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标准柄)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方法 收集18根成年股骨标本随机分成置换组、DHS组及对照组。置换组(A组)(n=6)模拟股骨转子间四部分骨折,钢丝捆扎固定大小转子及股骨矩,行标准柄股骨头置换,骨水泥固定;DHS组(B组)(n=6)模拟股骨转子间四部骨折,行DHS钢板内固定;对照组(C组)(n=6)采用完整股骨标本。Bose3510-试验机上行轴向加压和扭转测试,测量三组标本位移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轴向压力测试:垂直加载100~1000N,A组与C组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及A组与B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力测试:当扭矩是8 Nm时,A组与C组及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骨水泥型股骨标准柄假体进行人工股骨头转换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2.
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动力髋螺钉的极限载荷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试采用磷酸钙骨水泥(CPC)强化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的极限载荷性能。方法 15具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标本,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例,对照组(正常标本),其中二组制成EvansⅢ型骨折模型,一组应用DHS固定,另一组应用CPC强化DHS固定,测量各组的最大载荷。结果正常标本组的极限载荷最大,CPC强化DHS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极限载荷次之,单纯DHS内固定组的极限载荷最小,其中CPC强化DHS组与单纯DHS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采用单纯DHS内固定,或加CPC强化DHS内固定股骨粗隆间折的极限载荷及均小于原始完整标本,但CPC强化后能提高DHS的极限载荷,可能减少内固定的失败。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试采用含锶羟基磷灰石骨水泥(Sr-HAC)强化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的极限载荷性能。方法 18具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标本,随机分成三组,每组6例,对照组(正常标本),其中二组制成EvansⅢ型骨折模型,一组应用DHS固定,另一组应用Sr-HAC强化DHS固定,测量各组的最大载荷。结果正常标本组的极限载荷最大,Sr-HAC强化DHS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极限载荷次之,单纯DHS内固定组的极限载荷最小,其中Sr-HAC强化DHS组与单纯DHS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Sr-HAC DHS内固定,能提高DHS的极限载荷,可能减少内固定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髋关节后侧入路加骨水泥填塞后内侧支撑植骨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t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one cement,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1994-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转子间骨折,髋内翻,髋关节后侧入路,主钉孔植入骨水泥",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有关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式研究,骨水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基础与临床实验。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都为外侧或前侧入路行动力髋钢板系统、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常规内固定。动力髋螺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标准内固定,具有较强的抗旋转功能,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但螺钉松动、拔出和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采用骨水泥强化松质骨钉道后,骨水泥强化不仅增加螺钉把持力,有利于尾钉加压;同时也扩大了骨-钉接触界面,应力被分散传递至更大的钉-骨界面区域,明显提高动力髋螺钉固定的抗弯曲和抗扭转强度,整体提高骨折稳定性。骨水泥的强化机制在于通过充填于骨小梁闯隙与周围松质骨微观交锁,形成松质骨-骨水泥-螺钉的整体结构。结论:使用骨水泥填塞动力髋螺钉,可明显增强动力髋螺钉固定的抗弯曲和抗扭转强度,整体提高骨折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髋动力螺钉系统仍旧是治疗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最常用的器械,但是高龄患者往往由于股骨上端骨质疏松髋动力螺钉固定失败增高。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测试经髋动力螺钉侧孔注入骨水泥强化螺钉固定的效果。方法:在髋动力螺钉头端制作了4个侧孔,使骨水泥能够通过髋动力螺钉"中央孔→侧孔"注入股骨头的松质骨。成对的骨质疏松性股骨标本12根,复制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模型后随机分入带侧孔髋动力螺钉固定加骨水泥强化组和标准髋动力螺钉固定组(标准髋动力螺钉固定组)。分别进行轴向"加载-应变"和"载荷-位移"测试、抗扭转力学性能测试、拔出强度测试。结果与结论:带侧孔髋动力螺钉与标准髋动力螺钉的生物力学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轴向加载试验的"载荷-应变"的测试表明:骨水泥强化组张力侧的应变明显小于标准髋动力螺钉固定组(t=2.795,P0.05),压力侧骨水泥强化组明显低于标准髋动力螺钉固定组(t=2.621,P0.05)。加载到600N时,骨水泥强化组的下沉位移较标准髋动力螺钉固定组减少31%,横向位移减少29%,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通过髋动力螺钉中央孔和侧孔注入骨水泥的强化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髋动力螺钉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对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骨牵引、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解剖钢板、股骨近端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治疗疗效的比较。结果DHS固定组出现髋内翻4例,断钉1例。 PFN钉固定组出现髋内翻1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组出现髋内翻2例。 DHS组发生骨不愈合1例,改行PFN钉固定后愈合。术后无近期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各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点和不足,笔者更倾向于用PFN治疗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7.
