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N-乙酰-L-色氨酸(L-NAT)对海马神经元(PHN)缺血低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600μmol/L H2O2诱导PHN制备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aspase-3的表达,Rhodamine 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势能(ΔΨm)的改变,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caspase-3、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及凋亡诱导因子(AIF)和细胞色素C(CytC)等线粒体促凋亡因子在胞质蛋白和线粒体蛋白中的表达。结果 L-NAT可减轻H2O2所引起的细胞形态的死亡、存活率的降低、LDH的释放、caspase-3的激活、线粒体膜势能的丧失及AIF和CytC等线粒体促凋亡因子的释放。 结论 L-NAT能通过抑制caspase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的细胞凋亡途径,减轻H2O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葱白提取物(FO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结扎成年大鼠36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6 h,复氧18 h建立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模型。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或H/R组)和FOB预处理+I/R组(或H/R组)。应用PowerLab多通道生理记录仪分析左心室功能;2,3,5-三苯基四唑氯铵(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体积。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mRNA(Bcl-2、Bax、Caspase-3)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 Cyt-C)的表达。结果 在体大鼠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I/R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明显恶化(P<0.05);与I/R组比较,FOB预处理能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且减小心肌梗死体积(P<0.05)。在培养心肌细胞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H/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而Bax、Caspase-3和Cyt-C的相关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与H/R组比较,FOB预处理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增加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减少Bax、Caspase-3和Cyt-C的相关表达(P<0.05)。结论 葱白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NAC)对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的血压变化及其内皮功能变化,探讨CIH引起高血压的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IH组(缺氧55 s,复氧 55 s)及NAC干预CIH组(缺氧55 s,复氧55 s,NAC 300 mg·kg-1·d-1,灌胃)。尾套法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胸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和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mRNA的表达情况。使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胸主动脉eNOS表达。胸主动脉及血清ET-1水平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外周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使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胸主动脉组织匀浆中超氧阴离子(O-·2)含量。结果:CIH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较对照组升高(P<0.01),NAC干预CIH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较CIH组显著降低(P<0.05)。CIH组胸主动脉中eNOS mRNA和蛋白水平以及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NAC干预组两者表达明显高于CIH组(P<0.05);CIH 组胸主动脉ET-1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而NAC治疗使表达减低(P<0.05)。CIH组血清MDA和ET-1水平以及胸主动脉匀浆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NAC干预组这些指标水平均低于CIH组(均P<0.05);CIH组血清SOD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而NAC治疗组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 NAC通过减少自由氧的产生,保护主动脉组织内皮功能,从而缓解血压升高,推测氧化应激参与CIH致高血压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对碘海醇所致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对临床治疗碘海醇导致的糖尿病肾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清洁级糖尿病大鼠45只,体重250~300 g,通过股静脉注射碘海醇法建立糖尿病对比剂肾损伤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碘海醇组(NL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NAL组),假手术组(Sham组),分别于建模后24h、48h、72h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的浓度;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醇(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含量浓度;TUNEL检测肾上皮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NL组肾损伤严重,细胞凋亡明显,血浆总Scr、BUN、MDA、Bax、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T-SOD、GPX、Bcl-2明显降低。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减轻碘海醇所致的糖尿病大鼠肾损伤,抑制细胞凋亡,血浆总T-SOD、GPX、Bcl-2明显升高,Scr、BUN、MDA、Bax、caspase-3明显降低。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控肾脏组织中Bcl-2、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沉默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及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方法 雄性成年 SD 大鼠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腺病毒后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再灌注(I/R)模型。将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sh-con)和RGMa干扰组(sh-RGMa),分别在注射后1 d和3d观察腺病毒对RGMa的影响。将其余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空病毒组(I/R+sh-con)及病毒组(I/R+sh-RGMa);I/R 72 h 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采用静脉注射伊文思蓝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GMa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脑屏障完整性相关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 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 72 h,I/R组较 sham 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沉默RGMa能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减少脑梗死体积;可下调MMP-9及上调claudin-5和ZO-1的表达。 结论 沉默RGM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脑屏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对3日龄幼鼠缺血缺氧损伤后胼胝体髓鞘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溶剂组和槲皮素处理组.溶剂组和槲皮素处理组大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然后置8%O2和92%N2混合气体装置中缺氧2h,缺氧后1h分别灌胃给予槲皮素(20mg·kg-1·day-1)和相应的溶剂.术...  相似文献   

7.
