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感染性休克AKI的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56岁。随机分为SLED组(30例)和CRRT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2016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诊疗指南》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予以SLED(每次治疗8~10 h,24 h后重复治疗,每例患者至少进行3次以上)和CRRT[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剂量35~40 mL/(kg·h),初始24 h持续治疗,然后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时间]。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pH、钾离子、每天液体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及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90 d病死率。结果与CRRT组比较,SLED组治疗后12 h和治疗后5 d的血肌酐、钾离子水平均显著低于CRRT组(P<0.05)。与CRRT组APACHEⅡ评分[(14.78±3.79)分]比较,SLED组治疗后5 d的APACHEⅡ评分[(10.45±3.02)分]明显低于CRRT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SLED组具有与CRRT组相近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P>0.05)。其中,SLED组血管加压药指数(VI)为20.32±5.18,血管加压药依赖性(VD)为(22.08±4.41)%;CRRT组VI为21.05±5.63,VD为(22.67±4.95)%。SLED组患者ICU住院时间[(15.32±3.65)d]显著短于CRRT组[(19.76±4.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9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3%vs 36.67%;P>0.05)。结论SLED治疗感染性休克AKI患者的疗效确切,且在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并不亚于CRR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对感染性休克(SS)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52例SS致AKI患者随机分为接受CRRT治疗的CRRT组和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的IHD组,各12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肾功能指标、血乳酸、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24、48h后,两组血CO2-C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乳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APACHEⅡ、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CRRT组与IHD组血CO2-CP、乳酸、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与IHD组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与IHD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治疗SS致AKI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酸碱平衡和肾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观察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n=20)行普通血液透析4 h;SLED组(B组,n=20)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6 h.所有患者分别于血透前(T0)、开始血透后30、60、90、120、180、240、300、360 min(T1-T8)使用Bioz.ICG监测仪(CardioDynamics,San Diego,CA)实时监测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两组血液动力学各指标的基础值(To)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于开始治疗后(T1),HR明显加快,MAP明显下降,cI降低,SVRI明显下降(P<0.01).SLED组于SLED治疗120 min后,各时点(T4~T8)MAP、SVRI较对照组和治疗前(T0)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HR于SLED治疗120 min后,各时点(T4~T8)较治疗开始后30 min(T1)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CI、CO开始透析30 min,各时点(T1~T6)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0.01),但SLED治疗结束时(T8)较治疗前(T0)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或0.01).说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有利于纠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透时的低血压状态,提高血透充分性,改善低血压血透患者的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症感染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短期强化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重症感染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强化治疗组(n=38)。比较入院1 d及7 d后2组外周血中炎性因子水平及T细胞亚群水平,观察入院第1、3、7天2组患者血糖浓度(FPG)、血糖变异性(GV)及血糖达标时间(TT)等情况。结果入院后7 d强化治疗组患者的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也低于入院第1天水平(P0.05);强化治疗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CD4~+细胞及CD4~+/CD8~+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均高于入院第1天水平(P0.05);入院第3、7天强化治疗组患者FPG、GV及T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GV可作为结局预测的重要指标。结论短期强化血糖控制能提高重症感染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免疫功能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脑钠肽治疗。连续治疗一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心房压(R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WP、RAP、CVP和LVEDD以及LVESD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LVEF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而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的水平变化较对照组治疗后更加明显(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联合重组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对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M-100型血液滤过器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炎症介质的清除作用及是否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3年9月到2015年12月符合MODS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分成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行常规内科治疗联合CVVHDF连续治疗3 d以上。分析治疗的前3 d两组患者血清中炎症介质浓度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0水平;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BUN及Cr;同时观察患者总住院天数及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存活16例,生存率为72.73%;对照组存活7例,生存率为38.89%,治疗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住院时间为(14.60±4.12)d,对照组总住院时间为(18.20±4.51)d,治疗组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IL-10血清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BUN、Cr浓度、平均动脉压、心律、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治疗后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DF有清除MODS患者体内炎症介质的作用,可能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胱抑素C(Cys-C)血清浓度,观察Cys-C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探讨Cys-C浓度与慢性心衰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的心脏病患者共555例,心功能Ⅰ级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心功能Ⅱ级200例,Ⅲ级150例,Ⅳ级55例.