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远期追踪的价值。方法选取1999至2007年广州市儿童医院KD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同时采用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于恢复期进行远期随访。结果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逐层筛选,确定9例KD患儿为本研究的样本。男8例,女1例,急性期发病年龄为1-10岁,平均(4.44±3.09)岁。检查时年龄4-12岁,平均(7.89±2.62)岁。追踪时间1.5~7年,平均(3.44±1.67)年。急性期超声心动图示9例患儿中冠状动脉巨瘤5例,冠状动脉瘤3例,冠状动脉扩张1例。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6/9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5/9例。冠状动脉造影示:双侧主干冠状动脉瘤4例,同时伴远端动脉瘤3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1处,并冠状动脉扭曲,狭窄或充盈缺损3处,附近侧支血管形成1处;左前降支动脉瘤、右冠状动脉闭塞伴侧支循环形成1例,冠状动脉扩张4例。与同期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冠状动脉造影新发现冠状动脉远端瘤3处,右冠状动脉远端狭窄2处,左前降支狭窄1处,右冠状动脉闭塞伴侧支血管形成1例。5例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阳性者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均发现相应冠状动脉支狭窄或充盈缺损表现;1例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阳性,冠状动脉造影仅见轻度冠状动脉扩张。结论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特别是动脉瘤造成的心脏损害可长期存在。对于远期追踪观察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具无创、安全可靠的优点,是判断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位置、形态、数目及严重程度,特别对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及远端病变能做出准确的评估。两种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广州市儿童医院2001至2004年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及恢复期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广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KD患儿,对伴冠状动脉损害者进行随访,KD患儿恢复期接受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按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的程度,将KD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扩张组、中小型冠状动脉瘤组和巨大型冠状动脉瘤组,分别比较其发病及变化特点。结果 共纳入KD患儿356例,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为41.3%(147/356);巨大型和中小型冠状动脉瘤组确诊前发热时间明显长于冠状动脉扩张组[(18.5±12.0)d、(12.9±8.2)dw(7.4±3.6)d,P均〈0.01)]。有119例(81.0%,119/147)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定期门诊随访。随访2年,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扩张组72例患儿冠状动脉全部恢复正常;中小型冠状动脉瘤组77.8%(28/36)患儿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巨大型冠状动脉瘤组11例患儿无一例恢复正常。40例冠状动脉有损害的KD患儿恢复期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中小型和巨大型冠状动脉瘤组室壁运动异常、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扩张组(P〈0.05)。结论 KD患儿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损害为一过性;大部分中小型冠状动脉瘤改变可恢复;巨大型冠状动脉瘤造成的损害可长期存在。超声心动图和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追踪观察KD冠状动脉损害的变化及心肌供血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3.
据Heart2009年9月23日报道,对中度冠状动脉疾病(CAD)风险的患者行多层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MSCTA)是一种预测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是心肌微循环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其出现打破了以往对心脏疾病认识的局限,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心肌声学造影是评估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的新技术,有望成为该病的重要检查方法。本文简要综述心肌声学造影的作用机制、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相关概念以及心肌声学造影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120例女性溢液性乳腺疾病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症状以乳头溢液为主。回顾分析乳腺导管造影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超声、患侧乳腺钼靶平片+导管造影检查,并做病理组织检查。比较乳腺导管造影诊断的差异。结果 120例中,超声发现病灶108例,阳性率为90.00%;乳腺钼靶平片发现病灶102例,阳性率为85.00%;乳腺导管造影发现病灶117例,阳性率为97.50%。超声、钼靶平片、导管造影检查诊断良、恶性肿瘤灵敏度分别为80.00%、85.00%、90.6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6,P〈0.005)。手术病理证实:单纯导管内乳头状瘤3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扩张33例,纤维囊性乳腺病伴导管扩张21例,导管内癌及乳头状瘤癌变29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在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中具有定位、定性的实用价值,对临床是否确定手术及切除范围提供了可靠、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畸形(coronary artery anomalies,CAA)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较低,一般认为是在胚胎时期冠状动脉异常发育或未能发育完全造成的。多数冠状动脉畸形患者无临床症状,往往在冠脉造影中偶然被发现。本文回顾了左右冠状动脉共同开口于升主动脉左前壁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笔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药物球囊扩张+内支架植入术"时,发现1例先天性左心耳缺如伴左上、下肺静脉共干患者,极其罕见,此前无论是尸体解剖还是活体上均未见文献报道,为了丰富相关病例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可溶性E选择素(sE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与冠脉扩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行冠脉造影的部分患者,根据冠造结果分三组,其中Ⅰ组为冠状动脉扩张,共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Ⅱ组,共35例;造影正常者为Ⅲ组,共24例.用ELISA法检测血浆MMP-9及其抑制物TIMP1水平.结果 sES及MMP-9水平在冠脉扩张组明显高于冠脉粥样硬化组及冠脉造影正常组(P<0.05).血浆TIMP1水平在三组中相近.结论 sES、MMP-9/TIMP-1与冠脉扩张相关,它们可能参与了冠脉扩张的发生,在冠脉疾病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纵隔恶性横纹肌样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横纹肌样瘤是好发于婴幼儿肾脏、形态特殊、预后较差的一种少见肿瘤。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肾外横纹肌样瘤的报道不断增多,且可发生于成年人。现报道1例纵隔原发性恶性横纹肌样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光镜、免疫组化和电镜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1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冠状动脉疾病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和治疗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脏中心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儿(不包括复杂心脏畸形合并冠状动脉异常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方法和治疗。结果32例冠状动脉疾病患儿进入分析,男20例,女12例,年龄1个月至18岁。经ECG、超声心动图、64排CT和心导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0例(31.2%),8例以心力衰竭起病,其中长期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4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2例,均行外科手术移植左冠状动脉,1例术后死亡,余9例术后随访临床症状好转,左室缩小,二尖瓣反流减轻;冠状动脉瘘13例(40.6%),9例以心脏杂音、4例以心力衰竭起病,外科手术行瘘缝扎或补片治疗12例,介入治疗1例,术后随访仅1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6例(18.8%),出现左心扩大、心肌缺血征象,予长期抗凝等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3例(9.4%),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予降胆固醇、改善心肌缺血等药物及饮食控制治疗,随访病情尚稳定,无明显加重。结论儿童冠状动脉疾病少见,先天性包括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和冠状动脉瘘,后天性以高胆固醇血症和川崎病累及冠状动脉多见,对于有左心扩大和心肌缺血表现者,应重视冠状动脉疾病的可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结节病与结核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节病(sarcoidosis)与结核病(tuberculosis)被分列为两种独立的疾病。结核病一般累及单个器官,典型的病理学变化是形成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caseating epithelioid cell granulomas),病因是结核杆菌感染。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疾病,最常累及肺脏,病理以形成非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为特征,病因至今不明,有报道在结节病组织中发现分枝杆菌DNA,进而推断结核杆菌感染是结节病发病的原因之一。我们对这两种疾病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冠脉介入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反复形成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当地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术后7d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内血栓形成,使用球囊反复高压扩张支架内血栓部位开通血管,术后7d又行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次血栓形成,查氯吡格雷抵抗试验阳性,改变抗凝方案7d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 冠脉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原因较多,但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抗凝治疗是减少介入术后血栓形成的关健.  相似文献   

