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要点及有限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3月~2007年5月共用多节段开窗加神经根管减压的有限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24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X线片、CT或MRI检查报告腰椎间盘多节段突出,临床体征与影像学报告相一致。术后平均5.6年经腰椎X线动力位片判定脊柱的稳定性,疗效按NAKAI标准进行术前、术后对比。结果124例均获随访8个月~7年,平均5.6年,疗效评定为:优68例、良37例、可17例、差2例,总优良率达84.7%。所有病例除有1例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及2例并发椎间隙感染外,其余均无近期严重并发症出现,也无腰椎失稳现象发生。结论多节段开窗的有限手术能在直视下切除椎间盘,彻底地松解神经根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和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老年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椎间盘镜对49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行髓核摘除术,记录术前术后疼痛视觉评分VAS及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ODI评估手术疗效。结果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个月(12±84个月)。随访最近一次VAS评分(3.02±1.10)(P〈0.01),疼痛较术前明显减轻。ODI指数:优良率为87.7%。结论利用椎间盘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良好,由于损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椎间盘镜与常规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椎间盘镜(MED)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其中400例患者采用MED治疗,200例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一年。结果MED治疗优良率在97%左右,常规开放手术治疗优良率在85%左右。结论MED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比常规开放手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手术适应证及评估其疗效。方法本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0月应用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其中中后外侧突出型82例,中央突出型24例,合并侧隐窝狭窄78例。手术经后入路进行,采用椎间盘镜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等减压步骤。结果术后随访3~20个月,依据Machnab标准:优62例、良31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达87.7%,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及椎体滑脱。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恢复快及并发症小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技术要点。方法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7例患者,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随访157例,平均随访(6±0.5)个月,优良率91%。结论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手术适应证及评估其疗效.方法 本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0月应用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其中中后外侧突出型82例,中央突出型24例,合并侧隐窝狭窄78例.手术经后入路进行,采用椎间盘镜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等减压步骤.结果 术后随访3~20个月,依据Machnab标准:优62例、良31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达87.7%,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及椎体滑脱.结论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恢复快及并发症小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7.
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4月~2010年3月,我科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42例,其中女性18例,男性24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6.4岁.结果 1例因术中操作困难改为开放手术,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参照Macnab疗效评价标准,优27例,良13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5.2%.结论 MED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后路椎间盘镜(METRx)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晖  陈明  吴小涛  熊传芝  黄建华  吴昊 《解剖与临床》2004,9(4):276-277,279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TRx)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操作治疗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ETRx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5例。结果:本组病人术后MRI检查显示突出椎间盘得以摘除,脊髓及神经根已获得充分减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全组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3%。结论:METRx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适用于除术后复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盘穿刺(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95年10月至2003年2月采用APLD手术治疗的3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结果 324例患者获得1~6年随访,优235例,良75例,差14例。优良率92.6%。无一例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间盘穿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比常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保留了脊柱后柱的完整性,对脊柱稳定影响小,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0.
侧卧位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高风险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风险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侧卧位开窗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间对我院17例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侧卧位小切口开窗椎间盘切除手术,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JOA评分,末次随访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14~62(37.5±12.1)个月,术前JOA评分为6~12(9.8±1.6),术后3个月JOA评分18~28(22.3±3.8),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4例,良2例,可1例。结论老年高风险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侧卧位开窗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椎间盘切除术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臂X光机引导准确定位,在棘突旁0.5-1cm处仅做1.6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放入固定盘手术通道及内窥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突出的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必要时清理和扩大神经根通道。结果 本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30例,随访1-1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25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应用经脊椎后路显微内窥镜摘除腰椎间盘,技术先进,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的优点。方法自2001年8月起到2004年12月手术治疗53例单纯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把患者分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组和椎间盘镜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治疗费用以及Oswestry Disability Idex(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改善程度。结果所有患都经过2个月-3年随诊,平均随诊时间为12个月。术后六个月的Oswestry Disability Idex(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明显下降,两组术式疗效相近。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和椎间盘镜均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康复快等优点, 具有接近椎间盘镜手术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3.
文题释义: 网络Meta分析:主要是借助间接比较技术对处于同一个证据体的所有干预措施同时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在临床上当多种治疗可供选择时,它们之间的两两比较试验证据几乎不可能完整获得,这时网络Meta分析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比较手段。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骶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同时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的改变。 背景:随着椎间盘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让外科医生和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因此新兴手术方式和传统广为接受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的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荟萃分析无法对多种手术方式的优劣进行层级划分。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的方式,对临床上常用的7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安全进行评估。 方法:通过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模型,对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标准椎间盘切除、标准小开窗椎间盘切除、椎间盘化学消融、椎间盘镜技术、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所有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均从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PubMed、Embase以及Google scholar检索得来。检索提取结果数据包括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数据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 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29个研究31篇文献,包括3 146例患者;②7种手术方式成功率的概率排序(从优至劣):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 标准椎间盘切除> 标准小开窗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化学消融> 椎间盘镜技术>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概率排序(从优至劣):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 > 标准的小开窗椎间盘切除 >标准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镜技术>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 > 椎间盘化学消融 > 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④再次手术率的概率排序(从优至劣):标准小开窗椎间盘切除>标准椎间盘切除>椎间盘镜技术>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椎间盘化学消融 > 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⑤研究证据显示,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具有最高的手术成功率,其手术并发症率也最低;此外标准小开窗椎间盘切除技术的再手术率最低;而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技术的手术成功率最低同时并发症率最高。希望更高质量的一对一随机对照试验能够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ORCID: 0000-0002-8546-4300(冯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4.
背景:对于广泛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采用内固定还是单纯手术仍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内固定与单纯开窗治疗广泛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2/2009-12珠江医院收治的有根性症状的152例广泛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5例行单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治疗(单纯组),97例行髓核纤维环摘除,椎间撑开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组)。治疗后定期进行随访。 结果与结论:影像学检查显示,治疗后6个月和6年时,单纯组椎间隙相对高度明显下降,而融合组椎间隙高度比术前增高(P < 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6年,融合组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优于单纯组(P < 0.01)。提示,对于广泛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及突出纤维环摘除,椎间撑开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髓核摘除。 关键词:纤维环膨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融合;内固定;髓核摘除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3.008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technique and inclusion criteria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to supply feasible criteria and technical notes to avoid complications and to increas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2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osterior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for 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included.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as follows: no severe pain in the lumbar region, no lumbar instability observed by flexion-extension radiography and no intervertebral discitis or endplate damage observ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aging examinations.

RESULTS:

Follow-up visits were carried out in all cases. Complications, such as nerve injuries, were not observed. The follow-up outcomes were graded using the MacNab criteria. A grade of excellent was given to 12 patients, good to 12 patients and fair to 1 patient. A grade of excellent or good occurred in 96% of cases. One patient relapse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and then underwent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nd inner fixation. The numerical rating scale of preoperative leg pain was 7.4± 1.5, whereas it decreased to 2.1±0.8 at 7 days after surgery. The preoperativ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f lumbar function was 57.5±10.0, whereas it was 26.0±8.5 at 7 days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

In these cases,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was able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Furthermore, it has advantages over other methods because of its smaller incision, reduced bleeding and more efficient recover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138例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在病变椎间盘注射浓度为40μg的医用臭氧,椎间盘内、突出髓核内及椎管内可见臭氧残留。结果138例椎间盘均穿刺成功。术后3月显效89例,有效35例,无效14例,有效率89.86%;术后6月显效92例,有效37例,无效9例,有效率93.48%。患者均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新的介入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方法简便、疗效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