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根据WHO(2008版)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了解四川省恶性淋巴瘤的分布、分型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复习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化切片。病理诊断依据WHO(2008版)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进行。结果 (1)589例淋巴瘤中,566例(96.1%)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3例(3.9%)为霍奇金淋巴瘤(HL)。68.0%NHL为B细胞性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亚型(287例,50.7%),其次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SLL)(4.9%)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oma)(4.9%)。181例(32.0%)为T和NK细胞淋巴瘤,结外NK/T细胞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亚型(105例,18.6%)。HL以结节硬化型HL为多(13例,56.5%)。(2)HL和NHL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为2.83∶1和1.68∶1。HL发病年龄14~74岁,平均39岁。NHL发病年龄1~96岁,平均55岁。(3)HL以颈部淋巴结最为多见(13例,56.5%)。DLBCL结外(64.5%)多于结内(35.5%),胃为结外DLBCL最常见的部位(32例,1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E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及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1例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瘤的肿瘤组织中EBV编码的RNA(EBER),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EBER总阳性率为44.4%,霍奇金淋巴瘤占检出率的40%,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检出率的45.1%,不同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依次占检出率的75%( T细胞淋巴瘤)、87.5%( NK/T细胞淋巴瘤)、2.9%( B细胞淋巴瘤),T细胞、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EBER阳性率比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淋巴结内、外淋巴瘤EBER阳性率分别为17.9%、58.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50岁以上淋巴瘤患者EBER检出率(36.2%)低于50岁以下患者检出率(55.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广西地区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瘤与EBV感染相关,其中以发生在淋巴结外弥散淋巴组织的NK/T细胞淋巴瘤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non-Hodgkin’s lymphoma,PTNH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诊断的12例PTNH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确诊,其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平均发病年龄56. 7岁; 10例伴淋巴细胞性/桥本甲状腺炎背景; 12例均为B细胞淋巴瘤,8例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例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其中1例伴大细胞转化; 3例浸润甲状腺周围组织,1例伴颈部淋巴结受侵;免疫表型:瘤细胞均表达CD20和CD79a等B细胞标记,不表达CKpan、TG、EMA等甲状腺滤泡上皮标记。结论 PTNHL临床罕见,好发于老年女性,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来源,多伴淋巴细胞性/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相似文献   

4.
恶性淋巴瘤 (malignantlymphoma,ML)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ML发病率占恶性肿瘤总数的 3 %~ 4%。近几十年来ML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本文分析了我院1986~ 1996年ML病理资料。1 材料和方法材料来自我院 1986~ 1996年病理诊断明确的ML2 95例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2 6 7例 (占 90 5 % ) ,霍奇金淋巴瘤 (HL) 2 8例 (占 9 5 % )。男性 2 0 7例 ,女性 88例。NHL分类参阅WHO(1998年 ) 〔3〕,采用 χ2 检验进行趋势分析。2 结果2 .1 ML年龄变化分析  1986~ 1996年ML平均患病年龄…  相似文献   

5.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Liu Y  Zhu X  Zhuang H  Lin H  Wu Q  Jiang G  Gu Y  Luo D  Luo X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3):227-230
