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鞋钉样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hobnail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H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H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随访;检测BRAF V600E突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HVPTC癌细胞呈非实体性乳头状或微乳头结构排列,胞质嗜酸性,胞核位于细胞的顶端,≥30%肿瘤细胞失去极性和黏附性,具有显著的鞋钉样特征。7例HVPTC中有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免疫表型:TG、CK19、TTF-1均呈阳性,CD56呈阴性,p53呈弱阳性,Cyclin D1呈阳性,Ki-67增殖指数均≤2%。结论 HVPTC有高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率,预后比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有显著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6.0岁,均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眼观:3例肿瘤最大径平均2.7 cm(0.9~4.0 cm);镜检: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乳头含有纤维血管轴心,细胞核/质比增高,核位于细胞顶部,表面凸起,形成"鞋钉"样外观。其中1例乳头轴心有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可见砂砾体形成。1例原发灶中为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但在淋巴结转移灶中出现了鞋钉结构。免疫表型:3例肿瘤均表达Thyroglobulin、TTF-1、CK19、HBME-1、Galectin-3、EMA和β-catenin,2例表达E-cadherin,1例表达p53和Ki-67(增殖指数5%)。结论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新亚型,具有典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亚型滤泡癌(oncocytic follicular carcinoma,OF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OFC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57岁。例2女性,46岁。临床均以左侧甲状腺肿块就诊。肿块大体呈实性,具有完整包膜,包膜增厚,切面灰褐色,质软。低倍镜下见肿瘤组织被覆纤维包膜,包膜增厚,结构上呈实性生长方式,例1可见肿瘤组织插入包膜,形成特征性蘑菇云样改变,且包膜内局灶血管侵犯,例2肿瘤组织完全穿透包膜,并侵犯临近甲状腺,包膜内多处血管侵犯。高倍镜下2例均表现为肿瘤细胞核缺乏乳头状癌经典核特征,核增大,核仁明显,胞质嗜酸。免疫表型:肿瘤细胞TTF-1、BCL-2、Galectin-3、p53和Cyclin D1均阳性,CD15部分区域阳性,CD34及CD31阳性示血管侵犯,CK19阴性,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5%、10%。结论 OFC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甲状腺滤泡癌的特殊亚型,有特殊病理学特征,需与甲状腺其他类似的肿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iffuse sclerosing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DS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DS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及免疫表型,并行KRAS、NRAS、BRAF、TERT启动子基因及RET基因检测。结果患者女性,34岁,颈部淋巴结多发转移,镜下表现为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背景下出现乳头状癌核特征的肿瘤细胞,伴显著鳞状上皮化生及钙化。免疫表型:癌细胞TTF-1及CK19弥漫阳性,CD56阴性;鳞状化生的肿瘤细胞p40阳性,Syn阴性,疑似癌栓的裂隙D2-40阳性。KRAS、NRAS、BRAF及TERT测序结果均为野生型。FISH检测RET基因未检测到分离信号。结论DSVPTC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较强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亚型,具有特殊的分子表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弥漫性滤泡型乳头状癌(diffuse 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DF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FVPT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为青少年女性,彩超、大体及镜下检查均显示甲状腺内多结节性弥漫受累,肿瘤细胞呈小至中等大小滤泡状排列,小灶呈实体状,具有经典型乳头状癌细胞核特征。均显示甲状腺周围组织明显侵犯及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免疫表型:TTF-1、Galectin-3、CK19、HBME-1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5%。BRAF V600E基因检测均阴性。结论 DFVPTC属于罕见的具有高侵袭性的乳头状癌亚型,确诊需结合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tall cell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TC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存档的58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依据病理结果进行分组:TCV-PTC组、经典型PTC(classical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c-PTC)组和合并高细胞(tall cell, TC)比例<30%的c-PTC(c-PTC+TC)组,对比分析三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585例PTC中TCV-PTC组23例,c-PTC+TC组107例,c-PTC组455例。TCV-PTC组肿瘤组织兼有c-PTC和TCV-PTC的病理特征,随机抽样BRAF V600E突变率为100%(9/9)。TCV-PTC组和c-PTC+TC组患者的确诊年龄、性别、病灶个数与c-PTC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在肿瘤直径、甲状腺外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iffuse sclerosing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DS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S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中青年女性,均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镜下见肿瘤弥漫累及甲状腺组织,肿瘤细胞除具有与普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onventiona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PTC)相似的细胞核特征之外,还具有广泛鳞状上皮化生、大量砂粒体形成、间质纤维化、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特征。