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骨科疾病,好发于日本和亚洲人群。近年来的研究认为,OPLL为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复杂疾病。我们选取了50例浙江地区汉族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以100例正常个体作为对照组,对已经有文献报道的与OPLL发病可能相关联的9个基因(COL11A2、COL6A1、COL17A1、ENPP1、TGF-β3、BMP-2、BMP-4、LEPR、ESRl)的11个多态性SNP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探讨相关性。方法PCR+SangerDNA测序,将各个位点基因型的分布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发现所研究的OPLL患者群体与上述9个基因的11个多态性SNP位点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OPLL易感基因的鉴定,需要大样本量的研究以及全外显子组测序、连锁分析等方法的相结合,方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病理现象,表现为颈椎后纵韧带内异位骨形成。当骨化块压迫脊髓、神经根或血管引起临床症状时叫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拒Epstein统计,脊柱后纵韧带骨化,70%发生于颈椎,胸椎仅占l5%,国内外未发现有发生于腰椎的报道。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好发于C3-C6之间。近年来,关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文献报道日益增多,现将有关该症的发病病因、病理及诊治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背景:高位、多节段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采用单纯前路,还是采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治疗方式存在争议。目的:对比分析前路及前后路联合治疗高位、多节段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差异。方法:选择高位、多节段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21例。男9例,年龄在56-72岁;女12例,年龄在58-70岁。病变位于C2-5间11例,C3-7之间10例。其中11例采用单纯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10例采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切除、前路钛网钢板螺钉内固定、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治疗。治疗结果采用JOA评分标准,计算优良率及改善率。结果与结论:10例采取前后路联合治疗方法患者优良率为90%,改善率为82%。11例单纯采取颈椎前路治疗方法的患者中优良率为73%,改善率为73%。两组优良率比较及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从而说明高位、多节段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采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切除、前路钛网钢板螺钉内固定、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3D打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辅助关节置换、骨折内固定及脊柱置钉等骨科手术,但关于3D打印技术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领域的潜力尚有待探讨。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后路手术减压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术前CT数据搜集和3D模型打印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共15例,其中孤立型2例,节段型6例,连续型4例,混合型3例。通过对比分析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患者症状及影像学资料,来评价3D打印模型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后路手术减压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结论:(1)15例患者均顺利接受颈椎减压治疗,均接受4-16个月随访。术后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颈椎后路手术中1例切口脂肪液化,经负压引流后治愈;(2)术前、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分别为(9.0±1.6)分、(11.7±1.8)分和(15.5±1.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颈肩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分别为(6.7±2.5)分,(2.13±1.4)分和(1.4±0.5)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随访期间影像学结果显示,前路植骨均融合,后路手术门轴处愈合良好,无再关门现象;(4)结果提示,3D打印模型有助于对颈椎骨化后纵韧带的特点进行观察,并进行术前评估和模拟手术操作,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减压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背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脊髓、神经根受压的原因之一,对于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常需手术治疗,而影响后纵韧带骨化症修复效果的因素较多。目的:观察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估影响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64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17分法)进行评估,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率结果分为4个等级:75%-100%优,50%-74%良,25%-49%可,0-24%差。对患者临床指标与治疗后恢复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64例患者中步态不稳占41%。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提高了(5.54±1.21)分(t=-34.68,P0.01),治疗后恢复率为(53.76±12.09)%。根据治疗后恢复率进行分级,优4例(6%),良39例(61%),可21例(33%),差0例。治疗前病程、步速、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脊髓信号改变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后疗效有显著相关性,且病程小于1年时术后优良率较高(P0.05),治疗前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低于4分术后优良率显著降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累及节段数、修复方式与术后疗效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提示早期充分的手术减压能够有效促进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症状的改善和恢复。  相似文献   

6.
