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浆细胞骨髓瘤( p1asma ce11 mye1oma,PCM)伴结晶体储备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crysta1-storing histiocytosis, CS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PCM伴CSH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CM 伴CSH 中,肿瘤由CD38、CD138弥漫强阳性的浆细胞和内含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沉积的CD68、CD163弥漫强阳性的组织细胞组成。电镜显示组织细胞及浆细胞胞质内见大量菱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结晶体形成,电子密度高,部分结晶体内有小空泡。结论 PCM 伴CSH 是一类罕见的由某种原因导致组织细胞溶酶体内免疫球蛋白轻链物质聚积、结晶体结构形成的特征性病变,其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临床上与单纯浆细胞性骨髓瘤相比,生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1q染色体异常与13q缺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13q14的缺失[del(13q14)]和1q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CD138单克隆抗体磁珠分选系统纯化48例初治MM患者的骨髓浆细胞,结合SpectrumorangeTM直接标记的位于13q14和1q12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8例MM患者del(13q14)及1q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48例MM患者中,用D13S319探针检测,del(13q14)异常22例(45.8%);用CEP1探针检测.23例(47.9%)发现1q染色体异常.其中2例为1q缺失,21例为1q重复.22例伴有del(13q14)MM患者中16例出现1q染色体异常;26例未检测到del(13q14)MM患者中仅7例发现1q染色体异常.经X2检验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P<0.01).结论 del(13q14)及1q染色体异常在MM中的发生率较高,两者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谭宝利  朱斌 《医学信息》2007,20(9):1681-168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中浆细胞进行性增生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漏诊误诊。本组病例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8月-2003年8月住院治疗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非感染性发热的认识与处理.方法 通过1例以高热为突出表现的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治的体会,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男性,56岁,多发性骨髓瘤5年,复发时出现高热,伴广泛骨髓外病灶,病原学检查阴性,抗感染治疗无效,化疗后体温正常,但死于并发症.结论 非感染性发热可以是骨髓瘤患者就诊的原因,也可以是疾病恶化的表现,如果没有感染证据,就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基因MMSA-1的表达及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相关基因MMSA-1的表达谱,蛋白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细胞定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SA-1基因在MM、白血病、非肿瘤疾病患者及正常人中的表达水平,并同DKK1基因进行相关比较。使用不同浓度伊班磷酸对骨髓瘤RP-MI8226细胞进行处理,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处理后8226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及早期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8226细胞MMSA-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构建pCMV-Myc真核表达载体,采用抗体免疫组化法确定MMSA-1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MMSA-1基因在MM、白血病、非肿瘤疾病及正常人中均有表达,在MM细胞中mRNA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MM-SA-1与DKK1基因在MM中的高表达具有一致性,且含量呈正相关。伊班磷酸可以使8226细胞生长受阻于S期,并减少细胞成熟促进因子的释放,从而使细胞周期停滞,促进其早期凋亡,同时可以下调MMSA-1蛋白的表达。MMSA-1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上,但在细胞质内也可见少量蛋白。结论:MMSA-1与MM细胞增殖和溶骨破坏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基于该抗原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可溶性syndecan-1 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体外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可溶性syndecan-1(CD138)分子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生长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亲和层析法分离可溶性syndecan-1;借助^3H-TdR掺入、间接免疫荧光、ANNEXIN-V及PI标记分析MM细胞增殖、凋亡周期变化。结果:(1)从XG-2细胞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为60kD左右的可溶性syndecan-1分子;(2)可溶性syndecan-1分子在体外能抑制XG-1增殖,阻滞细胞增殖停留在G2/M期。并介导其凋亡;FGF、5%小牛血清、肝素酶Ⅲ可逆转一定浓度可溶性syn-decan-1的作用,HGF、VEGF和IGF-1可部分逆转可溶性syndecan-1分子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3)IL-6及激发型抗IL-6R130(gp130)单抗对可溶性syndecan-1w  相似文献   

8.
