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学生父母教育方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中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国内外均有报道[1-3]。为进一步搞好中学生的家庭教育,我们对深圳市的488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对象:调查深圳市罗湖中学及翠园中学(高三)共496人,得有效问卷488人(其中初二男136人,女92人,年龄14.2±0.90岁;高三男130人,女130人,年龄18.00±080岁)。方法:采用自编《中学生父母教育方式调查表》,由研究者和班主任将学生集中调查。答卷前讲明调查意义,以便使资料具有可信性。调查表的内容包括一般项目、父母教育方式、学校、家庭…  相似文献   

2.
体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有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业余体校学生及同龄中学生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体校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与规律。对象抽取河南省开封市、新乡市体校16-18岁学生186人(男106人,女80人)为研究组;抽取郑州四中16-18岁学生44人(男27人,女17人);开封实验中学39人(男...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大连市中华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大连市开展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大连地区572名中学生进行评定.同时与全国常模和北京市中学生常模比较.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大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成人与北京市中学生;(2)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3)中学生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无性别差异.但初一女生比男生差.高二男生比女生差;(4)重点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超过非重点校学生;(5)大连市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一致。结论 大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使用自我描述问卷Ⅱ对2299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男生的数学自我概念高于女生,女生的语文自我概念高于男生;城市中学生的一般学业自我概念高于农村中学生:较好中学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高于较差中学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②初一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高于其他各年级学生;③中学生的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和语文自我概念与其语文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和数学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正相关。结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与其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对新疆铁路中学生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研究。1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1995年对乌鲁木齐铁路局所属铁一中、铁二中、铁三中及火石泉技校4所学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共有7个班381名学生入组,男性263人、女性118人,年龄均大于16周岁。调查方法:每名受试者接受2个量表调查,即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反映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住、其它等10因子;EPQ(艾森克个性问卷)反映个性的内外向特点(正量…  相似文献   

6.
藏族中学生应付方式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内地就学的藏族中学生应付方式,为教育教学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肖计划根据Folk man and Bond等人研究应对与防御时所用的问卷修订而成应付方式量表,对在成都市学习的藏族中学生118人(初一到高二)进行测试。结果①在解决方式因子上,川西藏族中学生和西藏藏族中学生得分差井显著;②在求助因子上、幻想因子和退避因子上出现年级效应;③城市学生在解决方式因子、自责因子上得分高于乡村学生;④藏族中学生男士应付方式排序是一致的,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藏族中学生在应付方式呈现混合、矛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美两国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方法:采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对872名中、美两国的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中国中学生的朋友、学校和一般生活满意度高于美国中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2)中国7、8、9三个年级学生的学校和一般生活满意度均高于美国同年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3)美国男生生活环境的满意度高于中国男生,中国男生的自我满意度高于美国男生,美国女生的自我满意度高于中国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4)中、美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都在各自国家内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年级差异。均表现为7年级学生在存在差异维度上的满意度高于本国其他年级的学生;(5)中、美中学生的生活满意都在各自国家内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差异,两国均表现为女生在存在差异维度上的满意度高于本国男生。结论:中美两国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存在差异,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临汾市农村初中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汾市农村中学生网络成癌现状,探索导致农村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成因。方法随机抽取临汾市襄汾县某中学初一、初二共400名学生为对象,以自行设计的“个人资料调查表”、上海师范大学郭颖所编制的“中学生网络戍瘾量表”和“教师访谈”半结构提纲为工具,进行集中测试和访谈。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396份。临汾市农村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发生率为7.33%,男生高于女生(6.57%,0.76%);初一年级学生与二年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发生率呈递增趋势(7.32%,7.53%)。结论年级、性别、家庭环境、上网的内容等是影响中学生网络成癌的主要因素,有必要对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有关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调查研来已有不少报道’-‘。为了解农村中学生的精神卫生状况,寻找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并为预防心理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劲利县第七中学的中学生进行了调查。1资料及方法1.1对象选择我校高一至高三的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每年级抽取一个班共156人,男94人、女62人;一年级52人、二年级46人、三年级58人;年龄15~20岁·平均164士25岁。1·2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j和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按指导语对每个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大学生、中学生希望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比较。方法研究运用《成人性情量表》、《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和《综合幸福问卷》对307名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希望感水平与幸福感水平较高;②大学生与中学生在希望动力思维、幸福感正性情感和利他行为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希望与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希望对幸福感有良好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中学生希望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希望干预是提升学生幸福感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牛津幸福感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中学生牛津幸福感问卷在修改后的信度、效度。方法:对深圳11所中学的1404名中学生进行该幸福感问卷测查。结果:项目分析显示,量表中的20个项目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高、低分组被试在所有题目上的得分差异都达到显著性水平(t=14.96-30.94,均P〈0.01);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97,分半信度系数为0.827;量表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幸福感。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了单维的量表结构。结论:中学生牛津幸福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中学生幸福感研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1197名中学生,使用改编的动机量表,结果①总体上,中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较高,从各动机因素来看,随着中学生年级的升高,各动机因素得分呈下降趋势;②省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在各动机因素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区重点和非重点中学学生的得分;③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其子女学习动机的影响范围要大于父亲受教育水平对其子女的影响;④家庭经济状况和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创造力和一般兴趣有显著影响。结论年级、学校类型、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和是否是独生子女都对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影响,但对各动机因子的影响力不同。  相似文献   

