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在校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石河子大学1362名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以PSQI总分≥8作为判断睡眠质量差的标准,睡眠质量差的有335人(24.6%),男女分别为26.4%和22.8%(P〈0.05);睡眠质量不佳主要表现在日间功能障碍(65.9%),主观睡眠质量(24.8%),入睡时间(29.9%);②PSQI总均分男女生分别为6.05±2.82和5.76±2.47,男生得分高于女生(P〈0.05);男生在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③睡眠质量差的组在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得分均明显高于睡眠质量良和睡眠质量一般的两组(P〈0.01);④PSQI各成份分及总分与SCL-90各因子均分及总均分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高度相关,因此要积极关注大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及夜间激醒、腿动、呼吸事件特点。方法:对63例成人原发性癫痫患者(病例组)及4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夜间多项睡眠图(PS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入睡潜伏期、REM潜伏期、睡眠维持率、睡眠效率、浅睡期比例、深睡期比例、REM期比例和清醒期比例、分别为(87.64±27.94)minVS(150.33±82.26)min(P〈0.05)、(13.11±5.23)minVS(17.34±19.26)min(P〉0.05)、(0.58±0.09)VS(0.70±0.50)(P〈0.05)、(0.22±0.07)VS(0.16±0.35)(P〈0.05)、(0.20±0.05)VS(0.14±0.38)(P〈0.05)、(0.08±0.07)VS(0.17±0.90)(P〈0.05)、(0.91±0.07)VS(0.89±0.07)(P〈0.05)和(0.96±0.03)VS(0.81±0.16)(P〈0.05)。两组夜间激醒指数、在NREM期激醒指数、孤立性腿动指数、在REM期及NREM期孤立性腿动指数、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原发性癫痫患者存在夜间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质量较差和睡眠呼吸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 diseased.AD)睡眠参数改变的生物学特点。方法:应用多道睡眠图对35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睡眠描记,分析相关睡眠参数,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潜伏期延长(38.44min)、总睡眠时间减少(259.71min)、中途醒转次数增多(7.55次)、睡眠效率低(58.06%)、快眼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62.36min)、REM睡眠时间(32.42min)和REM活动度(67.91单位)减少(P〈0.05~0.01)。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但有睡眠量的减少,而且伴有睡眠质的改变,其中REM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时间和REM活动度是评价脑功能恢复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客观地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的多项睡眠网(PSG)表现。方法:采用UPDRS-III评分、HoehnYahr评分及用药调查表分别对28例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病程、多巴胺能药物应用等情况进行评定和计算,并结合全夜可移动的同步视频多项睡眠网(V—PSG)监测进行分析比较各项睡眠结构、睡眠进程以及睡眠相关事件。结果:利用同步V-PSG并结合临床病史,发现28例PD患者中有14例(占50%)伴有RBD。PD伴RBD组的病程[(6.76±3.44)年]较PD不伴RBD组病程[(2.96±1.99)年]长,其Hoehn—Yahr评分为(3.21±0.89)、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1期(N1)百分比[(23.56%±13.64)%]、醒觉指数[(54.41±36.45)次/h]、睡眠期周期性腿动指数(5.9次/h)较PD不伴RBD组的相应值[(2.21±0.80)、(11.47%±7.34)%、(26.55±17.25)次/h、1.5次/h]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患者间的UPDRS-III评分、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睡眠效率、N2、N3、REM睡眠期百分比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例PD伴RBD患者中有3例(占21%)出现相关睡眠致伤。结论:同步V—PSG结合临床病史可以提高RBD诊断的准确性。PD伴RBD患者可影响部分睡眠结构,还可能存在相关睡眠致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综合征患儿的睡眠结构,睡眠中痢性放电及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的情况;比较ADHD各亚型问睡眠结构的差异。方法 利用多导睡眠监护仪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科门诊就诊的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58例ADHD患儿及30名正常儿童进行整夜睡眠结构监测。结果 ADHD组58例,其中4例睡眠监测未完成,实际完成54例。ADHD组中混合型(ADHD—C)31例(57.4%,31/54),注意缺陷型(ADHD-I)15例(27.8%,15/54),多动/冲动型(ADHD.H)8例(14.8%,8/54)。①与对照组比较,ADHD组快速动眼期(REM)潜伏期短、睡眠潜伏期延长和睡眠效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DHD-C患儿睡眠Ⅱ期百分比较ADHD-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DHD组PLMS发生率为37.0%(20/54),对照组PLMS发生率为1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DHD组和对照组EEG未见痢性放电。