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经剑突下入路的单孔胸腔镜手术对双侧肺大疱行同期切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双侧肺大疱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经剑突下、经肋间入路行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疼痛程度等。结果: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48 h、72 h、第5天疼痛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切口疼痛及麻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期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安全可行,可缩短手术时间,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经剑突下入路和经侧胸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接受胸腔镜微创治疗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剑突组(47例)和经侧胸组(51例)。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剑突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少/低于经侧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和经侧胸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经侧胸入路相比,经剑突下入路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更短,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双侧肺大泡对患者疼痛、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本院 2019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62 例双侧肺大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31例)和B组(31例).给予A组患者经肋间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给予B组患者经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手术情况、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lue Added Service,VAS)评分、血清学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出血量总量比A组少,手术时间、保留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比A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6 h至术后3 d VAS评分均逐渐下降,且B组各时间点均比A组低(P<0.05);相较于术前,术后1 d至3 d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B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比A组低(P<0.05);术后 1 m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比术前下降(P<0.05),但组间上述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术后7 d,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相较于经肋间入路手术,剑突下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双侧肺大泡可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保留引流管时间,减轻对机体的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对肺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裂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多裂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患者25例(A组),男19例、女6例,年龄35~67 (49.84±9.11)岁;经皮入路患者27例(B组),男20例、女7例,年龄21~66(48.44±11.0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下地前及术后12个月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矢状位Cobb角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分别为120(90,136)min、2(1,3)d,均短于B组的144(110,220)min、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例数(2例)少于B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B组间术前、术后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术后第3天VAS评分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前及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多裂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均取得良好疗效,在改善骨折畸形及远期腰背部疼痛上无明显差异,但经皮入路手术时间更长、术后短期腰背部疼痛更严重、下地时间更晚,相较于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并不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疼痛应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的前纵隔肿瘤患者120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经侧胸入路组(60例)和经剑突下入路组(60例)。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疼痛情况、疼痛应激、生活质量、中转开胸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最大直径、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剑突下入路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短于经侧胸入路组(P 0. 05)。2组术后2 d、3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 0. 05),且经剑突下入路组低于经侧胸入路组(P 0. 05)。2组术后3个月健康生活量表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较术前均升高(P 0. 05),且经剑突下入路组高于经侧胸入路组(P 0. 05)。2组术后7 d的5-羟色胺(5-H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 0. 05),但经剑突下入路组低于经侧胸入路组(P 0. 05)。2组中转开胸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经侧胸入路相比,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可获得相当的临床效果,同时还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与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的72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运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Pararectus approach, PRA)治疗患者38例(PRA组),改良Stoppa切口入路(Modified Stoppaapproach, MSA)治疗患者34例(MSA组)。比较两组的前方入路显露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术中+术后引流)、骨折复位情况,髋关节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切口显露时间,显露过程出血量及术后引流血量,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影像学复位评估(PRA组优20例,良13例,可5例;MSA组优19例,良11例,可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均是治疗髋臼前方骨折理想入路,但是腹直肌外侧入路在手术视野显露上稍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王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1):2048-2050
目的:探析不同入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肺叶切除术的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肋间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6 h(T0)、术后12 h(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疼痛情况、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从T0到T3依次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置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置管留置时间,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经Wiltse入路治疗AO-B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诊治符合AO-B型胸腰椎骨折诊断的患者68例,其中32例采取Wiltse入路配合伤椎置钉治疗(治疗组),36例采取传统后正中入路配合伤椎置钉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血清CK表达水平,及术后3 d、3个月、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ODI功能评分。结果 经对68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显示:术后下地时间的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血清CK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的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随访节点的VAS评分及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Wiltse入路配合伤椎置钉治疗AO-B型胸腰椎骨折能有效保护肌肉,减少出血量及窦椎神经的损伤,术后可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无充气经腋窝入路与经胸乳入路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B组。