改变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为以肠道菌群作为靶点治疗PD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分析方法研究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改变,以及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例未服药强迫症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对被试的大脑结构进行磁共振扫描.采用VBM分析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强迫症患者组较对照组在3个MNI坐标点的灰质体积显著增加;②经过多重比较校正后发现,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有:右侧罗兰迪克岛盖、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右侧颞极、左侧枕下回、左侧枕中回、右侧小脑以及双侧直回(P<0.05);③以颅内体积为协变量,对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与Y-BOCS评分作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右侧额中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罗兰迪克岛盖、双侧眶额叶下回、右侧眶额叶中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极、小脑、左侧脑岛以及小脑的蚯体的灰质体积与Y-BOCS评分存在负相关(P<0.05);④发现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的灰质体积与Y-BOCS量表呈负相关的脑区有重叠部分,分别位于右侧颞极、右侧小脑、右侧罗兰迪克岛盖.结论 ①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存在异常,主要表现大脑皮质灰质体积的减小;②除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的结构异常外,大脑的后部区域如顶叶、颞叶、枕叶和小脑灰质体积减小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病机制相关;③强迫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大脑部分脑区灰质体积的改变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基底核参数变化对帕金森病(PD)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Izhikevich神经元数学模型构建基底核神经元网络,对基底核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基底核参数对苍白球外侧部(GPe)、苍白球内侧部(GPi)、丘脑底核(STN)和丘脑(TC)生物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根据Izhikevich神经元模型的固有参数,分别实现各神经元核团在正常状态下的生物动力学特性;然后逐渐改变模型参数,直至其出现PD状态的生物动力学特性;最后根据从正常状态到PD状态时各模型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它们对PD状态的影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改变基底核中的相关参数,基底核能够实现生物动力学特性并出现不同的放电状态。在正常状态下,GPe、GPi、STN和TC神经元核团均呈现规则放电模式;当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常量参数a、b和c时,各神经元核团的放电周期也逐渐增大,放电频率减小,放电模式由规则放电转变为簇放电;当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常量参数d时,各神经元核团的放电周期也逐渐减小,放电频率加快,放电模式由规则放电转变为快速放电。结论对PD患者进行深度脑刺激术治疗时,可以结合基底核参数变化对PD状态的影响,实现更精确、更快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薄层断面上小脑深部核团的位置、分布和形态,为小脑功能影像学研究、电刺激核团疗法的功能相关性研究以及核团立体定向手术提供其中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择3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以CT与1.5T MRI经前后连合间线扫描,排除器质性病变.选取其中1例成年尸体头部标本,经明胶包埋和深低温冷冻后,采用铣削精度为0.001mm的SKC500型数控铣床,同样经连合间线制成层厚为0.1mm的连续薄层横断面,对获取的图像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择取与齿状核相关的典型断面与相应的活体3.0T MRI图像对照. 结果 共获得与小脑相关的薄层断面图像620幅,其中齿状核、顶核、球状核以及栓状核出现的层面数分别为145、12、25、20幅.在连续横断面上观察到齿状核最大且最先出现,位于最外侧,形似一个向内侧开口的折叠口袋状结构;顶核最靠内侧,紧邻第四脑室顶的外侧和上蚓前部的内侧面,在中线两侧对称分布;栓状核位于齿状核内侧,不易与其区分,核团部分遮盖齿状核门;球状核由多个散在分布的灰质团块组成,呈前后向伸展,出现于栓状核与顶核之间. 结论 连续薄层横断面上能较好地显示小脑深部核团的位置、形态以及与周围小脑结构的毗邻关系,对小脑深部核团的功能影像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60~65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该病以运动迟缓、共济失调、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为主要临床特征,以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大量α-突触核蛋白蓄积形成lewy小体为主要病理改变[1]。近年来,有关PD发生发展中黑质致密部的炎症反应经多次研究并得到初步证实。最初,研究者在对PD患者进行尸体解剖时发现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6例成人大脑的连续切片观察,计算了脑内主要的十一个灰质核团体积,进行了左、右侧之间的比较;同时探讨了核团体积与脑指数、脑体积、脑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脑内主要核团的左右侧体积大小,以不对称性为多,占60%,其中丘脑前核、杏仁核和红核三个结构,左右侧之间体积大小有显著性差异;大部分核团的体积发育与脑型和脑大小有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少数核团的体积相对恒定,其发育与整脑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强迫障碍(OC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DSM-IV-TR)或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的28例GAD、25例OCD及39例健康对照。全部研究对象完成高分辨率结构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患者的焦虑或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在全脑范围内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别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之间灰质体积的差异,并探讨GAD和OCD患者全脑灰质体积与HAMA和Y-BOCS总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GAD左侧前扣带回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0.016,小体积校正),OCD患者双侧眶额皮层等脑区灰质体积下降(P0.001,未校正);GAD患者较OCD患者在双侧眶额皮层等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0.001,未校正)。GAD患者的HAMA总分与右侧颞叶的灰质体积增加相关,而OCD患者的HAMA总分则与眶额皮层等脑区的灰质体积变化相关(P0.001,未校正)。讨论:GAD和OCD患者并未共享相同的灰质体积异常脑区,两种疾病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大脑结构特征,并且其焦虑症状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