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颈椎侧块的应用解剖测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颈椎因创伤、严重的退行性变或肿瘤切除术后所致的失稳,采用颈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在国外已见报道,有作者应用该方法预防多节段颈椎板减压术后可能出现的颈椎不稳。研究显示该方法对维持颈椎的生物力学稳定与前路椎体钢板相似,较后路椎板下钢丝效果好。但进行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时,螺钉的进针位置方向不正确或螺钉过长均可能损伤颈神经根和椎动脉等重要结构。RoyCamilleandMagerl技术已详细阐述了侧块螺钉的合适进针位置和方向,但对螺钉的安全长度的报道甚少。本文的目的是测量…  相似文献   

2.
颈椎椎间盘的解剖学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颈椎椎间盘退变及病变是引起颈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颈椎椎间盘的形态学及生物力学特征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但以往认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较少见。对颈椎髓核位置、椎间盘前、中、后三部分高度解剖学测量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在青年新鲜尸体的颈椎上。对颈椎髓核位置、椎间盘前、中、后三部分高度等,做了较为系统的解剖学测量。旨在为人体解剖学积累资料,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自动测量股骨曲率变化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一种图像几何形态的拓扑描述方法-细化方法,结合图形曲率计算等方法对股骨转折处,狭窄部位进行自动识别,客观地反映了参数位置,减少了人为误差,加快了测量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体下颈椎C3~C7椎骨显微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分别为62岁男性(标本A)、45岁女性(标本B)、58岁男性(标本C),由河北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取其下颈椎C3~C7段脊柱,剔除附着软组织。每个椎骨分为椎体区和附件区两部分,使用高精慢速锯分别经椎体中部垂直于椎体上下终板、右侧椎弓根长轴、左侧上下关节突长轴切割3 mm厚骨切片各1片, 并用砂纸打磨,15块椎骨共制成45片骨切片。应用维氏显微硬度测量仪测量骨组织切片不同区域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显微硬度值,每一个区域选取5个有效显微骨硬度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硬度值。结果 15块椎骨共计获得825个有效显微骨硬度测量值。 C3~C7总体骨硬度值为11.10~47.80 HV,其中皮质骨为(26.04±4.84) HV、松质骨为(22.92±4.78) HV。椎体区皮质骨硬度值为(25.46±4.86) HV、松质骨硬度值为(21.10±4.97) HV,附件区皮质骨硬度值为(26.50±4.78) HV、松质骨硬度值为(24.75±3.80) HV,附件区高于椎体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0、4.978, P值均<0.05)。3具尸体标本各自的下颈椎在不同部位的骨显微硬度值不同,但椎体区的皮质骨与松质骨骨硬度值均低于附件标本的皮质骨与松质骨骨硬度,其中松质骨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4.316、tB=2.364、tC=2.107, P值均<0.05);而皮质骨中,仅标本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8,P<0.05)。C3~C7各椎骨不同部位的硬度值分布规律与总体一致:椎体区的骨硬度值均低于附件区;其中C3、C5、C6、C7松质骨的骨硬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附件分区中,上关节突皮质骨骨硬度低于椎弓根、椎板、横突、下关节突皮质骨骨硬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590, P<0.05);椎体分区中,下终板皮质骨骨硬度高于上终板和外周终板皮质骨骨硬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365, P<0.05)。结论 下颈椎椎骨不同部位、不同区域的骨显微硬度存在差异,附件区的皮质骨/松质骨骨硬度分别高于椎体区的皮质骨/松质骨骨硬度。该分布规律是人体活动过程中适应应力应变的生理改变,可以为三维有限元分析、3D打印及术前模拟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文题释义:颈椎曲度: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稳定颈椎、保护脊髓。在退行性颈椎病中,因椎体、椎间盘等结构的退变,颈椎的前凸可逐渐变直,甚至反凸。节段稳定:此处的节段稳定,指下颈椎区域的颈椎节段稳定情况,将椎间活动度即角位移>10°或椎体的水平位移>3 mm定义为退行性下颈椎不稳。背景:在颈椎曲度变直或节段不稳相关退行性颈椎病中,由项韧带慢性损伤引起的项韧带骨化是非常常见的。目的:探讨项韧带骨化与颈椎曲度及下颈椎节段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7-10-01/2018-10-31收治的退行性颈椎病患者109例,男61例,女48例,年龄30-81(55.8±11.1)岁。