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寨卡病毒是一种主要由伊蚊传播的蚊媒病毒,感染该病毒后的主要症状包括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结膜炎等,并且有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常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目前寨卡病毒有全球扩散风险。本文就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研究、传播媒介以及防控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寨卡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人血清寨卡病毒(ZIKV)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并用10例经核酸检测和/或病毒分离确诊的寨卡输入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样本进行分析验证.方法 采用分离自输入寨卡病例的寨卡病毒株开展组织培养微量中和抗体测定,在BHK21、VERO和VERO-E6 3种细胞系中选择感染寨卡病毒后能产生典型CPE的细胞系制备病毒储备液,滴定病毒滴度;使用100TCID50的病毒液与连续4倍稀释的经56℃ 30 min灭活的血清于37℃中和2h,然后加入细胞悬液.5%二氧化碳培养箱孵育,逐日观察CPE.结果 BHK21、VERO和VERO-E63种细胞系对寨卡病毒感染的敏感度不同,其中VERO细胞最为敏感,可出现典型的CPE;应用VERO细胞系建立寨卡病毒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能准确反映寨卡确诊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并能作为一种特异性诊断方法.结论 寨卡病毒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不仅可用于人感染寨卡病毒的实验室诊断,还可用于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寨卡病毒可视化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在线设计3套LAMP引物,利用实时浊度仪筛选最佳引物,加入羟基萘酚蓝,评估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建立的可视化RT-LAMP方法可检测的最低浓度为101copies/μL,高于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 1~2个数量级;同时,该方法不与其他虫媒病毒产生交叉反应。该方法可为虫媒监测和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寨卡病毒(ZIKV)感染组、血餐对照组和糖水对照组埃及伊蚊中肠组织小RNA的丰度,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6个黄病毒NIRVS和9个棒状病毒NIRVS.针对筛选出的6个NIRVS设计引物用两步法逆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验证了ZIKV感染第4、7和10天中肠组织中黄病毒NIRVS...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体研究寨卡病毒(Zika virus)NS3和NS4A蛋白对大脑皮质神经元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及反转录PCR测定Zika病毒SZ01株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确定NS3和NS4A蛋白编码序列,构建融合Flag标签的p CIG蛋白表达载体。通过子宫内电转技术在E13.5 d小鼠的大脑皮质的神经前体细胞中表达病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Flag标签、TBR1与e GFP,观察表达NS3和NS4A蛋白的细胞在E18.5 d大脑皮质中的分布,评估Zika病毒蛋白对大脑皮质神经元迁移的影响。结果 1)NS4A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一致,NS3存在1处氨基酸位点突变。2)Flag标签荧光信号与e GFP荧光共定位,提示e GFP可以指示病毒蛋白在皮质中的表达。3)TBR1荧光显示在体表达NS4A后,神经元的分布与p CIG对照组及表达NS3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在体表达Zika病毒的NS4A蛋白可能影响神经元迁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北京市输入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防控措施,为寨卡病毒病等蚊传疾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尿液、唾液和血液标本,使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标本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防控措施包括病例的防蚊隔离、污染物品消毒和防控知识宣教.结果 麻疹样皮疹是这3名患者共有的主要症状,患者同时伴有低热和结膜炎.3例病例均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被蚊虫叮咬后感染发病,并分别于发病后1日、3日和7日从北京入境.患者入境时主动向检疫部门申报,随后被防蚊隔离并人院治疗.实时荧光PCR检测3名患者尿液标本寨卡病毒核酸均为阳性.结论 3例输入寨卡病毒病病例经早期诊断治疗均痊愈出院,防蚊隔离措施和性传播知识的宣教是预防该病在国内的传播、有效防止出现二代病例的有效措施.相关措施将对今后输入寨卡病毒病和其他蚊传疾病的防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细胞受体的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受体学已被列为八大前沿学科之一,国内外对病毒细胞受体作用的研究也有了许多新的突破,本文仅对病毒细胞受体与病毒嗜性和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2016年全球寨卡病毒病疫情暴发,使我国面临一定的输入传播风险。