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操作简单的肾移植模型。方法以BN(RT1n)大鼠为供体,Lewis(RT11)大鼠为受体,实验组静脉吻合用3号prolene线作内支架,对照组直接端端吻合肾动静脉,将输尿管带膀胱瓣吻合于膀胱。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成功率分别为90%和85%,两组准备供体耗时为(23.0±2.4)min,供肾热缺血时间为(5.6±1.3)s,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手术耗时分别为(40.6±6.3)min和(54.1±4.2)min,冷缺血时间分别为(38.4±5.7)min和(49.7±6.3)min,手术耗时和冷缺血时间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支架法简单实用,明显缩短肾缺血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简便、成功率高、远期肾静脉血栓发生率低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SD大鼠为供受体.切除受体左肾,采用自行设计的供体腹腔动脉、硬膜外导管内撑法重建动脉血供.供体后腔静脉与受体近后腔静脉处肾静脉端端吻合.结果:供体手术时间为(42±3)min;受体手术时间为(90±10)min.供体器官热缺血时间为≤2 s,冷缺血时间≤100 min.53例次手术中,成功48例,手术成功率为90.6%(48/53).无远期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大鼠肾移植模型,保留了原术式操作简单、对手术器械和术者的显微外科技能要求低、成功率高等优点、又降低了肾静脉血栓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慢性排斥反应的动物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术者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为初学者提供详细的操作经验。方法选用雄性供体(Wistar)、受体(SD)大鼠68对,术前供、受体同时麻醉,受体备8/0线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血管阻断,阻断背侧分支血管。供体左、右上腔静脉分别与肺门环扎,断升主动脉后灌注停跳液,游离肺动脉,穿横窦断肺动脉,冲洗心房,分离供体心脏。受体腹腔血管适当切口,6点与12点处褥式缝合,动脉连续缝合,静脉单针缝合,排气,再灌注。记录操作时间,行HE染色、检测CD_3、IL-1β及外周血CD_4~+T、CD_8~+T细胞。结果单术者行68例手术,手术时间(58.8±4.5)min,动、静脉吻合时间分别为(7.6±2.2)min和(13.5±4.2)min,供心总缺血时间(31.8±4.5)min,成功率为88.2%,术后第3、5天排斥反应较重,心肌组织间CD_3、IL-1β高表达,术后第1天起外周血CD_4~+T、CD_8~+T细胞逐渐增多。结论通过充分准备与熟练操作,单术者可实施成功率稳定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4.
背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肺移植远期主要并发症之一,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是研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首要条件。目的:建立大鼠气管异位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17在该模型中的作用。方法:按体质量配对,Wistar和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30):Wistar(供体)→SD(受体)组和SD(供体)→SD(受体)组,颈前皮下组织包埋移植气管,不同时间点分别采样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对比观察移植气管上皮丢失、淋巴细胞计数、无核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总数及白细胞介素17表达量等指标。结果与结论:两组受体全部存活。移植后第7,14,28天两组淋巴细胞计数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第14,28天两组无核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总数比值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第7,14,28天Wistar(供体)→SD(受体)组上皮丢失度分别为40%,100%,100%,SD(供体)→SD(受体)组未见明显丢失;移植后第28天Wistar(供体)→SD(受体)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生率为100%,SD(供体)→SD(受体)组未发生闭塞。移植后第28天Wistar(供体)→SD(受体)组白细胞介素17表达量显著高于SD(供体)→SD(受体)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实验成功建立了Wistar(供体)→SD(受体)大鼠异位气管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研究提供了平台,白细胞介素17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三种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式进行比较,寻找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可靠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端侧吻合、端端吻合、套管法进行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对三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应用三种方法各完成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30例,端侧吻合法手术成功率为63.3%,手术时间为(112±16)min,端端吻合法手术成功率为76.7%,手术时间为(95±13)min,套管法手术成功率为93.3%,手术时间为(69±8)min。结论在三种术式中套管法手术时间最短,成功率最高,能够建立稳定可靠的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6.