所有患者对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患者颈椎摄片进行影像学观察,观察内容包括项韧带骨化的分布和骨化程度、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下颈椎节段稳定性;根据患者有无项韧带骨化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颈椎曲度、下颈椎节段稳定性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项韧带骨化程度和颈椎曲度、下颈椎稳定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项韧带骨化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①109例退行性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患者56例,骨化共累及83个颈椎节段,以C4-5(39.8%)和C5-6(42.2%)多见;②项韧带骨化组患者的年龄、颈椎曲度中C2-C7 Cobb角、Jackson生理应力曲线、下颈椎不稳的参数角位移和水平位移与无项韧带骨化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项韧带骨化程度与角位移呈显著正相关(r=0.486,P < 0.05);③下颈椎不稳患者的项韧带骨化发生率明显增高(P < 0.05),下颈椎不稳参数角位移及年龄是项韧带骨化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④提示项韧带骨化患者更容易出现颈椎曲度变直及下颈椎的节段不稳,尤以节段不稳为著,在诊断和治疗退行性颈椎病患者时,项韧带骨化的存在应引起相应重视。ORCID: 0000-0002-9846-1109(陆炜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颈椎横突和椎间孔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地区50套成人椎骨的第3颈椎到1胸椎进行观察和测量,主要结果为:颈椎横突与脊柱水平面间的角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其横突下倾角C3为10.82±2.18°,C7为134.12±12.43°。中位椎间孔的垂直轴线与脊柱正中矢状面之间的角度较小,而上下位角度较大,本结合临床及颈椎X线摄片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颈部疾病已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长期困扰人们的疾病。由于大多数颈部疾病均会引起颈椎活动度的改变,颈椎活动度逐渐被用于筛选颈部患病的患者、诊断疾病、判断颈椎功能丧失的程度、评估治疗效果、鉴别颈部疾病以及预后评估等等。目前颈椎活动度测量的研究包括颈椎活动度正常值的测量、颈椎活动度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的研究和验证、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颈椎活动度在临床和研究中的应用等等。由于颈椎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耦合运动,给颈椎活动度的测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将目前检索到的颈椎活动度测量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下颈椎观测对颈椎前路手术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下颈椎前方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测量广东地区出土成人干燥下颈椎(C3~C7)标本40套。测量项目包括椎体的前高、中高、后高、上矢径、中矢径、下矢径、上横径、中横径、下横径以及钩突间距。结果下颈椎椎体上横径平均为19.2mm,中横径21.1mm,下横径22.2mm;椎体上矢径平均为15.3mm,中矢径14.9mm,下矢径16.1mm。结论本文的测量数据为改进下颈椎前路手术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颈椎失稳临界值和极限强度的测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四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_1~C_7)制成生物力学实验模型。经测量发现,正常颈椎失稳的临界值为887N,极限强度值为1457N。当C_(5~6)椎间盘部分切除后两者分别下降至601N和880N提示椎间盘破坏后颈椎抵御外力的作用降低,较易出现各类急慢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背景:大部分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的脊髓型颈椎病属于脊髓线分型Ⅲ型脊髓型颈椎病,既往文献报道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于颈椎反弓的脊髓型颈椎病有满意的减压效果,但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对脊髓线Ⅲ型脊髓型颈椎病的减压效果目前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对脊髓线Ⅲ型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效果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髓线Ⅲ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男性1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1.6岁,平均病程16.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共有脊髓线Ⅲ型突出颈椎间盘55个。应用PACS软件测量患者术前、末次随访颈椎MRI各项参数,比较患者术前、术后颈椎突出椎间盘体积、颈椎Cobb角及改良脊髓前方压迫程度评分。结果与结论:(1)所有节段的脊髓线Ⅲ型脊髓型颈椎病均获得满意减压效果,患者改良脊髓前方压迫程度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减小(P <0.05);患者突出椎间盘体积末次随访较术前减小(P <0.05);患者末次随访颈椎Cobb角增大,颈椎曲度明显改善(P <0.05);(2)结果说明,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式对脊...  相似文献   