免疫表型:2例瘤细胞TG、TTF-1、CK19均阳性;同时与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有关的GAL-3、HBME-1、Cyclin D1亦均阳性;CD56阴性;2例Ki-67增殖指数均约5%。结论与CPTC相比,DSVPTC有着不同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学特征,DSVPTC是一种罕见的并具侵袭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亚型,依据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免疫表型可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Warthin-like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W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老年女性,年龄分别为55岁和71岁。临床以颈部肿块就诊。大体均为边界不清质硬结节,切面呈灰白色或灰黄色。镜下肿瘤处于乔本甲状腺炎的背景中,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具有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的毛玻璃样核等特征。肿瘤间质被大量淋巴细胞、少量浆细胞及少许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局部可见次级淋巴滤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19、Galectin-3、BRAF-V600E弥漫强(+),CD21淋巴滤泡树突细胞网(+),间质内淋巴组织CD20、CD3均(+)。结论 WVPTC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独特形态学构象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相对较好,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与经典型PTC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实性亚型的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实性型PRCC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和FISH技术分别观察其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改变,并对5例经典型PRCC进行了相应的检查分析以作阳性对照.结果 组织学上,肿瘤由致密的实性片状、小管状结构伴局灶假囊状结构组成,乳头状结构不明显.肿瘤细胞中等大小,立方状或矮柱状,部分呈鞋钉样突向囊外侧,胞质少,嗜酸性,核圆形、卵圆形或略不规则形,Fuhrman核分级为2级.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征与经典型PRCC相似,肿瘤细胞均表达Ckpan、CK7、CK19、P504S、CD10及vimentin,而WT1、RCC、S-100均不表达.FISH检测显示肿瘤细胞核3号、7号、17号染色体扩增.结论 PRCC实性亚型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征与经典型PRCC相似,免疫组化和FISH检测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寡细胞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寡细胞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84岁,临床以甲状腺肿块就诊。镜检:肿瘤侵袭性高,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稀少,梭形,类似纤维母细胞,核轻度异形,核分裂象偶见,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间质致密硬化,类似于木样甲状腺炎,肿瘤周边存在细胞高密度区,梭形肿瘤细胞呈短束状或席纹状排列,核异型明显,其间散在可见单个或多个核的巨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vimentin均呈弥漫阳性,p53呈阳性(约60%),EMA、TTF-1、Tg、desmin、S-100、Myogenin、MyoD1、CD34和Pax-8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为50%。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属于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寡细胞亚型是其中特殊形态学变异型,侵袭性高,临床进展迅速,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型(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olumnar cell variant, CC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4例CCV-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基因突变及侵袭转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CCV-PTC中男性2例,女性2例;镜下瘤细胞呈多级乳头状结构排列,浸润性生长,乳头被覆假复层柱状上皮,可见核上或核下空泡,类似胃肠道或肺转移癌形态。免疫表型:Ki-67增殖指数5%~15%,TG、TTF-1(+),CK(弱+),CK19、降钙素、CgA和Syn均(-)。4例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野生型基因。结论 CCV-PTC属于特殊类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多见于老年人,预后较差。免疫表型有助于其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低级别甲状腺样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鼻咽低级别甲状腺样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6岁,流涕和鼻塞1个月,无甲状腺病变及其他异常。鼻内镜检查发现后鼻中隔带蒂息肉样肿物,表面光滑,行内镜下肿物切除。镜下肿瘤组织呈明显的乳头状结构,乳头排列较紧密,大小不一,个别乳头中央间质水肿,可见纤维血管轴心,乳头表面衬覆单层或假复层柱状细胞,细胞核呈圆形或者卵圆形,核仁不明显,胞质嗜酸或局灶透明,核分裂象罕见,可见钙化及砂砾体。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Kpan、TTF-1、CK7、EMA、vimentin,Ki-67增殖指数小于3%。结论鼻咽低级别甲状腺样乳头状癌属于非常罕见的鼻咽低级别腺癌,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肿物表面光滑,切开囊实性,部分区域可见脂质及毛发,部分区域呈灰白、灰黄色。镜下除可见成熟性畸胎瘤成分外,还可见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等成分。免疫表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成分CK19、HBME-1、Galectin-3均阳性,CD56阴性;类癌成分CD56、CgA、Syn阳性。结论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的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其诊断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针细胞学核的特征,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经组织学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结果 121例中,细胞学诊断无法诊断或标本不满意3例,良性病变2例,非典型病变2例,滤泡性肿瘤2例,可疑乳头状癌12例,乳头状癌100例。