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腘动脉分支变异率及相关解剖学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205例(387肢)患者的术前下肢血管CT成像(CTA)资料,其中男153例、女52例,年龄12~79岁;双下肢182例、单侧下肢23例,左侧195肢、右侧192肢。通过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小腿动脉图像,观察腘动脉分支的解剖变异形态,根据Kim-Lippert分型统计腘动脉分支解剖变异Kim Ⅲ型及其各亚型变异率;测量变异分支动脉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包括变异动脉分支起始处外径、分支末端外径、分支动脉长度、分支动脉缺失处至踝关节水平长度等,并与腘动脉正常分支比较。结果 205例患者中有33例(43肢)发生腘动脉分支变异:Kim ⅢA型变异发生率4.1% (16/387肢) ;ⅢB型变异发生率3.4%(13/387肢);ⅢC型变异发生率0.26%(1/387肢);ⅢD型变异发生率1.8%(7/387肢);特殊类型变异5例6肢(6/387,1.6%),主要表现为胫前或胫后动脉未缺失,腓动脉增粗替代形成足背或足底动脉。28例(37肢)腘动脉分支KimⅢ型解剖变异于小腿中下1/3处发生缺失,变异的主干动脉分支均为不完全缺失,胫后动脉(ⅢA型)、胫前动脉(ⅢB型)、腓动脉(ⅢA型)变异分支长度分别为(176.8±51.2)、(187.9±73.7)、(153.4±58.5)mm;其管径(起始处外径、分支末端外径)均较正常腘动脉分支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腘动脉分支存在广泛的解剖变异模式,其总变异率为11.1%,术前通过下肢CTA可准确判断腘动脉分支解剖形态,为降低临床下肢手术的风险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弓及其大血管分支的几种解剖变异曾有过报导。在行主动脉弓造影的病人中可以发现其中的某些变异。重新认识主动脉及其大血管分支解剖变异不仅在外科领域中极为重要,而且可以解释某些病例的临床症状,如变异的锁骨下动脉造成的食管受压症状。在动脉造影中所见主动脉分支变异的发生率与在尸体解剖中的发现大致相当,当然,小的变异不易发现。 材料和方法:作者五年来对819例病人做了动脉造影术,对每一例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解  相似文献   

3.
<正>腋动脉的分支变异类型较多,多见于胸外侧动脉与肩胛下动脉的起点变异,笔者在解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解剖一具年龄约60岁,身长约158 cm的女性尸体时发现双侧腋动脉变异较大,以期为临床外科手术过程中注意腋动脉分支变异提供解剖学依据,现报道如下:双侧腋动脉分支变异大致相同,其主要变异双侧胸外侧  相似文献   

4.
正腋动脉以胸小肌上下缘为界分为3段。腋动脉分支变异较多,多见于胸外侧动脉和肩胛下动脉起点变异~([1-11]),而在同一尸体上腋动脉多个分支都发生变异相对较少。本文作者在解剖1具中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双侧腋动脉多个分支变异,几个主要分支不直接发自腋动脉,而是由变异动脉共干发出;双侧胸上动脉缺如。同时,其分支主要走行也发生罕见变化,左侧旋肩胛动脉不穿行三边孔,而是穿小圆肌;左侧旋肱后动脉既不穿行四边  相似文献   

5.
颈部血管解剖变异中,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发出位置的变异及分支血管发出位置、分支多少的变异较多,可是颈外动脉缺如未见报道.近日在为一位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时,发现其左侧颈总动脉远端未分成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两大分支,颈外动脉的分支直接由颈总动脉分出,颈总动脉的远端入颅分出颅内血管分支.  相似文献   

6.
腋动脉分支变异较多,笔者在解剖1具成人男尸时发现其变异程度大,较罕见,特此报道,为国人统计腋动脉分支变异积累资料,也为临床外科手术注意特例情况提供解剖学依据(图1)。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肝内门静脉成像技术分析正常人肝内门静脉主干分支的变异。方法:采用test-bolus技术测定正常人主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强化峰值时间;再经肘静脉注射大剂量造影剂,于该门脉峰值时间开始扫描全肝脏。采用厚层MIP(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观察门静脉1~3级分支情况,并结合SSD(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及VRT(volume rendering technology)确定门静脉分支情况。结果:本组正常人肝内门静脉一级分支共有7种变异类型,变异率高达33.3%,高于以往研究。结论:正常人肝内门静脉变异率较高,因此肝脏术前进行肝内门静脉成像及其分支的评估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弓分支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解剖学变异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数字减影(DSA)下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变异情况,为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从本院2000年2月~2008年6月行血管造影的所有患者中,选取造影片中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DSA图像资料完整者共534例,进行观察分析,描述所见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不同变异情况,统计发生率.结果:主动脉弓分支结构"正常"者占92.17%;左椎动脉迷走者占4.49%;左颈总动脉与头臂干共干者占1.50%;无头臂干,主动脉弓各分支均起自主动脉弓者占1.68%;右位主动脉弓者占0.19%.上述各种类型又有不同的变异亚型.结论:中国人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变异种类繁多,影响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喉返神经相关手术区中喉返神经分支与变异的定位、保护和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25具(50侧)成人尸体颈部标本进行定位观察研究。结果 (1)22.0%的喉返神经存在分支情况,呈爪形袢状分布;(2)14.0%的喉返神经出现变异,根据不同的变异形式,可分为3种情况:①其分支与交感干之间相交通者4侧(8%);②其分支与喉上神经之间相交通者2侧(4%),其中1侧(2%)伴双喉返神经;③从喉返神经发出主动脉神经者1侧(2%)。结论喉返神经分支和交通支存在多种变异,在喉返神经相关手术区进行手术时,要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和其分支。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硕士研究生局部解剖学操作教学指导中,对一老年男尸进行解剖操作时,发现右侧腋动脉分支以及臂丛变异1例,归纳报道如下:1腋动脉分支变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高手术风险颈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膨式颈动脉支架(所有患者均给予脑保护装置)治疗高手术风险颈动脉狭窄患者2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造影复查,所有患者颅内血管供血状况改善.术后临床症状均有缓解.20例术后随访1~18月,术后3月时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无脑梗死及脑出血发生,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高手术风险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Native coronary artery spasm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is scarce. It frequently causes disastrous circulatory collapse. We report a 72-yr-old male, who experienced native coronary artery spasm and grafted artery spasm following CABG, which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intracoronary injection of nitroglycerine.  相似文献   

