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曾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中抽取2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将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A、B两组患者情况无统计学意义,A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并辅以中医药物进行治疗,B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术后分别采用AOFAS评分标准对A、B两组治疗后进行足部功能测评,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Bhler角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67%,B组总有效率为66.67%,<0.05;A组患者术后的Bohler角明显优于B组,<0.05;A组无发现不良反应患者,而B组不良反应率为16.67%,<0.05;采用AOFAS评分标准对A、B两组治疗后进行足部功能测评、两组治疗前后的Bhler角以及不良反应率的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较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还有待提高;辅助中药对患者跟骨骨折进行内服外用药效很明显,并且不良反应率为0%,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Pilon骨折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海波 《解剖与临床》2006,11(2):120-12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方法:对44例Pilon骨折分别采用跟骨牵引加小夹板外固定、螺丝钉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及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平均18.6个月随访,采用Mazur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总优良率为90.9%.结论: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分型和软组织条件具体选择,完善操作规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研究认为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对腕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的影响,临床上治疗多倾向于解剖复位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掌倾角及尺偏角,从而有益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目的:评价3种不同方式固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后腕关节结构功能恢复差异及其优缺点。 方法:临床收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88例,其中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35例,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外固定28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5例,分别对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骨性解剖结构及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估。 结果与结论:所治患者均获骨愈合,愈合时间石膏组为(11.2±2.8)周,外固定架组为(11.8±3.0)周,钢板组为(10.8±2.6)周,外固定架组、钢板组与石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6个月X射线评价钢板组桡骨远端掌倾角及尺偏角大于外固定架组、石膏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固定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按改良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标准评价优良率,石膏组为54%,外固定架组为75%,钢板组为92%,外固定架组、石膏组与钢板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3种方式固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后骨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有效维持桡骨远端骨性解剖结构,对腕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外固定架及石膏外固定。  相似文献   

4.
背景: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架,但2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哪种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关数据库和杂志,收集对比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文献数据及质量评价后,用RevMan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比较2组治疗后握力、DASH评分、总的并发症、感染率、畸形愈合率、尺骨变异率等结局指标。 结果与结论:纳入9篇文献,患者共524例,内固定组286例,外固定组238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相比,握力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钢板内固定治疗后3个月及1年DASH评分较优,总的并发症较少,感染率较低,畸形愈合率较低,尺骨变异率较低。说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优于外固定架,以上结论需要更多大样本、双盲、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5.
王树伟 《医学信息》2019,(17):100-101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1例。常规组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距离。结果 治疗组掌倾角、尺偏角均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距离为(1.40±0.21)cm,大于常规组的(0.90±0.1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效果优良率为77.42%,高于常规组的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更佳,患者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距离的恢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背景: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预后。 目的:旨在分析跟骨骨折多针内固定和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的固定效果,评价2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 方法:①CT扫描正常男性右侧跟骨,建立完整跟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模拟跟骨骨折钢板和多针两种内固定后受到跟腱载荷的工况,对比研究钢板功能位0°、多针功能位0°组、多针跖屈30° 组2种内固定3种分组模型的应力分布、骨折线相对位移和内固定最大主应力。②回顾性研究59例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其中36例患足行切开复位多针内固定,23例患足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跟骨骨折钢板和多针两种内固定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固定后软组织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①有限元分析中加载足踝静止状态跟腱最大载荷160 N,3组模型内固定的最大主应力值均小于内固定屈服强度225 MPa。3组模型跟骨骨折线的相对移位均小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指征的骨折线分离或移位≥1 mm的标准。连续加载1~1 000 N载荷的工况,3组模型内固定失效时对应的跟腱载荷均大于160 N。模型的应力分布显示,多针与钢板内固定都均匀分布了应力。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SandersⅡ型骨折多针固定组优良率83%,钢板固定组优良率78%,两组固定后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多针固定组固定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钢板固定组(P < 0.05)。  相似文献   

7.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力军  廉凯 《解剖与临床》2010,15(2):126-128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66例74足,其中Sanders II型12足,III型37足,IV型25足.应用影像学检查和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结果:术后获15.1个月(12~24个月)随访.85%的患者获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X线测量示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跟骨高度恢复为健侧的95.8%.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74足跟骨骨折行解剖型跟骨板固定者总优良率为73.0%.结论: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刘哲明 《医学信息》2006,19(10):1852-1853
目的 观察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按AO分型为43A的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A组: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B组闭和复位外固定架固定;C组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术后经8-18个月随访:A、B、C组的愈合时间分别为24周、19周、15周,A组的感染率为14.81%(4/27),B、C组感染病各1例。A、B组骨不愈合率分别为18.89%(2/27)和8.00%(2/25),C组无骨不愈合的病例。结论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以缩短骨愈合的时间、降低感染率和骨不愈合率,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对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对于跟骨关节骨折长期预后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争议,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是一种创伤较小且简便的跟骨骨折修复方法,但是克氏针固定效果并不佳,需要联合外固定治疗,因此严重限制了患者早期活动以及负重行走。目的:对比分析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修复跟骨关节骨折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唐山市丰南区医院收治的跟骨关节骨折患者62例,根据修复方案分为两组,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组29例,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组33例。对比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组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组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1年随访足踝功能AOFAS评分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组治疗后的Gissane角、Bohler角及跟骨高度显著大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组(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组治疗后1年随访的足踝功能AOFAS评分显著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组(P0.05)。