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获取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GITR)氨基酸序列,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对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与人等其他物种具有56%的同源性,具有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及胞内区等结构;小鼠GITR蛋白胞外区位于第22~153号氨基酸序列区间;可能含有4个N-糖基化位点、4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以及1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结论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表达该蛋白及其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rythropoietin producing hepatocyte receptor,Eph)家族是己知最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亚家族之一,现有14个成员,其配体名为Ephrin,即Eph家族受体相互作用蛋白,现有8个成员。Eph受体为跨膜Ⅰ型糖蛋白,包括三个结构域,即胞外配体结合区、胞内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功能区和连接这两个区的由疏水氨基酸组成的跨膜区。Eph与Ephrin可互为受体和配  相似文献   

3.
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肝细胞(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yte,Eph)受体是众多的细胞表面型酪氨酸蛋白激体酶受体中的一种,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家族中的最大成员.其配体主要表达于细胞表面,被命名为ephrin.Eph受体及其配体ephrin统称为Eph家族蛋白.Eph受体属跨膜蛋白,存在胞外配体结合区、跨膜区和胞内区.Eph胞内近细胞膜区域相对保守,包含1个具有酪氨酸残基的高度保守的近膜区结构域,紧接1个具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结构域、SAM(sterile alpha motif)结构域和C端的PDZ结合序列.Eph的胞外结构包含1个球形的配体结合域(ligand binding domain,LBD)、1个临近的半胱氨酸富集区(cysteine-rich domain,CRD)以及2个Ⅲ型纤维连接蛋白重复区.其中CRD在Eph-ephrin信号复合体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1].所有ephrin均包含1个保守的胞外受体结合区.除此之外,ephrinA通过一个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定于细胞膜上;ephrinB的结构包括跨膜区和胞质区,其中胞质区包含一小段高度保守的区域以及羧基端PDZ结构域的结合基序,这一PDZ结构域结合基序对于细胞定位及逆向信号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经调节因子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神经调节因子(NRG)是一个由4种基因编码的多肽家族,包含4种同源异构体NRG-1,2,3和4,其功能性受体是由ErbB酪氨酸激酶受体组成,属于跨膜酪氨酸激酶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包括ErbB2/HER2/neu,ErbB3/HERS和ErbB4/HER4.NRG通过诱导ErbB受体构象变化,使ErbB蛋白形成二聚体,继而激活酪氨酸激酶,引起C-末端的自身酪氨酸磷酸化和反式酪氨酸磷酸化,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5.
许多细胞因子受体尽管缺少激酶结构域,但与配体结合后仍能诱导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这一过程是由JaK族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的成员所介导的。Jak激酶通过和受体的近膜区域的相互作用而与之缔合。配体结合引起受体聚合以及Jak的酪氨酸磷酸化和激活,激活的Jak又使受体和STAT蛋白(信号转导物与转录激活剂)磷酸化、后者直接参与基因转录的调控。本文对这一新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是具有多种生理效应的肽激素,其原发机制是与受体结合,诱导受体β亚基多处酪氨酸残基(Tyr)磷酸化。磷酸化的受体除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催化一系列底物蛋白磷酸化(Tyr)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外,还具有蛋白水解酶作用,水解膜糖蛋白,产生两个分子量为2000左右的寡糖肽,它们进入胞内发挥进一步的生理效应。1979年Larner J等首次发现胰岛  相似文献   

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与靶向性抗癌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Liu TH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10):577-57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家族,亦称erbB受体,含4个成员即EGFR(erbB-1、HER1)、erbB-2(HER2/neu)、erbB-3(HER3)和erbB-4(HER4),均属于Ⅰ型酪氨酸激酶受体(typel—receptor tyrosine kinase,TITK)。这些受体是单个氨基酸链蛋白。每一受体含3个区域(domain)即细胞外区、疏水跨膜区和细胞内区。细胞外区为受体及其相应的配体或配体样物质结合处。受体与配体或配体样物质结合后形成同种或异种二聚体。二聚体跨膜进入细胞内区、激活酪氨酸激酶、底物转磷酸化(transphosphorylation)、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两种白细胞介索-2受体(IL-2Rα和IL-2Rβ)中,介导IL-2信号作用的是IL-2Rβ(含有286个氨基酸的胞内链部分)。有研究报道IL-2能激发IL-2Rβ及一些胞浆内蛋白质酪氨酸的磷酸化和一些酪氨酸激酶的活化.属于Src家族的酪氨酸激酶  相似文献   