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改进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Ono模型基础上,建立简单、可靠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以Wiste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改良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为3组:正常Wister大鼠作为对照组;移植后亚急性排斥反应组(术后2周);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组(术后8周)。分组喂养后按规定时间收获心脏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手术成功率为87.5%。其中麻醉过深死亡2例,疑青霉素过敏死亡1例,术中出血过多死亡4例。供心移植吻合时间(24.3±7.6)min,供心冷缺血时间(34.5±8.2)min,腹部触诊移植心脏搏动时间(16.8±7.4)d。组织形态学观察示:移植心脏心肌组织内有大量粒细胞浸润;随着移植后时间延长,CAV逐渐加重,冠脉数量减少,心肌萎缩并心肌纤维化发生。结论:改良Ono模型建立的心脏移植模型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收获的移植心脏标本在组织形态学上反映了CAV和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心脏移植后相关疾病提供理想的组织标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大鼠取肾方法,建立稳定的供体取双肾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30只180~220gF344大鼠,雌雄各半,随机选取10只做为供体,用一种新的方法摘取双肾,分别对20只受体做左侧原位肾移植,动脉采用供体带盘和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静脉采用端端吻合,供体输尿管膀胱瓣和受体膀胱吻合重建尿路,术后第二天背侧右肋肌角入路切除受体右侧健肾,观察大鼠成活天数。结果受体除1例因血尿路梗阻切除健肾后第2天死亡,其余受体均成活超过3个月,手术成功率95%。结论大鼠肾移植模型中,采用新的取肾方法,供体的双肾均能成功加以利用,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短,受体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运用PeriCam PSI血流灌注散斑成像仪检测食蟹猴模型舌部血液灌注量的方法并分析其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1)5只雌性食蟹猴行宫颈环扎术,制备食蟹猴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疾病模型,1只雌性食蟹猴开腹仅观察盆腔情况。(2)分别于术前、手术当月及术后1、2、3个月运用PeriCam PSI血流灌注散斑成像仪测量所有食蟹猴舌面、舌底血液灌注量,采用与之配套的PIMSoft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 (1)成功检测6只食蟹猴在不同时间段的舌部血液灌注量,宫颈环扎组食蟹猴术后的血液灌注量均呈现显著上升或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术后2月轻-中度盆腔粘连的食蟹猴舌面及舌底的血液灌注量均显著高于无粘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eriCam PSI血流灌注散斑成像仪测量食蟹猴舌部血液灌注量的方法稳定可行,可能成为疾病病证结合模型舌象的量化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惟一方法。建立肺移植动物模型是肺移植基础研究的首要条件。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稳定和有效的同种大鼠异体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供体以及受体,采用改良三套管法进行大鼠左肺原位移植。首先完成供肺制备,并将供肺置于受体原左肺上方并保持供肺于4℃LPD液环境中。按照左肺动脉-左肺静脉-左肺支气管的顺序依次完成供肺与受体相应结构的吻合。然后依次开放左肺静脉-肺动脉,调整潮气量,离断受体原左肺。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5周后对受体行血气分析。结果与结论:手术成功率92%,手术时间为(55±3)min,术后存活均达5周。5周后阻断右肺门15min前、后左肺静脉取血,血气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新改良的三套管法是一种简便稳定有效的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0.
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方便现代移植免疫学研究,建立了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为今后的器官移植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以昆明鼠为研究对象,参照Ono法并加以改良,将供体升主动脉、肺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结果 正式试验50例,8例在72小时以内死亡,其余42例均长期存活,手术成功率为84%。结论 在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的基础上,处理好心脏移植的五个关键步骤,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即可顺利建立。  相似文献   

11.
魏吉唐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0,9(4):313-314,322
目的 本文探讨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128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72例,治愈率为48.6%。手术治疗56例,治愈率为76.8%,优良率91.1%。结论 椎间盘脱出症的治疗原则为:应先采用非手术疗法,无效时再进行手术治疗,并且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2.