目的 探讨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NLP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点。方法 对 1980~ 2 0 0 0年 2 4 5例霍奇金淋巴瘤 (HL)进行回顾性分析 ,发现NLPHL4例 ;另外 2例NLPHL为 2 0 0 0年会诊病例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提供 1例。 7例均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法(SP法 )检测瘤细胞 (CD4 5、CD2 0、CD15、CD30、波形蛋白 )和背景细胞 (CD3、CD2 0、CD4 5RO、CD5 7、CD6 8、TIA 1)的免疫表型 ,并采用WHO1997年淋巴瘤诊断标准重新分类。结果 NLPHL7例 ,男 4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4 3.8岁 ,中位年龄 4 3岁 ,表现为颈部、锁骨上或腋窝淋巴结肿大 ,临床Ⅰ期。组织学上 ,NLPHL病变淋巴结结构破坏 ,大部分为肿瘤性病变 ,主要呈结节性生长 ,结节内可见L&H细胞浸润 ,其中 1例NLPHL病变淋巴结可见少部分呈生发中心进行性转化 (PTGCs)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呈CD4 5、CD2 0阳性 ,CD15、CD30、波形蛋白阴性 ,背景细胞中可见大量CD2 0阳性的B小淋巴细胞及较多CD5 7阳性细胞 ,TIA 1阳性细胞极少见。结论 对NLPHL的诊断必需结合免疫表型特征 ,要注意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及B细胞淋巴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各种类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 NHL)中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特点 ,探讨其在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DNA直接测序方法分析 135例B NHL[包括 5 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18例滤泡性淋巴瘤 (FL)、1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SLL)、15例套细胞性淋巴瘤 (MCL)、7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LPL)、5例Burkitt淋巴瘤、3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LBL)、18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 ],5例T NHL、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LRH)、5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NLPHL)样本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特点。结果 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仅见于DLBCL(结内和结外 )、FL和MALTL中 ,突变率分别为2 7 3%、2 0 7%、2 2 2 %和 2 2 2 % ,结内、结外DLBCL中BCL 6突变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SLL、MCL、LPL、Burkitt淋巴瘤、LBL、T NHL以及NLPHL中均未见BCL 6突变 (P <0 0 5 )。 2例LRH的生发中心细胞可见有BCL 6突变。突变频率为 0 14× 10 -2 /bp~ 0 6 8× 10 -2 /bp ;突变类型全部为碱基替换 ,其中颠换略多于转换 (P >0 0 5 )。结论 BCL 6基因 5′ 非编码区突变可作为生发中心相关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子标志 ,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淋巴瘤合并实体瘤的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淋巴瘤合并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患者年龄48~74岁,平均62岁。7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胃癌2例,肺癌2例,甲状腺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来源不明的鳞状细胞癌1例。7例中1例行单纯手术治疗,4例行手术联合放、化疗,1例行单纯免疫治疗,1例行放、化疗。随访2~57个月,1例死亡,1例淋巴瘤复发。结论淋巴瘤合并实体瘤临床诊断需全面仔细,避免误、漏诊;应考虑淋巴瘤与实体瘤的治疗顺序,多学科讨论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乙肝病程发展中CD4/CD8、TNF-α及sIL-2R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89例 ,年龄 16~ 6 8岁 ,其中轻度慢性乙肝 (CH) 2 3例 ,中重度慢性乙肝 35例 ,肝炎后肝硬变 (LC) 19例 ,重型肝炎 (FH) 12例 ,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 (HCC) 2 8例 ,年龄39~ 6 7岁 ,所有病例为HBV标志阳性 ,经临床与病理细胞学检查等方法确诊。正常对照组 30例 ,年龄 2 1~ 4 5岁 ,均为健康献血员。1.2 T细胞亚群检测 直标荧光抗体 :小鼠抗人CD4 FITC/CD8 PE双荧光标记抗体 (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 )。流式细胞仪 :…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WHO(2008版)造血和淋巴肿瘤分类标准,探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病理诊断443例恶性淋巴瘤,复习其临床资料、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按WHO(2008版)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果:443例恶性淋巴瘤中霍奇金淋巴瘤11.06%(49/443),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88.94%(394/443)。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性淋巴瘤66.37%(294/443),T细胞性淋巴瘤22.35%(99/443)。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病构成比居前5位分别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1.53%(184/443)、滤泡性淋巴瘤11.06%(49/443),外周T细胞淋巴瘤5.64%(25/443),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5.19%(23/44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4.74%(21/443)。HL中以结节硬化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为多(4.51%,20/443)。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8∶1,中位年龄57岁(7~94岁)。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起病部位均以颈部淋巴结为多。结论:443例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远多于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多见,霍奇金淋巴瘤中以结节硬化性霍奇金淋巴瘤多见。大部分淋巴瘤类型以男性发病为多,起病部位以颈部淋巴结为多。  相似文献   

10.