林凌  张更  林巧梅  林清 《解剖学报》2016,47(6):738-743
目的通过缺氧、缺血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WMI)模型,评价大鼠各个生长时期的学习记忆能力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变化。方法新生4日龄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WMI组,应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于术后4周、8周与12周分别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和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MBP在大鼠脑内的定位定量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WMI组大鼠出现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病理改变。WMI组大鼠神经行为学及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MI组各时间点的MBP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4日龄SD大鼠发生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后,各个生长时期的学习记忆能力均减弱,MBP蛋白表达均减少,推测学习记忆能力减弱可能与MBP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兔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成年兔(3~4周龄),体质量3.5~4.5 kg,随机分为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肝缺血再灌注+NAC组(IR+NAC组),于门静脉阻断前(T0)、门静脉开放即刻(T1)、开放后2 h(T2)、5 h(T3)和7 h(T4)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TUNEL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与T0比较,2组T1、T2、T3、T4各时间点ALT、AST及MDA显著升高、SOD显著降低;与IR组比较,IR+NAC组T1、T2、T3、T4各时间点ALT、AST及MDA明显下降而SOD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损伤改善;与IR组比较,IR+NAC组在再灌注后5 h、7 h,凋亡细胞减少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NAC对家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NAC清除氧自由基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胡黄连苷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通路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胡黄连苷组、茴香霉素(p38 MAPK激活剂)组、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肾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仅切除右肾,游离左肾动脉)、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NAC处理组(N+I/R组)。NAC组和I/R组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脉45min再灌注以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夹闭动脉前30min给予NAC150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均于再灌注4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比色法检测肺组织谷胱甘肽(GSH)及其过氧化物酶(GSH-Px)、ELISA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6、IL-10浓度。结果NAC可减轻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使肾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GSH、GSH-Px、SOD含量升高,MDA降低,使血清及BALF中TNF-α、IL-6含量降低,IL-10升高(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对肾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黄芪注射液拮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经腹腔注射1g/L黄芪注射液(3ml/kg)干预治疗。Longa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顶叶皮质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c-Jun氨基末端激酶3(JNK3)蛋白表达,RT-PCR检测JNK3 mRNA表达。 结果 经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大鼠顶叶皮质区神经元JNK3 mRNA和JNK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神经元形态和超微结构以及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神经元JNK3基因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缩小脑梗死体积,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短暂性缺氧后脑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表达的变化.方法 新生10~24h的SD大鼠短暂置于100%氮气环境中,建立缺氧窒息模型.33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10min组、缺氧20min组,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euroD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大脑皮质区和海马齿状回可见NeuroD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细胞;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随缺氧时间的延长,NeuroD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缺氧10min组与对照组、缺氧20min组与缺氧10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暂缺氧可引起NeuroD表达量的增加,表达部位主要在大脑皮质、海马等神经干细胞/神经前体细胞聚集区.  相似文献   

13.
