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叶春鸿 《校园心理》2012,10(6):408-409
<正>自卑和异性交往不良是中职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自尊与异性交往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提高个体自尊水平有助于提高其异性交往水平[1]。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中职生异性交往水平,异性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中职生异性交往行为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本研究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低自尊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自尊水平的实效性,并讨论在改善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自卑心理的同时,能否促进其异性交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自我报告版筛查出焦虑症状评分高的中学生(得分≥25分)59名,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29)或对照组(n=30)。对干预组使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案进行10周(每周1.5 h)的干预,在此期间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对照组在干预组10次干预结束后接受与干预组同样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使用Spence’s儿童焦虑量表-儿童版(SCAS-C)和儿童自动思维量表(CATS)对两组进行基线和10周干预后2次测量。结果:对SCAS-C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57)=8.12,P<0.05]。对CATS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接近有统计学意义[F(1,57)=3.88,P=0.054]。干预组SCAS-C及CATS的10周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基线得分[(28.2±11.3)vs.(35.4±15.8),(37.8±30.7)vs.(48.8±27.0);均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3.
人际交往团体咨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30人左右的团体咨询是否有效。利用团体咨询与认知指导两种方式对自愿报名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干预.对比于无干预小组的人际交往.并通过前后测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团体咨询显著降低团体的交往焦虑水平。认知指导明显提高大学生自表行为的果决性。结论 团体咨询可以有效降低较大团体的人际交往焦虑水平.将认知指导与团体咨询策略结合将提高大团体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永杰 《校园心理》2015,(3):188-191
<正>员工越轨行为是自发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组织准则,会威胁到组织的财产或组织中的成员[1]。国外有研究表明,特定组织伦理气候与特定的员工越轨行为存在相关性[2]。例如,在温暖、支持和奖励等积极的组织伦理气候中,员工越轨行为的发生概率会较低[3]。道德推脱作为认知因素,与员工越轨行为和组织伦理气候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道德推脱是指个体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这些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其伤  相似文献   

5.
综合自信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自信是对自我正确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信任自己的能力与价值的态度 ,包括生理自信、社会自信、心理自信三个层面 ,每个层面包含着自信认知、自信情感、自信行为三种要素 ,其核心要素是认知要素中的评价过程[1] 。自信与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2 ] 。大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重视大学生自信的培养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认知调节—情绪调节—行为改变综合训练法” ,对大学生进行自信训练旨在寻求促进大学生自信水平提高的有效形式和方法 ,探索自信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 ,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跨诊断取向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主要治疗性因素及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运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34例患者进行为期10周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患者施测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治疗结束时完成团体治疗疗效因子问卷和认知行为治疗反馈问卷。结果:34例患者治疗10周后SAI评分降低[(34.9±6.4)vs.(53.6±5.4),P0.01];4种诊断治疗前后SA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团体治疗疗效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依次为人际互动中的获取、自我了解、普遍性、信息传递、团体凝聚力、存在意识因子、情绪宣泄、希望重塑、人际互动中的付出、利他性、家庭情境重现、行为模仿。患者认为受益最多的认知行为技术依次是关于焦虑和ABC情绪理论的心理教育、社交技巧训练和放松训练。结论:跨诊断取向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不同诊断的焦虑障碍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认知行为技术中心理教育、社交技巧训练和放松训练在团体形式中运用较为充分有效。  相似文献   

7.
胡丹莹 《校园心理》2015,(3):199-200
<正>团体沙盘游戏是指在咨询师的陪伴下,多位被试一起挑选沙具,在沙箱内制作沙盘作品,通过团体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认识与探讨自我,观察并接纳他人,以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目前这一技术已在高等院校心理咨询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并且学者已经将其应用到学生考试焦虑[1]、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2]、大学生孤独感[3]、职业生涯规划[4]等干预研究中,均取得明显的效果。但在学生干部团队建设干预方面,国内还未有相关尝试。本研  相似文献   

8.
正行为抑制是个体对不符合当前目标的反应或行为的抑制控制,对个体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1]。认知加工不仅需要激活当前任务相关信息,还需要抑制任务无关信息,因此有研究认为抑制控制能力衰退是导致认知老化的主要原因[2]。随着个体的衰老,干扰因素更容易进入到工作记忆中,从而导致整个认知过程的衰退。已有的研究提示,外倾性人格特质与抑制控制能力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例如外倾性与情绪调节的注意分配策略密切相  相似文献   