13.
肾素瘤1例临床病理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述肾素瘤的病因,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肾素瘤进行大体、光交易、免疫组化镜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肾素瘤包膜完整光下酪似血管外皮瘤;免疫线化,部分细胞Vimentin呈阳性反应,瘤组织的腺样及乳头样结构区瘤细胞cytokeratin呈阳性反应。电下瘤细胞胞浆内可见多量圆形分泌颗粒及棱莆和梯形结晶样物。结论:肾素瘤是发生于变更的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罕见衣性肿瘤,明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CAE Ab和Titin Ab测定对诊断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 (MGT )的意义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平行检测了6 5例MGT、 97例非胸腺瘤MG (NTMG )、 7例单纯性胸腺瘤 (NMGT )、 35例其他疾病患者 (OND )、 10 0例健康对照者 (NC )血清中的CAE Ab、Titin Ab水平。结果表明 ,MGT患者血清中CAE Ab、Titin Ab检测敏感性分别是 6 3 1%和 6 1 5 % (P >0 0 5 ) ;特异性分别是 75 3%和 91 8% (P <0 0 1)。MGT同一病理类型中的CAE Ab与Titin Ab之间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 5 )。由此可见CAE Ab、Titin Ab均可作为MGT术前诊断的重要参数 ,两者敏感性无明显差异 ,但Titin Ab特异性明显优于CAE Ab。  相似文献   

15.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特别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主要病因,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必要条件。据报道[1],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可达到99.7%,HPV感染使宫颈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00多倍,是可  相似文献   

16.
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和生物学资料已经证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是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及宫颈癌的主要病因[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切割球囊已成为减少血管壁损伤的一种方法。但有关支架置入前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对支架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尚鲜有报道。方法  10 7例连续病例共 12 0处病变选定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 ,随机分为切割球囊组 ( 1组 )和普通球囊组 ( 2组 ) ,切割球囊和普通球囊扩张后随即用轻微压力打开置入的支架。六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 ,并进行定期临床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相似 ,10 5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随访 ( 88.9% ) ,第 1组 5 0例 ( 84.7% ) ,第 2组 5 5例( 93.2 % )。冠状动脉造影的再狭窄率 ,第 1组为 2 0 .0 % ,第 2组为 2 0 .0 % ( …  相似文献   

18.
瘤样纤维组织增生—侵袭性纤维瘤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瘤样纤维组织增生又称纤维瘤病(Fibro-matosis F),亦有人称纤维组织增生性瘤样病变及纤维组织增生症。Fletcher首次称肌纤维瘤病Myofibromatosis。自1954年Stout首次注意这类病变后报道日益增多,1982年Re-itamo报道斯堪的纳维亚的统计,腹壁内及腹壁外韧带样瘤的年新发病例数为4/10万。可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现已成为有无冠状动脉疾病的首选影像方法,经典穿刺途径是股动脉途径,但此途径有诸多缺点,如术后需卧床、局部血肿、腹膜后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我院通过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60例,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55例作对比分析,旨在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azabraud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报道国内首例Mazabraud综合征,用常规HE及黏液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作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Mazabraud综合征的纤维结构不良镜下由良性增生梭形纤维组织及不成熟编织骨构成,骨小梁纤细,排列不规则,无极性.肌内黏液瘤大体边界清楚,灰白色,半透明胶冻状,有光泽及粘滑感.镜下肿瘤富含大量黏液样基质,细胞稀疏,细胞小,胞质少,呈星状突起,核小而深染,细胞无异型性,无核分裂象.肿瘤边缘浸润横纹肌组织.黏液染色(Alcian blue)黏液基质阳性.免疫标记肿瘤细胞vimentin阳性.结论 Mazabrau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以骨的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合并肌内黏液瘤(intramuscular myxomas,IM),或McCune-Albright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MAS)(即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皮肤咖啡-牛奶斑伴多种内分泌功能亢进)合并肌内黏液瘤为特征,病因与Gsα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