缺血、缺氧对小鼠海马DNA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缺血、缺氧脑片模型,探讨缺血、缺氧对小鼠海马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利用C57BL/6J小鼠建立海马脑片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正常对照组海马脑片与HIBD实验组海马脑片炎症损伤、DNA甲基化相关酶的表达情况。结果 HIBD实验组海马脑片氧化应激、炎症损伤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诱发海马应激损伤;同时HIBD实验组海马脑片DNA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片缺血、缺氧可促发炎症反应对海马组织造成损伤,DNA甲基化水平升高,提示DNA甲基化可能参与缺血、缺氧组织损伤过程;机制可能是HIBD影响DNA代谢活动,诱导DNA甲基化水平升高,DNA甲基化调控相关基因表达产生氧化应激,促发炎症反应,对海马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极化的小胶质细胞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的表达变化。 方法 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7 d、14 d模型组(I/R),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MCAO);Real-time PCR检测M1、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及CD206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缺血区小胶质细胞RGMa的表达;体外培养小胶质细胞,分别用M1或M2型小胶质细胞的诱导物脂多糖(LPS)或IL-4诱导24 h后,利用Real-time PCR检测M1、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IL-1β、iNOS、Arg-1、CD206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1、M2型小胶质细胞上RGMa的表达。 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7 d、14 d,M1、M2型小胶质细胞的标记分子表达增加。缺血后7 d、14 d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上RGMa大量表达。RGMa在体外培养的LPS诱导极化的M1型小胶质细胞和IL-4诱导极化的M2型小胶质细胞上表达均显著增加。 结论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Ma在缺血区M1型和M2型极化的小胶质细胞上均大量表达,RGMa可能在小胶质细胞激活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GMa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观察硫酸镁对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重280-300 g的雄性SD大鼠24只,传统线栓法制作单侧MCAO模型后根据硫酸镁处理时间不同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缺血20 min、30 min、40 min硫酸镁处理组(25% 硫酸镁160 mg/kg 腹腔注射)和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实时动态监测各组不同时段的脑血流变化。4组动物模型均于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断头取脑,TTC染色观测脑片梗死灶体积。结果: 再灌注后硫酸镁处理的各组脑血流均缓慢恢复至基线而后保持稳定,对照组脑血流随心跳波动明显,平均血流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平均脑梗死体积为:硫酸镁组26.5%、36.5%和24.5%,对照组为54.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硫酸镁组5.670±1.003、8.670±1.211和7.170±1.472,对照组11.170±0.983。结论: 缺血早期给予硫酸镁对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是否对缺血/再灌注(I/R)脑细胞具有保护效应及其与微循环调节功能间的关系。方法:I/R与IPC组大鼠均复制脑I/R损伤模型,IPC组增加于I/R之前24h进行的短暂脑缺血预处理。动物均开颅窗观察缺血前、缺血后、再灌后脑软膜微循环指标;并取脑组织作红四氮唑(TTC)染色观察缺血损伤情况。结果:I/R组TTC染色后大多数出现不规则的缺血损伤的淡染区,而IPC组明显少见。IPC组缺血及再灌之后毛细血管累计总长度、微循环血流量、微血管内血流速度之相对增加值均大于I/R组。I/R组于再灌注之后有无复流现象;而IPC组此时呈灌注增加的过程。结论:IPC通过提高微循环的调节功能,促进毛细血管的相对性开放和血流的相对性加快,减轻缺血期组织血流低灌注和再灌注期无复流现象,从而对I/R脑产生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溶剂对照组、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自噬抑制剂组、自噬抑制剂组和自噬激活剂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神经缺损症状,根据Zea Longa评分标准挑选模型成功的大鼠;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尼氏染色观察大鼠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现象;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无神经缺损症状,未出现脑梗死灶,尼氏体丰富、染色均匀。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组出现明显的脑梗死灶,神经细胞坏死增多,尼氏体数量减少、着色较浅,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自噬体,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和LC3-Ⅱ表达增加(P 0. 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黄芪甲苷组和自噬激活剂组可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尼氏体稍增多,自噬体数量、beclin-1和LC3-Ⅱ表达量均增加(P 0. 05);自噬抑制剂组脑梗死体积增大,神经细胞坏死严重,尼氏体减少,着色变浅,自噬体数量、beclin-1和LC3-Ⅱ表达量均减少(P 0. 05);溶剂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与黄芪甲苷组比较,黄芪甲苷+自噬抑制剂组和自噬抑制剂组脑梗死体积增加,神经细胞坏死增多,尼氏体数量减少,自噬体数量、beclin-1和LC3-Ⅱ表达量降低(P 0. 05)。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激活自噬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