入院后24小时内空腹静脉血检测Cys-C、脑钠肽(BNP)血清浓度.分析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组Cys-C的测值,观察心衰患者Cys-C与脑钠肽(BNP)的相关性.出院后随访3个月,随访终点包括心力衰竭复发或心源性死亡.结果 ①心衰患者Cys-C血清浓度均增高,并且心衰越严重患者Cys-C升高越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BNP呈正相关(rs=0.734,P<0.05).随访患者心衰复发率及心源性死亡率Cys-C增高组与Cys-C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患者Cys-C血清浓度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高Cys-C患者存在早期的肾损害,近期心衰复发率及心源性死亡率明显高于Cys-C正常患者,Cys-C是评估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极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监测病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脓毒症组56例和非脓毒症组30例均在入院当天用抗生素前采血检测PCT和C-反应蛋白(CRP)及进行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后第1d、3d和7d分别复查,并根据28d病死率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结果:脓毒症组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d开始,存活组PCT、CRP水平随病情好转迅速下降,而死亡组虽有下降趋势,但仍持续高水平,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系数0.66(P<0.05).结论:血清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监测病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APACHEⅡ评分与其有较强的相关性.联合APACHEⅡ评分可作为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囊漏气试验(CLT)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患者的拔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的UPPP术后均带经口气管插管返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32~5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CLT评估拔管组(观察组)40例,经验性评估拔管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4.4±10.2)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6.8±9.4)岁。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患者通过拔除气管插管初步筛查后,对照组观察舌体和咽后壁肿胀消退、上呼吸道通畅,即可决定拔管;观察组做CLT,当漏气量≥130 m L为CLT阴性,随即予以拔管。记录两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拔管后上气道梗阻例数、拔管后再插管例数。结果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3.8±4.8)分vs对照组(12.1±6.4)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1.4±0.4)d vs(1.9±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观察组出现上气道梗阻1例,对照组出现上气道梗阻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拔管后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T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而且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UPPP术后患者拔管后气道通畅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评价采用中性大孔径吸附树脂的直接血液灌流(DHP)早期辅助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DHP组与对照组,最终69例完成本研究。入选患者均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DHP组患者在入组后即予DHP治疗。采用美国Baxter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和HA330血液灌流器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每次治疗2.5 h,每隔24h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28天监测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C反应蛋白(CRp)、血清IL-6和IL-10水平、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b)和血小板计数(PLT),并观察患者28 d病死率、多巴胺用量、机械通气时间、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治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入选患者均能耐受DHP治疗,无并发症发生。DHP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48.6% (17/35)比73.5% (25/34),P<0.05],且ICU停留时间[(13.8±3.7)d比(19.3±4.2)d]、机械通气时间[(141.7±67.0)h比(180.4±86.8)h]、CRRT治疗时间[(73.3±17.0)h比(90.9±18.0) h]也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后3d、7d,DHP组的APACHEⅡ评分、多巴胺用量、CRP及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OI和MAP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IL-10水平、WBC、Hb及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4d、28d,两组间APACHEⅡ评分、OI、MAP、CRP、血清IL-6和IL-10水平、WBC、Hb和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HP早期辅助治疗脓毒症患者可降低28 d病死率,缩短ICU停留时间,减少机械通气及RRT治疗时间,并可降低循环中炎性介质水平,有效改善脏器功能,有利于脓毒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前白蛋白(Prealbumin,P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1 月至 2022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8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 82 例单纯COPD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6 例为健康组.比较不同组别血清ChE、PA、HMGB1 水平.研究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依据住院 28 d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者、病死者.比较分析存活者、病死者治疗前、治疗 7 d、治疗 14 d后血清各指标水平,并分析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ChE、PA水平低于对照组、健康组,HMGB1 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组(P<0.05);病死者治疗 7 d、治疗 14 d后血清ChE、PA水平低于存活者,HMGB1 水平高于存活者(P<0.05);治疗 7 d、14 d后血清ChE、PA、HMGB1 预测预后的AUC大于单项指标预测,且治疗 14 d后血清各指标联合预测预后的AUC大于治疗 7 d后血清各指标联合预测(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不同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患者血清ChE、PA、HMGB1 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与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机体炎症因子的改变探讨静脉注射左西孟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心肌抑制的影响.