结论 ①ADHD患儿存在REM睡眠结构的改变、入睡困难及睡眠效率降低;②睡眠Ⅱ期百分比的增多可使ADHD-C较ADHD-I有更多和更重的症状;③ADHD患儿睡眠过程中PLMS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LMS也是导致ADHD患儿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患者的睡眠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结构紊乱与病程的长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用药种类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项睡眠图描记分析技术(polysomnography),分析1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睡眠醒觉的次数和时间。结果:睡眠效率低于80%的15例,睡眠潜伏期大于30min者9例.睡眠中醒觉的时间大于60min者15例。病程大于5年的患者的平均睡眠总时间(173min)与病程小于5年者(276min)相比显著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2)。病程大于5年的患者睡眠潜伏期(72min)较病程小f5年者的睡眠潜伏期(35rain)明显延长,呈明显的正相关(r=0.44,P〈0.05)。H—Y分级与总睡眠时间呈负相关(r=0.49,P〈0.05),与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r=0.56,P〈0.05)。服用两种以I:药物哲的睡眠潜伏期较用一种药物者的明显延长(P=0.02)。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结构存在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睡眠总时间减少、睡眠效率减低、睡眠觉醒的时间和次数增多及睡眠潜伏期延氐。帕金森病患者病程的长短与总睡眠时间成反比,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睡眠时间及效率成反比,而与睡眠潜伏期及睡眠中醒觉的次数成正比,用药种类的多少与睡眠潜伏期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酒依赖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父母、同胞或子女)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对照研究,以了解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酒依赖的遗传易感性。方法:收集40例男性酒依赖患者以及40例一级亲属和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听觉ERP检测。结果:酒依赖组和亲属组ERP的P3波(P300成分)波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而P3波幅在患者组和亲属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酒依赖组N2、P3潜伏期延长(P〈0.01),而N2、P3潜伏期在亲属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ERP反映酒依赖认知功能损害,可以作为酒依赖认知功能损害评估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P3波幅可能是酒依赖的遗传易感性标志,可以作为预测酗酒的指标;对酒依赖一级亲属进行听觉ERP检测可早期发现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修复作用及机制,以及肠道干细胞在黏膜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6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正常对照(NC)组10只、SAP组25只和HGF组25只。酶耦联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D哥L酸水平,肠系膜淋巴结、胰腺、肝脏、脾脏及肺组织细菌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肠隐窝干细胞变化。结果SAP组血清D-乳酸值为(11.17±1.90)mg/L,较NC组(4.87±0.73)mg/L和HGF组(7.30±0.88)mg/L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20,P值均〈0.01)。胰腺、肠系膜淋巴结、肝脏、脾脏、肺脏细菌培养器官移位率SAP组(50%,40/80)高与NC组(14%,7/50)和HGF组(29%,29/100)(χ^2=7.427,χ^2=4.112,P值均〈0.01)。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指数SAP组较NC组和HGF组明显下降(F=42.71,P值均〈0.05),HGF组与NC组比较则明显升高(P〈0.01)。SAP组小肠隐窝干细胞数(1.26±0.87)个,低于NC组(2.16±0.90)个和HGF组(2.50±0.96)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4,P值均〈0.01)。结论HGF可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降低肠道通透性及肠道细菌移位率,减轻急性胰腺炎小鼠肠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项睡眠图(PSG)各项指标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卒中后抑郁组(PSD组)和卒中后无抑郁组(对照组)以年龄1:1配对,用PSG仪对两组各59例患者进行整夜睡眠描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睡眠进程:PSD组睡眠潜伏期延长,觉醒时间增多,睡眠总时间减少,睡眠效率下降,睡眠维持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PSI)组S1增多,S2减少,但S3+S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快速眼动睡眠(REM):PSD组REM潜伏期缩短,REM时间减少,REM周期数减少。结论:PSI)患者存在PSG指标变化,PSG对PS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AS)和孤独症儿童(AC)在脑干听觉反应(ABR)检测中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及Click短声刺激,测查32例AS和30例孤独症(AC)和40名健康儿童(NC)的ABR。