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时勇 《微循环学杂志》2013,23(1):41-42,4,2
目的:分析初发和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采集46例初发脑梗死患者(初发脑梗死组)和57例复发脑梗死患者(复发脑梗死组)的血液标本,应用CA7000全自动凝血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imer)5项凝血指标,并与97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P<0.01),FIB和D-Dimer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复发脑梗死与初发脑梗死组P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脑梗死患者APTT明显缩短(P<0.01),FIB和D-Dimer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PT、APTT、TT、FIB、D-Dimer水平明显异常,复发脑梗死较初发脑梗死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汪洪  巴玲丽  姚淑文  汪君  王慧  杨玲  张兵 《微循环学杂志》2014,(1):25-26,I0001,I0002
目的:检测分析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部分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54例新生儿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检查资料,分为正常新生儿组(n=32)、轻度窒息足月新生儿组(n=143)、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组(n=85)、早产儿组(n=215)及窒息早产儿组(n=79),分析各组PT、APTT、TT、FIB结果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以上各组四项指标数据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41、13.18、7.30、3.19,P均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轻度窒息足月新生儿组PT、APTT、TT、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PT、TT、FIB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只有APTT延长(P0.05);窒息早产儿组、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组PT、APTT、TT明显延长而FIB浓度明显降低(P均0.05)。窒息早产儿组PT、APTT、TT较早产儿组显著延长而FIB浓度降低(P均0.05)。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组PT、APTT较轻度窒息足月新生儿组延长,FIB水平较轻度窒息新生儿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早产儿和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凝血功能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药流患者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纤维蛋白原( FIB)影响.方法 检测412例药物流产孕妇服用米非司酮前后PT、APTT、TT 和FIB 值.结果 服药前后的PT、APTT、TT 和FIB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米非司酮对PT、APTT、TT 和FIB 值无影响,如阴道流血多需及时清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以来判定肝脏疾病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方法 收集我院肝病患者共100例,采用凝固比浊法来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肝炎组中血浆PT、TT、APTT、FI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PT、TT、APTT、FIB含量均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监测肝病患者的PT、APTT、TT、FIB血浆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肝功能状况并评估肝脏受损程度,对临床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探讨新生儿出生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IL公司ACL 8000系统是全自动、操作简便、具双向通讯功能的高速分析仪,ACL是自动化血凝实验室(Automated Coagulation Laboratory)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ACL 8000系统包含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比浊法三种检测方法.测定50例早产新生儿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与30例正常一月新生儿的凝血四项对照比较.结果 早产新生儿中的 PT、APTT、TT较正常一月新生儿对照显著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早产新生儿FIB较正常新生儿对照显著减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早产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均有异常改变,进行凝血功能常规检测对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莉  张岩 《医学信息》2010,23(5):1485-148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 方法采用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6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的PT、APTT、TT、FIB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正常对照组与肝硬化组相比,PT、APTT、TT测定值有不同程度的延长(P<0.01),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1);而FIB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减低(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异常,由此可以根据凝血四项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标本采集量不足对凝血检测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采集量不足及足量采血的对照组标本共23对,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含量.结果 采血量不足组与对照组相比PT、APTT、TT显著延长,FIB和D-Dimer含量显著降低,而FDP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凝血标本采集量不足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临产孕妇的凝血功能情况,本文检测了205例临产孕妇的凝血四项指标:即凝血酶原时间(F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凝血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PLT)计数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第一次烧伤并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3例烧伤患者,根据其烧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特重度烧伤组,对各组凝血指标包括PT、APTT、FIB、TT以及DD和PLT进行检测,比较各组患者同类指标水平的差异;根据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入院以后是否发生DIC将患者分成DIC组和非DIC组,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的FIB、PLT及DD水平,比较两组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随着烧伤程度的加重,从轻度组到特重度组烧伤患者凝血指标及DD水平逐步增高,PLT水平逐步降低。其中特重度组的凝血指标及DD水平最高,轻度组最低,特重度组的PLT水平最低,而轻度组的PLT水平最高。四组之间两两比较结果如下:轻度组与中度组相比,DD结果有显著差异,其他指标不存在差异;与重度组比较,PT、APTT、TT、DD以及PLT有差异,FIB无差异;与特重度组相比,PT、APTT、FIB、TT、DD以及PLT均有差异;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DD有差异,其他指标无差异;与特重度组相比PT、APTT、FIB、TT、DD以及PLT均有差异;重度组与特重度组相比,FIB、DD结果有显著差异,其他指标无差异。DIC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低于非DIC组(P<0.05),而FIB及DD水平高于非DIC组(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烧伤患者的凝血指标、DD及PLT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尤其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烧伤面积较大,及时监测患者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指标,对患者病情判断、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参数与多发伤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95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坎特拉创伤评分(Kampala trauma score,KTS)不同分为轻度组(14~16分,n=25)、中度组(11~13分,n=42)和重度组(5~10分,n=28)。所有患者分别采用TEG仪和血凝仪检测TEG参数(α角、K值、R值、MA值)和凝血四项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ited partial thomboplastin time,APTT),探究TEG参数与凝血四项指标的关联性。