13.
大、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测值比较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研究大、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的差异及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1316名大、中学生进行测查,利用统计软件,比较两组学生测值的差异,分析3个量表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大、中学生的焦虑、抑郁、自尊水平测值存在着极显著差异;②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学生的焦虑、抑郁测值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焦虑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自尊、抑郁测值存在着极显著差异;抑郁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焦虑、自尊测值存在着极显著差异;③焦虑与抑郁呈极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焦虑、抑郁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①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中学生;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大学生。②学生的自尊水平越高,焦虑、抑郁水平越低;焦虑水平越高.抑郁症状越明显,⑨焦虑、抑郁、自尊测值有显著的相关性.情绪的调节可提高自尊水平,自尊水平的提高.有利用于良好情绪的培乔。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学生烦恼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当前中学生的烦恼状况及造成烦恼的主要因素作调查。方法:通过开放式、自编问卷,对山西省593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普遍感到烦恼,而在对自己的形象、父母的管教、学业压力、个性发展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烦恼较为明显;(2)最烦恼的问题是“被朋友出卖”、“学习效率不高”、“被老师讽刺挖苦”等;(3)在个人外貌和个性发展方面,初中生与高中生的烦恼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给予中学生足够的关注,减少造成中学生烦恼的负性事件;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事物的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河南省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主观幸福感水平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情感平衡量表对河南省1385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①河南省中学生普遍运动量不足,其中女生运动量严重不足,乡镇女生尤甚;②河南省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中等偏上,男生在生活满意感、情感平衡两维度的平均分高于女生,城市中学生在生活满意感、情感平衡两个维度的平均分高于乡镇中学生;③体育锻炼各维度与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运动时间与运动频次对生活满意度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运动时间还对情感平衡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结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以显著提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淮北市区中学生抑郁障碍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抽样调查研究中学生抑郁障碍现病状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以淮北市区4所中学为抽样学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171名中学生进行SDS自评量袁问卷调查。在确诊有抑郁障碍的104人中自愿入研究组90人,在排除抑郁障碍的学生中随机选90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用自编社会学量表对性别、年龄、居住环境、家庭收入等进行调查,用应对方式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进行自评。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2158份,104人被确诊有抑郁障碍,中学生抑郁障碍的现病率为4.8%。疾病的产生及轻重可能与父母养育方式、应急生活事件、家庭关系相关。结论抑郁障碍是青少年群体的常见精神疾病,应当引起卫生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138名汉族和127名纳西族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中学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民族差异和性别差异及其两者的交互作用。结果①在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方面,汉族与纳西族中学生都是以学习压力为主,其它应激事件为辅,按应激强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在应封方式方面,都是以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消极的应对方式为辅,个体应对方式的使用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②在学习压力.丧失、健康适应等三种生活事件方面,纳西族中学生的应激水平显著高于汉族中学生;而在其它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上均无显着的民族差异。③中学生的应激事件和应对方式总体上无显着的性别差异,但男生受惩罚的应激强度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了求助的应对方式。④在所有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和性别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解立树,张亚联,孙琢瑜,许希昌,何依康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以临安县58所初高中22953名在校中学生为框架,分组抽取1028名学生作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对象。此外,根据SCL-90的结果,抽...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心理卫生调查   总被引:77,自引:6,他引:71  
本文采用 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对1088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SCL—90结果显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不良反应。回归分析发现与中学生心理不良反应有关的主要生活事件有20项,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管教过严、担心升学失败、失恋等方面的紧张性事件,这些紧张性生活事件是中学生心理卫生咨询和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89~1991年三年汕头市及效区的27所中学6821名报考大学的学生进行考前身体素质的体格检查(下称体检),体检应答率100%。我院根据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体检统一检查方法,三年来对6821名学生体检合格者(包括可录取各项专业学生)有1001名占14.68%。由体检查出某些疾病而限制录取部分专业的学生有5806名,占85.12%。体检不合格学生有14名,占0.20%。在限制专业中,以视力不良为主要病因,占69.40%,本文分析汕头市高考学生体检情况,为今后如何增强中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必须对中学生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这一点值得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