核沟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学中阳性率最高,但其特异性不足。核内假包涵体、砂砾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率低于核沟,但特异性很高。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砂砾体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卵巢甲状腺肿(malignant struma ovarii,MSO)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MSO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54、22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或腹胀。2例肿瘤组织学类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细胞呈乳头状、小梁状、实性片状排列,肿瘤细胞拥挤、毛玻璃样细胞核,可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核分裂象5/10 HPF。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CK (AE1/AE3)、CK19、TG、TTF-1、Pax-8均阳性,Syn、CgA、CD10、ER、PR、WT-1、Inhibin-α、Calretinin、CD99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5%。例1行双侧附件切除,例2行单侧附件切除及对侧卵巢活检,术后未行其他治疗,术后随访16、9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 MSO属于罕见卵巢肿瘤,临床特征无特异性,组织学特征类似原发性甲状腺癌,其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术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方法对11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实性乳头状癌均为女性,8例为原位癌,3例伴浸润癌成分,平均年龄63.2岁。11例实性乳头状癌均表现为乳腺肿块,其中3例为乳头溢血。所有病例大体界限清楚,肿瘤细胞围绕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呈实性结节状增生,肿瘤细胞形态单一,核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5个/10 HPF,8例可见细胞内外黏液。免疫表型:ER、PR均弥漫强阳性,CK5/6和HER-2均阴性,5例在瘤巢周围可见稀少的p63阳性细胞,4例瘤巢周围可见CK5/6和CD10阳性细胞,3例伴浸润癌成分者,瘤巢周围无p63、CK5/6、CD10阳性细胞;5例表达神经内分泌免疫标记Syn,6例表达Cg A。9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老年女性的乳腺癌,以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乳头状结节为特征,常有细胞内外黏液分泌,为腺腔A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并表达神经内分泌免疫标记,预后良好,较少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伴有纤维瘤病样间质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ith fibromatosis-like stroma,PTCFM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PTC-FMS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33岁。肿块位于甲状腺左叶,大小6 cm×5 cm×4 cm,活动差,其底部位于气管表面,切面灰白色,质韧。肿瘤主要由上皮及间质两种成分组成,上皮成分具有典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约占10%;间质由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梭形细胞浸润性生长,穿插浸润周围甲状腺组织,排列呈平行状、波浪状或束状,并与胶原纤维交织在一起,胞质丰富粉染,胞界不清,核染色质稀疏或呈空泡状,可见小核仁,核分裂罕见,无明显异型性。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AE1/AE3)、CK-19、TG、TTF-1、Galectin-3均阳性,β-catenin细胞膜阳性,梭形细胞SMA、vimentin、CD117均阳性,胞核和胞质异质性表达β-catenin。结论 PTC-FMS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亚型,有丰富的梭形细胞间质和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上皮细胞,其梭形间质细胞核和胞质异质性显著表达β-catenin,有CTNNB1基因突变,认为梭形间质是纤维瘤病间质,而不是结节性筋膜炎间质。  相似文献   

18.
如果乳腺肿瘤显示乳头状结构,瘤细胞呈嗜酸性柱状并有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甲状腺来源的转移癌是首先考虑的诊断。约5 %的乳腺转移癌源自甲状腺。作者描述了5例具有甲状腺高细胞型乳头状癌形态学特征的乳腺原发性肿瘤。此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 6~74岁(平均6 3岁)。临床病史和随访显示4例有资料的病例均无甲状腺疾病史或乳腺肿瘤诊断后出现甲状腺结节。组织学观察原位肿瘤1例,微浸润肿瘤2例,浸润性肿瘤2例。肿瘤细胞呈实体或乳头状生长,部分区域显示类似甲状腺的滤泡样结构。部分区域乳头致密拥挤呈实体或梁索状。筛状结构则由含嗜酸性物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内胸腺癌(intrathyroid thymic carcinoma, IT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ITTC的临床特点、细胞学及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ITTC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肿块,常位于甲状腺下极,以膨胀性生长为主。肿瘤细胞呈片状、巢状或簇状分布,其中散在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多边形、鳞状或合体样,胞界不清,胞质丰富,核较大、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空泡状,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少见;可见不同程度鳞化。免疫表型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5和CD117。结论 ITTC临床少见,易误诊,结合细胞学特点、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型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oyrid carcinoma,M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嗜酸细胞型MTC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中2例的电镜形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胞质颗粒状,细胞边界清楚,核增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细胞见明显核仁;呈实性片状、梁状或滤泡状排列,浸润性生长。免疫表型:3例TG均阴性;2例Calcitonin阳性,1例阴性。电镜观察例2、例3见大量线粒体及多少不等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嗜酸细胞型MTC非常罕见,形态多样,在甲状腺嗜酸细胞病变诊断时,嗜酸细胞型MTC应纳入鉴别诊断中,结合其免疫表型、临床血清学及电镜检查可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