双功能基因APE1对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M细胞APE1基因表达及定位对MM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标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MM细胞系KM3,并在32例MM患者和10例正常自愿者骨髓标本中检测APE1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MM患者骨髓标本有APE1和CD38蛋白共表达;在作为阳性对照的MM细胞系KM3中胞核、胞核/胞浆、胞浆均有APE1表达,其中尤以胞核明显;APE1胞浆阳性分度在正常对照组、初治组、复发或难治组间依次增高(P<0.01或0.05)。结论APE1蛋白表达强度与MM疗效有关,APE1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调节分子1(MCUR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变化,观察其对MM细胞周期、凋亡的作用,初步分析其内在分子机制。方法设瞬时转染MCUR1干涉片段1和2的人MM细胞系RPMI 8226细胞作为实验组(命名为si MCUR1-1和si MCUR1-2细胞),阴性干涉片段转染的RPMI 8226细胞(命名为si Ctrl细胞)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测定MCUR1在MM患者及正常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CUR1沉默效果;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计量术分别测定沉默MCUR1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MCUR1沉默后p53及其下游分子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者相比,MCUR1在MM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 05); MM细胞系RPMI 8226中干扰MCUR1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显著减慢(P0. 05),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细胞凋亡比例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干扰MCUR1组细胞内p5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MCUR1在MM患者中表达上调,MCUR1通过抑制p53通路进而促进MM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子表达水平及其编码区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标本血浆TGF-β1的浓度,应用LightCycler实时荧光PCR结合熔点曲线分析的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编码区3个基因多态性:codon10 T〉C(Leu10Pro)、codon25 G〉C(Arg25Pro)和codon263 C〉T(Thr263Ile).结果:患者血浆TGF-β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TGF-β1基因codon10位点各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对照组和MM患者组以及MM患者各型之间的分布频率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且MM患者各种基因型血浆TGF-β1的浓度也没有显著差异,TGF-β1基因codon25和codon263位点均不存在预想中的基因多态性.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该因子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并不会影响血浆TGF-β1的浓度,也与MM的发生以及亚型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MGCS1对于多发性骨髓瘤U-266、RPMI8226细胞株增殖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3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33例健康供者骨髓标本HMGCS1的相对表达水平。构建U-266细胞过表达组:mimics-control(空白对照组)、mimics-NC(阴性对照组)、mimics-HMGCS1(HMGCS1过表达组);构建RPMI8226细胞敲低组:inhibitor-control(空白对照组)、inhibitor-NC(阴性对照组)、inhibitor-HMGCS1(HMGCS1敲低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感染效果,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对硼替佐米的药物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HMGCS1对MAPK信号通路中MEK、p-MEK、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标本中HMGCS1 mRNA表达水平较健康供者显著升高(P<0.05)。mimics-HMGCS1组中HMGCS1蛋白及mRNA表达量较mimics-NC组、...  相似文献   

12.
以EL4+CTLL-2及7TD1细胞株增殖法分别检测IL-1和IL-6,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PBMC及骨髓瘤细胞培养上清中IL-1与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且IL-1和IL-6水平变化呈平行相关,基因重组IL-1α和β可剂量依赖性增强骨髓瘤细胞产生IL-6,提示IL-1可诱导人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产生IL-6,进而刺激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以EL4+CTLL-2及7TD1细胞株增殖法分别检测IL-1和IL-6,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PBMC及骨髓瘤细胞培养上清中IL-1与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且IL-1和IL-6水平变化呈平行相关,基因重组IL-1α和β可剂量依赖性增强骨髓瘤细胞产生IL-6,提示IL-1可诱导人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产生IL-6,进而刺激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7(CCL7)、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CCL7、Netrin-1蛋白表达情况及与MM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MM组患者骨髓液CCL7、Netr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M患者治疗后缓解组CCL7、Netrin-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无效组(P<0.05)。MM患者CCL7、Netrin-1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免疫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 <0.05),而与D-S分期相关,D-S分期越高,其表达水平越高(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MM患者CCL7表达与Netrin-1呈正相关(r=0.584,P<0.001)。结论 CCL7、Netrin-1在MM患者中表达水平异常升高,且与D-S分期密切相关,提示CCL7、Netrin-1在MM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60岁。因左上肢红斑、丘疹、结节伴疼痛30年入院,临床初诊考虑淋巴管瘤或平滑肌瘤。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皮肤活检:切取左肩部皮肤组织一块,皮肤面积1.5cm×1 cm。病理检查眼观:梭形皮肤组织一块,大小1.5 cm×1cm×0.7 cm,皮表灰红色,可见红色半球形丘疹、结节,呈簇状分布(图1),切面未见明显异常。镜检:送检皮肤组织,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真皮层可见梭形细胞弥漫性增生,无包膜,界限不清(图2),可见围绕毛囊、汗腺生长。免疫表型:梭形细胞表达肌源性标志物SMA(图3),并可见梭形细胞围绕S-100阳性的神经组织生长(图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增强对B型尼曼-匹克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沂市中心医院2018年收治的1例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累及多系统B型尼曼-匹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表现为肝脾肿大、三系减少、肺纤维化.随后出现多部位多系统受累,最终诊断为B型尼曼-匹克病伴海蓝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查1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的血清IL-18和sVCAM-1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18和sVCAM-1的水平[(1154.6±299)pg/ml和(1704.5±405.86)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6.39±59)pg/ml和(538.16±91.21)ng/ml]。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18、sVCAM-1含量明显增高,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Rab1A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822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siRNA干扰RabIA表达,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Rab1A siRNA组.其中空白对照组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转染阴性对照siRNA.Rab1A ...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骨髓微环境中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肿瘤。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 /护骨素(OPG)与MM发病关系密切。在MM中,存在RANKL表达上调、OPG表达下调;这种RANKL/OPG比率异常与MM骨病及骨病范围、MM的肿瘤负荷、分期和预后均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