11.
中,下部颈椎的三维运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在5例新鲜颈椎(C3~T1)上,通过施加最大载荷为2.34N.m 的纯扭矩,使颈椎产生前屈、后伸、右/左侧弯、左/右旋转等运动。每一种运动均进行3次加载/卸载循环,在第3次分级加载时测量椎体的运动。得到的主要参数有:中性区 NZ(Neutral zone);弹性区 EZ(Elastic zone);脊椎运动范围 ROM(Rangeof motion)。分析结果表明:中、下部颈椎各节段的前屈运动和侧弯运动的幅度都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其中前屈运动为8.4°~4.0°,侧弯运动为6.4°~3.0°;C3~C7各节段后伸运动幅度较接近,为3.7°~3.2°,而 C7~T1为2.1°;各节段的旋转运动幅度也很接近,为7.4°~6.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改善目前国内上颈椎有限元模型质量,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上颈椎三维非线性六面体网格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以期应用于临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对一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16排螺旋CT机进行0.5 mm薄层扫描,获得枕骨底C0到C3的体层图像数据并以Dicom格式保存.将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上颈椎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利用ICEM软件对C0~ C3三维重建模型进行六面体网格划分,关节软骨面间隙为0.5 mm,终板厚0.2 mm,关节软骨面定义为滑动接触,摩擦系数设为0.1.再运用Hypermesh V10.0调整网格质量,加载韧带,初步建立上颈椎(C0~ C3)三维六面体单元有限元模型.随后进行材料赋值、边界约束,模拟模型产生前屈、后伸、旋转、侧屈运动,将数据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 6.11进行各椎体三维运动的计算分析.最后将模型的三维活动度(ROM)及各工况下的应力云图与体外实验及其他模型文献数据进行有效性对比验证.结果 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上颈椎三维非线性六面体有限元模型,整个模型共30 550个节点和41 909个单元,模型运动范围及应力分布与文献数据相符合.结论 建立的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应用于临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颈椎手术前方入路 ,以颈椎前外侧沟为标志 ,为避免损伤椎动脉、静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观察 12 7套干燥颈椎标本的颈椎前外侧沟。解剖颈胸段脊柱标本 15例 ,观察头颈长肌及间距。结果 :①颈椎前外侧沟位于颈椎前外侧 ,沟中点深为 1.6~ 4.9mm。②两侧颈椎前外侧沟间距在 19.0~42 .7mm。③左右横突孔间距为 2 5 .9~ 44.7mm。④颈椎横突孔前壁厚为 1.5~ 3 .9mm。⑤头颈长肌位颈椎前方 ,大部分位于颈椎前外侧沟内。结论 :以颈椎前外侧沟为标志 ,两沟之间为颈椎手术前方入路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14.
颈椎后路钢板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测量国人下颈椎后部结构的相关径线及角度,为颈椎后路钢板的设计及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35套正常成人颈椎干燥骨标本(C3-C7)进行测量,包括椎弓根宽度、高度、长度、椎投影点位置,椎弓根与椎体的角度、高度、厚度、侧块后壁中心点内容民后壁的距离、与横突孔外壁的夹角以及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倾有等。结果 :颈椎椎弓根平均宽度值4.97 ̄6.08mm,与椎体矢状面平均夹角值34.38 ̄45.42℃,与  相似文献   

