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人院前创面受细菌沾染(感染)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1989年到1997年9月间在我科住院的不同烧伤面积患者、在不同入院时间、入院时、治疗前,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和对临床同期所用抗生素敏感率结果100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年内共作创面分泌物培养1005例,其中入院、治疗前测390例,阳性355例(91%),得细菌486株、两个以上混合感染256株(52.67%);(2)6h内入院者阳性率为81.4%,之后随入院时间推迟,阳性率逐渐升高;(3)感染菌种:不同入院时段入院时感染菌以球菌为主(36.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25%;各种杆菌占38.44%;假单胞菌占19.1%;(4)24h内入院者球菌出现106株(49.3%);杆菌占129株(50.7%,);25h后入院者杆菌为主(71.9%);(5)院外感染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3.25%)、铜绿假胞菌(13.58%)、大肠杆菌属(9.47%)、产气肠杆菌属(8.85%)和链球菌属(6.79%)5种为主,而克雷伯菌属(5.96%)和嗜麦芽假单胞菌(4.53%)感染率亦高;(6)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和三代头胞类,对院外感染菌种均有50%以上的敏感率。结论在烧伤感染的防治中,应注重烧伤创面的院外感染,入院后立即手术.清创和切除坏死组织,是预防院外感染的关键措施;院外感染抗生素选择的余地较大,24h内入院者,选用以针对球菌为主,兼顾杆菌;25h后入院者选用针对以杆菌为主兼顾球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患者感染细菌学及其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225例小儿烧伤患者创面、血、痰及尿液等标本中分离出218株细菌,对感染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小儿烧伤患者感染情况。结果(1)225例感染病例中,创面感染占所有感染病例的60.0%,其次是静脉导管感染(14.3%)、呼吸道感染(9.3%)、泌尿道感染(8.0%)和败血症(8.0%)。(2)检出的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113株(51.8%),革兰阴性杆菌105株(48.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3株(33.5%),铜绿假单胞菌50株(22.9%)。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创面、静脉导管、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中最常见的细菌。(3)检出的7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抗生素的敏感率都达到了1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鲍氏不动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多重耐药性。结论本组小儿烧伤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是烧伤创面感染。感染细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次之,感染细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表现出高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烧伤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变迁特点。方法回顾海南省人民医院2002-2009年住院烧伤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并对比前、后4年病原菌构成比及耐药情况。结果检出63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389株(61.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96株(30.9%)、鲍曼不动杆菌89株(14.0%)和大肠埃希菌56株(8.8%);革兰阳性(G+)球菌220株(34.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9株(17.2%)和表皮葡萄球菌79株(12.5%);真菌25株(3.9%)。前、后4年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有下降趋势(P〈0.05),而条件致病菌如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P〈0.05)。10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2株(47.8%),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近8年来烧伤病房患者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条件致病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常见病原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烧伤病房细菌变迁趋势,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综合防控措施,减少或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2001年至2008年间本院烧伤中心不同来源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对比实施院感综合防控措施前后各一年,烧伤重症监护病区(BICU)空气及环境采样细菌培养结果;通过部分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分型研究,了解该菌患者间交叉传播情况。结果 8年间列前五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1.4%)、铜绿假单胞菌(19.1%)、不动杆菌(12.7%)、大肠埃希菌(6.2%)、阴沟肠杆菌(5.4%)。分年度排名显示,不动杆菌检出率近年来明显上升,2006年后升至第二位,2008年超过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检出率最高的细菌。实施院感综合防控措施前后各一年BICU空气采样合格率分别为80.5%及95.8%(P〈0.01),环境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分别为82.3%及97.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机引物扩增DNA指纹图谱检测未见相同基因型鲍曼不动杆菌在患者间传播。结论 8年间烧伤病房的检出细菌谱发生明显变化,不动杆菌近年来超过以往最多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上升为第一位,且主要为广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危重烧伤患者的救治构成威胁。综合防控措施对减少病区内感染机会,尤其是细菌的交叉传播能起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收治6例烧伤面积小于25%TBSA的小儿患者,该6例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均出现全身剧烈瘙痒并不停扭动的症状,通过单纯的灼伤沐浴和使用抗过敏药物和苯巴比妥钠等镇静药物难以缓解。其中4例救治失败。笔者尝试通过循证护理手段解决以下的护理问题:(1)如何通过患儿症状确定可能导致感染死亡的可能优势菌?(2)如何判断患儿病情变化?(3)如何进行有效的创面处理和护理,解决瘙痒问题?(4)如何进行手的卫生?如何进行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如何防止传播?通过循证护理和医师的精心治疗,2例患儿经过有效地换药和针对性抗生素应用,瘙痒症状逐渐减轻,创面基本愈合而存活,成为以后类似病例医疗和护理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统计近三年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难愈性创面细菌菌种及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创口修复病区349例难愈性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作为研究对象,对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难愈性创面最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1%)、铜绿假单胞菌(15.4%)、大肠埃希菌(12.9%);表皮葡萄球菌(6.9%);(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分别为97.2%、91.7%、93.1%;(3)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分别为50%、58.3%、70.8%。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缺乏高度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96例小儿烧伤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196例14岁以下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患儿的年龄构成、烧伤类型、易发环境、重点人群等进行分类登记和统计.结果 烧伤患儿致伤原因以热液烧伤最多;家庭是儿童烧伤的主要场所.结论 儿童烧伤具有可预防性,普及烧伤知识,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并加强对儿童的管教,能有效预防儿童烧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的菌种分布及护理对策.方法 统计分析2006年~2008年间烧伤病房患者感染菌种及临床资料,并制定周密有效的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我院烧伤感染的细菌种类,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大面积烧伤的临床护理及治疗应与感染菌结合,针对不同感染菌制定有效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绿脓杆菌感染是各种烧伤病人感染中最多见、最严重的问题,探讨引起烧伤创面绿脓杆菌感染的原因,为临床护理及防治绿脓杆菌感染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近年新生儿层流病房应用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变迁及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系统回顾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近4年接受机械通气〉48h的287例患儿的I临床资料,以发生时间先后分成两组,分析其VAP发病情况、痰培养病原学、药敏结果及治疗转归等。结果近4年NICU的VAP发生率为15.68%.培养出致病菌株共32株.依次为缓症链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前两年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主要是缓症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属,近两年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尤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居多。以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为主要敏感药物,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及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普遍耐药。结论近年VAP致病菌谱发生显著改变,以耐药性条件致病菌为主,强调综合治疗,预防为主,尽早使用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2.