两孔与四孔动力髋螺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孔与4孔动力髋螺钉在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时生物力学性能是否有差别。方法:取成年男性防腐股骨标本16对,将每对标本制造成不稳定的Evans-Jensen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左侧用2孔动力髋螺钉而有侧4孔动力髋螺钉固定。进行压力和扭力试验,测量骨折间位移,比较是否有差别。结果:当压力加载至1500N时,2孔与4孔动力髋螺钉固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处移位无差别(P〉0.10);在扭力实验中,当至18Nm扭转量程,2孔与4孔动力髋螺钉固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处移位无差别(P〉0.10)。结论:2孔与4孔动力髋螺钉在固定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固定强度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1月~2007年10月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及DHS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析96例,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65例,转子下骨折31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59例,DHS固定37例。结果经11~25个月,平均17.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63例,良27例。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及DHS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能达到良好复位和坚强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新型内固定器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设计一种新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器,用福尔马林固定的经X线片证实为骨质疏松并排除骨折和肿瘤的尸体股骨标本11根,模拟股骨转子间骨折,随机分为记忆合金钉板固定组(6例)和DHS固定组(5例)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两组股骨头垂直位移1mm时的压缩刚度、加载350N时的股骨头垂直位移、股骨颈扭转1°时的扭矩、扭矩为3.5Nm时股骨颈的扭转角度。结果:记忆合金钉板与DHS固定比较,上述指标经统计学分析,P值分别为0.930、0.248、0.417、0.62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记忆合金钉板较DHS固定,骨质的进一步破坏少,能保持股骨近段结构上的完整性。结论:记忆合金钉板内固定骨质破坏少、固定可靠,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DHS(动力髋)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诊断明确后,入院都行胫骨结节骨牵引固定,并于伤后1~2周内由同组医师行DHS或Gamma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X线透视下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髋内翻,下肢短缩,伤口感染。比较分析2004年6月~2008年5月用DHS和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76例。结果65例患者获得较完整随访,DHS组35例,Gamma钉组30例。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6个月)。DHS组手术时间,X线下暴露时间明显短于Gamma钉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DHS组优良率92.5%,Gamma钉组优良率80.56%。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手术治疗中宜采用DHS内固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髁螺钉、动力髋螺钉固定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测量正常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后,制作18具成人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模型,分别以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动力髁螺钉(DCS)、动力髋螺钉(DHS)随机进行固定.利用电阻应变片和位移传感器测量实验数据,制作不同内置物固定后,垂直应力作用下股骨近端位移-压力以及压力-骨折近段角度位移统计表,同时在扭转应力作用下制作扭转角-扭矩统计表.测量3组标本的垂直及扭转刚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对3种不同内固定物在反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垂直载荷作用下,股骨近端下沉位移<1.0 mm时(垂直应力小于500 N),PFNAⅡ、DCS两组之间的轴向应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生理负荷后两实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FNAⅡ抗垂直压缩能力强于DCS,但PFNAⅡ应力遮挡较DCS更为明显;DHS抗垂直压力与PFNA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扭转应力作用下,在扭转角度≤4°时,3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扭转角度加大后,PFNAⅡ抗扭转能力更强.3组不同内置物的刚度比较中,PFNAⅡ的垂直及扭转刚度最强,而DCS与DHS的扭转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Ⅱ抗垂直及扭转应力的作用强于DCS和DHS.在生理载荷下,PFNAⅡ及DCS均可用于股骨反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但PFNAⅡ应力遮挡率较高.DHS固定组易导致固定失败,不应用来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2.