本研究基于2016年全球寨卡病毒病报告疫情数据、全球国际航班客流量数据和我国云南和广西边境口岸分布等数据,通过计算输入风险指数评估我国主要城市寨卡病毒病输入风险。应用生态位模型预测中国当前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的分布区域,结合内地主要城市寨卡病毒病输入风险指数、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的分布概率等数据,计算主要城市寨卡病毒病输入后继发本地传播风险指数,评估本地传播风险。研究表明北京、上海和广州经国际航班输入寨卡病毒病的风险高;云南省德宏州、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州以及广西防城港市和北海市经陆运口岸输入的风险较高;需加强口岸检疫,及时发现病例。仅考虑埃及伊蚊在该病传播中发挥作用,海口、三亚和湛江存在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风险。云南省德宏州、临沧市两地在3-11月份如发生陆运口岸输入寨卡病毒病,存在经埃及伊蚊引起本地传播的中等风险。这些城市需要加强人群和伊蚊的监测,以利于早发现疫情、及早采取防蚊灭蚊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描述北京市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的发病就诊过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血液、唾液和尿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标本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该病例为委内瑞拉回国人员,发病前在委内瑞拉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经实验室检测患者尿液和唾液标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患者体温最高38.3℃,伴有全身麻疹样皮疹、结膜充血、颜面潮红及胸红,无肌肉痛、关节痛、头痛、呕吐、恶心、腹泻等其他表现,未孕.结论 该病例为中国北方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病例在寨卡疫源地委内瑞拉被蚊虫叮咬感染.对此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处置措施进行总结,能够为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0.
铝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如今人体接触铝途径多样化,其摄入水平呈上升趋势。铝暴露导致的神经毒性被广泛关注,然而其引起的神经毒性表现,如认知能力障碍等的作用机制复杂,至今未有定论。因此,本文从铝暴露导致的毒性表现、病理学基础、基因及其产物表达障碍、信号通路受损、离子通道以及表观遗传学受损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Dengue viruses)的主要媒介,通过一次感染血餐,登革病毒被蚊摄取,病毒首先感染蚊中肠组织,病毒越过蚊中肠到达蚊其它组织,包括涎腺。当感染病毒的蚊再次叮吸另一健康人血时,将涎腺中病毒传播给下一个人。蚊利用它的天然免疫系统抗登革病毒而使其“不发病”,并能生存传播这种病毒。蚊抗登革病毒天然免疫主要涉及血细胞、Toll、JAK—STAT、RNAi通道等。本文就蚊抗登革病毒天然免疫效应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单凌  李静  罗建红 《解剖学报》2007,38(4):501-504
目的 简介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NG2)胶质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功能.方法 归纳总结NG2胶质细胞的特性和研究现状.结果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一类胶质细胞,细胞表面专一表达NG2蛋白聚糖,称之为NG2胶质细胞.近年来对NG2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已经从先前的分化和鉴别发展到对它与神经元功能和突触可塑性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 提示近年来有关NG2细胞的发育分化、功能特性、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神经再生和疾病关系等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登革2型病毒在C6/36细胞上受体蛋白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VOPBA (病毒辅覆蛋白结合分析 )技术 ,结合免疫印迹化学发光的方法在C6 36细胞上鉴定出了登革 2型病毒唯一的大小约为 35kDa的受体蛋白成分。为研究病毒对白纹伊蚊的感染机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鼠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2A受体亚型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大鼠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受体2A亚型(5-HT2A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构的分布。方法:5-HT2AR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5-HT2AR阳性细胞体主要分布于嗅球的小球层和僧帽细胞层、海马始层、外侧缰核、丘脑背外侧核、下丘脑室旁核、中脑中央灰质、小脑浦肯野细胞、脑干运动核和感觉神经节等;5-HT2AR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分面于嗅球的小球层和内丛层、大脑皮质、外侧隔核、杏仁外侧核、丘脑网状核、腹侧顶盖区、桥核、下橄榄及脑干运动核等。结论:5-HT2AR亚型阳性结构广泛分布于大鼠神经系统,它们可能介导5-HT在神经系统中的多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