背景: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是通过直接减压,取出压迫的骨赘、骨化的后纵韧带,前路间盘从而达到彻底减压,通过置入钢板、钛网,产生前路支撑作用,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但对于范围超过3个节段的患者,实施前路无法彻底切除骨化物,且减压难以维持颈椎曲度和稳定性,实施后路手术更为合适。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修复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方法:从秦皇岛市第三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选择34例进行观察,分别给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对照组)和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观察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常规进行颈椎X射线、CT及MR检查,治疗后7 d进行复查。检查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率、骨化物分型、骨化物范围(节段)脊髓压迫率。并对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计算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经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的椎管矢状径和治疗前颈椎曲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但治疗后两组颈椎曲度和脊髓压迫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以及优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相比,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修复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背景: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方案目前仍存在争议。采取一期前后路的手术方式治疗能否达到满意效果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采取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武汉同济医院骨科收治的颈椎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42~74岁,平均51.5岁;均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术前X射线,CT或MRI检查提示颈椎被多个节段的颈椎间盘突出和骨化的后纵韧带压迫。术后定期复查X射线观察融合率和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情况,全体病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5个月。JOA术后6个月评分为(12.88±2.47)分,较术前(6.41±1.28)分明显提高(P0.05)。JOA评分改善率为:优5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71%。全体病例植骨在三四个月后均获得融合,颈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满意,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等并发症。提示对于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早期彻底地减压并重建脊柱的即刻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源性V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VI,CⅥ)对人后纵韧带细胞增殖和成骨转化的影响。方法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手术切除的后纵韧带未骨化部分和非OPLL患者因外伤手术切除的正常后纵韧带,原代培养至第3代细胞,分别记作O细胞和N细胞;两种细胞均采用0、6.25、12.5、25、50、100 g/ml CⅥ刺激;CCK8法测定刺激后两种细胞1~7天光密度(D)值,评价CⅥ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骨形态生成蛋白-2(BMP-2)对不同浓度CⅥ刺激的细胞进行诱导骨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成骨细胞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CⅥ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起促进作用,且随着CⅥ浓度增加,其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随之增强,但达到一定浓度后这种作用会保持不变或减弱,同一时间点内50 g/ml CⅥ刺激时两种细胞的D值最大;BMP-2诱导后的两组细胞有CⅥ刺激的ALP、RunX2和OC的基因表达均高于无CⅥ刺激的对照组(P0.05);在无CⅥ刺激的情况下,O细胞的基因表达高于N细胞(P0.05)。结论 CⅥ能够促进人后纵韧带细胞的增殖和成骨转化,而来自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细胞则更易被促进增殖和诱导骨化,CⅥ可能具有促进后纵韧带细胞成骨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伸至上颈椎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6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筛选出骨化的后纵韧带向上延伸至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资料完整且获得随访的39例患者。其中9例行颈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第种手术方式),3例行颈3-7单开门+颈2椎板下缘潜行减压椎管扩大术(第种手术方式),22例行颈3-7单开门+颈2半椎板切除、椎管潜行减压术(第种手术方式),5例颈2-7或2-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第种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常规颈椎正侧位片、屈伸功能位片、CT三维重建、MRI检查。测量术前和随访时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JOA评分及缓解率、颈2平面矢状径椎管占位率,在MRI T2加权像上评价颈2/3椎间盘平面和颈2椎体平面脊髓前后脑脊液信号是否存在。结果 39例中后纵韧带骨化范围累及颈2/3椎间盘平面13例,累及颈2椎体后缘26例。术前全部患者颈脊髓前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3-6个节段、后方消失范围1-6个节段。术后有8例前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0-4个节段、后方消失范围0-5个节段。术前与术后脊髓前方和后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P=0.000)。采用第种手术方式的9例患者中有4例术后仍有脊髓前和/或后脑脊液信号的消失,采用第种手术方式的30例患者中仅有4例术后仍存在脊髓前和/或后脑脊液信号的消失,术后两类手术方式之间前后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42)。随访6~36个月,JOA术前(3~13)分,平均(6.85±3.35)分,JOA末次随访(4~17)分,JOA改善率0.07~1.00;两类手术方式之间的术前、末次随访JOA评分、JOA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累及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时减压范围应到颈2椎平面,颈2半椎板切除+潜行减压和颈2椎板成形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减压后脊髓前后脑脊液信号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随机分为对照组、TGF-β1组(10μg/L)和MG132(0.5μmol/L)处理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α1(COL1A1)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Smad7、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TGF-βI型受体(TβRI)、Smad2和Smad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促进了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P0.05),MG132抑制了TGF-β1的上述作用(P0.05)。TGF-β1组Smad7和SnoN 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TGF-β1组Smad7和Sno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MG132组Smad7和SnoN蛋白水平较TGF-β1组增加(P0.05)。结论 MG132可能通过阻止Smad7和SnoN蛋白泛素化降解,抑制TGF-β1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