15.
退变性颈椎失稳颈后深部肌肉的组织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颈后深部肌肉的肌纤维型分布和横切面积,探讨其生理功能和在退变性颈椎失稳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观察正常人(4例)和退变性颈椎失稳患者(4例)颈后深部肌肉各型肌纤维的比例和结构特征,并测量肌纤维的横切面积。结果:正常人和退变性颈椎失稳患者颈后深部肌肉Ⅰ型和Ⅱ型纤维交织排列,横切面呈多边形或椭圆形,Ⅰ型纤维数量及横切面积均显著大于Ⅱ型纤维。退变性颈椎失稳患者肌纤维边界不清,横切面上可见小空泡,Ⅰ型纤维减少,Ⅱ型纤维增多。结论:颈后深部肌肉对维持颈段脊柱的生理姿势和运动起重要作用,肌纤维病理学改变是退变性颈椎失稳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为儿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提供一种个性化、精确定位的方法。方法对6具颈椎尸体标本进行CT扫描,根据CT扫描资料,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造出个体化导航模板,利用个体化导航模板在尸体标本上辅助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所有螺钉的置入由同一位具有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经验但无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经验的骨科医师进行操作,随后根据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结果共设计制作30个导航模板,辅助置入60枚颈椎椎弓根螺钉,CT扫描发现所有螺钉均准确置入相应椎弓根内。结论数字化导航模板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为儿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病及颈椎损伤1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疾病及颈椎损伤17例。结果:本组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颈椎植骨处牢固融合,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可使颈椎术后即刻稳定,植骨块更牢靠,可提高植骨融合率,并能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减少由于椎间塌陷带来的继发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8.
19.
人工硬脊膜联合生物蛋白胶修复颈椎术中硬脊膜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术中硬脊膜损伤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6月期间,行颈椎手术过程中处理颈椎硬脊膜损伤并脑脊液漏患者31例,其中颈椎外伤性骨折脱位12例,颈椎病14例,颈椎硬膜下髓外肿瘤4例,颈椎肿瘤1例。所有患者在术中均予人工硬脊膜覆盖联合生物蛋白胶喷涂的方法进行修补。结果经处理后,29例患者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症状,2例脑脊液漏患者中1例经局部压迫愈合,另1例经联合持续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愈合。经平均18个月﹙6~35个月﹚随访,本组患者均未出现再发脑脊液漏、假性脑脊膜囊肿、颈椎植骨融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人工硬脊膜联合生物蛋白胶修复颈椎硬脊膜损伤具有简易、可靠、有效降低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literature on cervical spine fractures.

METHODS:

The literature on the diagnosis,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lower and upper cervical fractures and dislocations was reviewed.

RESULTS:

Fractures of the cervical spine may be present in polytraumatized patients and should be suspected in patients complaining of neck pain. These fractures are more common in men approximately 30 years of age and are most often caused by automobile accidents. The cervical spine is divided into the upper cervical spine (occiput-C2) and the lower cervical spine (C3-C7), according to anatomical differences. Fractures in the upper cervical spine include fractures of the occipital condyle and the atlas,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s, fractures of the odontoid process, and hangman''s fractures in the C2 segment. These fractures are characterized based on specific classifications. In the lower cervical spine, fractures follow the same pattern as in other segments of the spine; currently, the most widely used classification is the SLIC (Subaxial Injury Classification), which predicts the prognosis of an injury based on morphology, the integrity of the disc-ligamentous complex, and the patient''s neurological status. It is important to correctly classify the fracture to ensure appropriate treatment. Nerve or spinal cord injuries, pseudarthrosis or malunion,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re the main complications of cervical spine fractures.

CONCLUSIONS:

Fractures of the cervical spine are potentially serious and devastating if not properly treated. Achieving the correct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a lesion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 identify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treatment, which can be either surgical or conserva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