MIIGX3强化动力髋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IIGX3(minimally—invasive injectable graft X3)对动力髋螺钉(DHS)固定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强化作用。方法采用配对设计,将10对股骨标本随机分为骨折模型抗扭和抗压2组。在2组制成EvansⅣ型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模型的一侧直接置入DHS内固定为对照组,另一侧注入MIIGX3后再置入DHS内固定为强化组。并分别进行扭转加载试验及轴向压缩试验,比较强化组与对照组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强化组在抗扭转和抗压方面均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经统计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IIGX3能够加强DHS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全  曾勇  舒鑫 《医用生物力学》2020,35(5):602-607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femoral plate,LPFP)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10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LPFP治疗组53例和PFNA治疗组53例,于治疗干预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9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新鲜老年股骨标本10具制备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PFNA组和LPFP组各5具,于治疗干预后采用力学试验机进行轴向压缩实验、破坏载荷实验和扭转刚度实验,记录生物力学性能指标。结果 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LPFP组(P 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LPFP组(P 0.05),平均Harris评分高于LPFP组(P 0.05)。PFNA组、LPFP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56%、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折模型治疗干预后,PFNA组平均轴向压缩、破坏载荷、扭转刚度均高于LPFP组(P 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其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显著减少髋内翻和螺钉松动与切割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报道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16例的疗效,方法:对216例股转子间骨折(A1 95例,A2 78例,A3 43例)采用DHS治疗。结果:本组216例病人,经8个月至5年,平均2年3个月的随访,7例发生尿路感染,9例出现髋内畸形。疗效评定:优165例,良38例,可8例,差5例。结论:DHS内固定坚强,有利骨折愈合,能早期活动关节,降低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Composite analogue bone models provide consistent geometric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that represent a valuable asset in a range of biomechanical analyses and testing procedur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diaphyseal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large-size Fourth-Generation composite analogue femur and tibia models concentrated on mechanical behavior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bending and torsion. Thirty of each large-size composite analogue models (femora and tibiae) were tested under medial-lateral four-point bending, anterior-posterior four-point bending, axial compression and external rotational torque to evaluate flexural rigidity, axial stiffness, torsional rigidity and ultimate failure strength. The composite femur was tested under torsion at both the femoral neck and the mid-diaphyseal areas. Large-size Fourth-Generation composite replicate bones exhibited intra-specimen variations under 10% for all cases and was also found to perform within the biological range of healthy adult bones (age: <80 years old) range with respect to flexural rigidity (<8%) and torsional rigidity (<12%). The failure modes of these composite models were close to published findings for human bones (four-point bending: butterfly fragment fracture; torsional: spiral fracture; and compression: transverse fracture). The large-size composite analogue femur and tibia are close to ideal replicas for standardization in biomechanical analyses. One advantage of these analogue models is that their variability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adaveric specimens for all loading regimens. Published results vary widely in cadaveric studies, which is likely due to the high anatomic variability among cadaveric specimens. This study evaluated and advanced our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capacity of composite analogue bone models mimic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average healthy adult human bon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体会。方法我院自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使用该钉治疗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90例,经4个月至8年的随访82例。结果随访统计其优良率为97.3%。结论滑动加压鹅头钉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后病人可以早期离床不负重活动,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强化螺钉治疗老年人重度骨质疏松Evans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最佳骨水泥量。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5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73岁女性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双侧髋部及股骨CT资料,导入Mimics 20和 Geomagic Wrap 2017软件构建右侧股骨三维模型。使用Solidworks 2017软件建立强化螺钉模型,并将右侧股骨三维模型与强化螺钉模型按照常规标准手术技术进行装配、组合;使用Geomagic Wrap 2017软件在组合后的模型上模拟EvansⅡ型骨折,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骨水泥量强化螺钉固定模型与EvansⅡ型骨折模型组装完成后,施加载荷。截取强化螺钉近端周围部分松质骨重新定义为骨水泥部件,按包裹水泥量的不同分别建立A模型(2 mL)、B模型(3 mL)、C模型(4 mL)、D模型(5 mL)、E模型(6 mL)5个模型组,设置材料参数、边界条件、施加载荷后储存为K文件,分别导入Ansys 2019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观察对比不同骨水泥量强化螺钉固定模型中骨水泥表面对股骨头近端松质骨的切割情况,股骨颈内翻、内旋角度,强化螺钉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股骨近端位移情况。结果 A、B、C、D模型组骨水泥表面对股骨头近端松质骨切割最轻微,E模型组切割程度最严重。A、B、C、D、E模型组中股骨颈内翻角度分别为5.2°、6.0°、4.5°、5.1°、2.6°,股骨颈内旋角度分别为1.1°、1.4°、0.9°、1.0°、0.4°,其中E模型组股骨颈内翻角、内旋角均最小。A、B模型组骨水泥量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在螺钉和主钉连接处; C、D模型组骨水泥量模型应力大部分集中于螺钉和主钉连接处,应力有向主钉分散的趋势;E模型组骨水泥量模型应力主要分布在强化螺钉的尾端,6 mL骨水泥量强化螺钉模型载入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后,在股骨大粗隆处出现新的骨折。A、B、C、D、E模型组中,股骨近端位移分别为7.7、8.4、8.2、8.1、13.7 mm;其中E模型组股骨近端位移最大,出现了骨水泥漏,且在强化螺钉模型载入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后,在股骨大粗隆处出现新的骨折。结论 强化螺钉治疗老年人重度骨质疏松Evans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2~4 mL骨水泥量,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