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黄芪多糖对嗜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分子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对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黄芪多糖或黄芪多糖加IL-1TNF处理人嗜中性粒细胞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用蛋白染料染色法研究药物对嗜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用细胞ELISA法、APA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研究药物对HUVEC表面ICAM-1及嗜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芪多糖(40μgmL-1mgmL)作用于HUVEC,能促进HUVEC与嗜中性粒细胞粘附,并与IL-…  相似文献   

2.
在细胞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尤其是CD_(11)/CD_(18)、选择素家族及ICAM-1等可介导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与心肌细胞之间的粘附,通过多种机制造成心肌损伤及血管功能障碍。抗有关细胞粘附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清sICAM-1和sVCAM-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均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成员。许多研究已证实ICAM 1、VCAM 1与嗜酸性粒细胞在变态反应炎症部位的移行和募集有关。有人在哮喘实验的动物模型中采用免疫组化法 ,发现在气道粘膜下ICAM 1〔1〕和VCAM 1表达增加〔2〕。参与免疫反应的粘附分子可从表达的内皮细胞或激活的淋巴细胞上脱落下来 ,进入血液成为可溶性粘附分子 ,从而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本研究试图通过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 (sICAM 1和sVCAM 1)含量的变化 ,分析其是否与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中性粒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及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用蛋白染料染色法观察小檗碱对中性粒细胞(PMN)与HUVEC粘附作用的影响;用细胞ELISA法、APAAP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观察小檗碱对PMN-HUVEC粘附过程中粘附分子ICAM-1及CD18表达的影响。结果:小檗碱(0-32~8μgmL)作用于HUVEC,可抑制PMN与HUVEC间的粘附,对IL-1、TNF(1000μgmL)诱导的PMN-HUVEC粘附增强亦有抑制作用;而小…  相似文献   

5.
自 198 1年发现CD11a/CD18,1986年发现不同于LFA 1的细胞间粘附分子 (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ICAM 1,亦名CD54,是LFA 1的一种可诱导的细胞表面配基 )以来。人们对LFA 1、ICAM 1的了解日益增多 ,并发现它们在细胞粘附中作用特别活跃。而有关创伤性休克时白细胞表面LFA 1、I CAM 1表达情况少见报道 ,故我们设计此实验以探讨创伤性休克时白细胞表面IFA 1、ICAM 1的表达变化。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取雄性SD大鼠 8只 ,体重 2 10~ 2 50g ,随机分为 2组 :正…  相似文献   

6.
采用消化法分离并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并将HUVEC接种在ParafilmTM 上培养后 ,将ParafilmTM 扩张5 0 % ,在体外模拟血管的过度扩张。将分离的中性粒细胞用TNF(10 0 0U ml)作用 30min ,加入到扩张后的内皮单层中以未处理的中性粒细胞作为对照。采用染色法测定中性粒细胞与内皮单层的粘附率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粘附分子ICAM 1和E selectin的表达。结果正常内皮细胞单层与中性粒细胞只有少量的粘附 ,扩张 5 0 %后的内皮细胞单层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明显增加 ,与激活的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BP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性的影响,以揭示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时PBMNC进入CNS的可能原因。方法:用细胞粘附试验,研究PBMNC与HUVEC的粘附性,用细胞免疫化学法、FACS分别观察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果:MBP活化的PBMNC与MBP刺激的PBMNC培养上清作用的HUVEC的粘附性较对照有显著提高。ICAM_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柯萨基B3病毒(Cox B3)感染对内皮细胞表面ICAM-1表达的诱导作用,及对内皮细胞与单个核细胞粘附的影响,探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免疫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内皮细胞ICAM-1表达;粘附试验和单克隆抗体抑制试验观察单个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结果:100和400 TCID50/ml Cox B3感染内皮细胞24和48h,均可显著增加单个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P〈0.0  相似文献   

