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膝骨性关节炎发病年龄与相关的易感基因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方法 临床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63例,年龄匹配的对照组999人,临床资料完整.应用TaqMan探针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转化生长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5,GDF5)5'非翻译区域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104T/C;rs143383)、ASPN基因天冬氨酸(D)重复序列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骨性关节炎患者发病年龄与易致病等位基因和BMI之间的关系.结果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与年龄匹配对照组之间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BMI≥25)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高危因素(P<0.01);骨关节炎组随年龄增大BMI有增大的趋势,Pearson相关系数为0.15,P<0.01;为分析不同发病年龄阶段BMI分布的情况,膝骨性关节炎组及对照组按年龄35~70岁(5岁为一组)分组,发现骨关节炎组发病年龄早的患者BMI较发病年龄较晚者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7,P=0.011),而对照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86,P=0.56);TT(GDF5)和D14(ASPN)致病易感等位基因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年龄分布不同,较年轻发病患者易致病等位基因人群携带率明显高于较年长发病患者(P<0.05).结论 发病年龄较小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受遗传因素作用更大,而发病年龄较大的患者机械因素起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显示,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骨关节炎状态下,原本正常的骨转换平衡状态被破坏,血清、尿液中一些特异性指标可以较敏感地反映出骨转换的具体变化过程。目的:测量绝经后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分析两疾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48例绝经女性受试者,行骨密度、膝关节X射线片检查,最终选出180例进入试验,分为骨关节炎组、骨质疏松组及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观察对象的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两疾病发病与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骨关节炎组腰椎骨密度升高,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值降低;骨质疏松组腰椎及全髋部骨密度降低,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的降低与骨关节炎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血清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的升高与骨质疏松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绝经女性骨关节炎患者骨吸收速率减低,骨质疏松患者骨转换率加快,骨代谢水平的差异导致两疾病患者骨密度呈现出负相关趋势。监测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钙素,特别是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血清水平对骨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膝周脉冲射频联合醋氯芬酸分散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是否使用膝周脉冲射频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对比两组的膝关节功能、疼痛递质介质、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esterm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膝部评分系统(Lyshom Knee Rsting System,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递质介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膝周脉冲射频联合醋氯芬酸分散片能有效降低膝骨关节炎疼痛,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研究骨质疏松症合并膝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骨质疏松症合并膝关节炎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迪巧钙片+消炎痛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鲑降钙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症状评分及骨密度检测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鲑降钙素应用于骨质疏松合并膝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同时可以增加机体内骨钙素含量,纠正骨代谢失衡,提高骨骼成骨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逐年提升,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骨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目前临床上仍缺少有效的筛选措施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目的:探究胰岛素样因子、睾酮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在预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骨质疏松症男性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非骨质疏松症体检健康的男性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在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对两组受试者抽血检测胰岛素样因子、血清睾酮及骨代谢指标的水平。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患者腰椎侧位骨密度和左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样因子和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Ⅰ型胶原C端异物肽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钙素(BGP)、血清钙、血清磷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提示,通过检测老年男性血清中睾酮、胰岛素样因子及部分骨代谢指标的水平,可早期预测骨密度,为筛查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高危状态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治疗膝关节炎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一般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分析两种术式治疗膝关节炎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治疗优良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评分(VAS)均显著降低,髌股关节功能评分(Kujala)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WOMAC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Kujal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患者以上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变化研究.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1210例新生儿出生体重调查及母亲孕期健康状况统计.分别建立妊娠期高血压母亲所生早产儿组,妊娠期高血压母亲所生足月儿组,妊娠期高血压母亲所生小样儿组,并建立相应的对照组.采用t检验和v检验.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母亲所生足月新生儿与健康母亲所生足月儿体重变化,t值 1.431209737,P值 0.156469466,t临界值 1.991672579,P>0.05没有显著差异.2.妊娠期高血压母亲所生早产儿与健康母亲所生早产儿体重变化.t值 3.333814237,P值0.00099r7694,t临界值1.970286607.P<0.001差异非常显著.3.妊娠期高血压母亲所生早产儿与健康母亲所生早产儿出生体重与胎龄是否适龄的变化,P<0.001,差异非常显著.妊娠期高血压母亲所生足月儿组与健康母亲所生足月儿出生体重与胎龄是否适龄变化,P<0.05,差异明显显著.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严重影响胎儿在宫内的体格发育,妊娠期高血压也是造成胎儿早产和小样儿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膝骨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组的差异,筛选其能用于骨关节炎诊断、治疗或发病机制研究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方法: 利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比较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4例)与健康志愿者血清(4例)蛋白图谱的差异,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对获得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和初步分析,并用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验证所鉴定的蛋白。结果: 成功建立了骨关节炎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质谱分析初步鉴定出8个差异蛋白,其中5个蛋白在膝骨关节炎组表达上调,3个蛋白在膝骨关节炎组表达下调。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验证得到α2-巨球蛋白在膝骨关节炎组表达上调,与双向荧光胶内差异凝胶电泳技术联合质谱分析的结果一致。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α2-巨球蛋白可作为骨关节炎潜在的疾病相关生物学标志物进一步研究,为骨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关节镜下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关节清理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向。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2例,并进行术后有效随访2年,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的膝关节临床评分(KISS评分)及疼痛情况。结果术后2年KSS评分总分、功能活动评分与膝关节评分两个分项目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及肿胀情况,在保守治疗效果不好情况下可以作为患者的一种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是一种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保膝术式。通过胫骨近端内侧切口,在水平面、冠状面双截骨后,进行楔形撑开、钢板固定。其治疗意义在于将内翻的下肢力线转移至相对正常的膝外侧,以缓解内侧症状,延长关节寿命,延缓骨关节炎进展,甚至避免关节假体置换。 个体化力线矫形:根据膝骨关节炎的多阶段性,针对不同退变程度的膝内侧间室,施行不同的力线矫形方案。通过术前规划截骨后的楔形撑开角度或距离,可以将内翻的下肢力线矫正至中线或偏外侧,以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背景: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对于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疗效明确,但目前关于力线矫正点的选择仍以Fujisawa点作为参考,个体化力线矫形是否能获得更优越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个体化下肢力线矫形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无锡市人民医院骨科因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行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X射线片、MRI综合评估患膝并划分退变等级(Ⅰ-Ⅲ级),其中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组及对照组,每组16例;14例Ⅲ级患者作为Fujisawa组。个体化组轻度退变Ⅰ级矫正下肢力线至胫骨平台50%点,中度退变Ⅱ级矫正至胫骨平台外侧55%点;对照组、Fujisawa组均矫正力线至62.5%点。测量评估术后下肢力线,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胫骨近端内侧角;随访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患膝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比较患者术后综合满意度的自评分。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②3组下肢力线矫形结果满意,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胫骨近端内侧角较术前明显增加,股胫角明显减少(P < 0.05);③随着随访时间延长,3组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显著增加,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显著减少,组内不同时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个体化组术后3,6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高于对照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个体化组及对照组术后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所有患者对手术矫形效果满意,个体化组术后综合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⑤结果表明,个体化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通过准确地力线矫形,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ORCID: 0000-0003-0566-2858(俞颖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