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跨腕关节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跨腕关节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1~56岁,平均40.3岁。按AO分类,C2型4例,C3型12例。采用背侧跨腕关节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长度、关节面台阶方面对桡骨远端影像学进行评估。采用Jakim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3月。掌倾角由术前-10.69°±19.43°改善至术后8.125°±4.72°,尺偏角由术前7.125°±9.025°改善至术后20.500°±4.097°,桡骨茎突长度由术前(4.731±3.597)mm改善至术后(11.931±1.514)mm,关节面台阶由术前(4.294±1.594)mm改善至术后(0.563±0.550)mm。根据Jakim评分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差2例。结论跨腕关节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特别是累及干骺端和骨干的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
宋琦 《解剖与临床》2011,16(4):321-323
目的:评价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合并桡腕关节下尺桡关节损伤脱位或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桡骨远端骨折按Frykman分类,Ⅳ 2例、Ⅶ 5例、Ⅷ 3例;按AO分类,23-A型3例、23-B3型4例、23-C3型3例;均为手法复位失败者.选择腕掌或辅助背侧"S"形切口,直视下复位后予以预弯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必要时配合经皮克氏针短期固定.结果:随访8~18个月,按照Dienst功能评价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复杂型桡骨远端骨折单纯闭合复位不能达到功能要求者,切开复位LCP内固定能有效地挽救腕部功能,恢复外观,缓解疼痛,减少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背景: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发现,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后出现尺侧柱并发症的比例小于接受单纯行桡骨远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作者认为这与夹板在治疗周期中视腕关节为一个整体并能够提供尺侧柱的相对稳定性,能够重建腕关节三柱的稳定有关。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探讨夹板对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尺侧柱干预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基于一健康志愿者的前臂及手部CT图像建立正常腕关节三维有限元基础模型,通过有限元相关软件分网、切割造模建立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和Ⅱ型骨折2种有限元模型,以此为基础延伸建立出夹板及桡骨远端钢板固定的4种腕关节骨折有限元模型。分析各模型在轴向压缩、横向拉伸、旋前和旋后种工况下,下尺桡关节的应力分布及相对位移变化、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变化及方向。结果与结论:①在横向拉伸、旋前及旋后工况下,夹板干预后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骨折模型的尺月韧带、尺三角韧带、掌背侧尺桡韧带应力值均小于钢板干预的相对应骨折模型;②在旋前及旋后工况下,夹板干预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及Ⅱ型骨折模型的下尺桡关节相对位移值均小于钢板干预的相对应骨折模型;③在横向拉伸、旋前及旋后工况下,夹板干预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及Ⅱ型骨折模型的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值小于钢板干预的相对应骨折模型;④结果表明,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后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变差,其中发生尺骨茎突Ⅱ型骨折时更为明显;在此类骨折的治疗中与单纯行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相比较,夹板作为弹性固定在治疗周期中视腕关节为一个整体并能够提供尺侧柱的相对稳定性,藉此进一步揭示了夹板弹性固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开放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120例,开放复位掌侧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60例,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60例。对性别、年龄、骨折分型、术后次日和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改变、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其中2组病人性别、年龄、骨折分型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改变、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分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无感染、固定物松动、肌腱刺激、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开放复位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在减少复位丢失方面、关节功能改善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病历查询及随访获取资料,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97例下尺桡关节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未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53例)和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44例),未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合并的尺骨茎突骨折未予固定。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抓握力、关节活动度、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及影像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疗效。结果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患者尺侧疼痛较未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患者明显。骨折部位的疼痛、腕关节掌屈、腕关节背屈、主动活动时疼痛、桡偏、尺偏、前臂旋前、前臂旋后、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和影像学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不影响钢板内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如何处理此类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争议。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修复桡骨远端AO 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影像学结果和并发症。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修复桡骨远端AO C型骨折患者122例(122腕),骨折根据AO分型:C1型16例,C2型63例,C3型43例。所有患者要求治疗后3,6,12周、1年、以后每年来院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1次。采用改良Mc Bride评分系统评定腕关节功能。同时记录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进行影像学评估,以观察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关节面台阶(根据Knirck等分类标准)。结果与结论:1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8个月。手术时间(19.1±11.2)min,透视时间(7.8±2.6)s,出血量(45.7±14.8)m L,住院天数(2.7±1.9)d,骨折愈合时间(3.1±0.7)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改良Mc Bride评分为1-23分,平均6.7分,优良率62%;掌倾角10°-15°,平均(11.7±2.6)°;尺偏角18°-26°,平均(21.3±5.7)°;桡骨高度10-16 mm,平均(12.9±2.8)mm。关节面台阶根据Knirck等分类标准:1级108例;2级14例。共8例患者(6.6%)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钉道感染6例,桡神经感觉支神经炎2例。提示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AO C型骨折创伤较小,住院天数较短,并发症轻微,骨折愈合较快,尤其适用于老年性桡骨远端AO C型骨折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掌侧万向锁定接骨钢板与外固定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骨折部位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2)使用掌侧万向锁定接骨钢板治疗,对照组(n=38)使用外固定夹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骨折线消失、骨痂出现时间,术前、术后 4 w、术后 8 w腕关节尺偏角、掌倾角,腕关节活动度(屈伸度、旋转度、内收外展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 3 m腕关节尺偏角、掌倾角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 3 m腕关节尺屈伸度、旋转度、内收外展活动度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 3 m腕关节屈伸度、旋转度、内收外展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外固定夹板相比,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选择掌侧万向锁定接骨钢板治疗,在改善患者腕关节,缩短骨折线消失、骨痂出现时间方面优势更佳.  相似文献   

8.