9.
倪磊  许以平 《现代免疫学》2001,21(2):119-119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内皮细胞 ,它介导了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跨内皮转移 ,在气道粘膜的嗜酸粒细胞 ,淋巴细胞的选择性聚集、浸润中起重要作用[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 CAM 1)是存在于血清中的从血管内皮细胞上自然脱落的VCAM 1分子 ,是反映体内VCAM 1表达水平的可溶性标志物。临床上某些哮喘儿童到青春期会自然缓解甚至痊愈是个普遍现象[2 ] ,其机制尚未阐明。本实验通过对哮喘青春期缓解组、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sVCAM 1水平的测定和比较 ,探索其中的规律。1 …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sICAM1的水平与嗜酸性细胞的激活谢华孙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科,西安710032)嗜酸性细胞在哮喘炎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募集到炎症部位前,须先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其中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旁路活化补体协同TNF -α对血管内皮细胞ICAM - 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 -内皮细胞(PMN -EC)粘附的影响。方法 :采用酵母多糖活化人血清 (ZAHS)单独、和TNF -α协同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单层 ,用直接细胞计数和改良细胞ELISA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 -内皮细胞粘附率的变化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的表达。结果 :旁路活化补体单独作用于内皮细胞对PMN -EC粘附和ICAM - 1的表达仅有轻微影响 ;和 4 0 μg/L的TNF -α共同作用可以明显促进PMN -EC粘附率和ICAM - 1的表达。结论 :旁路活化补体对TNF -α诱导的PMN-EC粘附及ICAM - 1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大量的研究已证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细胞的功能改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其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起主要作用。故尔观测Ox 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 1、VCAM 1、P selectin表达和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作研究载体 ,采用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观测Ox LDL对内皮细胞 (EC)粘附功能的影响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ELISA二种方法观测Ox LDL(10 0 μg/ml和 2 0 0 μg/ml二种浓度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旁路活化补体协同TNF-α对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PMN-EC)粘附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多糖活化人血清(ZAHS)单独、和TNF-α协同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单层, 用直接细胞计数和改良细胞ELISA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率的变化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结果:旁路活化补体单独作用于内皮细胞对PMN-EC粘附和ICAM-1的表达仅有轻微影响;和40μg/L的TNF-α共同作用可以明显促进PMN-EC粘附率和ICAM-1的表达。结论:旁路活化补体对TNF-α诱导的PMN-EC粘附及ICAM-1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和方法:应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TNFα、IL-1β、IL-6对微血管内皮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调节。结果:5×104U/L的TNFα和IL-1β可明显增加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诱导内皮6h),并分别于105U/L、2×105U/L浓度时使中性粒细胞粘附数达高峰,但不同浓度的IL-6均未使粘附增加,免疫组化ABC法证实了同样的结果。进一步用抗ICAM-1和抗LFA-1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表明,两种抗体在5mg/L浓度下可显著阻断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结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主要通过粘附分子ICAM-1/LFA-1介导。  相似文献   

15.
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不表达或者弱表达VCAM 1,但在炎症病灶区和免疫反应时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CAM 1的表达 ,从而导致单核 /巨噬细胞的浸润。研究证实 ,VLA 4(verylateappearingantigen 4)抗体能完全阻滞VCAM 1依赖性的细胞 细胞间的粘附。正常脑内存在少量ED2阳性单核/巨噬细胞。而在自发性高血压鼠和老龄鼠其数量增加。细胞因子IL 1(inter leukin 1)和TNF α(tumornecrosisfactor α)对单核 /巨噬细胞的浸润起调节作用。本次实验 ,旨…  相似文献   

16.
尼古丁对炎性细胞活化及细胞间粘附分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尼古丁对炎性细胞活化、炎性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及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作用,同时观察764-3(从丹参中提取的单体)对上述部分作用的影响,将有助于阐明尼古丁在COPD等慢性炎症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并为防治提供实验资料。方法:按以往报道的方法,收集大鼠腹腔PMN,观察尼古丁作用下PMN释放的β-g及溶菌酶活性,以反映PMN的活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PMN,以观察尼古丁对PMN-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转化及扩增含ICAM-IcDNA的质粒,酶切、PEG法纯化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ICAM-Ic…  相似文献   

17.
某些研究结果表明,单核细胞可通过其表面的配体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血管间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相互作用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研究了ICAM-1和VCAM-1对IL-2...  相似文献   

18.
PECAM—1/CD3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ECAM-1/CD3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以其在细胞间相互作用中独特的表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脉管腔相关联的几种重要细胞表面均有PECAM-1的表达,它在炎症反应、血管发生、创伤愈合及肿瘤转移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剪切应力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机械刺激 ,一定程度的剪切应力对于维持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十分重要。ICAM 1是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的一类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 ,除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及细胞间粘附和连接外 ,还能传递多种细胞信号 ,引起细胞内骨架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故此 ,研究在不同剪切应力的作用下 ,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ICAM 1分布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 :将ECV30 4细胞常规培养在长方形的玻片上 ,然后分别置于剪切应力为 0 .2Pa、1Pa(相当于正常状况下动脉血管内的剪切应力 )、2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剪切应力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机械刺激 ,一定程度的剪切应力对于维持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十分重要。ICAM - 1是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的一类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 ,除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及细胞间粘附和连接外 ,还能传递多种细胞信号 ,引起细胞内骨架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本实验研究在不同剪切应力的作用下 ,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ICAM - 1分布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 :将ECV30 4细胞常规培养在长方形的玻片上 ,然后分别置于剪切应力为 2dyn/cm2 、1 0dyn/cm2 (相当于正常状况下动脉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