调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本文对ICU患者病原菌采用自动微生物检定仪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55株菌中,革兰氏阴性菌120株(占47.1%),革兰氏阳性菌75株(占29.4%),真菌60株(占23.5%);革兰氏阴性菌中非发酵菌比例较高(占G-66.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43.0%),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7.0%);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共22株,占18.0%,其中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比率大于70.0%;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有2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6株,占89.7%;真菌60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及氟利康唑均敏感。这说明ICU患者感染多耐药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析及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4335例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收集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对培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手术室管理策略。结果4335例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89例次检出致病菌162株,其中G+杆菌占79.0%,其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29.6%、肺炎克雷伯杆菌占22.2%、铜绿假单胞菌占19.8%;G+球菌占15.4%;真菌占5.56%。药敏分析发现G+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氨苄、克林霉素等的耐药率均超过50%。G+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性强,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多以G-菌为主,并且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策略,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阴沟肠杆菌引起医院感染的情况,探讨其对控制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意义。方法对本院烧伤病区2006年6月5日至2006年8月13日12例重度烧伤患者血液、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阴沟肠杆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耐药率采取MIC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例重度烧伤患者中同期检出阴沟肠杆菌感染3例,1例死亡。结论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控制烧伤患者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烧伤后期残留散在的小创面,虽经多种措施处理仍会反复破溃,经久不愈。如果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更加困难,住院时间延长,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给患者带来长时间的痛苦。我院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残余创面,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烧伤创面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本院收治的69例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培养分离出细菌170株,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就其中前5种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检出的细菌中,革兰阴性杆(G^-)菌122株(71.76%),革兰阳性(G^+)菌48株(28.24%)。其中,数量较多的前5种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17.00%),阴沟肠杆菌(11.18%),铜绿假单胞菌(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10.59%),肺炎克雷伯菌(8、82%)。鲍曼不动杆菌占G^-杆菌的23.77%,该菌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75.86%。阴沟肠杆菌占G^-杆菌的15.57%,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90%,对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5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G^+菌的37.5%,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7.65%。以上5种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高耐药性。结论本组烧伤患者感染细菌以G^-杆菌为主,G^+菌次之,这些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多重耐药性,亚胺培南对大多数G^-杆菌仍有较高的抗菌活性。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烧伤重症监护病房(ICU)耐药性分布,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ICU特重度烧伤患者(烧伤面积≥50%TBSA)中分离的158株铜绿假单胞菌,按WHO推荐的NCCLS药敏试验标准中的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菌株的临床分布特征及体外药敏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烧伤ICU大面积烧伤患者中主要分布在烧伤创面,其次是痰液、深静脉导管及尿管。在13种临床常用抗生素中,表现为多重耐药,少数为泛耐药。其中美罗培南总耐药率为73.9%、亚胺培南86.5%、头孢哌酮/舒巴坦80.2%、头孢他啶82.0%,环丙沙星84.7%,阿米卡星82.0%。结论近年来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ICU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广泛存在,对常用的广谱抗生素敏感性差。应当根据临床体外药敏结果及本科耐药细菌的流行动态分布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产生;同时规范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减少耐药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18.
背景:皮肤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对于创伤和创伤后感染等引起皮肤难愈合的研究一直是临床创面修复的难题,对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多,临床应用研究较少。 目的: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研究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分析,探讨在小儿烧伤创面愈合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01/2011-12收录有关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创面愈合”,运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 结果与结论: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2011收录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研究的文献共228篇,文献数量处于平稳发展趋势。《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收录的文献数量最多为26篇。解放军第304医院产出的文献最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研究文献的基金资助项目有16项,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献共76篇,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献最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小儿烧伤创面愈合中应用的文献虽然较少,但实验结果均显示治疗效果较好,有促进小儿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而且无不良反应出现。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由来 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在感染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建立了卓越功勋,但是正确评估抗生素在感染防治中的作用,应该建立在合理和规范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我国烧伤外科的发展和进步举世公认,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前烧伤外科领域的某些临床救治观点完全正确,特别是在感染的防治方面,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烧伤早期创面细菌菌种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245例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创面细菌培养、鉴定细菌菌株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45份标本中237份阳性,检出细菌13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1株,革兰阳性球菌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27株,大肠埃希菌12株,肠杆菌属11株,肠球菌属9株,真菌4株,其他细菌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笨唑青霉素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9%、80%、38%、39%、6%、0%,革兰阳性球菌株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笨唑青霉素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在6%~89%之间,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派酮/舒巴坦、头孢他定、亚胺培南、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8%、8%、18%、11%、14%,革兰阴性杆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派酮/舒巴坦、头孢他定、亚胺培南、妥布霉素耐药率在8%~18%之间。结论 目前烧伤早期创面细菌菌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次之;且这些细菌耐药性明显升高,另外肠球菌和真菌也有所增加。提示在烧伤早期应正确使用抗生素,不宜滥用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