结果:AS组、AC组及NC组在绝对潜伏期波Ⅲ(Oz脑区),绝对波幅波Ⅲ(Oz脑区),波V(Oz脑区)上有差异极显著性(P〈0.01)。与NC组和AS组相比,绝对潜伏期波Ⅲ(Oz脑区)上,AC组延迟于NC组和AS组(P〈0.01)。波幅分析所见,绝对波幅Ⅲ(Oz脑区)AC组低于NC组和AS组(P〈0.01);绝对波幅波V(Oz脑区)AC组也低于NC组和AS组。AS组与NC组比较,差异未达显著性(P〉0.05)。结论:ABR对临床辅助诊断AC和AS有初步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睡眠剥夺对健康成人睡眠脑电图的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对健康成人睡眠脑电图(PSG)的影响.方法:选择34名健康成人志愿者行睡眠剥夺36h,作睡眠剥夺前后的PSG整夜监测.结果:与睡眠剥夺前相比,健康成人PSG表现为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NREM中的第1阶段睡眠减少(P<0.05),第4阶段(S4)睡眠增多(P<0.01).结论:睡眠剥夺后再睡眠,健康成人通过其NREM睡眠阶段中S4的比例作为“补偿”.睡眠剥夺可影响健康成人的脑电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患者夜间痢样放电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原发性癫痫患者的夜间多道睡眠图(PSG)检查结果,将检出夜间“痫样放电”者设为观察组,夜间“无痫样放电”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基础情况、睡眠结构及相关事件进行对比,同时对夜间痫样放电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发作形式、入睡潜伏期、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浅睡期比例、深睡期比例、清醒期比例和孤立性腿动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痫样放电与年龄、体重指数、发作形式、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和清醒期比例有相关性。其中夜间痫样放电与体重指数和睡眠维持率呈正相关(β=1.692、3.065,P〈0.05),与年龄、发作形式、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和清醒期比例呈负相关(β=-4.5、-1.742、-2.358、-1.424和-2.696,P〈0.05)。结论:夜间痫样放电的相关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发作形式、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和觉醒期比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DD)和广泛性焦虑(GAD)患者非匹配负波(MMN)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69例DD组、41例GAD组和58名正常人(NC组)的MMN作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与此,GAD组的MMN潜伏期变化方向与DD一致。结论: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MMN和P300联合应用可作为DD和GAD患者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疑病症患者述情障碍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相关性.方法 随机将年龄在18 ~65岁之间符合ICD-10疑病症诊断标准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TAS-20)测评和P300检测,并将结果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Z点N1、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或<0.01),研究组PZ点N2、P3波幅明显延长(P<0.05或0.01);研究组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PZ点N2、P3潜伏期与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r=0.34~0.47,P<0.05或<0.01),PZ点N2、P3波幅与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则呈负相关(r=-0.31 ~-0.49,P<0.05或<0.01).结论 疑病症患者述情障碍可能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Quisi的特征。方法:应用德国Quisi仪,对40例强迫症(OCD)的Quisi进行全夜监测,并与35名正常人对照(NC)。结果:与NC组比较,OCD组Quisi为REM睡眠潜伏期前移,REM活动度,REN强度,REM密度和第1阶段睡眠均增加及睡眠潜伏期延迟和睡眠效率降低。结论:Quisi中的REM变化可能是强迫症患者的脑电生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患者的睡眠结构改变。方法:纳入的22例患者符合国际睡眠障碍协会(第2版)的RBD诊断标准,16例患者符合RBD主要诊断标准以及英国脑库的PD、2005年国际路易体痴呆协作组或者2008年多系统萎缩第2版的诊断标准。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19例。利用日本光电32信道9200K脑电图机,所有患者均完成多项睡眠图监测(PSG),记录脑电图、眼球运动、下颌和肢体肌电活动、心电图、经鼻气流、胸腹部呼吸运动、血氧、鼾声等多个项目,并录像监测患者的行为。使用Polysmith软件和视觉评估分析睡眠结构、呼吸、运动等相关指标。结果:RBD患者展现了典型临床表现和电生理改变。特发性RBD组(72.7%)较继发性RBD组(43.8%)显示有更多的夜间活动和言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71)。特发性RBD在睡眠结构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仅有周期性腿动(PLM)指数增高。继发性RBD与特发性RBD和健康对照相比,总体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效率减低、睡眠潜伏期和REM潜伏期延迟、Ⅱ期和REM睡眠减少、Ⅰ期睡眠增加、低通气指数增高、PLM指数增高。结论:特发性RBD患者具有更多的夜间行为异常,而睡眠结构无改变,仅有PLM指数增加;而继发性RBD出现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呼吸紊乱以及PLM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