9.
部分细胞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等信息传递使者到达细胞膜时,其受体是一种酪氨酸激酶.该受体酶有3个结构域(domain),即膜外、跨膜和胞质结构域.细胞因子与膜外结构域结合后,受体激酶本身的酪氨酸残基自动磷酸化,并被激活.受体激酶的激活又能激活细胞质内含SH_2结构域的蛋白质(酶),使其产生第二信使调整细胞的新陈代谢,PLC-γ_1因含有SH_2结构域,因此,它是受体激酶的底物,当被激活时,产生两种第二信使,即二酞基甘油(DAG)和三磷酸肌醇(IP_3).DAG形成后,能激活蛋白激酶C(PKC).PKC是一个酶家族,参与许多细胞活动的调控,特别是细胞分化和增殖的调控.另有人认为PCK还可以活化Na~+-H~+交换机构而导致细胞内pH升高.IP_3形成后则引起Ca~(2+)从钙库中释放(主要来自内质网),Ca~(2+)的释放又可以激活钙调蛋白(CAM)系统,导致底物蛋白质磷酸化,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0.
IL-2受体β链是IL-2受体的一个重要组分,由第22对染色体编码。成熟的β链(IL-2Rβ)由5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括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IL-2 Rβ持续表达于静止淋巴细胞上,是IL-2信号传导所不可缺少的。IL-2R 介导的信号传导与酪氨酸激酶的活化有关。最近在细胞培养上清中发现了可溶性IL-2Rβ。相信对IL-2Rβ的深入了解可指导IL-2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HER-2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上皮酪氨酸激酶蛋白家族,含有3个区域:细胞外结构域、单次跨膜区和细胞内酪氨酸激酶区。HER-2在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重要靶点。对于HER-2阳性肿瘤,抗体偶联药物(ADC)均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本文就HER-2 ADC研发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CD_2(又称 LFA-2或 T-50)为单链跨膜糖蛋白,分子量50KD,含360个氨基酸(胞外区209个、跨膜区26个和胞内区125个),胞外区 N 末端24个氨基酸为信号肽.编吗 CD2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抗 CD2的 McAb 有 T11、OKT11、Leu5、9.6、35.1和 D66等;此外还有一组 McAb—T11(1)、T11(2)和 T11(3),这三株  相似文献   

13.
RTK即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小分子跨膜蛋白质。其结构共同点是均有一个保守的激酶位点。RTK与其配体结合后,使激酶位点磷酸化,激活一系列下游信号途径。在结肠肿瘤中有多种RTK的异常表达,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利用基因治疗或者RTK的抑制剂,可以延缓结肠肿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PKB/Akt是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的中心分子。活化的PKB参与多种生物学效应的调控过程,调控PKB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信号转导通路领域的难点。新近的研究结果确定了若干新的调控PKB活性的激酶,从多方面解释了PKB活化和作用的分子机制。其中mTORC2、ATM和DNA-PK均通过磷酸化PKB的Ser473位点以依赖于PI3K的方式全面活化PKB;此外,其它以不依赖PI3K的方式调控PKB活性的激酶包括,RET/PTC通过磷酸化PKB的Tyr315位点、JNK通过磷酸化PKB的Thr450位点以及CK2通过磷酸化PKB的Ser129位点活化PKB,Brk通过磷酸化PKB的Tyr474位点以及GRK2均可通过磷酸化PKB抑制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离子通道蛋白磷酸化位点的鉴定在神经元兴奋性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若离子通道上作为丝氨酸 /苏氨酸激酶 (S/T PK)底物的位点被磷酸化 ,则该通道离子流幅度及其动力学可被短时程或长时程地调节。另外 ,酪氨酸 (Tyr)残基磷酸化可使离子通道的特性发生急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受体 (IGF ⅠR)是一种跨膜受体 ,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 ,与胰岛素受体有高度的同源性。在接受其相应的配体刺激后 ,IGF ⅠR可以激活包括IRS 1,IRS 2 ,shc和PI3 激酶等多种胞内亚单位 ,产生级联信号转导反应 ,通过启动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抗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是一种跨膜受体,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与胰岛素受体有高度的同源性.在接受其相应的配体刺激后,IGF-ⅠR可以激活包括IRS-1,IRS*2,shc和PI3-激酶等多种胞内亚单位,产生级联信号转导反应,通过启动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抗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膜表面受体 ,其胞内区的 3个亚区是其发挥酪氨酸激酶活性、介导信号转导的关键部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其他的 erb B受体可形成同源和异源的多种二聚体 ,不同的二聚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 6种配体形成的不同组合可将不同的细胞外刺激传入胞内。表皮生长因子可激活多种下游信号路径 ,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 ,ras- raf- MEK- erk/ MAPK途径与增殖的激活有关 ,PI3K- PKC-IKK途径与细胞移动性的增强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器官的修复有密切的关系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肿瘤治疗和器官修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浅谈神经系统胞内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活性物质或激素与受体相结合而产生的神经元功能调节,首先是由跨膜信号转导机制导致胞内信号或第二信使产生,再与特异的靶分子相互作用而引发生物化学事件的级联而发动。受体在作为胞外信号的初始传递者,在调节神经元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受体又可根据其结构、位置、信息传导方式和效应性质等的不同而被分为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receptor)或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ligand-gatedionchannels/receptor)、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GPCR)、具有酪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e)活性的受体和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rece…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跨膜衔接蛋白——富含鞘磷脂的脂膜微区结合酪氨酸磷酸化蛋白(phosphoprotein associated with glycosphing-olipid-enriched microdomains 1,PAG1)棕榈酰化位点突变对CD59介导的Jurkat细胞活化、增殖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建立PAG1棕榈酰化位点突变的Jurkat细胞株,用CD59单克隆抗体刺激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用免疫荧光检测PAG1、CD59在细胞上的表达及定位关系;CCK-8法及FACS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Jurkat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信号蛋白的变化。结果显示,PAG1、CD59分子均定位于细胞膜上且表达位置重叠。棕榈酰化位点突变后,PAG1与CD59分子虽出现点簇状聚集现象,但二者并不重叠。位点突变不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P>0.05),但CD59单克隆抗体刺激后,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TCR活化通路下游分子非受体酪氨酸激酶Fyn、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ymphocyte-specific protein tyrosine kinase,Lck)、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 Cγ1,PLC-γ1)表达均下降。该研究提示,PAG1棕榈酰化位点突变后不能抑制CD59介导的Jurka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