A组45例患者行无充气经腋窝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B组43例患者采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手术切口美观满意度、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美观总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3 d、5 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1 d(P<0.05),且术后5 d低于术后3 d(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无充气经腋窝入路与经胸乳入路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均有效,但无充气经腋窝入路手术切口隐蔽,术后美观度更高,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65例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2组:DAA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6±9.7)岁;后外侧入路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8±12.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中出血量2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2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DAA组有2例大转子骨折,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发生;后外侧入路组有2例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结论 DAA入路具有切口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的优点,可以实现快速康复,短期内优势明显,但长期效果与后外侧入路相比优势不明显。另外,DAA手术技术要求高,早期并发症多,学习曲线较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的解剖基础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3例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53.94±13.37)岁。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胸腺肿物。术后病理诊断:胸腺瘤12例、胸腺癌1例、畸胎瘤3例、胸腺增生1例、胸腺囊肿16例。观察手术路径的安全性及术野显露情况;记录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胸腺完整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其中合并有肺楔形切除2例,合并心包部分切除2例。剑突下入路手术路径安全,暴露良好,术中胸腺周围的解剖结构显示清晰,能完整显示左右两侧心包膈神经、上腔静脉、前方胸骨、后方心包及左侧无名静脉、上方甲状腺下极等胸腺毗邻结构。术后引流量(429.24±308.34)mL;引流时间(3.61±1.56)d;住院时间(5.88±3.43)d;术后24 h疼痛VAS 评分为(1.82±0.68)分。围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症状加重,经机械通气、药物等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出现低钠血症,补钠后痊愈。结论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的解剖路径暴露良好,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更好地体现了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115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60例和VATS组55例。开胸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VATS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当日引流量、术后拔引流管时间、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开胸组手术时间、术后当日引流量、术后拔引流管时间、镇痛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高于VA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3个月,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对患者的影响轻、患者容易接受,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10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和VATS组,各50例。开胸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VATS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当日引流量、术后拔引流管时间、镇痛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生存率、病理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胸组比较,VATS组手术时间短 [(114.3±29.5)min vs(151.2±47.3)min],术中出血少[(41.5±12.9)ml vs(145.1±65.8)ml],术后当日引流量少[(150.2±46.3)ml vs(220.1±55.4)ml],镇痛时间短[(2.2±1.3)d vs(7.5±1.6)d],术后拔引流管时间短[(2.2±1.3)d vs(5.8±2.6)d],术后住院时间短[(8.1±2.1)d vs(14.1±1.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VATS组分别为1例、1例、0例,开胸组为3例、2例、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比开胸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方肌肉间隙(OCM)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行OCM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采用Harris评分和WOMAC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Harris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2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及WOMAC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M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预后质量高等优点,适用于多数髋关节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全乳晕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双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7例双侧甲状腺病变患者分别采用全乳晕入路(21例)与胸乳入路(36例)行腔镜下双侧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种入路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乳晕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下双侧甲状腺手术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天引流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全乳晕入路美容效果优于胸乳入路。结论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有近乎完美的美容效果,但是开展初期宜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颈前路精细化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行颈前路手术的7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38~86(58.2±7.4)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显微组35例行显微镜下减压内固定术,开放组35例行常规开放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后1、3、6个月及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其改善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显微组和开放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75.13±11.06)min、(26.14±16.36)mL、(26.42±15.37)mL、(1.09±0.60)d和(74.86±10.57)min、(45.36±18.05)mL、(51.23±16.42)mL、(1.11±0.58)d,显微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显微组术后1、3、6个月的神经功能JOA评分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在术前及术后1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3个月显微组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于开放组(P值均<0.01),而术后6个月、1年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显微组术后1、3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在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手术相比于传统颈前路开放手术,具有减压精准、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国内脊柱外科医师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Wiltse入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5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为单节段骨折。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29例和B组24例,A组患者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Wiltse入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开放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置钉准确率、手术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手术前后VAS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差无几,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A组患者均少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置钉准确率A组(99.1%)高于B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及术后3月两组患者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A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肌间隙入路椎弓根有效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