军队综合医院心理门诊1066例患者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顾性方法 ,收集我院 1996-1999年心理门诊病例 10 66例 ,共计1980人次 ,并以CCMD -2 -R及ICD -10进行临床再诊断 ,对患者构成、性别、年龄、职业、疾病分布特征及治疗与咨询情况逐一进行归类统计。结果  1、 10 66例患者 ,男性 5 18人 ,年龄 9-76岁 ,平均 42 5岁 ;女性5 48人 ,年龄 6-82岁 ,平均 44 1岁。其中军人 14 0人 ,就诊者中干部及学生最多 ,分别为 2 85例 (2 6 74% )和 2 14例 (2 0 0 8% ) ;其余依次为工人 164例(15 3 8% )、军人 14 0例 (13 13 % )、农民 10 6例 (9 94% )、教师 3 8例(3 5 7% )、医务人员 2 9…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化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1年至2015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PGI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男性9例,占69.2%,女性4例,占30.8%,41~50岁年龄段的患者6例,占46.1%;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为主,其中腹痛10例,占77%,腹胀3例,占23.1%,腹泻3例,占23.1%,恶心呕吐4例,占30.8%,黑便或便血4例,占30.8%,呕血1例,占7.7%,食欲下降1例,占7.7%;病理证实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3例,占23.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6例,占46.1%,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EATL)3例,占23.1%,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killer T-cell lymphoma,ENKTL)1例,占7.7%。结论:PGIL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最常见,病理类型以DLBCL为主,消化内镜及CT检查有助于PGIL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淋巴瘤样丘疹病(Ly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 分析13例LyP的临床病理资料,用LSAB法、EliVision法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等12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结果 13例LyP中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26.4岁,皮损多表现为四肢、躯干无症状的多发性丘疹、结节.组织学分型:A型6例,B型1例,c型6例,主要在真皮与皮下脂肪组织内浸润,主要浸润方式分别为楔形、带状及片状、结节状.13例中8例有瘤细胞亲表皮现象;1例B型无大瘤细胞,余12例的大瘤细胞均表达CD30.13例瘤细胞均表达2~3个T细胞标记(CD3、CD5或CD45RO)及1~3个细胞毒性标记[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粒酶B或穿孔素];13例均表达CD4、4例表达CD8、1例表达CD15、1例表达CD20(局灶阳性),均不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1.亲表皮之瘤细胞多为CD3~+、CD4~+、CD8~-表型.13例中1例EBER1/2原位杂交阳性.获随访的12例均存活.结论 LyP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预后较好.A型和C型中亲表皮的瘤细胞均为核扭曲、深染,似覃样霉菌病细胞,推测其与CD30~+大瘤细胞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克隆群体有关.EB病毒与LyP可能无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下表现及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9年1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胃镜下表现. 结果:胃恶性淋巴瘤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54岁,胃镜下表现肿块型2例,溃疡型7例,浸润型2例,结节型3例.霍奇金病1例,非霍奇金病13例,其中12例为B细胞来源,1例为T细胞来源.手术治疗患者中2例术后1年内死亡,2年及以上生存者6例(54.5%),5年及以上生存者3例(27.3%).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给以抗幽门螺杆菌联合化学治疗. 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断困难,可采取普通胃镜联合病理检查等多种诊断手段综合诊断,治疗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膀胱嗜铬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手术治疗的膀胱嗜铬细胞瘤 3例标本 ,均用10 %福尔马林液固定 ,常规制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石蜡切片做免疫组化 (ABC法标记 ,DAB显色 ) ,所用抗体S 10 0蛋白、NSE、CgA、CK均为Dako公司产品。2 结果2 .1 临床资料  3例均为女性 ,30~ 6 4岁。血尿 1例 ,高血压 2例 ,其中月经不调 1例。 1例自主无症状 ,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肿瘤位于膀胱左、右侧壁黏膜下或肌层内。2 .2 病理形态2 .2 .1 眼观 肿瘤直径 1 5~ 2 5cm ,切面棕黄色 ,质细 ,部分有包膜 ,灶性区有陈旧性出血。2 .2 .2 镜检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primary non-Hodgkin lymphoma, PN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肺PNHL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8例肺PNHL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7~82岁,中位年龄57岁。28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 NHL),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1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LC)5例,NK/T细胞淋巴瘤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2例,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各1例。1/3肺PNHL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乏力等。影像学检查多数表现为单肺或双肺阴影,孤立或多发结节,并可累及气管或支气管。随访16例,时间3~38个月,3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2例术后辅助化疗),7例行单纯化疗,5例未行任何治疗。