背景:恢复桡骨远端骨折稳定性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法效果均不十分理想。采用微创手术修复桡骨远端骨折创伤较小,全螺纹空心钉可增加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微创全纹空心螺钉加压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适用于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骨折累及关节面但骨折块小于等于2块的患者。目的:试验假设微创闭合复位与全螺纹空心螺钉内固定修复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更好,更有利于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方法:以前瞻、随机、对照方法设计临床试验方案,将中国辽宁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外科门诊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为C型臂X射线机透视辅助微创闭合复位与全螺纹空心螺钉加压内固定组,常规切开复位(包括掌侧和背侧切开)与锁定钛板内固定组,均固定24周。主要结局为术后24周骨折端X射线以及CT检查;次要结局为以PRWE问卷功能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以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评估骨折愈合速度,以目测类比评分变化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程度。试验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NCT02784678)。试验经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讨论:研究试图证明以微创闭合复位复合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方法修复桡骨远端骨折较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更有优势,修复后骨折断端稳定性好,可早期开展腕关节功能康复而有利于功能恢复,若试验结果达到此目的,将为桡骨远端骨折的外科干预手段提供更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临床中比较常见,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桡骨远端骨折一般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但对于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尺骨茎突骨折愈合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23-67岁,均接受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复查X射线片判定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情况。根据末次随访时尺骨茎突愈合情况分为愈合组(n=20)和未愈合组(n=19),依据X射线片比较两组间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并与健侧进行对比;检测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和Gartlant-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研究获得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愈合组术后腕关节尺侧疼痛1例,未愈合组尺侧疼痛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桡骨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末次随访时,愈合组与未愈合组的掌倾角、尺偏角均小于健侧(P<0.05),桡骨高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时,愈合组与未愈合组的腕关节背伸、屈曲活动范围均小于健侧(P<0.05),前臂旋转活动范围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末次随访时,两组Gartlant-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尺骨茎突骨折是否愈合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故临床中尺骨茎突骨折可仅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腓骨近端与桡骨远端关节面形态,对腓骨近端替代桡骨远端重建桡腕关节移植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例成人完整干燥腓骨及桡骨标本,测量腓骨近端、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倾角、弧长、周长以及腓骨近端关节面如何旋转角度,使它的后倾角与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角最接近.结果:腓骨近端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相似,桡骨远端的舟、月骨关节窝在冠矢状面的弧长分别是(1.375±0.179)cm、(1.213±0.228)cm和(1.032±0.237)cm、(1.317±0.254)cm,腓骨近端关节面冠矢状面的弧长是(1.391±0.192)cm和(1.368±0.231)cm.从冠状、矢状面比较腓骨近端关节面与舟骨窝关节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23.480°±2.476°的内倾角与桡骨远端关节面20°~25°的尺偏角相近.腓骨近端关节面旋转10°~15°时,在矢状面的后倾角与桡骨远端掌倾角相近.结论:用腓骨近端替代桡骨远端、重建桡腕关节是合适的.其最佳替代位置应是腓骨尖位于桡骨茎突处并且腓骨关节面沿腓骨长轴顺时针旋转角度10°~15°,其后倾角与桡骨远端掌倾角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