方法 总共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94例,在相同的基础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接受左西孟坦治疗组(观察组)和多巴酚丁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入组前、治疗3天以及7天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基础病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GESVI以及血清PCT、BNP、以及L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以后:观察组BNP水平、Lac以及cTn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GESV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6d后,指标观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GL以及GESV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BNP水平、Lac以及cTn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P<0.05)、住院时间较短(P<0.05),并且APACHE Ⅱ观察组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应用左西孟坦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心肌抑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提高氧代谢,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减轻机制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杂合肾脏替代疗法及间断血液透析治疗对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及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清除水平.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患者,分为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eterozyg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HRRT)组及间断血液透析治疗(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组,每组均为20例.在治疗前、治疗4个月、8个月及12个月后分别抽血,用胶乳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清β2-MG水平,并用化学发光法测PTH水平.结果 治疗前HRRT组及IHD组血清β2-MG及PT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4个月、8个月、12个月后HRRT组血清β2-MG及PTH水平均明显低于IHD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杂合肾脏替代疗法对中分子清除有效,长期应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皮肤瘙痒,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通心络联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电图纠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LVEF、LVESD和CO;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纠正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SD和CO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SD和CO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纠正异常心电图,缩短疗程,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时观察患者,测定其APACHEⅡ评分,统计其在EICU入住的天数。检测联合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CD4~+/CD8~+分布比例和WBC计数,生化分析血中CRP、HBP、PCT、IL-6、c Tn I和TNF-α的含量,同时分析体内微循的变化情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治疗前CRP、HBP、PCT、IL-6、c Tn I和TNF-α含量高于治疗后,并且治疗后CD4~+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降低、体内微循环好转(P0. 05)。此外,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微循环状态、CD4~+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好于同期观察组患者(P0. 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液中炎症因子,减少心肌损伤程度,改善脓毒症患者微循环,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的病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BiPAP呼吸机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62例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pH 7.25~7.35)的住院患者随机被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连续使用BiPAP呼吸机3 d(2次/d,4 h/次),对照组仅给以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Borg评分、肺功能变化以及气管插管率和住院天数。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pH和PaCO2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 0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pH 7.31~7.35患者中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与对照组类似(P>0. 05),pH 7.25~7.30患者中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治疗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 05)。结论:BiPAP呼吸机能更好地改善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和PaCO2,尤其降低中度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烧伤后24 h内削痂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82例老年深Ⅱ度烧伤患者,按照削痂治疗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24 h内削痂治疗)和对照组(烧伤3~5 d行削痂治疗),比较2组患者烧伤后5 d内液体出入量、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一次性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烧伤后第1天、第5天平衡液、血浆输入量及尿量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3天开始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第1天开始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一次性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24 h内早期削痂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减少创面感染概率,提高一次性植皮成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观察胸腺肽α1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 1.6mg,/d,皮下注射,疗程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CD4^+、CD4^+/CD8^+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高(P〈0.001),CD8^+明显降低(P〈0.001),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死亡率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胸腺肽α1能改善此类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8月-2010年3月脓毒症患者60例,另选20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根据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临床诊断标准分为MODS(33例)和非MODS(27例)两个亚组.脓毒症组在明确诊断后第1、3、7天检测血浆sCD14的水平并且计算患者当天的APACHEⅡ评分.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血sCD14浓度显著升高(P<0.01);MODS组血sCD14浓度[(5.3±2.4) mg/L]与非MODS组sCD14浓度[(3.8±2.8) mg/L]比较明显升高(P <0.05);MODS组APACHEⅡ评分较非MODS组升高(P<0.05);血sCD14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中sCD14升高,sCD14浓度较高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高,病情危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应用血液灌流辅助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月我院确诊 82 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1 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辅助血液透析治疗,连续治疗6 m.对比两组炎症反应,血钙、血磷浓度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 m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2、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 m后,两组血清血钙及血磷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辅助血液透析治疗能减轻尿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