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成人麻疹的临床表现特征研究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征、发病率增加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至2006年收治的158例成人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成人麻疹患者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的临床特征。结果成人麻疹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科普利克斑(Koplik's spots)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常常合并肝脏和心肌损伤,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和心肌炎为主。结论成人麻疹发病率增加可能与麻疹病毒基因变异,缺少麻疹疫苗(MV)的保护,早期麻疹暴露,人口流动性大,儿童广泛接种麻疹疫苗等因素相关。若能够对麻疹患者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并对易感者进行广泛的麻疹疫苗接种,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有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市人群中近10年麻疹发病特点及其发病趋势。方法 采用1991-2000年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订正年报表资料对我市麻疹发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2001-2002年全市及中心区、边缘区和县级市麻疹发病趋势。结果 麻疹发病呈上趋势,其中边缘区麻疹发病率上升最为迅速,预测到2001年我市麻疹发病率达到4.81/10万,其中边缘区达到7.55/10万。麻疹发病特点为:地区分布以边缘区发病为主;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性别男多于女,发病年龄以0-3岁儿童发病为主,近年来发病年龄有高移趋势,15岁及以上发病比例构成逐年增大,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发病的比例较大;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近年来干部、工人发病构成比例逐年增加。结论 近年来我市麻疹发病上升趋势明显,应加强麻疹监测和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加强散居儿童和高年龄段人群麻疹免疫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成人麻疹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近年来成人麻疹的发病及临床特点 .方法 分析了 110例成人麻疹的特点 .结果及结论 成人麻疹特点 :①病例逐年增加 ;②全年散发 ,发病高峰季节后移 ;③患者以外来人口为主 ;④病毒血症时间长 ;⑤麻疹粘膜斑发生率高 ;⑥部分病例血小板下降 ;⑦并发症以肺部感染、心肌及肝脏损害为主 ;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近年来成人麻疹的发病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了110例成人麻疹的特点.结果及结论成人麻疹特点:①病例逐年增加;②全年散发,发病高峰季节后移;③患者以外来人口为主;④病毒血症时间长;⑤麻疹粘膜斑发生率高;⑥部分病例血小板下降;⑦并发症以肺部感染、心肌及肝脏损害为主;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年来麻疹的流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以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麻疹。方法对东莞市人民医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65例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4个月的婴幼儿至48岁的成年人均有麻疹发病,以6个月至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56.2%。城镇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农村和外来工的儿童。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多在38—39℃之间。成人麻疹多为不典型,并发症多,以腹泻较常见。麻疹抗体IgM检测阳性率为86.4%。结论婴幼儿仍为目前麻疹的高发人群,在春夏季节.密切接触者发病率高。加强农村和外来工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人群中近10年麻疹发病特点及其发病趋势. 方法采用1991~2000年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订正年报表资料对我市麻疹发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2001~2002年全市及中心区、边缘区和县级市麻疹发病趋势. 结果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其中边缘区麻疹发病率上升最为迅速,预测到2001年我市麻疹发病率达到4.81/10 万,其中边缘区达到7.55/10万.麻疹发病特点为:地区分布以边缘区发病为主;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性别男多于女,发病年龄以0~3岁儿童发病为主,近年来发病年龄有高移趋势,15岁及以上发病比例构成逐年增大,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发病的比例较大;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近年来干部、工人发病构成比例逐年增加. 结论近年来我市麻疹发病上升趋势明显,应加强麻疹监测和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加强散居儿童和高年龄段人群麻疹免疫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成人麻疹患者的肝损害(附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麻疹患者的肝损害(附42例分析)石建时,王凝芳,周先志(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北京100039)近十年麻疹并发肝损害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将本院近期收治的42例麻疹及其肝损害患者情况报告如下:观察对象系1989年1月~19...  相似文献   

8.
热毒宁治疗麻疹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麻疹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加用热毒宁.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热毒宁治疗小儿麻疹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6年茂名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有效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对2006年茂名市麻疹监测及流行病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疹疫情以散发为主,报告发病率为2.63/10万;全年均有发病,其中5-7月份发病较多(75例,占50.68%);发病年龄以0-6岁为主(126例,占85.14%);散居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8.38%;发病人群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5.16%。结论散居儿童是造成麻疹发病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常规免疫仍需加强,应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以预防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10.
赵林  黄顺和  李伟  唐伟  苟铁军 《医学信息》2007,20(7):1256-1260
目的 分析南充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探讨预防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充市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南充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840例,麻疹年平均报告率8.47/10万,病例总要集中在1~14岁的幼托儿童和学生共1384例,占病例总数的75,22%。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时间主要在每年的3~7月,报告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0.49%,无免疫史的占25.60%,免疫史不详的占53.91%。结论 南充市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人群免疫力低.易感人群积累,为降低麻疹发病率,减少麻疹暴发,应进一步提高麻疹初始和加强免疫接种,并在1~14岁人群中开展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1.
