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耳前瘘管遗传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先天性耳前瘘管遗传特性,推测和阐述引起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可能遗传机制。方法:从45000人中发现先证者后采用询问家族史和患耳侧别等,收集到44个家系的先天性耳前瘘管,到患者家中详细调查,绘出家系图,给部分家系成员照相,进行遗传分析。结果:44个家系中,患者176人(男84,女92),其中38个家系每代均出现病人,6个家系出现隔代发病现象,世代间发病耳的侧别2/3是一致的,1/3是不一致的。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的遗传方式,2/3病例是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有不规则显性遗传;1/3病例用此解释不通,与孟德尔遗传定律有不同之处,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耳前瘘管一家系彭玉成先证者(Ⅱ9)女,42岁,汉族。因患左耳慢性中耳炎就诊。检查时发现有双耳先天性耳前瘘管。追溯家系4代53人,男30人,女23人,耳前瘘管患者共25例,占47.17%,其中男16例,女9倒,男:女=1.8:1,见附图,双侧患者...  相似文献   

3.
2000年7月~2006年9月,我们对47例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切开排脓后,对创口不愈合者,在显微镜下行感染期耳前瘘管切除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由胚胎发育异常引起。本文收集了12例患者的家族系谱,系谱中具有以下特点:男女性别患者均可以遗传给后代,后代的同胞中男、女均可发病,后代的瘘管显性度大多数是超过1/3,大多数单侧或双侧性瘘管患者的遗传后代也相同,从中显示出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使用龙珠软膏纱条在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切开引流后换药的疗效。方法75例确诊为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并脓肿形成的患者在进行切开引流后,按奇偶顺序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龙珠软膏纱条局部填塞术腔换药,对照组采用常规创口换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龙珠软膏纱条局部填塞术腔换药对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切开的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刘泽民  杨志林 《医学信息》2007,20(12):1120-1121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科门诊的常见病,有些无症状,有些反复感染,引起皮肤溃烂,流脓长期不愈。一般的治疗原则是先给予抗感染治疗,若有脓肿形成则切开引流,待炎症消除后才行手术治疗。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科对38例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患者于感染期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病例 先证者Ⅲ14 ,男 ,2 6岁 ,汉族。因患左耳外耳道炎就诊。检查时发现有双耳先天性耳前瘘管。追溯家系 4代45人 ,男 2 6人 ,女 19人 ,耳前瘘管患者共 5例 ,占 11 11% ,其中男 4例 ,女 1例 ,男 :女 =4:1,见图。双耳患者 2例 ,左侧患者 1例 ,右侧患者 2例 ,耳前瘘管的开口均在耳轮脚前。对全家系成员 (除Ⅰ1,Ⅰ3 死亡外 )经体检未发现其它发育异常 ,智力均正常。图 患者家系图  讨论 :该家系中Ⅰ3 ,4 子代患病为 1/6 ,Ⅱ11为左耳患病 ,其子代Ⅲ14 ,15均为双耳患病。Ⅳ3 为右耳患病 ,从该家系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发病不同情况分析 ,为什么Ⅲ…  相似文献   

8.
病例与家系本文报告了先天性耳前瘘管一家系 4代 4例 ,先证者女性 ,86岁 ,常规体检正常 ,右耳外耳道中段不定期反复性化脓感染 ,无其它继发性感染 ,常能自愈 ,不伴有其它耳畸形疾病和其它遗传病 ,平时外耳道常有白色皮脂样分泌物 ,如进行挤压有白色液体溢出 ,其后代有 3例患者 ,症状与先证者相同 ,其家系图如下 :图 先天性耳前瘘管家系图讨  论先天性耳前瘘管 (congenitalpreauricularfistula)是胚胎第一鳃沟的遗迹 ,可发生在单侧和双侧 ,其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或耳屏之前 ,甚至开口于中耳道 ,瘘口位置不固…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先天性耳廓发育不全,临床表现从小耳畸形到无耳畸形不等。小耳畸形也是多种综合症的突出症状之一。孕期服用的多种药物都有导致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可能。本文对近年来文献中可能导致小耳畸形的药物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这些药物可能的致畸机制。  相似文献   

10.
病例与家系 本文报告了先天性耳前瘘管一家系4代4例,先证者女性,86岁,常规体检正常,右耳外耳道中段不定期反复性化脓感染,无其它继发性感染,常能自愈,不伴有其它耳畸形疾病和其它遗传病,平时外耳道常有白色皮脂样分泌物,如进行挤压有白色液体溢出,其后代有3例患者,症状与先证者相同,其家系图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