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多发伤患者K值与TT、APTT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P<0.05);R值与PT、APTT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P<0.05);α角与TT、PT、APTT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P<0.05);MA值与PT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P<0.05)。结论:TEG参数多发伤患者凝血四项指标间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可辅助临床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01—2019-04期间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女性927例(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女性270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两组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原-Ⅲ(AT-Ⅲ)和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浆PT、APTT、TT、AT-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IB和D-D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APTT、FIB、AT-Ⅲ和D-D四项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PT和TT两项指标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女性血液呈高凝状态,加强孕妇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的监测,对及时了解孕妇凝血状态,提升孕妇安全,防治并发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妊娠是一个特殊生理过程,由于体内各种激素水平变化而影响孕妇凝血及纤溶功能,特别在妊娠晚期,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峰值,导致临产孕妇出现高凝状态[1]。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D-D)检测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大量输血对输血科车祸多发伤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输血科收治的车祸多发伤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输血量>2000 ml,n=57)与少量输血组(输血量≤2000 mL,n=4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输血前、输血后1 d、5 d凝血四项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以及血小板(Platelet,PLT)变化趋势。结果:输血后1 d大量输血组FIB、PLT低于输血前及少量输血组,PT、APTT、TT长于输血前及少量输血组(P<0.05);输血后5 d两组FIB、PLT高于输血后1 d,PT、APTT、TT短于输血后1 d(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大量输血组凝血障碍发生率高于少量输血组(P<0.05)。结论:大量输血应用于车祸多发伤患者可显著增加凝血功能障碍风险,需密切监测凝血四项指标,适时合理补充PLT,以促进凝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电磁脉冲辐射对猕猴凝血机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磁脉冲对猕猴凝血机制影响。方法:经高场强电磁脉冲源以6×104V/m全身辐照5只猕猴,于照前及照后1、3、7、14、28及90d下肢前静脉采血,采用AYW-8001型血凝仪检测电磁脉冲对动物血浆中TT、PT、APTT及FIB的影响。结果:动物血浆中TT于伤后1d及14~28d延长,APTT于伤后1d延长,FIB含量于伤后14d减少,PT在照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电磁脉冲照射可对实验猕猴凝血机制产生影响,可通过TT、APTT延长和FIB含量减少而使机体凝血机制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时段凝血功能变化与产后异常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分娩的58例产后异常出血产妇资料,纳为异常出血组,另收集同期分娩的57例无产后异常出血产妇资料,纳为无异常出血组.统计并比较产妇孕早期、中期、晚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变化情况,分析产妇凝血功能变化与产后异常出血的关系.结果:与妊娠早期相比,两组FIB水平逐渐升高,APTT、PT水平逐渐降低,但异常出血组各时间点FIB水平低于无异常出血组,APTT、PT水平均高于无异常出血组(P<0.05);经回归分析显示,妊娠至孕晚期FIB降低、APTT与PT升高可能是产妇产后异常出血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发现,妊娠晚期FIB、APTT、PT预测产后异常出血风险价值-曲线下面积均>0.80,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产妇妊娠期不同时段凝血功能变化与产后异常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析肺癌辅助诊断中肿瘤标志物与凝血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组,将同期48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通过电化学发光仪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患者肿瘤标志物和凝血指标,肿瘤标志物包括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凝血指标包括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活血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在SCC、CYFRA21-1、CEA及NSE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T低于对照组,而D-dimer、FIB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及PT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CEA、CYFRA21-1、NSE及FIB指标水平,有助于肺癌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提高,根据肿瘤标志物及凝血指标数值,有助于判断肺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李忠法 《医学信息》2018,(8):146-148
目的 探究悬浮红细胞联合手工分冰冻血浆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4月我院58例大量输血患者,依据输血方式不同分组,各29例。对照组输入悬浮红细胞,于此基础上,实验组输入手工分冰冻血浆。对比两组大量输血前及输血后第1、3、5 天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结果 输血前,两组凝血四项指标FIB、TT、APTT、P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第1天,两组FIB水平较输血前下降,TT、APTT、PT水平较输血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第3 、5天,两组FIB水平较输血后第1天上升,TT、APTT、PT水平较输血后1 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第5天,实验组凝血四项指标FIB、TT、APTT、PT水平均基本恢复至输血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输血后第1、3、5天 ,实验组FIB水平较对照组高,TT、APTT、P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大量输血患者联合输注悬浮红细胞、手工分冰冻血浆,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提高输血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量和凝血标本离心转速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人20例,于清晨空腹采血,在真空采血管中分别加入1、1.5、2、2、2.5、3、3.5 ml全血,以标本2 m L血为标准采血量,分析不同采血量和不同离心力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结果的差异性。结果采血量为1 ml,PT、APTT和TT时间明显延长;当采血量为1.5 m L,PT和APTT时间明显延长;而当采血量为3.5 m L,TT时间缩短;与转速3 500 r/min相比,高速离心后PT和APTT的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准确的采血量和离心条件是检验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的重要前提,加强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才能将精准医疗的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 了解临产孕妇产前凝血功能的情况 ,我们对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 36 9例临产妇女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时间 (TT)等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实验组 :孕期大于 38周住院待产的妇女 36 9例 ,心、肝、肾功能正常 ,无其它合并症 ,年龄 2 5岁~ 37岁 ,平均年龄 31.8岁。对照组 :118例健康体检者 ,选择心、肝、肾功能正常 ,无凝血机制异常及血液系统疾病 ,未怀孕的健康女性 (口服避孕药及月经期者除外 ) ,年龄…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其原因不仅与饮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更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引起凝血、纤溶系统紊乱密切相关[1]。本文报道117例晚期胃癌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的检测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