113例8月龄内婴幼儿麻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8月龄内婴幼儿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13例麻疹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例婴幼儿麻疹,其中男64例,女49例,男女之比为1.31:1,占同期住院麻疹患儿的47.3%;12月至次年3月发病的93例,占72.7%;6-8个月患儿75例,占66.37%;出疹时间、出疹顺序、Koplik's斑典型;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常见;心肌酶、ALT变化较大,所有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113倒婴幼儿麻疹以6月以后婴儿居多,临床特征为病毒血症较重,可有心肌、肝脏损害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婴幼儿麻疹的预防策略应对育龄妇女在孕前接种一次麻疹疫苗,以提高母传抗体水平,并提前婴幼儿麻疹初种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曹县麻疹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当地预防控制麻疹提供指导.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3年曹县麻疹疫情数据,以及麻疹疑似病例,开展麻疹IgM、风疹IgM检测和分析麻疹病毒分离情况、病例特点.结果 2009-2013年度共报告227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72.69%,麻疹IgM阳性率为18.71%,12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5株麻疹病毒,为H1a基因型.确诊168例麻疹病例,<4岁年龄组的构成比为80.95%,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是麻疹发病的主要人群,占89.29%;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超过38.5℃者占86.63%,皮疹首发部位为面部,占72.95%,有口腔黏膜斑者占72.80%,麻疹并发症前三位分别为肺炎、心肌炎、喉炎.结论 经血清学和病毒学证实,曹县当地存在麻疹病毒传播,病例以散发为主,麻疹野病毒为H1基因型,麻疹发病与年龄、性别、职业、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3.
麻疹是一种儿童多发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的广泛开展,儿童发病明显减少,成人更少发病.过去的10年本地区未发现一例麻疹,我院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却收治成人麻疹41例,现将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罗湖区学校麻疹爆发疫情的回顾性调查,了解校际麻疹爆发的成因,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几年来学校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间共发生6起学校麻疹爆发疫情,均为外来工子弟学校,主要集中发生于3-6月,爆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2.74%,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为27.27%和50.00%。结论学校学生中的免疫接种空白是麻疹爆发疫情发生的关键,应加强对民办学校的免疫接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麻疹流行病学规律,探讨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白云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麻疹发病率为65.60/10万,2007年为64.28/10万。在两年所有病例中,发病率以小年龄组和学龄儿童组为主,其中0-9岁组占71.11%;发病地域广泛散发,以春夏季高发;57.28%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23.86%的报告免疫史不详。结论流动儿童麻疹疫苗(MV)接种率和免疫覆盖率不高是造成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提高儿童2针次MV常规免疫率,加强和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区1999年0~45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今后麻疹免疫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间接法.结果抗体阳性548人(86.03%).检测了637名0~45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683,抗体水平无地区差异.结论本区近年不会出现大面积麻疹流行,建议麻疹疫苗(MV)初免提前至6月龄或考虑给婚前体检女青年进行MV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7.
免疫球蛋白静脉用药在麻疹并肺炎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的疗效.方法通过用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35例与对照组33例作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14天内临床治愈33例,3天内体温正常30例.对照组14天内临床治愈13例,治疗3天后,仍发热33例.两组比较,疗效非常显著(p<0.01).结论并用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经实验室确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探讨麻疹疫苗接种对儿童麻疹临床发病特点的影响,以及婴儿麻疹和儿童麻疹发病特点的差异,以帮助麻疹的早期诊断。方法采集2002至2010年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隔离门诊和住院期间经RT-PCR或ELISA法确诊的麻疹患儿临床资料。采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病毒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咽拭子和尿液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麻疹病毒N基因片段。根据是否接种麻疹疫苗分为接种麻疹疫苗组和未接种麻疹疫苗组。结果①207例经病原学确诊的麻疹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123例,女84例。年龄0~15岁,其中〈8月龄(未达到初免年龄)69例(33.3%),~1岁45例(21.7%)。未接种麻疹疫苗组154例(≤1岁亚组97例,〉1岁亚组57例),接种麻疹疫苗组53例。②接种麻疹疫苗组本市户籍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未接种麻疹疫苗组。两组的发病高峰均在4月份。有明确麻疹患者接触史患儿在未接种麻疹疫苗组为15.4%(24/154例),接种麻疹疫苗组为16.9%(9/53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接种麻疹疫苗组麻疹黏膜斑和咳嗽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接种麻疹疫苗组,余伴随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未接种麻疹疫苗组〉1岁亚组眼部症状发生率高于≤1岁亚组,余临床表现两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疹发病年龄趋低龄化,同时临床表现更加不典型;麻疹患儿以未达到麻疹疫苗接种年龄的婴儿或漏种麻疹疫苗的流动人口为主,提示加强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和对流动人口易感儿童查漏补种,对降低麻疹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莞市常平镇2005—2007年麻疹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莞市常平镇麻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制对策,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收集2005—2007年东莞市常平镇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东莞市常平镇共报告麻疹病例36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46/10万,年均发病率外来暂住人口显著高于本地人口(x^2=10.354,P〈0.01);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3-8月份发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87.2%,流行模式为散发和爆发并存,以散发为主;发病年龄向低年龄组(〈8个月)和高年龄组(〉14岁)转移;2005年以来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年平均接种率为90.2%,本地儿童高于外来流动儿童。结论外来暂住人口中的散居儿童和工厂员工是东莞市常平镇麻疹发病的主要对象,外来暂住人口数影响当地麻疹发病率。建议采取以加强外来流动儿童麻疹常规免疫和外来青工麻疹免疫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的疗效. 方法通过用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35例与对照组33例作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治疗组14天内临床治愈33例,3天内体温正常30例.对照组14天内临床治愈13例,治疗3天后,仍发热33例.两组比较,疗效非常显著(p<0.01). 结论并用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