13.
脑膜中动脉的颅骨滋养动脉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方法证实了发自脑膜中动脉并进入颅骨内板的纤细动脉分支的存在。可以认为这种动脉颅骨的滋养动脉、其主要分布于颞骨上部、顶骨及额骨后部,每侧约100支,口径80~200μ。外伤时如颅骨与硬脑膜分离,可使这种动脉断裂出血,可能与某些慢性硬膜外血肿及无骨折的硬膜外血肿的出血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术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应用桡动脉作冠状动脉旁路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动脉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测了35具成人尸体的两侧桡动脉长度、外径、毗邻结构和可用于CABG的长度和外径。结果:桡动脉总长度为20.87cm,可用于CABG的长度为19.99cm;桡动脉上端外径为3.18mm,可用于CABG的桡动脉上端、中点、下端外径分别是2.66mm、2.28mm、2.29mm。结论:桡动脉有足够的长度和与冠状动脉相匹配的外径,可作为CABG的动脉桥。  相似文献   

15.
以桡动脉为移植体行冠状动脉旁路术的局解手术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04侧上肢桡动脉第一段和63例成人离体心脏之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根据临床应用进行了观测。结果:桡动脉长度为22.10±1.2cm;外径(下同):上端为3.00±0.6mm,下端为2.60±0.6mm。后降支(房室交点下1cm处)为2.41±0.4mm,左右心耳与肺劝脉交角下1cm处的前降支为3.83±0.6mm,右冠状动脉主干为3.79±0.7m。距离:自主动脉前窦上2cm至前降支中点的长度为6.61±0.5cm,经右冠状沟至房室交点的长度为11.80±1.5cm。测量数据提示:以桡动脉为移植体足以吻接任何冠状动脉。本文尚阐述和讨论了该术式的局解手术学基础和操作程序,对冠状动脉旁路术(CABO)中常用的几种移植体之利弊进行了评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发病基础,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本文就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发生机制、临床检测以及防治策略做一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17.
18.
1 IntroductionRemoval of cells may decrease the antigenicity of artery allografts and xenografts~([1~3]). This study was to set up a new process to prepare the decellularized artery graft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small diameter decellularized artery allografts in vivo was evaluate. 2 Materials and Methods2.1 Set up a new processA four-step process, including hypotonic, hypertonic solutions and combining with 1% t-octyl-phenoxypolyethoxyethanol (Triton X-100) and 1%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detergents, w...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建立在冠心病(CAD)患者中筛查ARAS的预测模型。方法:选择经肾动脉造影确诊的ARAS患者232例为ARAS组,263例无ARAS者为对照组,记录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测定血糖、血脂、肌酐等指标,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AS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筛查ARAS的预测模型,以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老龄(Age,≥65岁)、糖尿病(DM)、难治性高血压(RH)、Ccr降低(≤90ml/min)是ARAS的独立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方程为P/(1-P)=EXP(-1.87+1.17Age+1.87RH+0.58DM+0.70Ccr),预测ARAS的最佳概率值是0.41(敏感度78.4%,特异度71.1%),ROC曲线下面积为0.80。结论:年龄≥65岁、DM、RH、Ccr降低是CAD患者并发ARAS的独立预测因子,由这些独立预测因子拟合的预测模型可用于在CAD患者中筛查ARAS。  相似文献   

20.
观测了46 侧颈外动脉各主要分支的起始点外径、起点至颞浅动脉与颧弓交叉点的距离及与颈外动脉的三维位置关系。结果表明,经颞浅动脉介入颈外动脉的其它一级分支,只须折过一个弯曲,且介入路径短,不涉及体循环的其它大血管。这些特点与Seldinger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法相比,经颞浅动脉穿刺插管,有利于减少介入诊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