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3月~1992年11月,我们对12例前列腺肥大症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在术中无选择地对常规手术方法做了改进,达到了满意的止血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URP治疗BPH患者350例,按照是否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分为解剖组150例,普通前列腺电切组200例,比较手术时间、输血量、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并发症及远期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输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围手术期出血两组比较无差异;术后急性尿潴留,解剖组明显较普通组少.普通组4例复发再次手术,解剖组无复发.结论 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是掌握TURP的最高境界,有其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2例来自我院 1997年 3月至 2 0 0 2年 9月门诊或住院的患者。前列腺增生患者共 6 9例 ,均有夜尿增多、尿频、尿急、尿末滴沥、排尿费力或困难、尿不尽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 ,病程 5~ 35年不等。经肛门指检 ,其中 5 5例〔年龄 38~ 80岁 ,平均 (5 9.4 5±7.76 )岁〕前列腺增大明显 ;另 14例〔年龄 4 4~ 71岁 ,平均 (5 4.79± 6 .4 0 )岁〕前列腺大小基本正常 ,拟诊前列腺纤维化 (后经超声引导下会阴部穿刺活检证实 )。 4 3例正常对照组病例〔年龄 2 5~ 5 9岁 ,平均(4 0 .87± 8.31)岁〕随机选取无前列腺疾病自…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手术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现象,如:尿频、尿急、尿线细、排尿无力、尿失禁等。本文对29例BPH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异常的病因进行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1995年3月至2000年11月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经病理证实良性前列腺增生)236例,平均年龄64.5岁,病程半年至五年不等,切除腺体平均重量42.8g,术后留置导尿7~14d,并在术后1~3个月内行常规单道程尿流率曲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水平,探讨其组合检测对前列腺癌(PCa)的临床诊断价值。1材料和方法1.1对象本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泌尿科住院患者,其中PCa患者65例,年龄(53~90)岁,平均70.6岁;前列腺增生(BPH)患者54例,年龄(57~86)岁,平均67.3岁,所有病例组均经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切片确诊。健康对照组52名,年龄(61~82)岁,平均69岁,均来自本院体检中心作健康检查正常的老年人,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动脉的解剖观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成人前列腺动脉的来源、行程、进入前列腺的部位及其与神经丛的关系,为前列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解剖显微镜下对3 0侧常规防腐固定的3 5~60岁成年男性尸体前列腺动脉及神经丛作解剖、观测。结果 3 0侧均有恒定的前列腺动脉,共有12 5支,来源丰富,主要来自膀胱下动脉(92 /12 5 ,73 .6% ) ,行程较恒定,在距膀胱前列腺间沟(2 2±8)mm处呈丫爪状分支,多数分支在膀胱前列腺间沟内进入前列腺底,按时钟顺序,各点钟处均有动脉进入,以3~5或7~9点居多(87/12 5 ,69.6% )。前列腺神经丛由膀胱神经丛延续而来,在接近膀胱前列腺间沟处与前列腺动、静脉相互交织成网,进入前列腺包膜中。结论 在距膀胱前列腺间沟2 0~3 0mm处,环周结扎前列腺动脉,止血更为彻底,也可避免损伤神经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TU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BPH 97例临床资料.前列腺重量32 ~150g.结果 TUPKRP手术时间30~140 min(平均63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17~106 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平均7.2 ml/s升到术后19.2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平均24.1分降到术后8.3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平均5.2下降至1.8.结论 TUPKRP治疗BPH具有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孙文淇  王继征 《医学信息》2010,23(18):3343-3344
目的研究,比较钬激光和电切术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钬激光(Ho)组或电切组(Turp)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手术失血量及电解质等指标变化。结果 2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Ho组手术时间38~112min,平均65.6±10.3min,出血量90~560ml,平均235±15.5ml,无输血。术后留置导尿管平均3.6d。Turp组手术时间30~110min,平均58.55±8.6min,出血量120~760ml,平均345±20.5ml,无输血。术后留置导尿管平均4.0d。Turp组手术时间较Ho租短,而失血量大于Ho组,但并无统计学差异。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电解质浓度,渗透压等均无明显差异,无电切综合征。2组患者术前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等指标与3个月后的指标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指标同期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钬激光或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均可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缓解下尿路梗阻症状,其近期疗效相当。术中钬激光止血效果确切,但解剖清晰度逊于电切术。  相似文献   

9.
本院自 2 0 0 0年以来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TRFI A)对 12 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测定t-PSA、f-PSA及F/T比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其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正常对照组 3 0例 ,年龄 3 0~ 60岁 ,体检均无前列腺疾病 ;良性前列腺疾病 92例 ,年龄 5 2~ 90岁 ,肛检和超声诊断 ,均无前列腺癌体征 ;前列腺癌 3 4例 ,年龄 5 4~ 79岁 ,经肛检、B超和病理组织学诊断。二、方法 :(一 )避免近期肛诊、前列腺B超、前列腺按摩等外界刺激因素 ,所有病例在术前抽取外周静脉血 3ml,及时分离血清 ,采…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增生症系男性老年病,其治疗方法日渐增多。目前开放手术治疗仍为临床常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自1994年10月~1998年4月采用Madigan术14例,疗效满意,现予报道。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14例,年龄55~78岁,平均69岁,病程2~20年。均有典型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其中4例有尿潴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