提示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能够恢复跟骨及距下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术者操作熟练可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对于跟骨骨折预后改善明显,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锁定钢板、解剖钢板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志愿者跟骨CT数据通过Mimics等软件建立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三维模型,经过锁定和解剖内固定材料属性赋值、施加载荷、设定分析标准,应用ANSYS 10.0软件分析骨折块的位移、相对位移,骨组织和内固定的应力状态,分析比较内固定稳定性。结果对于Sanders ⅡA型、ⅡB型跟骨骨折模型,锁定钢板固定时骨折块移位程度和骨折相对移位程度都显著优于解剖钢板,Sanders ⅡC型跟骨骨折模型中两种移位相近,锁定钢板固定时内固定峰值应力小于解剖钢板组,内固定周围骨质应力大于解剖钢板组。结论对于Sanders ⅡA型、ⅡB型跟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相对于解剖钢板有优势,两种固定方式对恢复关节面平整作用均在合理范围内。有限元分析是一种相对可靠的办法,实验的最终结果还需要进一步通过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许正波  王淑艳刘涛 《医学信息》2007,20(11):1029-1030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胫腓骨复杂骨折采用了胫骨有限内固定单边外固定架固定,腓骨克氏针髓内固定或腓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调节外固定架适当的纵向加压。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除1例因固定钉孔感染,固定钉松动导致骨延迟愈合,1例因深部感染导致骨不连外均骨性解剖愈合,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单边外固定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明显增加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提高了踝关节的稳定性,提高了胫腓骨病人的骨折愈合率和避免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取闭合撬拨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与斜置塑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舌形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选取四川省骨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舌形跟骨骨折患者68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用闭合撬拨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35例患者(闭合复位组),余下33例采用斜置塑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斜置钢板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跟骨高度、Böhler角、并发症和Maryland足踝功能评分。结果 68例患者获得术后3年随访,闭合复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斜置钢板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跟骨高度、Böhler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及Maryland足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撬拨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舌形跟骨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斜置塑形钢板内固定相比,在纠正跟骨的高度、Böhler角和并发症方面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行单纯内固定与固定同时距下关节融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对42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单纯内固定组行单纯切开复位、植骨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固定融合组行切开复位、植骨及重建钢板内固定同时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ohler’s角与Gissane’s角进行测量以评价跟骨解剖形态,并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对术后半年、1年、2年、4年的功能情况进行随访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方式术后跟骨解剖形态均较术前恢复(P〈0.01),两组手术方式对术后Bohler’s角与Gissane’s角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1年、2年、4年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单纯内固定组优良率依次为61.9%、66.6%、71.4%、76.2%,固定融合组优良率依次为66.6%、71.4%、76.2%、76.2%,两组同一随访时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单纯内固定组比固定融合组少(P值〈0.01)。两组分别有2例、3例部分切口边缘表皮坏死,其中1例行局部皮瓣转移术后愈合,余4例经换药后延迟愈合。无一例感染。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两组共有7例取骨区疼痛,2~6个月后消失。结论对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Ⅰ期作预防性距下关节融合并未能提高远期疗效,其手术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尽可能骨折复位内固定、恢复跟骨解剖形态以抢救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暴露双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3.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采用暴露双钢板治疗,也可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但是两种方法相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具有效性,固定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恢复速度快,并且术后并发症极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5.
郭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6):4936-4940
背景:目前,对管状骨骨折的内固定多采用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固定两种方式。交锁髓内钉以其适应证广、创伤小、固定牢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长骨干骨折的金标准。 目的:比较微创锁定钢板、可膨胀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针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 方法:6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微创钢板、可膨胀髓内钉及交锁髓内针内固定,3组均采用常规内固定入路,比较3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3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内固定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是各有不同。结果表明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干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在治疗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损伤的程度合理选择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对比撬拨复位跟骨骨折手术后的两种固定方式:以改良外固定支具外固定和以管型石膏外固定, 总结撬拨复位配合改良跟骨外固定支具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数据统计,分析该治疗方法的合理性。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9月60例(60处)SandersII、III型跟骨骨折患者,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半,两组均采取同样的手术方法,对照组术后以传统石膏外固定,而治疗组术后以改良外固定支具外固定。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Maryland评分、并发症出现机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影像学分析Böhler角和Gissane角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组跟骨宽度恢复要好于对照组(P<0.01),术后Maryland评分对比治疗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2%)要低于对照组(23.1%)。结论 撬拨复位手术后以改良支具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效果佳、操作简单、治疗费用少、住院耗时短、固定稳固、便于锻炼等优势,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说明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较好,理论依据清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撬拨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撬拨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2例,术后随访。结果 22例获得随访,均达临床愈合,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90.9%。结论熟练掌握跟骨解剖结构,不断提高手术技巧,采用撬拨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超踝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方法 1998年1月~2000年12月在C-臂机下行距骨、跟骨外固定架固定pilon骨折22例.结果经1~3年随访,超踝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疗效满意.结论超踝关节外固定架固定开放性pilon骨折有利于创面及骨折的愈合,愈合后踝关节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6例42足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采用切开钢板内固定伴植骨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36例0.5~3年随访,均骨性愈合.采用张铁良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准;优良率91.6% .结论 跟骨钛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有效恢复Bohler角和Gissane角﹑恢复关节面固定坚强﹑有利于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移位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运用"顺势复位"理论进行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及以桥接钢板内固定,探索提高此种类型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技巧。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7年2月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如跟骰骨折、跟距关节面压缩骨折和舌形骨折的27例患者纳入观察,采取跟骨后外侧纵行切口、跟骨前方斜切口,运用"顺势复位"间接复位,以双小切口间软组织隧道技术和桥接钢板原理予以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骨折和软组织愈合情况,以AOFAS踝及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时间为12~16个月,AOFAS踝及足功能评分优17例、良8例、可2例,总优良率约92. 5%。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等软组织相关并发症。结论运用"顺势复位"理论进行复位,结合MIPO技术及以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移位的跟骨骨折,可有效减少干预性次生损伤,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选择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