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屈伸运动中旋转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患者腰椎静态和屈伸运动中动态矢状位旋转稳定性。方法分析55例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腰椎X片,测量静态侧位片和过伸、过屈动力侧位片上发生峡部裂的L4/5或L5/S1节段的椎间盘角,并计算过伸和过屈侧位椎间盘角之差,和相应数量的正常体检者的对应指标随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患者和正常体检者腰椎静态侧位和过伸侧位片上对应节段的椎间盘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屈侧位椎间盘角及过伸过屈动力侧位椎间盘角之差,和正常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在屈伸运动中存在着矢状位上的旋转不稳,需尽早进行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行有限开窗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0年8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证实合并腰椎管狭窄45例,采用椎板间潜行有限开窗,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减压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4年,平均随访2.5年,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45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中,优36例(80%),良7例(11%),可2例(8%),未发现腰椎继发性不稳及椎管再狭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时,不能遗漏诊断导致手术减压不彻底,用有限开窗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减压处理,手术创伤小、对脊柱后柱结构破坏小,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腰椎终板不同位点的压应力分布规律,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对软骨终板压应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一青壮年男性新鲜尸体的腰椎运动节段标本,螺旋CT机对腰椎运动节段进行连续CT扫描,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L4/5运动节段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模拟椎间盘正常状态和椎间盘退变状态,在L4、L5椎体终板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结点,分别代表椎体终板正中部、左右侧边缘、后中部和前中部,对上下软骨终板压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 结果 椎间盘退变组较正常组的终板压应力均显著增大,上下终板在轴向加载、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加载时椎间盘退变组较正常状态时应力分布均显著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腰椎椎间盘退变因素对终板的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 随着椎间盘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应力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成人腰椎退变性侧凸(adult degeneration lumbar scoliosis,ADL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对46例ADLS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腰椎畸形的程度及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评分、侧凸角及腰椎前凸角.结果:4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 36个月.Oswestry功能评分术前(39.89±10.76)分,术后3个月为(14.45±8.45)分,末次随访(18.45±7.56)分;侧凸Cobb角术前为22.08°±6.43°,术后3个月13.34°±4.47°,末次随访时14.33°±2.56°;腰椎前凸角术前15.45°±10.56°,术后3个月25.34°±4.57°,末次随访时为24.78°±9.70°.各观察项目统计数据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目的,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67例,分析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67例经保守治疗,13例腰腿痛消失,余54例行手术治疗,优49例,良5例,均恢复正常工作。结论: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时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同时咬除关节突关节内侧1/3和上关节突的内侧骨皮质,扩大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测正常成人腰椎终板冠状面后缘的CT解剖学特征,为临床椎间融合器设计及腰椎间盘置换术等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将62套成人腰椎L1~5上、下缘终板冠状面后缘形态进行解剖学分型,分为3型:I型,凹形;Ⅱ型,平型;Ⅲ型,凸型,测量(1)上、下终板左侧椎弓根与终板连接的中点分别到终板中线的垂线距离(LLU,LLL);(2)上、下终板右侧椎弓根与终板连接的中点分别到终板中线的垂线距离(LRU,LRL);(3)上、下终板冠状面后缘中点分别到终板中线之间的垂线距离(LMU,LML)。 结果 L1~4上、下终板形态以凹型为主,L1上终板凹型占93.75%,下终板占80%;L2上终板凹型占77.27%,下终板占68.18%;L3上终板凹型占58.33%,下终板占54.17%;L4上终板凹型占66.67%,下终板占55.56%。L5上终板则以凹型和凸型为主要类型,分别为35.48%、35.48%;下终板则以凸型为主要类型,占61.29%。在L2上终板,LLU、LRU、LMU存在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3下终板,LLL、LRL存在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1~4上、下终板的主要类型为凹型,而L5上、下终板较为特殊,上终板主要为凹型和凸型,下终板多为凸型。本研究对腰椎上、下终板形态分型及测量可作为人工腰椎间盘终板的设计及改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的影像学形态特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的腰骶移行椎222例,根据横突形态特点,按Castellvi法进行分类,并对病变节段进行分析。结果:Ⅰ型79例,占35.6%,其中L4~5突出8例,L5~S1突出15例,L4峡部裂、滑脱3例;Ⅱ型51例,占23%,其中L4~5,突出20例,L3~4突出4例,L4峡部裂、滑脱12例;Ⅲ型80例,占36%,其中L4~5,突出38例,L4峡部裂12例,L3~4突出3例;Ⅳ型9例,占4.1%,其中L4~5突出4例;特殊类型3例,占1.3%,均为L4~5突出。结论:Ⅰ型移行椎L4-5,L5~S1均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正常腰椎无明显区别,Ⅱ、Ⅲ、Ⅳ型只发生L4~5和L3~4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而不发生L5~S1椎间盘突出,即移行椎以上的节段可发生病变。本组中没有L5部裂及滑脱病例,均为L4峡部裂和L4~5以上节段滑脱,据此提出了腰骶移行椎的特殊类型,即单纯椎间融合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腰椎椎板、小关节形态随着年龄变化的规律。 方法 选取300例无腰椎疾患的正常人为研究对象,行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将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6个组:(组 I:<30岁, 组 II: 31~40岁, 组 III:41~50 岁, 组 IV: 51~60 岁, 组 V: 61~70岁, 组 VI:>70岁)。测量L4椎板腰部(a)与腰4下关节突尖端之间的距离(b)的比值。 结果 a/b的比值在6个年龄组分别为0.825±0.101、0.836±0.088、0.840±0.098、0.858±0.084、0.878±0.091、0.890±0.119。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大于70岁组比值最大,与组I到组IV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椎板腰部的距离与下关节突尖端之间的距离比值逐渐增大,这意味着椎管横径逐渐狭窄、小关节更偏向于矢状位,发生退行性滑脱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64例。结果 术后获访者56例,平均随访时间3年8个月,优52例,良3例,可1例,治愈率98%,显效率100%。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目前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