9.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考察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9名大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为期4周8次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并建立对照组和榜样组,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学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讥诮态度、低个人成就感三个分量表的后测结果显著低于前测,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数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学业倦怠及分量表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榜样组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分数没有显著差异.组员量化报告和定性分析也支持这一结果.结论: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父母的心理状态,并采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探讨主要的疗愈因子。方法:ASD儿童父母32例,作为实验组进行为期10周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匹配的对照组不做干预。干预前后1周行SCL-90及特质应对方式测查,干预后实验组施行团体疗效因子问卷。结果:消极应对、抑郁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及其他因子的测量效应,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15.25,10.00,28.3,4.21;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对照组与实验组基线水平无差别(P0.05);组别效应分析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的SCL-90总分、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15.63,15.25;P0.05)。团体疗效因子相对重要性排序靠前的6个因子分别为行为模仿、普同性、希望重铸、自我了解、信息传递、社交技能发展。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ASD儿童父母心理状态,团体疗效因子中行为模仿、普同性、希望重铸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于翔 《校园心理》2009,7(6):424-426
<正>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监视、调控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的认知、动机和行为[1]。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它是孩子获取知识、发  相似文献   

12.
正中老年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1]。乳腺癌作为应激事件易使患者产生负性心理应激反应[2]。应激系统模型[3]提出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因素相互作用使个体产生生理心理的应激反应。积极心理学中的益处发现作为一种认知及行为上的积极应对[4],尚未有研究探讨社会支持与益处发现是如何相互作用对心理应激反应产生影响的。故本研究旨在调查中老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益处发现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关系,为改善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自愿报名参加的82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4级八年制医学生按不同的实习医院分成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2)。研究组接受为期8周的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Williams Life Skills Training,WLST),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最后研究组36人(男15人,女21人)、对照组37人(男15人,女22人)完成了研究。所有被试干预前、后自评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SDS总分(31.39±4.16,32.69±6.29)均较干预前(34.25±5.91,35.53±6.92)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SAS和SDS总分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WLST能够有效地降低医学生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团体正念认知治疗(MBCT)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注意维持功能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DSM-IV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的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配进入团体MBCT+常规治疗组和团体CBT+常规治疗组,两组在进行常规的门诊药物治疗外,分别给予8周的团体MBCT和团体CBT。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持续操作测验-相同配对版(CPT-IP)评估患者在基线、治疗8周后的焦虑症状与注意维持功能。结果:8周治疗结束时,两组的HAMA评分均较基线降低(均P<0.001),CPT得分均较基线提高(均P<0.05);两组间的HAMA临床有效率(87.50%vs.81.48%)、临床治愈率(71.43%vs.59.26%)、HAMA减分情况、CPT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正念认知治疗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均可以有效缓解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注意维持功能,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末,素质教育的研究热潮在我国逐渐兴起[1]。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种[2],它参与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会对个体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状况产生影响。对于个体而言,素质至少包括个体内在的心理内容以及个体的适应能力[3]。研究指出,性格品质、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4]。  相似文献   

16.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干预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进行干预实验,以探索降低高一学生社交焦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小儿癫痫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年收治的200例癫痫患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两组均干预1个月。对比两组患儿父母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1.803,-9.977;P0.05);观察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3.140,-22.588,-13.945;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环境以及社会关系4个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372,3.679,4.424,4.470;P0.05);观察组满意度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χ~2=14.198,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癫痫患儿父母的负性情绪,改善疾病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二胎妊娠不同于一胎妊娠,面临高龄、剖宫产史、身体机能弱化,产科风险大幅度增加,同时工作、育儿、家庭等矛盾压力重重,产前抑郁发生率高于一胎孕妇[1-2]。产前抑郁情绪可能与高血清皮质醇有关[3],是产后抑郁重要的预测因素[4]。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已批准将团体干预作为应对压力和负性情绪最有前景的干预模式[5]。正念是指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当下、不加任何评判[6]。团体正念训练在欧美医疗、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盛  相似文献   

19.
王洪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2):817-818,816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well -being ,SWB)是心理学长期关注的课题之一 ,其中区分SWB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认知成分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按照主观决定的标准对人的生活的评价 ) ,而情感成分指个体的(实际的或理解的 )快乐平衡 (愉快与不愉快的平衡 )。过去的研究表明SWB的两个成分受人格[1 ] 和文化[2 ] 的影响。虽然文化心理学家承认生物的抑制作用[3] ,人格心理学家也承认文化对行为的影响[1 ] ,但其是将人格与文化分开来研究的。一、主观幸福感的人格和文化研究回顾1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人格研究①影响主观幸福感的…  相似文献   

20.
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介绍(NCS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各种脑损害的存活率的提高和康复医学的发展 ,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 ,依靠的不是神经影像学检查而是有效的神经心理评估[1] 。《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Theneurobehavioralcognitivestatusexamination ,NCSE) ,由Mueller等编制于 1983年[2 ] 。该量表采用分量表和分量表分的形式对各认知领域进行分析而被称为第二代认知功能检查法。1 NCSE的内容及评测方法NCSE评估认知功能的三个一般因素 (意识水平、注意力和定向能力 )和五个主要的认知功能区域(语言能力、结构能力、记忆力、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