13例生存,2例死亡,1例术后2年出现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结论肺PNHL的临床和影像学无特异性改变,以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最常见,其他少见的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也可发生。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学检测有助于该类型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s,PCNSL)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构成比率,分析PCNSL的EBV感染率、c-MYC、BCL-2及BCL-6基因异常及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PCNSL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构成比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CNSL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c-MYC、BCL-2、BCL-6基因扩增及断裂重排情况;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检测Ig H和Ig K。结果 PCNSL占所有淋巴瘤的0. 95%;大多为单一病灶,约占60%,且多位于浅部脑组织(66. 93%)及小脑幕上(87. 40%),最常累及额叶和颞叶,51~60岁为发病高峰期。PCNSL中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 166例:B细胞淋巴瘤占158例,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最常见; T/NK细胞淋巴瘤8例,其中以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多见。1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CNS-DLBCL) EBER均阴性; 11例PCNS-DLBCL中1例c-MYC基因拷贝数增加,未见断裂重排; 1例BCL-2基因拷贝数增加,未见断裂重排; 2例BCL-6基因拷贝数增加,1例断裂重排;免疫球蛋白Ig H和Ig K呈克隆性重排。结论 PCNSL病理类型多样,HL和NHL均可发生,以PCNSDLBCL最多见,T细胞来源的淋巴瘤以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多见,51~60岁为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广东地区不同类型成熟T和自然杀伤(NK)细胞/T细胞淋巴瘤及其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按WHO(2008版)标准重新评估广东地区2002-2006年1137例成熟T和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由多名血液病理医师复查,补做必要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结果 963例确诊为成熟T和NK/T细胞淋巴瘤,占同期所有淋巴瘤20.1%(963/4801),发生于结内319例(33.1%),结外644例(66.9%);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293例(30.4%);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81例(29.2%);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198例(20.6%);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LT)46例(4.8%).男女比为1.99:1,发病中位年龄为44岁.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55~64岁;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25~54岁;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ALCL多见于年轻人而阴性多见于中老年人;AIIJT好发于65~74岁.结论 广东地区成熟T和 NK/T细胞淋巴瘤多见于结外,好发于男性,总体发病与年龄增长无明显关系,但具体类型有不同的年龄侧重群;常见的类型依次为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及ALCL;EB病毒感染与NK/T细胞淋巴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眼眶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复习7例眼眶原发性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资料及病理切片,并用免疫组化S—P法重新标记瘤细胞。结果 5例位于泪腺及结膜,2例位于眼肌,7例均为IE期。瘤细胞以边缘区B细胞为主,混有少量浆细胞及母细胞化的淋巴细胞。位于泪腺及结膜者可见淋巴上皮病变及生发中心植入现象。瘤细胞表达CD45、CD20、IgM、bcl-2及单一的轻链,CD3、CD5、CD10、cyclin D1、CK均阴性。7例均作手术治疗;1例辅以放疗,2例结合化疗。7例随访4~139个月,均存活。结论 眼眶原发性MALT淋巴瘤好发于泪腺及结膜,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与治疗方法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美罗华在非何杰金淋巴瘤治疗方面的新用法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13 1I标记的美罗华用于CD2 0表达阳性的晚期难治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 :15例晚期NHL患者 ,年龄 4 6~ 6 8岁 ,以剂量为 5 0~ 10 0Bq的13 1I作为标记物标记 10 0mg的Rituxan ,按剂量的 1/ 3直接注射于局部病灶 ,2 / 3静脉滴注。每 2~ 3个月 1次 ,2~ 3次为 1疗程。结果 :完全缓解 (CR)者 5例 ,部分缓解 (PR)者 7例 ,病情稳定(SD)者 2例 ,病情进展 (PD)者 1例 ,总有效率 (ORR) 80 %。定期检查患者血清HAMA ,未发现阳性者。结论 :13 1I标记的美罗华是NHL极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甲状腺B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收集本院 1998~ 2 0 0 1年 9例原发性甲状腺B细胞淋巴瘤手术切除标本 ,复习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除甲状腺肿块 ,部分伴局部颈淋巴结有肿大外 ,其余部位未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无实质性肿块 ,外周血、骨髓检查均无异常 ,无淋巴瘤既往史。2 方法 :(1)标本均用 4%甲醛固定 ,常规脱水 ,石蜡包埋 ,HE染色。 (2 ) 9例标本的石蜡切片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法 (SP法 ) :一抗分别做白细胞共同抗原 (LCA)、CD2 0、CD79a、CD3、UCHL1、CD5、CD10、bcl 2、上皮膜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